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2021年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成立乡村振兴局,保障乡村振兴有效推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云南地处西南边疆,同缅甸、老挝及越南接壤,由于极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维护国家安全、边境安全及生态安全有其特殊意义。由于区位原因,导致云南乡村振兴有其特殊性,在中央对云南发展的定位,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背景下,云南乡村振兴成为三大发展战略有效推进的关键。在精准扶贫基础上全面脱贫的云南昌宁县,如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防止返贫,是昌宁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昌宁县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为例,以SWOT分析法,对昌宁县大明湖乡村旅游发展开展研究,探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昌宁县乡村振兴及云南其他区域提供有益借鉴。
2. 昌宁县大明湖度假区概况
昌宁县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位于云南省昌宁县翁堵镇,地处昌宁县西部旅游区(柯街镇、鸡飞镇、卡斯镇、翁堵镇)。大明湖即明山水库,位于明山村中部山谷,距离昌宁县县城36公里,明山水库是20世纪70年代云南44个重点工程之一。水库建成后,主要以灌溉为主,是翁堵镇明山村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下游流经昌宁县主要粮食产区,鸡飞镇和卡斯镇;除此之外,大明湖也是翁堵镇的主要休闲旅游地。
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位于翁堵镇区西北侧,以大明湖(水库)为中心、大明湖易地扶贫搬迁点、瓦窑为节点开发建设。区域四周山野环抱,山水兼容,自然环境优美。作为前期开发第一年对外规模营业,2020年“十一活动”期间,两日到达大明湖旅游度假区人数达5800余人。
3. 大明湖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3.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K. Andren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最大优点是把握几个对战略影响最大的核心因素进行分析,简便、科学。SWOT分析方法应用于旅游方面的研究大多出现于2002年以后,涉及到各种旅游形式 [1]。郭露(2005)对析婺源“乡村游”旅游形象进行SWOT分析,认为旅游形象、品牌建设十分重要 [2];苏勤等(2007)对黟县乡村旅游研究中提出,要对旅游商业化与乡村真实性、旅游现代化与乡村传统性、旅游国际化与乡村本土性、旅游多元化与乡村文化性等关系注重,但未提出具体措施 [3];郑耀星等(2010) [4]、熊哲欣(2015) [5]、谷婕等(2017) [6] 等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提出发展策略,分析较为全面。SWOT分析法应用于旅游业的研究是较为科学和准确的,学术界在研究某一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时通常采用此方法。
3.2. SWOT分析
3.2.1. 优势
1) 区位优势明显
昌宁县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地处昌宁县西部旅游区,位于昌宁县中、西、南部旅游区的交界处,区位优越;其次,地处昌宁县城以南,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镇区5公里,有利于研究区域的开发与发展;最后,村办事处位于大明湖周边,有利于提供相应的政府服务职能,为后续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条件。
2) 同周边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互补
第一,研究区内乡村旅游资源是以大明湖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为主。乡村田园景观丰富,主要以油菜花和水稻为主且分布时间不同,适应不同季节观赏;大明湖(水库)休闲垂钓发展时间久,坚持自然生态,鱼类品种多,肉质鲜美,深得县内垂钓爱好者的喜爱;自2014年始,在重修镇区至大明湖的道路时,在道路两侧及大明湖(水库)周围种植樱花,现今樱花与湖水的结合成为大明湖重要景点;大明湖(水库)作为大明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景点,湖水清澈,与山岛、树木结合极具观赏价值(见表1)。

Table 1. Tourism resources and distribution schedule of Daming Lake
表1. 大明湖旅游资源及分布时间表
第二,与镇辖区及周边地区形成旅游资源互补。基于大明湖的区位优势,翁堵镇其他旅游资源以及周边地区的更戛、勐统镇以特色农业及民族风情为旅游依托,大明湖与周边地区形成旅游资源互补(见表2)。

Table 2.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Wengdu town and surrounding areas
表2. 翁堵镇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分布表
3.2.2. 劣势
1) 对外联系不便
交通基础设施是旅游发展的先决条件。交通通达度影响游客决策、目的地选择及开发商的资源开发。交通设施的滞后是大明湖旅游开发的痛点,大明湖只有一条公路通过,连通翁堵镇区和鸡飞乡,2014年才对其进行路面硬化;此外,镇辖区内只有一条县级路连通镇区与县区。研究区的交通影响着对外联系,同时也影响着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后续的发展与管理,客流量的受限,制约着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经济基础薄弱
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包括大明湖及瓦窑两个村民小组。其中大明湖是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所设立的新的村民小组,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点,表3、表4显示,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人均收入、日常支出等都能看出大明湖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基础影响着旅游开发的水平,大明湖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也给大明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Table 3. Economic foundation of Daming Lake
表3. 大明湖经济基础情况表1

Table 4. Economic basis of wayao
表4. 瓦窑经济基础情况表2
3) 旅游发展基础差
a) 县政府对于旅游品牌建设不足。县区内只有一个AAAA级景区(右甸河公园)和一个AA级景区(鸡飞温泉)。其余景点虽在县区内小有名气但不足以引外地游客。
b) 旅游发展时间短且不成熟。2013年,在县委、政府和市旅游局协助下,才成立昌宁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旅游业的发展时间相对全国水平来说落后太多。发展时间短,没有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道路。尤其是乡村旅游,更是在近几年脱贫攻坚的背景之下才陆续得到规模发展。
c) 从业人员少且素质不高。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普遍学历较低,没有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管理人员欠缺。大明湖乡村旅游跟多数乡村旅游一样,从事旅游的人数较少,只有20余户;其次,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从业人员学历全部为高中及以下,农民对于旅游业的相关知识不足,但相应培训未能跟上,不能做到科学发展3。
3.2.3. 机遇
1) 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2021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成立乡村振兴局。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 云南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持续性
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是依托于翁堵镇大明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而建设。翁堵镇大明湖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点选址在明山村瓦窑田大明湖畔。2020年2月,发改委联合12个部门和单位出台了《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重点从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强社区管理、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实化国家层面的后续扶持政策。2020年3月,云南省出台《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方案》,建立后续扶持联席会议制度,为“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奠定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持续加大就业扶贫车间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就业等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国家、省政府通过政策保障异地扶贫搬迁的可持续性,加强精准扶贫同乡村振兴衔接,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依托大明湖(水库)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培育新的经济收入增长点,切实做到异地扶贫搬迁促脱贫攻坚,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目标。
3.2.4. 威胁
1) 市场竞争大
近年来昌宁县凭借其自然资源和脱贫攻坚政策,旅游业迅速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形成一定规模,竞争日趋激烈。昌宁县旅游总资源高达420处4 (见表5),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达15个以上。包括了休闲度假型、历史文化传承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农业发展型、依托景区型,其中休闲度假型最多,达6个,市场竞争大。新时代下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服务和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倒逼大明湖地区乡村旅游提升综合竞争力。

Table 5. Relatively mature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Changning County
表5. 昌宁县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资源情况表
2) 投入资金不稳定
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经营需要资金的投入。与城市相比,农村投资能力不足。由于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财政投入能力较弱,乡村旅游大多由第三方投资开发,农民获利润较少,积极性不高。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前期由镇财政拨款开发,但受财政的限制,投入资金不稳定,影响乡村旅游持续发展(见表6)。

Table 6. Capital investment of Daming Lake rural tourism resort
表6. 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资金投入情况表5
3) 旅游资源趋同
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迅猛增长,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同现象严重。目前,昌宁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形式比较单一。虽然各地旅游发展依赖于不同的旅游资源,但大多数乡村旅游主要以休闲度假、特色农业、民族风情为主,再加上一些旅游服务,表面上有自己的特点,实际上是单一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的重复,缺乏创新,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缺乏新鲜感。大明湖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大明湖(明山水库)开发,但昌宁县境内与大明湖旅游资源趋同的旅游点高达到7个以上,市场达到饱和,要想脱颖而出较为困难(见表7)。

Table 7. M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vergenc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etween Changning County and Daming Lake
表7. 昌宁县境内与大明湖旅游开发趋同的主要情况表
4. 促进大明湖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列出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的SWOT模型,对比优势和劣势、威胁和机会,得出劣势大于优势、机遇大于威胁的结论。需充分利用优势、弥补劣势、把握机遇、克服威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见表8)。
4.1. SO决策(跨越式发展战略)
4.1.1. 依托区位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
发挥大明湖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借助昌宁县西部旅游区及周边乡镇旅游资源,加大与周边乡镇的合作力度,联合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策划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整合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力。积极开发县内旅游路线,丰富旅游内容,从“纵横”上充分体现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优势。

Table 8. SWOT model of Daming Lak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表8. 大明湖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模型
一日游:
翁堵–大明湖–县城;
翁堵–立木山原始森林–大明湖–扁里文笔塔–县城;
两日游:
县城–鸡飞双塔–鸡飞温泉–大明湖–勐统–更戛;
县城–兰山–鸡飞温泉–大明湖–尼诺茶山–小桥温泉–县城;
天堂山–右甸河田园生态旅游区–大明湖–更戛–姚光河傣族风情园。
4.1.2. 依靠政策,搭上发展便车
2020年3月,昌宁县印发了《昌宁县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化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特色村和美丽乡村,加快开发温泉、山地、森林、水库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大明湖要积极响应政策,打造昌宁县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积极打造以水库休闲为主的名片,塑造旅游品牌;其次,培育养生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与昌宁县整体规划相衔接;最后,大明湖旅游度假区作为翁堵镇重点项目,镇政府要从政策、财政给予扶持,将大明湖乡村旅游发展纳入政府重点工作,成立由镇政府牵头的大明湖乡村旅游开发小组,加强对旅游工作者的培训,进行招商引资。
4.2. WO决策(内涵式发展战略)
4.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大明湖乡村旅游发展中,首先解决交通基础设施,重建大明湖至县城的公路。开设翁堵–大明湖、大明湖–鸡飞等公交通路线,减少旅游成本;加强大明湖环湖公路的建设。其次,加强大明湖(明山水库)周围的安全设施建设,完善标识,公共卫生间,观景台,安全防护,紧急救援站等公众服务设施。最后,加强旅游区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民宿、宾馆消防等设施,并与翁堵派出所联网,提升安全性;合理规范大明湖地区餐馆的价格,成立市场监察小组;加强卫生处罚力度,保护旅游区的卫生环境,提高对游客的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度。
4.2.2.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目前由政府牵头、管理,针对管理者及村民从业者对旅游业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1) 加强翁堵镇政府管理部门的专业化建设,有序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学习,考核取得相应证书;2) 加强大明湖村民的培训,聘请专业旅游从业人员授课及现场指导;3) 大明湖旅游度假区引入旅游公司,进行开发、规划与管理。
4.2.3. 加强特色挖掘,去同质化
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需注重本地文化挖掘,对现有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突出其地方特色;其次,积极融入昌宁县全域旅游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最后,要加强创新思维,项目开发具有特色,充分开展体验式乡村旅游发展。
4.3. ST决策(多元化发展战略)
4.3.1. 贯彻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首先要立足生态宜居的发展模式,才能有效保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将生态文明思想有效贯彻,由政府牵头,组织管理者、从业者认真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将乡村振兴的有关文件、精神系统学习,确保村民在从事乡村旅游时,践行生态宜居、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当地乡村振兴局的领导下,开展科学规划,保障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4.3.2. 旅游多元化发展
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及多元化,持续不断的吸引游客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打造大明湖休闲度假为核心,加大对周边区域发展,打造茶园、蔬果采摘等体验式休闲经济、开发水上娱乐项目、特色美食等,进行多元化发展。
4.4. WT决策(防御型发展战略)
4.4.1. 调整结构,深化旅游体验
传统旅游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大明湖乡村旅游度假区深化体验式参与、休闲娱乐等元素,开发一批“旅游 + 农业体验、旅游 + 休闲度假、旅游 + 水上娱乐”等项目。
体验式,强调游客的参与,从蔬果的采摘、蔬菜的种植(培育)、产品的加工,在体验式的基础上,融进相关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4.4.2. 稳定资金渠道,多元化融资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当地政府牵头,成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基金由政府、企业及个人出资,在政策允许下获取乡村旅游发展红利。或者形成政府 + 企业,政府+企业+合作社等形式开发乡村旅游,以便多元化获取资金。
基金项目
项目:《区域分析与规划》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玉溪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区域分析与规划》本土化“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133体系课程思政全程育人的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61041):乡镇尺度上滇中地区山–坝系统人地耦合演化机理研究。
NOTES
*通讯作者。
1数据来源于翁堵镇明山村委会。
2数据来源于翁堵镇明山村委会。
3数据来源于实地调查。
4数据来源于《昌宁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5数据来源于翁堵镇明山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