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潘一乐, 刘利, 张林, 等. 我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J]. 广东蚕业, 2006, 40(1): 20-26. | 
                     
                                
                                    
                                        | [2] | 谈建中. 桑树育种与栽培技术的进步[J]. 江苏蚕业, 1999(2): 5-8. | 
                     
                                
                                    
                                        | [3] | 许涛, 李瑞雪, 王钰婷, 等. 桑树育种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5): 289+291. | 
                     
                                
                                    
                                        | [4] | 鲁成, 计东风, 朱方荣, 等. 中国桑树栽培品种[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 [5] | 叶伟彬. 我国桑树栽培学科的发展现状及面向21世纪的技术发展对策[J]. 蚕丝科技, 1999(1): 6-10. | 
                     
                                
                                    
                                        | [6] | 余茂德. 桑树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J]. 蚕学通讯, 1993(2): 33-35. | 
                     
                                
                                    
                                        | [7] | 孙日彦, 梁明芝, 樊孔彰, 等. 桑树育种研究概述[J]. 北方蚕业, 1995(2): 4-6. | 
                     
                                
                                    
                                        | [8] | 马奔. 桑树育种方向的探讨[J]. 广东蚕业, 1992(4): 43-45. | 
                     
                                
                                    
                                        | [9] | 孙日彦, 梁明芝, 宋慧贞. 桑树育种研究概况[J]. 山东蚕业, 1994(4): 3-6. | 
                     
                                
                                    
                                        | [10] | 吕银, 陈祥平, 范小敏, 等. 桑树杂交优势研究进展与利用方向[J]. 蚕桑通报, 2015, 46(2): 11-14. | 
                     
                                
                                    
                                        | [11] | 林寿康, 计东风, 吕志强. 桑的杂交育种[J]. 蚕桑通报, 1991(1): 8-11. | 
                     
                                
                                    
                                        | [12] | 杨今后. 国外桑的辐射育种[J]. 原子能农业译丛, 1981(3): 14-17. | 
                     
                                
                                    
                                        | [13] | 朱方容, 林强, 雷扶生, 等. 四倍体桑种质诱导选育技术的研究[J]. 广西蚕业, 1998(4): 4-6. | 
                     
                                
                                    
                                        | [14] | 方荣俊, 张英华, 扈东青, 等. 桑树多倍体化学诱导剂的筛选及对不同桑树材料的诱变效果[J]. 蚕业科学, 2010, 36(6): 1004-1010. | 
                     
                                
                                    
                                        | [15] | 王茜龄, 周金星, 余茂德, 等. 桑树组织培养诱导多倍体植株[J]. 林业科学, 2008, 44(6): 164-167. | 
                     
                                
                                    
                                        | [16] | 黎月娟, 朱方容, 邱长玉, 等. 桑树多倍体育种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广西蚕业, 2017, 54(4): 40-48. | 
                     
                                
                                    
                                        | [17] | 苏超, 薛忠民, 焦锋, 等. 果用桑树新品种红果2号的选育[J]. 蚕业科学, 2012, 38(6): 975-980. | 
                     
                                
                                    
                                        | [18] | 刘刚, 任作瑛. 用辐射与杂交育成新桑品种川799 [J]. 蚕学通讯, 2001, 21(1): 4-5. | 
                     
                                
                                    
                                        | [19] | 刘刚, 任作瑛, 佟万红, 等. 四川桑树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J]. 激光生物学报, 2009, 18(4): 487-491. | 
                     
                                
                                    
                                        | [20] | 杨今后. 桑树四倍体的诱导及其应用[J]. 蚕业科学, 2004, 30(1): 6-10. | 
                     
                                
                                    
                                        | [21] | 杨今后, 杨新华, 骆承军, 等.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J]. 蚕业科学, 2006, 32(3): 307-311. | 
                     
                                
                                    
                                        | [22] | 李章宝, 唐汇清, 唐翠明, 等. 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湘桑6号的育成[J]. 蚕业科学, 2007, 33(3): 341-344. | 
                     
                                
                                    
                                        | [23] | 王振江, 戴凡炜, 罗国庆, 等. 杂交桑树良种‘粤桑51号’[J]. 林业科学, 2016, 52(8): 170. | 
                     
                                
                                    
                                        | [24] | 梁明芝, 孙日彦, 杜建勋. 优质桑树新品种鲁诱1号育成[J]. 山东蚕业, 2005(3): 2-7. | 
                     
                                
                                    
                                        | [25] | 汪泰初, 李瑞雪, 王钰婷, 等. 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皖桑优1号的选育[J]. 蚕业科学, 2017, 43(4): 552-558. | 
                     
                                
                                    
                                        | [26] | 杨新华, 杨今后, 骆承军.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回顾与展望[J]. 浙江农业科学, 2000(6): 304-309. | 
                     
                                
                                    
                                        | [27] | 朱勇, 向仲怀, 蒋同庆, 等. 四川省桑属植物多倍体的研究[J]. 四川蚕业, 1989(4): 5-11. | 
                     
                                
                                    
                                        | [28] | 吴云. 我国不同桑品种的倍数性鉴定[J]. 蚕业科学, 1964, 2(3): 165-170. | 
                     
                                
                                    
                                        | [29] | 杨今后, 杨新华, 骆承军. 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进展[J]. 蚕业科学, 1992, 18(3): 195-201. | 
                     
                                
                                    
                                        | [30] | 潘一乐. 桑种质资源和桑树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蚕业科学, 2000, 26(11): 1-5. | 
                     
                                
                                    
                                        | [31] | 李荣宗. 桑树组织培养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 陕西蚕业, 1984(1): 11-13. | 
                     
                                
                                    
                                        | [32] | 仝爱群. 桑树组培快繁技术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新泰: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 [33] | 谈建中. 桑树组织培养研究综述[J]. 江苏蚕业, 1991(4): 1-5. | 
                     
                                
                                    
                                        | [34] | 林寿康. 桑组织培养概况[J]. 蚕桑通报, 1992, 23(1): 1-3. | 
                     
                                
                                    
                                        | [35] | 曹伟, 刘佳, 由香玲, 等. 桑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森林工程, 2011, 27(3): 1-4. | 
                     
                                
                                    
                                        | [36] | 曾其伟, 张超, 陈泓宇, 等. 滇桑(Morus Yunnanensis)的组织培养繁殖[J]. 蚕业科学, 2014, 40(2): 191-194. | 
                     
                                
                                    
                                        | [37] | 张文平. 大叶桑组织培养的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 2012(1): 86-88. | 
                     
                                
                                    
                                        | [38] | 石文山. 沙漠乔桑离体快繁与试管苗生根基质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07(8): 191-193. | 
                     
                                
                                    
                                        | [39] | 田佶, 付塽, 杨爱珍. 果桑侧芽生长点组织快繁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7): 231-234. | 
                     
                                
                                    
                                        | [40] | 李瑞雪, 汪泰初, 胡飞, 等. 6-BA、IBA、NAA对桑组培苗继代增殖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12, 2(11): 37-39+43. | 
                     
                                
                                    
                                        | [41] | 杨金富, 余茂德, 徐立. 桑树试管苗生根因素研究[J]. 蚕学通讯, 2002, 22(3): 1-5. | 
                     
                                
                                    
                                        | [42] | 刘明辉, 王国忠, 徐家萍. 桑树冬芽组织培养品种效应研究[J]. 中国蚕业, 2003, 24(1): 19-20. | 
                     
                                
                                    
                                        | [43] | 陈万金, 等. 21世纪中国农业[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 
                     
                                
                                    
                                        | [44] | 何宁佳, 赵爱春, 秦俭, 等. 桑树基因组计划与桑树产业[J]. 蚕业科学, 2013, 38(1): 140-145. | 
                     
                                
                                    
                                        | [45] | 宋鹏华, 曾剔巾, 商敬哲, 等. 植物对水淹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J]. 蚕业科学, 2013, 39(1): 160-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