1. 研究背景
梯度估计是研究偏微分方程解的重要工具之一。历史上,S. T. Yau [1] 证明了一个全局梯度估计:对于 
  维的具有下界的Ricci曲率(即 
  ,这里整数 
  )的黎曼流形上的正调和函数 
  (即 
  ),我们有 
  。在此基础上,对椭圆方程的梯度估计进行了研究。举几个例子,L. Ma [2] 推导了下列椭圆方程的局部梯度估计:
  (1.1)
这是从在 
  和 
  为常数的黎曼流形上的Ricci孤子的势推导出的。2017年,B. Ma,G. Huang和Y. Luo [3] 证明了在完备黎曼流形上对于 
  的正解的梯度估计,其中 
  , 
  是两个实常值,并且 
  。
  -Laplacian是Laplace-Beltrami算子的自然类比,它由 
  函数 
  定义:
 
Bakry-Émery Ricci曲率定义为:
 
K. Brighton [4] 研究了下列方程的正解的梯度估计:
  (1.2)
并且得到了Liouville定理:在具有非负Bakry-Émery Ricci曲率的完备光滑度量空间上,具有正边界的 
  -调和函数(即 
  )是常值。此外,G. He和S. Zhang [5] 证明了在具有非负Bakry-Émery Ricci曲率的完备光滑度量空间上的 
  -调和函数新的梯度估计。
受这些工作的启发,我们考虑了一个 
  维完备黎曼流形上的二阶椭圆偏微分方程 
  :
  (1.3)
这里 
  , 
  , 
  。很明显,公式(1.3)是(1.1)和(1.2)的一般化。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我们证明了(1.3)的正解的局部梯度估计。
定理1.1:假设 
  是一个 
  -维黎曼流形,在 
  上对于 
  ,有 
  。这里 
  ,且 
  是公式(1.3)的正解。则存在正常值 
  和 
  使得对于任意常数 
  ,我们得到在 
  上,有:
  (1.4)
特别地,在 
  上,有:
  (1.5)
在 
  上,对于正常值 
  , 
  , 
  , 
  , 
  和 
  ,我们假设 
  , 
  , 
  , 
  , 
  , 
  , 
  。
2. 理论基础
这部分内容,我们主要是陈述由E. Calabi [6] (同样参考 [2] [7] )提出的关于cut-off函数的一些结论。选择一个 
  函数 
  使得对于 
  有 
  ,并且对于 
  有 
  。此外,对于常值 
  和 
  ,有
 
且
 
在一个 
  -维黎曼流形 
  上,假设 
  是对于固定点 
  的一个距离函数。对于任意的 
  ,我们定义cut-off函数: 
  。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在 
  内具有支撑集的函数 
  是 
  的(参考E. Calabi [6] )。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在 
  上,
  (2.1)
并且
  (2.2)
如果对于一些非负常数 
  ,有 
  ,并且 
  ,那么由 
  -Laplacian比较定理(参考 [8] [9] )可以推出:
  (2.3)
这里 
  。
因此,我们可以从公式(2.2)和(2.3)中得出
  (2.4)
3. 梯度估计
在这章我们会证明定理1.1。首先需要得出两个公式。
引理3.1:假设 
  是一个 
  -维黎曼流形,它满足在 
  ( 
  )上,对于 
  ,有 
  。函数 
  是公式(1.3)的一个正解。如果 
  ,我们有:
  (3.1)
并且
  (3.2)
证明:通过 
  和(1.3),我们有
 
根据柯西不等式,可以得出
 
也就是,
  (3.3)
通过直接计算可以得到
 
第二个等式用到了Bochner公式,最后不等式用到了公式(3.3)。
现在开始证明定理1.1。
定理3.2:假设 
  是一个 
  -维黎曼流形,它满足在 
  ( 
  )上,对于 
  ,有 
  。函数 
  是公式(1.3)的一个正解。对于任意的常数 
  ,在 
  上,有:
  (3.4)
特别地,在 
  上
  (3.5)
在 
  上,对于正常值 
  , 
  , 
  , 
  , 
  , 
  ,我们假设 
  , 
  , 
  , 
  , 
  , 
  , 
  。
证明:与第二部分中的内容类似,选择cut-off函数 
  ,我们有
  (3.6)
这里用到了引理1。
定义 
  ,假设 
  是 
  的最大值点。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1: 
  。这种情况下,为了简便我们记
 
在点 
  ,在公式(3.6)两边同时乘以 
  ,应用公式(2.4),对于任意的 
  ,可以得到
  (3.7)
这里用到了柯西不等式和公式(2.1)。
我们可以得到
  (3.8)
即在点 
  ,有
  (3.9)
回想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一些 
  ,如果 
  ,则
 
因此,我们可以从公式(3.9)得出 
  的一个上界。在点 
  ,
  (3.10)
注意到
 
从公式(3.10)可得,在 
  上:
  (3.11)
情况2: 
  。在这种情况下, 
  ,且 
  。
运用公式(3.6),在点 
  有:
  (3.12)
另外,我们得到
  (3.13)
与情况1的证明过程类似,可以从公式(3.13)推出 
  的上界。在 
  上,
  (3.14)
根据公式(3.11)和(3.14),很快能得到公式(3.4)和(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