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888年,Max Noether [1] 首次提出代数曲面形变的概念。但奇怪的是,这之后接近100年的时间里,人们并不高度关注高维复流形的形变。直到在1957年,也就是黎曼回忆录出版的100年后,Frolicher与Nijenhuis [2] 用微分几何的方法研究了高维复流形的形变,并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结果。受到此结果的鼓励与影响,Kodaira和Spencer [3] 基于最原始的想法考虑了紧复流形的形变理论。Kodaira在研究紧复流形 
  的一些例子中发现了一种神秘的现象,即 
  的维数与 
  的定义中涉及到的有效参数的个数是一致的。为了解释这一有趣的现象,Kodaira和Spencer给出并证明了的紧复流形上的复解析族的存在性定理,该定理以椭圆偏微分算子为基础,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此后,Kuranishi [4] 将形变理论进一步推广得到Kuranishi映射,Deligne [5] 利用Kuranishi映射与数论的关系证明了Weil猜想。
为了证明形变存在性定理,如果采用基本的初等方法,则需要取一个半径为 
  的多圆盘 
 ,再构造一个复解析族 
  满足 
 ,只要找到 
  的定义函数 
  即可。但由于无法证明 
  满足收敛性,故无法完成证明。因此,本文首先构造一个满足可积条件与初始条件的形式幂级数,然后应用Hölder范数与借鉴Liu-Rao-Yang [6] 关于整体典则族收敛的证明技巧证明泰勒展开式中系数的收敛性,最后再证明形变存在性定理。
2. 相关知识
2.1. 复流形
定义2.1.1 [7] 设 
  是一个Hausdorff拓扑空间。如果存在 
  的一个开覆盖 
  且 
  以及相应的连续映射族 
 ,使得
(i) 
  为从 
  到 
  的开集 
  上的同胚;
(ii) 当 
  时,转移映射
 
在 
  上满足全纯,则称 
  是一个复 
  维复流形。
复流形的例子很多,下面给出两个特别的例子,以阐明坐标转移映射的全纯性条件。
例2.1.2 (复射影空间) 设 
  是 
  中过原点的复直线的集合,因为 
  中过原点的直线 
  由 
  上任一点 
  所决定,因此有
 
对于不在超平面 
  上的直线集合 
 ,存在 
  到 
  的同胚 
 ,它由下式给定:
 ,
其中 
 ,
 。对于任意的 
 ,若 
 ,转移映射为
 
由于 
 ,这说明 
  是全纯映射。因此, 
  是一个 
  维复流形,且称它为 
  维复射影空间。
例2.1.3设 
  是一个代数曲面,
 .
记
 ,
这里 
  是一个 
  的双全纯映射, 
  从而 
 。现在考虑每个 
  在 
  上的不动点。由 
 ,
 ,
即 
 。注意 
 ,便得到这些不动点为(1,0,0,0),(0,1,0,0),(0,0,1,0),(0,0,0,1),且由 
  知,它们都不在 
  上,所以 
  上没有不动点,从而 
  是一个复流形。
2.2. 形变与无穷小形变
定义2.2.1 [7] (复解析族) 假设给定 
  上的一个邻域 
 ,
  是一个依赖于 
  的紧复流形,如果存在一个复流形 
  与一个全纯映射 
  满足以下条件:
(1) 
  是 
  的一个紧复子流形;
(2) 
  ;
(3) 
  的Jacobi矩阵的秩在 
  上的每一点都等于 
 。
则把 
  称紧复流形的一个复解析族, 
  称为复解析族的参数, 
  为参数空间,并且 
  还可以自然的推广到任意复流形上。
定义2.2.2 [8] (形变) 设 
  与 
  是紧复流形。若 
  与 
  的复解析族相同,即存在同一个以 
  为底流形的复解析族 
  使得对部分 
  满足 
 ,
 ,则称 
  是 
  的一个形变。
为了进一步了解抽象的复解析族背后的本质,下面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2.2.3考虑椭圆曲线的一族环面 
 ,其中上半复平面 
 。设 
 ,其中 
 ,
 ,
  满足 
  (若 
 ,可以交换 
  和 
  )。取 
 ,则 
 。令 
  是作用于 
  的变换群,其变换形如
 
则 
  在 
  上满足纯不连续, 
  双全纯等价于 
 ,
  双全纯于 
 ,如下图1,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的基本区域 。对于 
 ,
 ,则有 
 。因此,存在 
  上的 
  不变全纯函数 
 ,称为椭圆模函数 
 ,使得 
  双全纯于 
  当且仅当 
 。于是复解析 
  随着 
  而连续变化,从而得到一个复解析族 
 。
。对于 
 ,
 ,则有 
 。因此,存在 
  上的 
  不变全纯函数 
 ,称为椭圆模函数 
 ,使得 
  双全纯于 
  当且仅当 
 。于是复解析 
  随着 
  而连续变化,从而得到一个复解析族 
 。
例2.2.4 (Hopf曲面) Hopf曲面是一个以 
  作为万有覆盖曲面的复二维紧致复流形,即Hopf曲面 
  定义为 
 ,
 ,其中无限循环群 
  由 
  的自同构 
 ,
 ,
  生成, 
  纯不连续作用在 
  上且没有不动点。这时每个 
  是紧致复流形,可证明 
  是一个复解析族(参阅 [7],pp. 23-25的例3,或 [8],pp. 69-71的例2.15)。
定义2.2.5 [8] (参数空间为一维的无穷小形变)设 
 ,
  是一个复流形, 
  是一个全纯映射且满足以下条件:
(1) 
  ;
(2) 
  的秩等于 
 。
如果选择一个充分小的 
 ,在 
  中使得
 。
在每个 
  中有一个坐标系
 ,
其中 
 ,
 。设 
 ,则在 
  上有
 。
若令 
 ,因此
 ,
故可用 
  作为 
  的坐标,且变换 
  与 
  的值有关。
如果考虑 
 ,则有 
 ,因此
 ,其中 
 。
引入向量场
 ,
显然, 
 ,其中 
  是 
  上的全纯向量场的芽层。
引理2.2.6 [7] 在 
  上, 
 。
命题2.2.7 [8] 
  不依赖于局部坐标 
  的选择。
定义2.2.8 [8] 对可微族 
  的转移函数 
  
 ,由 
  所确定的上同调类称为 
  的无穷小形变。
可将无穷小形变视为 
  的复结构相对 
  的导数,且记为
 。
3. 形变存在性定理
假定 
  是一个紧复流形 
  的复解析族,其中 
 ,则 
  的无穷小形变 
  可用 
  的一个元素来表示。因此,给定一个紧复流形 
 ,若 
  满足 
 ,使得 
 ,
 ,其中 
  是 
  上的全纯层。所以,如果存在复解析族 
  满足 
 ,那么 
  对应的元素 
  是有定义的。
反之,若给定一个 
 ,是否存在一个复解析族 
  满足 
  使得 
 ,
  ?这是Kodaira和Spencer [3] 给出并证明的紧复流形上复解析族的存在性定理,下面简称为存在性定理。
定理3.1 (存在性定理 [8] ) 设 
  是一个紧复流形, 
  是 
  上的全纯向量场的芽层,假设 
 ,则存在一个复解析族 
 ,
 ,且满足以下条件:
(i) 
  ;
(ii) 
  是一个同构,即 
 ,其中 
 。
为了证明形变的存在性定理,只需取一个 
  的多圆盘 
 ,构造一个复解析族 
  满足条件 
 ,只要找到 
  的定义函数 
  便可。而又因为 
 ,因此只需确定系数 
 ,
  即可。由 
  的定义函数满足以下条件
 。
因此系数满足以下等式
 。
如果上式中所有 
  满足收敛,则在一个多圆盘 
  上, 
  是 
  上的全纯函数。因此存在一个复解析族 
  满足
 ,
 ,其中 
 。
这就完成了存在定理的证明。但由于 
  时的一维上链 
 ,
  就会有无穷多个选择,所以 
  一般不收敛。如果选取合适的 
 ,则需要证明
 
是收敛的幂级数。
由于无法证明 
  它收敛,因此这种初等方法不能证明存在性定理,但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在 
  的情况下,存在 
  的幂级数
 
满足基本方程 
 ,且由 
  得到 
 。其中
 ,
  是所有一维上链 
  构成的交换群, 
  是所
有二维闭上链 
  构成的群。
因此,如果 
 ,则方程 
  有形式幂级数的解。于是可以猜想,如果当 
  时,则存在一个复解析族 
  满足下面条件:对于 
 ,有
 ,
 ,其中 
 。
4. 形变存在性的证明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基于文献 [6] [7] 的原有证明思路,并且借鉴Liu-Rao-Yang [6] 关于Calabi-Yau流形上构造了一个 
  范数的Beltrami微分形式幂级数 
 ,且利用Kodaira-Spencer-Kuranishi理论给出了只含有一个参数时的 
  的全局收敛性,而在分布的意义下给出了 
  的正则性,最后再通过归纳法得到了多参数情况的Beltrami微分幂级数的全局收敛性与正则性的想法与思路,综合给出存在性定理的证明。
4.1. 形变存在性的一些预备知识
在证明存在性定理之前,先补充一些定义与相关知识。
4.1.1. 复结构全纯
假设 
  是一个复解析族,且有 
 ,
 。可定义 
 ,设 
  是一个半径 
  的多圆盘。如果选择一个足够小的多圆盘 
 ,
  表示为以下形式
 。
  可看作一个复流形,且光滑的局部复坐标系
 ,
是 
  的复结构。设 
  是 
  的任一局部复坐标,可知
 ,
是复变量 
  的光滑函数。于是,当 
  足够小时,对于 
 ,则有
 . (4.1)
将复流形 
  的切丛记为 
 ,
  是所有 
  型的光滑向量构成的线性空间,即 
  上 
  的光滑截面: 
 。 
  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
其中,系数 
  是 
  上的一个局部光滑函数。为了简单起见,将 
  记为 
 ,
 。由(4.1)可知 
 ,则存在唯一的(0, 1)-形式
 
对于 
 ,使它满足以下
 . (4.2)
若称 
  是关于 
  的光滑向量,由(4.2)可得
 . (4.3)
如果将 
  作为一个微分算子,则它与一个(0,1)-型向量 
  的每个局部光滑函数 
  有关,(4.3)可变成以下形式
 . (4.4)
而 
  是 
  的全纯函数,即 
 。因此由(4.3),得到
 .(4.5)
命题4.1 [7] 若取足够小的 
 ,对于 
 ,在 
  上的一个局部光滑函数 
  对复结构 
  是全纯的当且仅当 
  满足以下等式
 . (4.6)
这个命题表明 
  上的复结构的形变 
  可由 
  上的(0,1)-型向量
 
来表示。对于 
 ,
 ,如果定义它们的Lie括号为
 . (4.7)
由 
  的定义可知它并不依赖于复坐标 
  的选择,并且 
 。如果 
 ,则有 
 。可以利用Lie括号表示可积条件
 . (4.8)
如果 
 ,则称 
  是一个 
  闭的(0, 1)-型向量,若将所有的 
  闭的(0,1)-型向量的全体集合记为 
 ,则有 
 。
设 
  是 
  的一个(0,1)-型光滑向量,其中 
 。假设
 ,
并且 
  满足可积条件 
 。如果选定 
  的一个有限开覆盖 
 ,再由Newlander-Nirenberg [9] 定理,则在 
  上存在 
  个线性光滑函数 
 ,
  使得
 .
由于
 ,
如果 
  被视为一个微分流形,则 
  为 
  上的局部复坐标系。若
 ,则 
  上的一个局部光滑函数 
  是 
  的一个全纯函数。因此在 
  上, 
  是 
  的全纯函数,即
 .
综上可述, 
  是微分流形 
  的一个局部复坐标系,则在 
  上定义了一个复结构,将其记为 
 。若 
  满足(4.3)中定义的 
 ,则有 
 。
4.2.2. Hölder范数和控制函数
定义4.2 [8] 对于 
  上的一个(0, q)-型光滑向量 
 ,将它的Hölder范数 
  定义如下:设 
  是 
  上的一个有限开覆盖, 
  为一个局部坐标圆盘,则存在一个复坐标 
 ,
  满足以下条件:
(a) 
  包含于 
  的邻域;
(b) 
 。
若设 
 ,引入实坐标 
 ,且将 
  上的 
  表示为
 ,
其中 
  为 
  上的光滑函数。定义
 .
由Hölder范数不依赖于 
  与 
  的选择,因此选定 
  与 
 ,则有
 .
命题4.3 [8] 对于 
 ,
 ,有以下不等式
 . (4.9)
其中, 
  是不依赖于 
  与 
  的常数,并称(4.9)式称为一个先验估计。
在 
  上考虑 
  且 
 ,则由命题4.3有以下引理:
引理4.4 [8] 对于 
 ,
 ,存在以下不等式
 . (4.10)
其中, 
  是一个不依赖于 
  的常数, 
  是一个Green算子。
下面给出控制函数的概念。
定义4.5 [8] 假设有一个 
  的幂级数
 .
如果 
 ,
 ,则存在幂级数
 .
将上式中的 
  称为 
  的控制函数,简记为 
 。
对于一个幂级数
 ,
定义 
  如下:
 .
如果 
 ,
 ,则有 
 。
4.2. 形变存在性的证明
关于存在性定理3.1的证明,考虑分成三步:首先构造一个满足可积条件与初始条件的形式幂级 
  数;然后应用Hölder范数与借鉴Liu-Rao-Yang的方法证明这个形式幂级数 
  展开式中系数的收敛性;最后再证明由 
  确定的复结构 
  构成的一个族 
  是一个满足条件(i)与(ii)的复解析族。
定理3.1的证明:分成三步论证。
(1) 构造满足可积条件与初始条件的形式幂级数 
 。
对于 
 ,若存在 
  使得 
  为 
  的一组基,假设 
  上存在(0,1)-形式光滑向量 
  的一集族 
  满足可积条件
 
与初始条件
 . (4.11)
由于假设 
  足够小,可设 
  满足条件:
 .
因此,由Newlander-Nirenberg定理可知每个 
  决定了 
  上的一个复结构 
 。而这样得到的一个族 
  是满足条件(i)与(ii)的复解析族。首先要构造这样一个族 
 。
将 
  表示为 
  的幂级数形式:
 .
下面规定一些符号。对于 
  的一个幂级数 
 ,设
 
为它的第 
  齐次部分。因此得到
 .
这里约定 
 。给定两个幂级数 
  与 
 ,如果 
 ,则可表示为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幂级数 
  满足可积条件与初始条件。不妨设
  (4.12)
 
满足初始条件(4.11),所以还需要确定 
  使它满足
 . (4.13)
由于 
 ,则可得到 
 ,且 
  是 
  的 
  次齐次多项式。因此(4.13)式可简化为无穷多个同余方程组
  (4.14)v
因此通过对 
  进行归纳,只要确定 
  满足(4.14)v即可得到 
 。
假设已经确定了 
  使得式(4.14)v成立,则我们接下来考虑(4.14)v+1。由 
 ,(4.14)v+1可以写为以下形式
 . (4.15)
由 
 ,且假设(4.14)v成立,则 
  的右边恒为0。若设 
  为(4.15)右边的第 
  次齐次部分,则有
  (4.16)
从而使同余(4.15)简化为
 . (4.17)
而由(4.16)与 
  以及 
 ,得
 .
如上所述,则有 
 。因为 
 ,于是有
 .
又因为 
 ,所以 
 。也就是说,
 .
因此,由Dolbeault定理 [7] 可知,如果令 
 ,则当 
  时有 
 。由于 
 ,故可以找到 
  使得 
 ,因此(4.17)存在一个解
 .
再令 
 ,这样(4.14)v式成立。
那么,这样就构造了一个满足可积条件(4.8)与初始条件(4.11)的形式幂级数 
 。
(2) 证明幂级数 
  对于足够小的 
  满足收敛性。
在 
  上引入一个Hermite度量 
 ,将切丛表示为 
 ,并且有 
 。如果由 
  定义纤维上的Hermite度量,则 
  的内积定义为
 .
若将 
  的伴随算子记为 
 ,则它们满足
 .
为了证明多圆盘 
 ,
  上的 
  是收敛幂级数,利用Hölder范数的定义4.2及先验估计命题4.3,只需在 
  上找到一个绝对收敛的幂级数 
  使其满足
 .
如前所述,构造一个 
 ,(4.16)中的 
  是 
  的 
  次多项式,右边的 
  是 
  的 
  次其次部分,则
 .
由于 
 ,
 。所以 
  是方程 
  的一个解. 因此记
 .
首先,对于 
 ,定义 
  如下:
 . (4.18)
则得到幂级数 
 。若给定 
  的一个幂级数
 ,
则对于 
 ,有以下不等式
 . (4.19)
固定一个自然数 
 ,若选择足够大的 
  与 
 ,则需对 
  用归纳法证明
 . (4.20)v
成立。即假设(4.20)v成立,来推导证明(4.20)v+1成立,证明过程见( [8], pp. 279-280)。由此证明了
 . (4.21)
由于幂级数 
  的收敛半径是1,如果 
 ,对于 
 ,当 
  满足绝对收敛条
件,所以 
  相对于Hölder范数 
  是收敛的。因此, 
  是 
  上的一个(0,1)-型 
  向
量,即 
  上 
  可表达为以下形式
 .
虽然 
 ,但并不能直接得出 
  是光滑的,下面证明它是光滑可微的。
由于 
  作为 
  的一组基,则对于 
 ,有 
 。又因为 
 ,
 ,
 ,则
 ,
故 
  满足可积条件 
 ,
 。另一方面,由于 
  是 
  的全纯函数, 
 。因此 
  是2阶偏微分方程
 . (4.22)
的一个解。
因为 
 ,则 
 。如果取一个 
 ,若假设(4.22)是 
  上的一个拟线性椭圆偏微分方程,则可以得到它的光滑解 
  [10]。这样就构造了一个(0,1)-型的光滑向量 
 ,它满足可积条件(4.8)与初始条件(4.11);接着构造一个 
  的族 
 ,如前所述,每个 
  决定一个 
  上的复结构 
 。
(3) 证明 
  构成的族 
  是一个复解析族。
考虑将 
  作为复流形 
  上的一个(0, 1)-型向量,即
 ,
对于 
 ,有 
 ,
  为 
  的全纯函数,故 
 ,且
 .
可以将 
  的外微分 
  视为一个(0,1)-型的向量形式,可表示为 
 。因此得到 
 。所以作为 
  上的一个(0,1)型光滑向量, 
  满足可积条件
 .
如果记 
 ,则偏微分方程 
  可以简化为以下方程组
 ,
 . (4.23)
这里 
  是线性无关的,因此由 
 ,
  定义了 
  上的一个复结构 
 。如果取一个足够小的 
 ,则方程(4.23)在 
  上有 
  个线性无关的解 
  
 。
映射
 
给出了复结构 
  的一个复坐标,由 
  是(4.23)的一个解可知,倘若假设 
 ,
 ,则有
 .
故 
  是一个从 
  到 
  的全纯映射,且对于 
 ,
  是一个局部复坐标为 
  的复流形。由 
  是 
  上一个的方程 
  的线性无关解,且 
 ,因此 
  构成了一个复解析族 
 。
综上,形变存在性定理即定理3.1完成了证明。□
基金项目
课题部分受到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12061014)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2019GXNSFAA245043)的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