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设R是有单位元1的完全凝聚的交换环, 
  是环R上的一个自同构。记 
 ,其中加法运算为普通的幂级数加法,乘法运算为满足下列关系式的乘法运算:对于任意 
 ,
 ,则 
  按上述运算构成一个环,称为环R上的斜幂级数环。设I是环R的理想,如果对任意 
 ,
 ,则称I是环R的 
  -相容理想。如果环R的任意理想都是 
  -相容理想,则称环R是 
  -相容环。
令 
 ,本文主要研究当 
  的某些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斜幂级数剩余类环 
  作为R-模是一个平坦R-模以及忠实平坦R-模,并且将该结论推广到了幂级数剩余类环上。
2. 预备知识
引理1 设R是有单位元1的结合环, 
  是环R的自同构,I是环R的 
  -相容理想,则对任意 
 ,下列结论成立:
1) 若 
 ,则对任意正整数n,有 
 ,
  ;
2) 若存在正整数n,使得 
  或 
 ,则必有 
 。
证明:1) 若 
 ,则有 
 。于是由 
  -相容理想的定义可得 
 ,再由 
  可推出 
 ,从而同样可推出 
 。依此类推可得对任意正整数n,有 
 。
若 
 ,则有 
 ,其中n是正整数,于是由上面的证明可得 
 。由于I是环R的 
  -相容理想,于是可得 
 ,依此类推可得 
 。
2) 若存在正整数n,使得 
  或 
 ,则由文献 [1] 中的命题2.3可得 
  及 
 。
推论1:设R是有单位元1的结合环, 
  是环R的自同构,I是环R的 
  -相容理想,则对任意 
 ,下列结论成立:
1) 若 
 ,则对任意非零整数n,有 
 ,
  ;
2) 若存在非零整数n,使得 
  或 
 ,则必有 
 。
证明:由引理1及文献 [1] 中的命题2.3可知上述结论成立。
引理2:设R是有单位元1的结合环, 
  是环R的自同构,对任意正整数n,任意 
 ,有 
 ,
 。
证明:由于 
 ,于是可得 
 ,依此类推可得 
 。
由 
 ,可得 
 。
引理3:设R是有单位元1的结合环, 
  是环R的自同构,I是环R的 
  -相容理想, 
 。则对任意正整数n,任意 
 ,有 
 ,
 。
证明:由于 
 ,由 
  可得对任意 
 ,
 ,于是由推论1可得 
 ,从而可得 
 。
由于 
 ,由于 
 ,于是由推论1可得 
 ,从而可得 
 。
3. 主要结果
定理1:设R是有单位元1的完全凝聚的 
  -相容的交换环, 
  是环R的自同构, 
 。如果存在n,使得 
  都是幂等元, 
 ,那么 
  是平坦右R-模。
证明:在R-模正合列:
 
中, 
 ,由文献 [2],由于R是完全凝聚的环,因此易得 
  是平坦右R-模。故由文献 [3] 知,A是平坦右R-模的充要条件是对R中任意有限生成的左理想I,有
 
显然 
 ,下证 
 。设 
 ,
 ,则由引理3可得 
 。若 
 ,下证一定有 
 。
因为 
 ,所以存在 
 ,使得 
 。
设 
 ,则
 
当 
  都是幂等元, 
  时,依次比较 
  的系数得:
当 
  时, 
  ;
当 
  时,我们有
  (1)
将上式乘上 
  后得
 
由于 
 ,I是环R的 
  -相容理想,于是可得 
 ,从而可得 
 。再由(1)式可得 
 ,故由推论1可得 
  ;
当 
  时,
  (2)
将该式乘上 
  后得
 
由于 
 ,
 ,于是由推论1可得 
 ,
 ,从而可得 
 。再将(2)式乘上 
  后可得
 
由于 
 ,于是由推论1可得 
 。又由于 
 ,于是可得 
 ,故可得 
 。再由(2)式可得 
 ,于是由推论1可得 
 ,依此类推;
当 
  时,由 
  可得 
 ,
 ,
 ,
  ;
当 
  时,由 
  可得 
 ,
 ,
 ,
 ,
  ;
依此类推可得 
 ,
 ,
 ,
 ,
 ,故由引理3可得
 
定理2:设R是有单位元1的完全凝聚的 
  -相容的交换环, 
  是环R的自同构, 
 。如果存在 
 ,使得 
 ,
 ,那么 
  是忠实平坦的右R-模。
证明:显然 
  都是幂等元,则由定理1可知A是平坦右R-模。下证对于R的任意有限生成的真左理想I, 
 ,一定有 
 ,则根据文献 [4] 可得A是忠实平坦的右R-模。下证A中的单位元 
  必不在AI中,则 
 。
反设A中的单位元 
 ,则存在 
 ,
 ,使得
 
由于 
 ,
 ,于是由引理3知 
 ,从而存在 
 ,使得 
 。由于 
 ,于是由引理2可得
 
设
 ,
则 
 ,所以
 
于是必有 
 ,由此可得 
 ,这与假设 
  相矛盾,故A是忠实平坦的右R-模。
推论2:设R是有单位元1的完全凝聚的交换环, 
 。如果存在 
 ,使得 
 ,
 ,那么 
  是忠实平坦的右R-模。
证明:在 
  中,令 
 ,则有 
 ,故由定理2知推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