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假设 
  是上临界的连续时间Markov过程,其分支速率为 
 ,即系统中每个粒子的寿命均服从均值为 
  的指数分布,并且以 
  的概率产生k个后代。定义该过程相应的Q-矩阵, 
 ,其中
  (1.1)
其中 
  满足 
 ,
 。 
  的转移概率函数为
 ,
若初始状态 
 ,其概率母函数可以表示为 
 ,并且母函数 
  满足如下的泛函方程:
  (1.2)
和基本分支性
 , (1.3)
简单起见,总是记 
 。
本文总是假设 
 ,
 ,这一假设表明该Markov过程是上临界的。对于这样一个过程,存在正则化序列 
  满足 
  使得
 ,
 , (1.4)
其中W为非退化的随机变量。在某种意义上,正则函数 
  描述了 
  的平均增长速度。并且可以取 
 ,当且仅当 
  -矩条件成立。对于上临界的Markov分支过程,在非爆炸的条件下,当 
  时,系统的粒子数目 
  总是会趋于无穷,而总粒子数目的调和矩 
  (其中 
  )都将趋于零。而本文试图在 
  -矩条件假设下,借助正则函数 
 ,研究 
  的衰退速率。
在分支过程中心极限定理以及大偏差的研究中,调和矩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前对调和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离散时间的分支过程。Heyde和Brown [1] 得到了 
  的收敛速度;Nagaev [2] 证明了 
 。之后Pakes [3] 详细阐述了 
  时, 
  的渐近行为。Ney和Vidyashanka [4] 展示了 
  完整的收敛过程,并且指出在收敛过程存在着相变,该相变取决于 
 ,
  和 
 。Sun和Zhang [5] 将Ney和Vidyashankar [4] 的结论推广到带移民的Galton-Waston过程。此外,文献 [6], [7], [8] 给出了大偏差的与局部极限理论的相关研究。
本文将Ney和Vidyashankar [4] 的结果推广到连续时间情形,主要研究 
  的渐近行为,结论见定理3.1。假设 
 ,
 ,
 ,本文详细刻画了 
  的收敛速度, 
 ,
  或 
  的不同条件导致收敛过程存在相变,这一结果与 [4] 中一致。本文主要定理的证明将 
  分解为三个部分并分析每个部分的渐近行为,见引理4.2,4.3和4.4。与离散时间不同的是,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划分方法得到相关结论,同时概率母函数 
  的有趣性质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此外,我们还将定理3.1应用于大偏差 
  的讨论,并给出了相关的结论。
本文的其余部分结构如下:文章第二节介绍了一些预备知识和引理;第三节阐述了主要定理;最后一节提供了主要定理的详细证明。
2. 预备知识
除了上一节中提到的内容外,还需要更多地讨论非退化随机变量W。根据Athreya和Ney [9],当且仅当 
  -矩条件成立时, 
 。如果 
 ,W存在连续密度函数 
 ,
  在 
  上有定义。因此,下述全局极限定理成立
 ,
 . (2.1)
定义 
  的拉普拉斯变换 
 ,则 
  满足泛函方程
 . (2.2)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给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分支速率函数 
  的初步结果,这在后续的讨论具有重要意义。将 
  的概率母函数记为 
 。
命题2.1 对任意 
 ,极限 
  存在且 
 。此外,若 
 ,
 ,
 ,
  满足如下的泛函方程
 ,
 , (2.3)
且 
  有如下的幂级数展开式 
 ,
 。
3. 主要结果
为了便于后续分析,我们首先分析调和矩函数 
 。对于任意非负随机变量Y,均有下式成立
 ,
其中 
  表示伽马函数。由假设知, 
 ,因此,令 
 ,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取期望,根据Tonelli定理,可得
 
下面是本文的主要定理。
定理3.1 定义 
 ,记
 
则
  (3.1)
其中 
  和Q的定义如(2.2)式和(2.3)式。
运用定理3.1,进一步得到了 
  的大偏差速率。
定理3.2 对于任意的 
 ,定义
 , (3.2)
其中 
 ,
  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若存在 
  且 
  使得对一切 
 ,有 
  成立,则
 , (3.3)
其中 
  为正常数。此外,对任意 
 ,若 
 ,则
 , (3.4)
其中 
  为正常数。
推论3.3 若存在某个 
 ,
 ,使得 
 ,则(3.3)式仍成立。根据Sun和Zhang [5],可得
 .
由马尔可夫不等式,
 ,
再由定理3.2,结论得证。
4. 证明
为了方便分析,证明首先将 
  分解为以下三部分,
 ,
其中 
 ,当 
  时, 
 。
引理4.1 对任意 
 ,
 。
证明 作变量替换 
 ,上式等价于 
 。
由(2.3), 
 。因此,当 
  时,存在常数C使得 
 。令 
 ,可得
 .
引理4.2 ( 
  的渐近行为) (a). 若 
 ,则 
 。
(b). 若 
 ,则 
 ,
证明 作变量替换 
 ,再令 
 ,我们得到
 ,
其中 
  为 
  的拉普拉斯变换。当 
  时,
 
对于 
 ,
 
(b). 当 
 ,
 ,由(4.1)式知结论显然成立。
引理4.3 ( 
  的渐近行为)
 
证明 基于Athreya和Ney [9] 的研究,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 
  等价于Galton-Waston过程,即对任意 
 ,令 
 ,过程 
  实际上是Galton-Waston过程。因此我们有
 ,
对上式进行换元 
 ,可得
 .
对于 
 ,我们有
 . (4.2)
考虑Q和 
  的性质,上式中被积部分的分式可以简写为
 ,
那么立即得到
  (4.3)
 . (4.4)
根据Ney et al. [4],对 
 ,不难发现,存在常数b使得
 .
又因对任意固定的h, 
  收敛,故(4.2)式有界。
现在对做u变量逆变换 
 ,利用 
 ,类似于Athreya和Ney [9] 的方法,(4.4)式可以表示为
 
因 
  的假设,我们有 
 。考虑到Q和 
  的性质,因此有
 ,
 ,
且 
  成立。
对于 
 ,
 ,
结合引理4.1,立即得上式右端有界。再分析 
  的情况,先给出以下记号,
 
由(4.3)和(4.3)式,可以发现
 .
接下来处理 
 。根据(4.2)式,可以写出
 ,
对分子部分做恒等变换,
 ,
利用引理4.1中的结论,易得上式的第一项收敛到0,根据控制收敛定理,立即证得
 
我们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当 
  时的 
 。写出 
  的表达式,令 
 ,
 .
作变量替换 
  后,上式等价于
 
当 
  时,最后一步成立.再利用 [10] 中的泛函方程 
 ,
我们得到
 ,
其中 
 。最后,通过取 
  可以得到 
 。由利用夹逼定理,当 
  时,结论得证。
引理4.4 ( 
  的渐近行为) (a)若 
 ,则 
 。
(b) 若 
 ,则 
 。
证明 (a)当 
 ,由Q性质
 .
(b) 当 
 ,
 。
当 
 ,
 ,
 .
结合引理4.2~4.4,定理3.1得证。
现在证明定理3.2.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可把(3.3)式的目标概率分解为
 
应用定理3.1的结论,(3.3)式得证,同理可得(3.4)式。
基金项目
这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1392)的大力支持。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