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英语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旨在为学生减负,促使一线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成为一线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技能,读是重要的理解性技能 [1] 。然而,目前部分英语老师以题海战术教授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成效低效 [2] 。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存在部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较低的现象,阅读理解性障碍成为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英语教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存在忽视学生阅读理解错误的情况,未能有效地满足学生对纠错的需求。学生渴望教师纠正阅读理解错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将错误分析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值得研究和探讨。研究者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错误分析相关的文献发现先前大多数学者将错误分析理论运用到写作教学的研究颇多,而将错误分析理论和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研究错误分析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文章基于先前学者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英语阅读教学和错误分析相结合的相关可参考性建议,旨在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2. 错误分析理论的含义
错误指不遵守语言规范和语言交际准则的话语,它直接反映和体现了学习者语言学习欠缺的问题 [3] 。错误分析理论起源于国外,最早提出错误分析理论的学者是歌德。歌德将错误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的是学习者未能掌握目标语并犯错误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指的是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目标语,但在使用目标语所犯错误的阶段;第三阶段指的是学习者习得了语言规则,由于不熟悉而犯的错误。在二语习得理论大发展背景下,歌德又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错误分析理论。歌德认为错误分析理论有三条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错误分析,教学者能清楚地知道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类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搭建学生学习支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达到教学所设置的目标水平。其次,歌德认为错误分析理论能为其它研究错误的学者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学习者错误提供一定的可参考性经验。最后,他谈到出错可以看成一种工具,能用于检验正在学习的规则。20世纪50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Fries和Lado有条理地研究并开创了错误分析理论 [4] 。国内对错误分析理论也有一定的研究。国内学者许婷以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将错误原因划分为母语干扰、目标语语内干扰和其它因素导致的错误 [5] 。刘霞光 [6] 以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外语教学中的口语为研究对象,认为错误分析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错误分析理论是指教学者或相关研究者对学习者错误进行分析,寻找错误来源,从而引导学习者避免再次犯错误的先进指导理念。
3. 错误分析的重要性
犯错是学生学习时一种常见现象,也是英语一线教师值得关注的话题。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通过错误使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例如,学生在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遇到了阅读问题,犯了诸多错误。譬如理解性错误问题、语句内错误、负迁移错误以及文章主旨理解错误。理解性错误问题就会提示学生要改正自身的错误,也说明学习者对某个单词、句子的理解存在偏颇;暗示学习者需要加强对基础词汇的理解能力,扎实基础知识。语句内错误,这里指学生未能理解某个语法或者某个指示代词所犯的错误。此错误说明学生应注重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负迁移的错误。这里指学生把学习母语的错误思维迁移到英语阅读中出现的错误。这说明学生应纠正自己的思维,树立正确的目标语意识。文章主旨理解错误,这里指学生阅读了一篇文章,却错误地归纳文章主旨。这说明学生在概括主旨大意方面出现了偏差。其次,对老师来说,学生的学习错误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并调整教学计划,为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提供一定依据。学生的错误能使教师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大多数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教师应花大量时间来解决这些常见的阅读问题。对于学生个别的理解错误,这时采取学生自我纠错,同伴纠错,老师的提醒来处理学生的个人理解性偏差问题。此外,了解学生的错误,掌握学生不同学习特点,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有助于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学生错误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可参考的经验。
综上所述,错误分析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重要意义。第一,对教师来说,教师经常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有助于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并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使教师更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关注学生发展的最新动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那莉,郭爱萍 [7] 指出通过错误分析学生阅读错误出现的原因,对改善老师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言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对学生来说,便于学生清晰地了解自身的情况,提示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如果学生了解犯错的原因,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这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力,增强学习的欲望,克服对英语阅读的恐惧。第三,对学者来说,这无疑提供了先前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可参考的文献。
4. 错误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的优劣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发展水平。合理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文章以错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3P阅读教学模式。3P模式即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教学设计;三个环节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以Unit 1 Friendship为例。
(一) 阅读课前,布置阅读任务并收集阅读错误
首先,成立小组,布置任务。曾玲对小组合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该学者认为小组合作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合作,让学生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强项 [8]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组合成小组,使他们优势互补。然后,安排小组成员的角色。本文基于阅读圈,将小组角色分为组长、小组成员、学习问题收集、汇报人和总结者。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的工作,并对他们负责。小组成员执行老师布置给组长的任务。问题收集人负责收集学生在阅读困难中的问题。其次,老师分配阅读任务。以人教版Unit 1 Friendship为例。这里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身受德国纳粹破坏的女主人安娜给小猫写信的故事。老师在上课前分配给组长任务,组长传达任务。该任务主要指学生提前阅读一篇文章,并收集学生理解中的错误。小组成员执行阅读任务,并记录他们在阅读这篇文章中的问题。学习问题收集人汇总小组成员在理解上的错误和困惑。汇报者在上课期间汇报小组的情况。总结者记录出现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阅读理解错误的方法。
其次,了解学情,收集学生阅读理解错误。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收集学生阅读错误。例如,通过发放已经设计完整的问卷来收集高中生的阅读问题。问卷涉及相应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勾选,并设计相应的栏目让学生添加学生遇到的阅读问题。其次,收集总结者收集的问题来了解同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深入学生当中,通过个人访谈和交流的方式来发现学生遇到的难题。此外,发放空白纸让学生填写自身遇到的阅读理解问题。通过老师收集错误,一方面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的进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重点。这样就能双向反馈,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老师传统的一言堂的角色,教师充当着研究者的角色;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二) 阅读课中,处理阅读错误
1) 分析阅读理解错误
分析错误是运用分析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如何分析学生的错误,本文建议对学生的错误要进行分类,通过分类来细化学生犯错的类型。此外,在分析学生的错误的时候,也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如学生是否专注地阅读,学生是否积极地阅读。文章将学生的错误分为文章细节理解错误、语句内错误、负迁移的错误。
首先,阅读理解细节错误包括对单词、代词的理解错误。对于学生某个单词理解的错误,老师应分析学生对单词理解错误的原因。以Unit 1中friendship这个单词为例。如果学生不认识这个单词,分析其原因是学生未能将其同化。该单词是个合成词,由friend和ship组成。此时,老师应在阅读前讲解该单词的组成成分,并为学生进一步阅读学习扫清障碍。对代词理解错误,分析其原因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是忽视培养学生对识别代词的能力。
其次,对于某个句子内出现的错误,这意味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掌握好语法规则而出现的错误。最后,至于学生的负迁移的错误,老师应该在上课中让学生多接触西方语言背后的文化,让学生形成文化对比意识,改变学生中式思维,树立目标语的相关意识。对于学生主旨理解错误,老师应该传授学生归纳主旨的技巧。关注文章的首段,每段的首句,文章的重点信息来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关注作者的情感,从作者的角度看问题。有关学者谈到,英语教师很少在推理判断上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在进行推理时,往往无根据,常常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观点 [9] 。
2) 避免阅读理解错误
第一, 根据学生阅读理解错误设计相应的问题。针对学生单词理解错误,这时设计单词猜测题。如Question 1: What does this word “friendship” means?针对学生代词错误,设计相应的代词理解题。如Question 2: What does “it” means in this sentence. For example, one evening when it was so warm, 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针对学生主旨大意理解错误,设计相应的主旨大意题。例如,Match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主旨大意的能力。
第二,开展小组纠错。英语教师布置给学生任务之后,按照小组进行纠错活动。这时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教师应合理的把握时间,不仅充当课堂的管理者角色,也扮演者参与者角色。
第三,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避免理解错误。此时的讨论包括小组讨论,也包括全班讨论。老师抛出讨论的话题。以Unit 1 Friendship为例,学生不太理解作者的朋友是猫。设计Question: Why this writer’s friend is a cat?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避免细节信息的理解错误。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提出相应的纠错策略,最终提高学生自我的监控意识。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如何避免阅读理解错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协调互助的能力,促使班级形成友爱和谐的氛围。通过讨论,学生加深自身犯错误的印象,并向同伴学习。在此期间,总结者要总结小组成员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做好一定记录。除了学生和学生的沟通,老师也需要和学生沟通。老师应承担着协调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为学生指导方向,观察学生对教师采用错误分析进行教学的之后的学习情况。
(三) 阅读课后,师生总结
首先,进行汇报。语言学习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了解了自身的错误,才能更接近成功。在此期间,教育者对各个小组的汇报人的汇报关于如何减少阅读错误问题为话题进行点评,记录。学生也能进行点评、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增加了对阅读理解错误的认识,进而纠正阅读理解错误,最终会减少犯错误的频率,提高其阅读能力。老师通过学生汇报的错误,便于自身掌握学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清晰地了解自身的教学重难点。汇报后,老师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即有学生的评价也有老师的评价,让多元主体参与,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效果。
其次,进行师生总结。教师让每组的组长进行总结,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总结的内容包括阅读理解错误的类型和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的方法。此时,小组成员对小组组长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师应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合理的评价。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符合我国教育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时代课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能力 [10] 。
最后,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课前反思包括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在本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应该达到的实际水平。课中反思涉及在贯彻错误分析理论后,教学步骤是否合理,衔接是否恰当。反思学生在这堂课的表现。比如,阅读各个环节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效地提高。运用错误分析理论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地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学者郭海燕谈到反思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持续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将理论的知识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新的理论 [11] 。
5. 结论
错误分析理论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理念。文章阐释了错误分析理论的重要性,将错误分析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对英语课堂进行了教学设计,为后来学者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可参考的经验。对英语教师来说,了解学生错误,进而引导学生避免错误,使其吸取先前教训,习得纠错策略,最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然而本文将错误分析理论和英语阅读教学结合,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期后来学者关注学生更多的阅读理解错误,分析错误的来源,解答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