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本文只考虑简单图,有限图和无向图。如果图G是平面图,则它的边只在端点处相交并能在一个平面上表示出来。
平面图的L(2,1)-标号源于无线电发射机的信道分配问题。在1991年,Roberts [1] 提出了最优信道分配问题,即给无线电发射机分配频率,使接近的无线电发射机不受干扰并且使用的频率数量最小。随后,Griggs和Yeh [2] 给出了L(2,1)-标号的定义。在无线网络中,将无线电发射机视为图中的一个顶点,其中每个顶点都有自己的信道列表,然后从列表中选择一个,使得距离为2的顶点有不同的选择,相邻的顶点选择的信道至少相距2个信道。
k-L(2,1)-标号是指一个平面图满足映射 
  ,使得对任意点u和v,若 
  ,则 
  且若 
  ,则 
  ,其中 
  是图中点u和点v之间的距离。记 
  是图G的L(2,1)-标号数。
若图G中的每个顶点v都有一个可容许标号集 
  且它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元素作为它的标号,则称L为一个列表配置。设 
  是集合 
  的元素个数。若 
  ,则称L是k-列表配置。对于一个(k + 1)-列表配置L,若图G有一个k-L(2,1)-标号,则称图G有一个列表L(2,1)-标号(简记为L-L(2,1)-标号)。设 
  为图G的L-L(2,1)-标号数。
图的列表L(2,1)-标号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在1992年,Griggs和Yeh [2] 证明了 
  并提出了下面的猜想。
猜想1 对于任意一个 
  的平面图G, 
  。
目前,此猜想还没有被完全解决。但下面的结果已被证明。在1996年,Chang和Kuo [3] 证明了对于平面图G,有 
  。在2008年,Gon\c{c}alves [4] 改进了上面的结果并证明了 
  。Zhu和Lv等人 [5] 证明了若平面图G不含4-圈,5-圈,则有 
  。Zhu和Hou等人 [6] 证明了若平面图G不含4-圈,则有 
  。Zhou和Sun [7] 证明了若平面图G不含3-圈,相交4-圈,则有 
  。Zhu和Bu等人 [8] 证明了若平面图G不含4-圈,6-圈,则有 
  。其他相关的结论可见参考文献 [8] 。本文我们证明了下面的定理。
定理1若平面图G不含4-圈和6-圈,则有 
  。
此定理与Zhu和Bu [8] 等人的结果相比,上界至少下降了3。与国内外研究动态相比,此定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在短圈限制条件下, 
  已经是一个比较小的上界了。
2. 一些概念和符号的说明
在平面图G中,我们用 
  , 
  和 
  分别表示顶点集,边集,面集。它们可分别缩写为V,E,F。我们用 
  表示顶点v的度数,用 
  表示面f的度数。此外,最大度和最小度分别用 
  , 
  表示(分别简写为∆和δ)。顶点v是一个k-点, 
  -点和 
  -点这分别意味着 
  , 
  和 
  。面f是一个k-面, 
  -面和 
  -面,这分别意味着 
  , 
  和 
  。顶点v的k-邻点是指点v有一个度为k的邻点。设 
  为顶点v的k-邻点的个数。我们用 
  表示顶点u和顶点v之间的距离。若两个4-圈有一个公共点,则称它们相交。
我们用 
  表示与点v关联3-面的数量。若点v在3-面中,则称它为三角点,否则为非三角点。若 
  且v是一个三角点,则称v是一个三角k-点,否则他是一个非三角k-点。设[uvw]-面是一个顶点分别为u,v,w的3-面。设[x, y, z]-面是有 
  , 
  , 
  的[uvw]-面。在7+-面中,若三角4-点与非三角2-点相邻,则称它为坏4-点。若 
  ,则v的邻点按顺时针方向分别表示为 
  且点v邻点的度数分别为 
  。设 
  ,其中 
  且 
  和 
  同为三角点或非三角点。若 
  ,则设 
  , 
  别为点 
  除点v之外其余邻点的度数。
设 
  和 
  ,若 
  且 
  ,则点v称为强3-点,否则称为弱3-点。
3. 主要结果的证明
在本节中,我们主要利用反证法和权转移规则给出证明过程。定义 
  为点v上的禁用标号数。假设图G是不满足定理的最小反例,设 
  。对于不含4-圈和6-圈的图G,我们有 
  。为了便于证明,我们先给出图G的一些结构性质。在图G的结构特性证明过程中,我们通过删除图G的某条边或某个点可得到子图H。由于图G的最小性,H有满足定理的 
  。我们通过将 
  扩展到G的L-L(2,1)-标号 
  ,得到矛盾,其中 
  。
引理1 [8] 平面图G是连通的且 
  。
引理2 [8] G不含相邻的2-点。
引理3 如果 
  是一个 
  的3-面,则 
  。
证明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选择剩余两个数中的其中一个对图G中的点 进行重新标号,这样得出了矛盾。
进行重新标号,这样得出了矛盾。
引理4 对于 
  的点v。
1) 如果 
  ,则要么 
  , 
  和 
  ,要么 
  , 
  和 
  。
2) 如果 
  ,则 
  和 
  ,或 
  和 
  。对于 
  ,若 
  ,则 
  和 
  ,或 
  和 
  。
证明 1)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1依次重新标号,矛盾。
2) 假设 
  和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1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分别进行重新标号,矛盾。对于 
  ,假设 
  和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本身的标号。因为 
  , 
  。我们能对G中的v,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引理5 G无[3,3,7−]-面。
证明假设 
  是一个3-面,其中 
  , 
  且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u和v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我们能用剩下的两个数分别对u和v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引理6 假设 
  ,则下面结论成立。
1) 如果 
  ,则要么 
  , 
  和 
  ,要么 
  , 
  和 
  。
2) 如果 
  , 
  ,则 
  。如果 
  , 
  和 
  ,则 
  。
3) 如果 
  ,则 
  。
4) 对 
  。如果 
  , 
  ,则G没有[3,4,4+]-面。其中若 
  ,则 
  。
5) 对 
  。如果 
  , 
  ,则 
  。
6) 对 
  。如果 
  ,则 
  。如果 
  , 
  和 
  ,则 
  。
7) 对 
  , 
  。如果 
  ,则 
  且 
  。如果 
  , 
  和 
  ,则 
  。
证明1)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 
  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2,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2) 假设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3)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4) 假设G有一个[3,4,4+]面,其中 
  , 
  和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5)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6)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所以可以对G中的v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7)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3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3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8)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9)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引理7假设 
  ,则下列结论成立。
1) 如果 
  ,则要么 
  且 
  ,要么 
  , 
  且 
  。
2) 如果 
  , 
  ,则要么 
  且 
  ,要么 
  且 
  。
3) 如果 
  , 
  。则要么 
  且 
  ,或 
  且 
  。
4) 对 
  。如果 
  , 
  和 
  ,则 
  。
5) 如果 
  , 
  , 
  和 
  ,则 
  或 
  。
证明 1)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2和v3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2,v3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2)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2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2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3)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和v1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和 
  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4)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1和v2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2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5) 假设 
  和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1,v2和v3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2,v3,v和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引理8 假设 
  ,则下列结论成立。
1) 如果 
  ,则要么 
  , 
  且 
  ,要么 
  , 
  且 
  。
2) 如果 
  , 
  ,则要么 
  且 
  ,要么 
  且 
  。
证明 1)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2,v3和v4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 
  , 
  , 
  和 
  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2)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1,v2和v3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3,v2,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引理9 假设 
  ,则下列结论成立。
如果 
  ,则要么 
  , 
  ,要么 
  , 
  且 
  。
证明 假设 
  ( 
  ,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2, 
  ,v5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1=2, 
  ,v5,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引理10 假设 
  ,则下列结论成立。
如果 
  ,则 
  。如果 
  且 
  ,则 
  。
证明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2, 
  ,v7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2, 
  ,v7,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1, 
  ,v6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1, 
  ,v6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引理11 假设 
  ,则下列结论成立。
如果 
  ,则 
  。
证明 假设 
  。我们知 
  有一个L-L(2.1)-标号。删除v,v2, 
  ,v8上本身的标号。因为 
  , 
  , 
  , 
  , 
  。所以可以对G中的v,v2, 
  ,v8,v1依次进行重新标号,矛盾。
4. 定理的证明
设G是连通图,则由欧拉公式 
  和公式 
  知:
  。
设 
  , 
  。其中对于 
  ,令 
  为初始权函数。基于上面的结
构特性选择恰当的权转移规则去重新分配这些权值,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权值。记 
  为最后一次权转移后的权函数,其中 
  。在完成权转移过程之后,权值的和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然而,我们对于所有的 
  ,得到的 
  是一个非负数。于是就产生了下面的矛盾。
  。
进而证明上述极小反例不存在,从而证明定理1是成立的。
下面给出具体的权转移规则。
R1 每个7+-面给它相邻的3-面 
  。
R2 每个3-面从它关联的每个点得 
  。
R3 每个非三角2-点从它相邻的3+-点得1。每个三角2-点从它相邻的10+-点得 
  。
R4.1 对于 
  ,设v是一个非三角3-点。若 
  ,则点u给点v转 
  。若 
  ,则点u给点v转1。
R4.2 对于三角3-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表1说明了点u给点v转权的各个情况。
R4.3 强3-点给它相邻的弱3-点转 
  。
R5.1 对于 
  ,设v是一个非三角4-点。若 
  ,则点u给点v转 
  。若 
  ,则点u给点v转1。
R5.2 对于三角4-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表2说明了点u给点v转权的各个情况。
R6.1 对于 
  ,设v是一个非三角5-点。若 
  ,则点u给点v转 
  。若 
  ,则点u给点v转1。
R6.2 对于三角5-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表3说明了点u给点v转权的各个情况。
R7 对于三角6-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表4说明了点u给点v转权的各个情况。
R8 7+-面给他相邻的坏4-点转 
  。
接下来我们验证:对 
  , 
  。首先验证所有的面, 
  , 
  。
如果 
  , 
  。因为平面图G不含4-圈和6-圈,所以3-面必与7+-面相邻。
由R1,R2知: 
  。
如果 
  ,则 
  。
对于 
  的面f。若7+-面不关联坏4-点,则7+-面至多关联 
  个3-面。由R1得, 
  。若7+-面关联坏4-点。我们使7+-面关联最多的坏4-点和邻最多的3-面,即在7+-面中非三角2-点的邻点都是坏4-点且7+-面中剩余的边都与3-面相邻。设 
  为与7+-面相邻的3-面的数量且 
  为与7+-面关联的坏4-点的数量。由引理2,我们得到了下列的关系, 
  。因为坏4-点可以包含7+-面上的3个点,与7+-面相邻的3-面可以与7+-面上的2个非三角2-点相邻。所以我们得到 
  。由R1,R8得, 
  。
然后验证所有的点, 
  ,其中 
  。由引理1知, 
  ,因此我们考虑2+-点。
1) 
  , 
  。若点v是一个非三角点,则由引理2,点v与2个3+-点相邻。由R3得, 
  。若点v是一个三角点,则由引理3,点v与2个10+-点相邻。
由R3得, 
  。
2) 
  , 
  。由引理4知, 
  。
  ,设 
  。如果 
  ,设 
  ,则由引理4(1)知, 
  和 
  。由R3,R4.1得, 
  。如果 
  ,设 
  。若 
  或 
  ,则由引理4(2)知, 
  和 
  。所以v是一个弱3-点,和v1是一个强3-点。由R4.3得, 
  。如果 
  和 
  ,则v 是一个强3-点。由R4.1,R4.3得, 
  。
设 
  ,由R4.1得, 
  。
  ,设 
  和 
  。由引理3知,v2和v3不是2-点。如果 
  ,设 
  ,则由引理4(1)知 
  和 
  。由R2,R3,R4.2得, 
  。如果 
  ,设 
  。若 
  或 
  ,则由引理4(2)知, 
  和 
  。因此v是一个弱3-点和v1是一个强3-点。如果 
  ,则由引理5知, 
  。由R2,R4.2,R4.3得, 
  。如果 
  ,则由R2,R4.2,R4.3得, 
  。如果 
  和 
  ,则v是一个强3-点。由R2,R4.2,R4.3得, 
  。设 
  。如果 
  ,则由引理5知, 
  。由R2,R4.1,R4.2得, 
  。如果 
  ,则由R2,R4.1,R4.2得, 
  。
3) 
  , 
  。由引理6知, 
  。
  , 
  。如果 
  ,设 
  ,则由引理6(1)知, 
  和 
  。由R3,R5.1得, 
  。如果 
  ,设 
  和 
  ,则由引理6(2)知, 
  。由R3,R4.1,R5.1得, 
  。设 
  , 
  ,则由引理6(2)知, 
  。由R3,R4.1,R5.1得, 
  。设 
  ,由R3得, 
  。如果 
  ,设 
  ,则由引理6(3)知, 
  。由R4.1,R5.1得, 
  。设 
  和 
  ,由R4.1得, 
  。
  ,设 
  , 
  和 
  。由引理3知,v3和v4均不是2-点。如果 
  ,设 
  ,则由引理6(1)知 
  , 
  。由R2,R3,R5.2得, 
  。如果 
  ,设 
  ,则v是一个坏4-点。设 
  。由引理6(4), 
  。如果 
  ,则由引理6(4)知, 
  。由R2,R3,R4.1,R5.2,R8知, 
  。如果 
  ,则由引理6(4)知, 
  。由R2,R3,R4.1,R5.2得, 
  。如果 
  和 
  ,则由R2,R3,R4.1,R5.2得, 
  。设 
  ,则由引理6(5)知, 
  。因此 
  ,由R4.2和R5.2知,v3和v4至少给点v转 
  ,再由R2,R3得, 
  。设 
  。如果 
  , 
  ,则由R2,R3,R4.2,R5.1,R8得, 
  。如果 
  , 
  ,由R2,R3,R4.2,R5.1,R8得, 
  。如果 
  , 
  ,由R2,R3,R5.1得, 
  。如果 
  ,设 
  ,则由引理6(6)知, 
  。因此 
  ,由R4.2和R5.2知,v3和v4至少给点v转 
  。再由R2,R4.1得, 
  。设 
  , 
  。由引理6(6)得 
  。如果 
  ,由R2,R4.1,R4.2,R5.2得, 
  。如果 
  ,由R2,R4.1,R4.2,R5.2得, 
  。设 
  , 
  。由引理5知, 
  。由R2,R4.1,R4.2,R5.1得, 
  。设 
  , 
  , 
  , 
  。由R2,R4.1得, 
  。设 
  , 
  , 
  。由引理5知, 
  ,则由R2,R4.2得, 
  。
  ,设 
  , 
  , 
  , 
  和 
  。由引理3知, 
  , 
  , 
  和 
  不是2-点。如果 
  ,则由引理6(7)知, 
  和 
  。如果 
  和 
  。则由R2,R4.2,R5.2得, 
  。如果 
  和 
  ,则由R2,R4.2,R5.2得, 
  。如果 
  和 
  ,则由R2,R4.2,R5.2得, 
  。如果 
  , 
  , 
  ,则由引理6(7)知, 
  。由R2,R4.2,R5.2得, 
  。如果 
  , 
  , 
  ,则由R2,R4.2, R5.2得, 
  。如果 
  , 
  , 
  ,则由R2,R4.2,R5.2得, 
  。如果 
  , 
  , 
  ,则由R2,R4.2,R5.2得, 
  。如果对于所有的 
  有 
  ,则由R2得, 
  。
4) 
  , 
  。由引理7知, 
  。
  ,设 
  。如果 
  ,设 
  ,则由引理7(1)知, 
  。因此 
  ,由R4.1和R6.1得,v4和v5至少给点v转 
  。再由R3得, 
  。如果 
  ,设 
  , 
  ,则由引理7(2)知, 
  。因此 
  ,由R4.1和R6.1得,v4和v5至少给点v转0。再由R3,R4.1得, 
  。设对于所有的 
  ,有 
  。由R3得, 
  。如果 
  ,设 
  。如果 
  ,则由引理7(3)知, 
  。由R3,R4.1得, 
  。如果 
  ,由R3,R4.1,R5.1得, 
  。如果 
  ,设对于所有的 
  有 
  。则由R4.1得, 
  。
  ,设 
  , 
  和 
  。由引理3知,v4和v5均不是2-点。如果 
  ,设 
  ,则由引理7(1)知, 
  和 
  。由R2,R3,R6.2得, 
  。如果 
  ,设 
  。如果 
  ,则由引理7(2)知, 
  。因此 
  ,由R6.2,v4和v5至少给点v转 
  。则由R2,R3,R4.1得, 
  。如果 
  和 
  ,则由引理7(4)知, 
  。由R2,R3,R4.2,R6.2得, 
  。如果 
  , 
  ,则由引理5知, 
  。如果 
  ,由R2,R3,R4.2,R5.2,R6.1得, 
  。如果 
  ,由R2,R3,R4.2,R6.1得, 
  。如果 
  ,其中 
  ,由R2,R3得, 
  。如果 
  ,设 
  。如果 
  和 
  ,则由引理7(3)知, 
  。由R2,R3,R4.1,R4.2,R6.2得, 
  。如果 
  , 
  和 
  ,则由引理5知, 
  。如果 
  ,由R2,R3,R4.1,R4.2,R5.2得, 
  。如果 
  ,由R2,R3,R4.1,R4.2得, 
  。如果 
  , 
  , 
  ,由R2,R3,R4.1得, 
  。如果 
  ,设 
  ,则由引理5知, 
  。如果 
  , 由R2,R4.1,R4.2,R5.2得, 
  。如果 
  ,由R2,R4.1,R4.2得, 
  。如果 
  , 
  ,则由R2,R4.1得, 
  。
  ,设 
  , 
  , 
  , 
  和 
  。由引理3知,v2,v3,v4和v5均不是2-点。设 
  。如果 
  ,则由引理5知, 
  和 
  ;由引理7(5)知, 
  或者 
  。如果 
  ,则 
  。由R2,R3,R4.2,R5.2,R6.2得, 
  。如果 
  ,则 
  。由R2,R3,R4.2,R6.2得, 
  。如果 
  ,则由R2,R3,R4.2,R6.2得, 
  。如果 
  , 
  ,其中 
  ,则由R2,R3,R4.2,R5.2得, 
  。如果 
  ,其中 
  ,则由R2,R3得, 
  。设 
  。如果 
  ,则由引理5知, 
  和 
  。由R2,R4.1,R4.2,R5.2得, 
  。如果 
  ,其中 
  ,则由R2,R4.1,R5.2得, 
  。
5) 
  , 
  ,由引理8知, 
  。
  , 
  。如果 
  ,设 
  ,则由引理8(1)知, 
  和 
  。由R3知, 
  。如果 
  ,设 
  , 
  ,则由引理8(2)知, 
  。因此 
  和 
  。由R3,R4.1得, 
  。如果 
  ,由R3,R4.1得, 
  。
断言A:对于 
  的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则 
  。
由引理3知,u和w均不是2-点。如果 
  ,则由引理5知, 
  。如果 
  ,则由R2,R4.2,R5.2得, 
  。如果 
  ,则由R2,R4.2,R6.2,R7得, 
  。如果 
  , 
  ,则由R2,R5.2,R6.2得, 
  。
  ,设 
  , 
  和 
  。由引理3知,v5和v6均不是2-点。如果 
  ,设 
  ,则由引理8(1)知, 
  和 
  。由R7得,v5和v6至少给点v转 
  。再由R2,R3得, 
  。如果 
  ,设 
  , 
  ,则由引理8(2)知, 
  。因此 
  。由R4.2,R5.2,R6.2,R7得,v5和v6至少给点v转0。v5和v6至少给点v转0。再由R2,R3,R4.1得, 
  。设 
  ,则由R3,断言A得, 
  。如果 
  ,则由R3,R4.1,断言A得, 
  。
  。由R3,R4.1,R5.1,R6.1得,点v至多给相邻的非三角点转1。则由断言A得, 
  。
6) 
  , 
  ,由引理9知, 
  。
  ,设 
  。如果 
  ,设 
  ,则由引理9知, 
  。因此 
  , 
  。由R3,R4.1得, 
  。如果 
  ,则由R3,R4.1得, 
  。
断言B:对于 
  的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则 
  。由引理3知,u和w均不是2-点。如果 
  ,则由引理5知, 
  。如果 
  ,则由R2,R4.2,R5.2得, 
  。如果 
  ,则由R2,R4.2,R6.2,R7得, 
  。如果 
  , 
  ,则由R2,R4.2,R6.2,R7得, 
  。如果 
  , 
  ,则由R2,R4.2,R6.2,R7得, 
  。
  ,设 
  , 
  和 
  。由引理3知,v6和v7均不是2-点。如果 
  ,设 
  ,设由引理9知, 
  和 
  。由R2,R3得, 
  。如果 
  ,设 
  , 
  ,则由引理5知, 
  。如果 
  ,则由R2,R3,R4.1,R4.2,R5.2得, 
  。如果 
  ,则由R2,R3~R7得, 
  。如果 
  , 
  ,则由R2,R3~R7得, 
  。
  。由R3,R4.1,R5.1,R6.1得,点v至多给非三角点转1。则由断言B, 
  。
7) 
  , 
  。
  。由引理10, 
  。如果 
  ,则由引理10知, 
  。由R3,R7得, 
  。如果 
  ,则由R3,R4.1得, 
  。
断言C:对于 
  的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则 
  。
由引理3知,u和w均不是2-点。如果 
  , 
  ,由R2,R4.2,R5.2,R6.2,R7得, 
  。
  ,设 
  , 
  和 
  。由引理10知, 
  。如果 
  ,则由引理10知, 
  。因此 
  。由R4.2,R5.2,R6.2,R7得,v7和v8从点v至多得 
  。再由R2,R3得, 
  。如果 
  ,由R2,R3,断言C得, 
  。
  。由R3,R4.1,R5.1,R6.1得,点v至多给相邻的非三角点转1。则由断言C, 
  。
  , 
  。
  。由引理11知, 
  。如果 
  ,则由引理11知, 
  。由R3,R4.1,R5.1,R6.1得, 
  。如果 
  ,则由R3,R4.1,R5.1,R6.1得, 
  。
断言D:对于 
  的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则 
  。
由引理3知,u和w均不是2-点。如果 
  , 
  ,则由R2,R4.2,R5.2,R6.2,R7得, 
  或 
  。
  。由R3,R4.1,R5.1,R6.1得,点v至多给相邻的非三角点转1。则由断言D, 
  。
9) 
  。
断言E:对于 
  的点v,设 
  是一个关联点v的3-面,则 
  。
如果 
  , 
  ,由R2,R3得, 
  。如果 
  ,由R2,R4.2得, 
  。如果 
  , 
  ,由R2,R4.2,R5.2,R6.2,R7得, 
  。如果 
  , 
  ,由R2,R4.2,R5.2,R6.2,R7得, 
  ,或者 
  。
由R3-R7,断言E, 
  。
到这里,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对每个 
  ,有 
  。由此得到矛盾 
  。从而定理1成立。
基金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A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