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现在科学进展日新月异,国际交流的形式也日益进化。日中两国也有着深厚的交往历史,两国在当今亚洲地区乃至国际上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然而,中日两种语言语系不同,恰恰是交流之间的障碍。对于语言学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跨越语言间的障碍,明确语言间的对应关系,寻求自然地道的翻译。在日中两种语言中,转折句型也是从日常生活到正式文书等各个方面都使用的句型。在日语中一般用“ノニ”来表示,但在汉语中,一般有“明明……却……”“虽然……但……”等多种表达方式。乍一看,日语的“ノニ”转折句型可以对应很多汉语表达。这是因为“ノニ”转折句型不只是表示一个意思,其作为一个语法有几个不同的使用场景。因此,可以尝试列举出“ノニ”的使用场景,并将其与对应的中文译文分成同一组,从而清晰地展现ノニ的日中对应关系。但日语界,“ノニ”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至今仍缺乏有体系的整理。而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考察“ノニ”的重要用法之一——反事实条件句。因此,本文重新考察了转折复句“ノニ”的使用场景,从定量上明确了“ノニ”的使用场景和相应的中文译文的表达方法,为了更好地应用其结果,将获得数据可视化,制成对应关系图。
2. 以往的研究
说到日语学习,很多学习者选择使用卡西欧电子词典。特别是在中国,从初学者到高级译员,很多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时都推荐使用该设备,俨然已经被当作日语学习的必备内容之一了。其中还载有黑潮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日语句型辞典》 [1] (2002年徐一平等翻译),该词典久负盛名,随着电子词典的推广,其传播范围也是不可小觑。从该词典来看,“ノニ”被归类为“反原因”、“对比”、“预想外”、“句末用法”等四类,但“句末用法”含有反事实意思,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只是提及到。
另外,日语记述语法研究会的《现代日语语法6 复句》( [2], p.156-157)将其分为逆原因、对比、预想外及由预想外引申出的反事实条件句。
莲沼昭子等( [3], p.150-152)将ノニ分为因果关系的不成立和预想外两种用法大致分为两类,而且将因果关系的不成立再分为因果关系的不成立和对比关系,预想外再分为预想外,省略和句末用法反事实表达这四类用法。
前田直子 [4] 把“ノニ”分类为逆原因·理由句、非并列·对照、预想外、不本意(非本意)的状况。与其他分类相比,前田直子的分类多了不本意,但同样没有提出反事实的用法为ノニ的典型用法。
不光日本人的研究,中国人从“ノニ”分类和日中翻译方面入手,考察其对应关系的研究也不少。祖铭泽 [5] 在考察ノニ的日中对译时,将ノニ按照前田直子的语法分类进行了考察。另外,姬彩彤 [6] 根据前田直子的分类添加了省略的用法。
以上考察均未将反事实作为“ノニ”的典型用法来处理。但是,通过对转折复句“ノニ”进行考察,发现反事实用法确实是“ノニ”的典型用法,反事实即违实作为也是转折句式的表现手法之一,因此很有必要把该用法纳入考察的范围内。另外,无论是莲沼昭子还是前田直子,其分类方法都是在二十一世纪初发表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分类方法也有必要再次确认,对已经确定的日中对译关系也值得再次确认。另外,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统计软件也对语言对应关系的考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以新兴的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在现有的分类基础之上,重新审视ノニ的语义并对其再次分类对于翻译与日语教学来说边显得尤为重要。
3. ノニ分类
如前文所述,“ノニ”的实际有几种分类方法,本文决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考察。因此,将日语“ノニ”分为I逆原因、II对比、III预想外、IV不本意、V省略、VI反事实六类。
(一) I逆原因((结果相反)因果关系不成立)
因果关系的不成立也可以说是“ノニ”转折句型最典型的用法。原本从原因从句中推出其结果本是不可能的事件,但现在反而变成了这种状况。例如例句1a,1b。
1.a.家が近いので、決して学校に遅刻しない。/因为住的近,所以绝对不会迟到。(通常的因果关系)(莲沼例/笔者译)
b.家に近いのに、いつも学校に遅刻する。/明明住的很近,却经常迟到。(因果关系不成立)(莲沼例/笔者译)
从例句1来看,“家が近い”是原因,从其原因出发,推测“決して学校に遅刻しない”是十分合理的,但从其原因出发,其实际结果与推测相反,则是“いつも学校に遅刻する。”。
而且,莲沼昭子等认为在表示逆原因的“ノニ”的结果节中,一般表示感到“奇怪、困扰”等不协调感和“出乎意料、期待落空”等意外感。因此,不能用于单纯的转折句。(2a, 2b, 2c)
2.a.日本語がまだ下手なのに、日本の生活は楽しいです。/明明日语不好,在日本的生活却很快乐。×(蓮沼例/笔者译)
b.日本語がまだ下手ですが、日本の生活は楽しいです。/虽然日语不好,在日本的生活还是很快乐。〇 (蓮沼例/笔者译)
c.日本語がまだ下手なのに、こんな難しい課題を受け入れるなんて。/明明日语不好,你还接这么难的课题。〇 (自作例/笔者译)
(二) II对比(前后节的对比关系)
对比是指前件与后件的比较关系。对比中的“ノニ”并不只是单纯表示比较的,还含有前项和后项不一致,说话人会感到不协调感和意外感的语气(3~5)。
3.妹の方は何でも一人でやれるのに、姉の方は甘えん坊で、困ります。/妹妹一人什么都能干,可姐姐却被宠坏,真让人没办法。(妹妹与姐姐的对比)
(蓮沼例/笔者译)
4.あの野球選手は、守備はうまいのに、打撃がいまひとつなため、レギュラーになれないらしい。/那个棒球选手,防守很棒,但是因为击球不大行,成不了正式选手。(防守与进攻的对比) (莲沼例/笔者译)
5.まわりのみんなが泣いているのに、姉の私だけ、なぜか平気なの。/身旁的大家都哭了,却只有我这个做姐姐的好像没事一样。(周围的人与我的对比)
(乙一《暗黑童话》/龚婉如《暗黑童话》)
同时,通过上述例子来看,对比关系的前后项会给予人表示惊讶之感。如例3中明明妹妹那么好,姐姐却不中用;例4中,他明明防守那么好,击球却不行;例5中,明明大家都哭了,就我和没事人一样,因此,对比之中不单纯包涵前项与后项的对比,其中还包含着后项是不同于说话人的期待推测,使说话人产生较大的意外感。如:妹妹已经那么棒了,作为姐姐本应当更好;他防守那么厉害,理所当然击球也应该不错;大家都哭了,按常理我也应该哭的。等等都是在对比中背离于说话人的期待或者推测。
(三) III预想外(预想外)
预想外的“ノニ”是表示后项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这里没有讲逻辑关系,只是表示与想法和差异。一般来说,预想外“ノニ”都会同“思う、つもり”等表示说话者的想法的标识出现(6~8)。
6.合格すると思っていたのに、不合格だった。/原以为能合格,却没有合格。
(莲沼例/笔者译)
7.昨日、お電話するつもりだったのに、ついうっかり忘れてしまいました。/昨天,本打算打电话的,却不留神忘记了。(莲沼例/笔者译)
莲沼昭子等指出,后一节中出现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但也有好的结果。
8.だが、父親となることも想像していなかったのに、現実化してしまった。/成为人父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很难以想象的事,而现在也已经实现了。
(田中芳樹『銀河英雄伝説10落日編』/郭淑娟译《银河英雄传说VOL.10落日篇》)
(四) IV不本意((并非本意)辜负期待)
不本意ノニ是在前项中给出的状况下,由该状况产生的使说话人期待落空的非本意事态在后项中叙述的句子。即,后项并非为说话的真实目的或者真实想法(9~11)。
9.わざわざ京都まで付き合ってもらったのに、私の看病だけで終わっちゃったわねっていったのよ。/让你专门陪我去京都,到头来我却生了病,光让你照顾我了。
(東野圭吾『幻夜』/李炜译《幻夜》)
10.病院から電話したのに、見舞いにも来ないで。/我从医院打电话去你竟不来探望。
(赤川次郎『三毛猫ホームズの恐怖館』/叶蕙译《三色猫恐怖馆》)
11.毎日々々、外出もしないで御返事をお待ちしているのに、、とうとうきょうまでおたよりがございませんでした。/我每天都不外出,只等着您的回音,可是直到今天都没有收到信。(太宰治『斜陽』/张嘉林译《斜阳》)
(五) V省略
所谓省略,是指在前项没有发生预想到的情况下,省略后项将要出现偏离的结果,在后项中直接叙述对没有预想到的意外感的句子用法(12~14)。
12.一生懸命勉強したのに、残念です。/明明拼命地学了,却没考上,真可惜。
(蓮沼例/笔者译)
例句12中,在“一生懸命勉強したのに”的后面,实际上省略了“合格できなくて”这一结果,直接接心情。与此相对,汉语中的结果节不能省略。
13.昔はもっと親切な人だったのに、(今はつめたくなった)なんという変わりようでしょう。/以前明明是亲切的人,(而现在却很冷淡)感觉什么变了吧。
(蓮沼例/笔者译)
14.わざわざお越しいただいたのに、(彼が出かけているので)申し訳ありません。/让您特意来一趟,他却不在,实在抱歉。(蓮沼例/笔者译)
在前田直子(2009) [7] 中指出由于后项基本上与前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后项不仅被省略,而且有时也被省略并与另一个句子简单地联系在一起。
(六) VI反事实(违实)
反事实在中文中多用违实条件句来表示。对“ノニ”的反事实用法进行的研究确实不多,但实际上如果考察句子,ノニ表达反事实的句子数量并不少。一般来说,反事实“ノニ”与バ、タラ、ナラ等假定句型共现(15~16),但是,在某些数据中,也有仅用ノニ来表示反事实的意思的情况(17)。
15.もう少し早く起きていれば、始発電車に間に合ったのに。/要是再早点起来就能赶上始发的电车了……(蓮沼例/笔者译)
16.うちらに早く相談してくれればよかったのに/你们怎么不早点来找我们商量呢。
(荻原浩『海の見える理髪店』/曹逸冰译《海边的理发店》)
17.寝てもよかったのにな/本来可以睡的。
(村上春樹『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林少华译《舞舞舞》)
华译《舞舞舞》
4. ノニ形式的语义用法分布和对译倾向
李光赫邹善军(2017) [3] 以40部日语本论文通过对应分析来分析“ノニ”句型中日对译关系。本文以100部1日本作品中的日语“ノニ”句型及其对译本中的500组对译例为统计对象。首先,关于上一节中的ノニ形式的意义,如前文所述,分为六类,考察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译文的分类,整理后分为如下8类。
格式的含义分类:I逆原因、II対比、III预想外、IV不本意、V省略、VI反事实
中文翻译模式:①却:指“明明……却;虽然……却”等。②但:指“虽然……但是”等。③可:指“虽然……可以”等。④而:指“明明……然而”等。⑤就:指「明明……就是」等。⑥表示“虽然……还是……”等。⑦好:指“要是……就好了;就好了”等。⑧无标:指没有特别的标志。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表1. ノニ复句日汉对译分布情况
另外,500例中日对译例句的对应关系汇总如表1所示。
本论文为了在对应分析中调查6种日语语义分类和8种中文译文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大连理工大学李光赫先生的语料库的基础上制作了“ノニ复句语料库”。并且,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到整理后的数据,使用了对应分析进行考察。其结果如图1所示。

Figure 1. Japanese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and Chines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iagram
图1. ノニ日语语义分类与汉语对应分析图
在图1中,日语模式和中文模式用形式得以明确区分。圆形是日语中使用的日语语法的语义分类,三角形是与之相对应的中文种类。位置接近圆形的三角形是与日语的ノニ语义分类对应关系很强的中文模式。图1是根据卡方检验制作的,从中心原点向四种方法发散。也就是说,离原点,离得越远,就越显示出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可以清楚地看到分为四个组。组由箭头表示:
第1组:I逆原因
第2组:II对比,III预想外
第3组:IV不本意
第4组:VI反事实
此外,整理了它们与中文对应的关系,如下I逆原因与①却,⑥还;II对比,II预想外和④而;IV不本意和②但,③可;VI反事实和⑦好。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基本上处于原点的V省略和⑧无标之间的距离很短。接近原点,表示没有它的特殊性,所以与任何一种模式的关联性都不强。也就是说,从句型的意义来看,V省略与其他模式是模糊的,不能明确区分。
并且,为了能够进一步活用图1,在Microsoft vision流程图中如制作了图2。

Figure 2. Correspondence diagram based on Figure 1
图2. 基于图1的对应关系图
在图2中,放置于实现长方形的是日语的分类,虚线长方形的是中文模式。从图2可以看出,省略的用法被置于中心,其周围是ノニ句型最典型的用法。其中,VI反事实的出现也证明了ノニ复句当中反事实的用法同样相当重要。此外,以前的研究中所述的分类总是明确地分为II对比和III预想外的分类,但从根据实际数据建立的图2来看,II对比和III预想外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接近的。II对比也好III预想外也好,正如前文所示,其中都包含后项部分出乎意料或者给予人较大的反差感。II对比包含后项出人意料的意外感,而III预想外也有轻微的对比自己所想和出人意料的实际的之意皆,故而在分类时,窃以为完全可以将其看着一个整体来处理。但同时,由灰色长方形罩住部分可以分为四类,原因类,期待类,假定类,意外感类。此外,⑤就在图1中的位置来看,可以推论表示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
5. 结论
本文所考察的ノニ句型在日语中占有相当大的位置,但其分类如前文所述并不统一,也没有将反事实部分作为典型用法进行研究。另外,在ノニ句型的日中对译研究中,也没有在语料库数据中找到其反事实用法。个人认为这可能是语料库数据的不足。因此,本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抽取语料库数据,按意义重新分类,重新考察对译关系。从其结果来看,不仅证明了反事实是ノニ句型的典型用法之一,而且可以说在以往的研究中被明确分类的对比关系和预想之外的事情在实际中有着相当接近的关系。
通过考察发现,ノニ句型表示原因、期待、假定、意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特点为逆接续,即原因为不成立的原因,期待为非发自本意的期待,假定为违实假定,意外为出乎意料,而与之相对的中文表达分别是,却,还,就;但,可;好;而;等形式。
不用说,日语和汉语作为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是不可能一一对应的。因此,有必要定量地明确语言的对应关系。但是,由于受到软件的限制,现在制作的分类图只是肉眼所见的对译关系,因此,对译关系的强度并没有在数量上表示出来。此外,如I逆原因所示,逆原因同“还”“却”“就”存在对应关系。虽然这三个关联强度并不一定相等。⑤“就”是否确实与任何一个群体的关系薄弱等问题都将作为今后的课题。
NOTES
1在日本文学100部作品及其对译本中,一部份各10例(按热门顺序),共得到1200对的对译例。这100部对译本是1990年以来最新出版的日本小说的100部(三毛猫系列10部,村上春树15部,田中芳树26部,东野圭吾20部,芥川奖和直木奖25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