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本文考虑如下的捕食者具有Allee效应 [1] 和其他食物来源的Leslie-Gower [2] [3] 捕食食饵模型:
  (1)
其中 
  分别表示食饵和捕食者t在时刻的种群密度, 
  表示食饵的出生率,K是食饵的承载能力,q表示捕食者的捕获率, 
  为半饱和常数, 
  为捕食者的内在增长率, 
  为Allee效应常数, 
  表示捕食者
有其他食物来源, 
  表示Allee效应函数,这一项也被称为弱Allee效应 [4], 
  为Holling-II功能性反应函数 [5]。
1931年,美国生态学家W. C. Allee提出了一种生物学现象,即Allee效应。它是指种群密度较低的情况,种群平均增长率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在捕食–食饵模型中,Allee效应可能发生在食饵种群、捕食者种群 [6] 或两个种群中。本文中,我们研究Allee效应对捕食者种群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中,捕食者物种往往把许多物种作为食物来源,这样,如果一种资源稀缺,它可能需要其他食物资源来维持其生命。这样,学者 [7] [8] 就提出了捕食者具有其他食物来源的捕食–食饵系统,并分析了其动力学行为。
所以同时考虑Allee效应和捕食者有其他食物来源对Leslie-Gower捕食食饵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我们提出了捕食者具有Allee效应和其他食物来源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系统(1)。接下来,我们分析模型(2)的稳定性,并与捕食者没有其他食物来源的系统做比较。
为了计算简便,我们对模型(1)做如下的无量纲变换:
 
并用 
  分别代替 
 ,模型(1)变为如下的新系统:
  (2)
其中
 
和所有参数都是正常。
2. 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
容易知道系统(2)总是存在三个边界平衡点 
 ,
 ,
 。下面给出其稳定性。
定理2.1 
  是不稳定的; 
  是一个鞍点;当 
  时, 
  是不稳定的;当 
  时, 
  是稳定的。
证明:系统(2)在平衡点 
  和 
  的Jacobian矩阵分别为
 
可以看出矩阵 
  的两个特征值为 
 ,
 ,因此 
  是一个不稳定的结点;矩阵 
  的两个特征值为 
 ,
 ,因此 
  是一个鞍点。
另外,系统(2)在平衡点 
  的Jacobian矩阵为
 
矩阵 
  的两个特征值为 
 ,
 ,当 
  时, 
 ,
  是不稳定的;当 
  时, 
 ,
  是稳定的。
定理2.1证毕。
接下来,我们分析系统(2)的正平衡点的情况。由系统(2)可知,正平衡点满足以下方程
  (3)
由方程(3)的第二个式子可以得到 
 。将 
  代入方程(3)第一个式子得到
  (4)
其中 
  和 
 。方程(4)的判别式为:
 
令
 
 
 
下面分析正平衡点的存在性。当 
  时,即 
 ,方程(4)有一个正根 
 。当 
  时,即 
  和 
 ,如果 
 ,方程(4)有两个正根 
  和 
  ;如果 
 ,方程(4)没有正根。当 
  (即 
  )或者 
  (即 
  )时,如果 
 ,方程(4)有一个正根 
  ;如果 
 ,方程(4)没有正根;当 
  时,即 
 ,方程(4)没有根。并且有 
 。所以系统(2)的正平衡点有如下定理。
定理2.2
1) 当 
  或者 
  且 
  成立时,则系统(2)有一个正平衡点 
 。
2) 当 
  和 
  成立时,则系统(2)有两个正平衡点 
  和 
 。
3) 当 
  和 
  成立时,则系统(2)有一个正平衡点 
 。
4) 当 
  成立时,则系统(2)没有正平衡点。
下面分析正平衡点的稳定性。首先令
 
和
 
定理2.3当 
  和 
  成立时,则系统(2)的正平衡点 
  是鞍点。
证明:系统(2)在正平衡点 
  的Jacobian矩阵为:
 
其中 
 。通过计算有
 
由方程(4)有 
 ,即有 
 ,代入上式,可得
 
显而易见, 
  是一个鞍点。
定理2.3证毕。
定理2.4当 
  或者 
  且 
  成立时,则系统(2)的正平衡点 
  有如下性质:
1) 当 
  时, 
  是一个稳定的双曲结点或焦点。
2) 当 
  时, 
  是一个不稳定的双曲结点或焦点。
3) 当 
  时, 
  是一个细焦点或中心。
证明:系统(2)在平衡点 
  的Jacobian矩阵为:
 
其中 
 。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
 
由方程(4)有 
 ,即有 
 ,代入上式有
 
下面计算有
 
当 
  时,有 
 ,即 
  是一个稳定的双曲结点或焦点;当 
  时,有 
 ,即 
  是一个不稳定的双曲结点或焦点;当 
  时,有 
 ,即 
  是一个细焦点或中心。
定理2.4证毕。
定理2.5当 
  和 
  成立时,则系统(2)有一个正平衡点 
 ,而且:
1) 当 
 ,
  是吸引的鞍结点。
2) 当 
  时, 
  是排斥的鞍结点。
证明:系统(2)在平衡点 
  的Jacobian矩阵为:
 
其中 
 。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
 
类似上面的分析,有
 
通过计算有
 
接下来,只需要判断 
  的符号。首先做变换 
 ,将平衡点 
  移动到原点,系统(2)变为:
  (5)
其中
 
 
 
 
 
且 
 ,
  是关于 
  在原点附近次数不低于3的解析函数。
然后,我们做另一个变换:
 
 
则系统(5)变为:
 
其中
 
 
 
 
 
 
且 
 ,
  是关于 
  在原点附近次数不低于3的解析函数。
经过计算, 
  的系数为:
 
由 
  可以推出 
 ,则 
 。由定理7.1 [9],平衡点 
  是一个鞍结点。当 
  时,则 
 ,即 
  是吸引的鞍结点;当 
  时,则 
 ,即 
  是排斥的鞍结点。定理2.5证毕。
由定理2.2得到若 
  成立,当 
  时,则系统(2)有两个正平衡点 
  和 
 。当 
  时,则系统(2)有一个正平衡点 
 。当 
  时,则系统(2)没有正平衡点。所以,系统(2)在 
  会发生鞍结分支,则有:
注2.1 若 
  成立,系统(2)在正平衡点 
  会发生鞍结分支,分支参数为 
 。
由定理2.3有,当 
  和 
  成立时,则系统(2)有两个正平衡点 
  和 
 ,且 
  是一个鞍点。当 
  时, 
  是一个细焦点或中心,此时, 
  和 
 ,所以,正平衡点 
  的Jacobian矩阵的特征值是一对纯虚根。另外,通过简单的计算可知
 
即满足Hopf分支横截性条件。综上所述,系统(2)在正平衡点 
  附近发生Hopf分支且 
  作为分支参数。
3. 数值模拟
例3.1 系统(2)中取 
 ,
 ,
 ,则令 
 ,此时满足
 
下面令 
 ,即 
 ,满足定理2.5条件,则正平衡点 
  是吸引的鞍结点(见图1)。令 
 ,即 
 ,满足定理2.5条件,则正平衡点 
  是排斥的鞍结点(见图2)。

Figure 1. Positive equilibrium E3 is a saddle-node
图1. 正平衡点E3是鞍结点

Figure 2. Positive equilibrium E3 is a saddle-node
图2. 正平衡点E3是鞍结点
例3.2 系统(2)中取 
 ,
 ,
 ,则令 
 ,
  此时满足
 
令 
 ,根据定理2.4,可知系统(2)的正平衡点 
  是不稳定,同时在 
  的邻域内产生超临界的Hopf分支且在 
  附近出现一个极限环(见图3)。
当 
  (其它参数保持不变),也就是系统(2)不考虑其它食物来源时,系统只有唯一的正平衡点 
 ,图4表示这个正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所以如果考虑其它食物来源(如图1),会导致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变得复杂,出现两个正平衡,其中一个正平衡点是鞍点,另一个正平衡点是不稳定的,而且会产生极限环。

Figure 3. There exist a stable limit cycle around E2
图3. 正平衡点E2附近出现了一个稳定的极限环

Figure 4. Positive equilibrium is stable
图4. 正平衡点是稳定的
4. 结论
本文中,我们分析了捕食者具有Allee效应和其他食物来源的Leslie-Gower捕食–食饵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由定理2.1和2.2可知,平衡点的存在和Allee效应参数 
  无关,同时注意 
  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由定理2.3和2.4可知,保持其它参数不变,只增大Allee效应,会使得正平衡点 
  从稳定变成不稳定,也就是较大的Allee效应会破坏系统(2)的稳定性。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与捕食者没有其他食物来源(即 
  时比较),系统只有一个边界平衡点和一个正平衡点。而当捕食者具有其他食物来源,(即 
  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变得更加复杂,此时发现系统(2)有三个边界平衡点和两个正平衡点,其中正平衡点 
  是鞍点,正平衡点 
  可能稳定或不稳定,并且系统(2)可能会产生Hopf分支和出现极限环,也就是捕食者具有其他食物来源可能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当只有一个正平衡点 
  时,这个正平衡点是鞍结点,同时系统(2)也会经历鞍结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