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世界遗产理念出发对新疆喀什古城的特征、古建筑、文化遗产资源等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做了研究。本文遴选了全球九个相关的世界遗产古城,利用奥维互动地图进行了基于地理位置的综合对比,包括地理位置、遴选标准、建筑风格,以及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梳理。此外,本文还对全球相关古城的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本文的对比性研究,提出喀什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而根据其内容提出喀什古城符合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符合申遗条件,因此本文提出喀什古城申遗的可能性。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world heritage, a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of Ancient City of Kashi in Xinjiang. This paper selects nine relevant world heritage ancient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based on geographical location using Omap software, in-cludi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selection criteria,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a review of related materi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compares the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relevant ancient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Finally, through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of Ancient City of Kashi is proposed, and based on its content, it is proposed that Ancient City of Kashi meets the selection criteria for World Heritage and meets the conditions for applying for World Heritage.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for World Heritage in Ancient City of Kashi.
1. 引言
世界遗产是文化与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象征,代表着具有重要价值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遗产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1] [2]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以下简称《公约》),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还确定了实施《公约》的指导方针。这项《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实施的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和深远意义的国际准则和文件 [3] 。《公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以便国际社会将其作为人类共同遗产加以保护。至今已经有195个国家或地区签署本《公约》,成为缔约国。截至2023年9月10日至25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的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球共有1199项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933项文化遗产、227项自然遗产和39项混合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分布在168个缔约国中。中国有57处世界遗产,较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以来新增一处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 of Old Tea Forests of the Jingmai Mountain in Pu’er)。
2. 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喀什地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在中国古称“疏勒”或“疏附”;分别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相接壤,有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之称。喀什地区核心地带喀什市的地理坐标为39˚28'20.0451N、75˚59'26.3728E (图1),喀什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61.9毫米。喀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长达两千年之久;在以喀什古城景区为核心的喀什市内就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包括古代民居、宗教场所、墓葬等 [4] 。
注:该图基于奥维互动地图软件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22)3124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ure 1. The position of Ancient City of Kashi
图1. 喀什古城位置
喀什古城的核心区就坐落于喀什市中心地带(图2),图中红色部分为喀什古城核心区。喀什古城核心区以人民西路与喀什市新城区为界,人民西路以北为喀什古城核心区,人民西路以南为喀什市新城区。喀什古城核心区内部又被解放北路分为东城和西城。在喀什古城核心区的东西两部分分别坐落着具有当地风格的夯土古建筑,其中大部分始建于16、17世纪的民居依然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其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是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买买提的老房子”。
2.2. 喀什古城主要遗产资源特征
喀什地区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文化遗产包括了艾提尕尔清真寺、莫尔寺遗址、阿尔斯兰汗墓、香妃园、香妃家族墓葬等。在喀什地区有来自不同民族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7项:塔吉克族马球、维吾尔族摔跤、维吾尔族叼羊、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铜器制作技艺(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塔吉克族民歌、维吾尔医药、塔吉克族鹰舞、维吾尔族赛乃姆、萨玛舞、阿凡提故事 [5]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到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民乐、传统医药、传统舞蹈、民间文学等领域 [5] 。所有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体现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富含地方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兼具文化融合的烙印;呈现出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格局,是新疆活着的古城的有力证据。
2.3. 喀什古城与世界相关遗产城市对比
喀什古城与世界文化遗产对比如表1所示。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Ancient City of Kashi and Related World Heritage Cities
表1. 喀什古城与相关世界遗产城市对比
注:数据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https://whc.unesco.org整理。
所有体现喀什地区及周边人类璀璨文明的元素诸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艺术、独特的生活方式等在古城内都有迹可循;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和种类远非表中其它八个古城世界遗产所能比肩,其中包括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喀什古城的总面积及其外围城墙和周围环境在当地政府的监管下保持的非常完好。城内的传统古建、清真寺、狭窄的传统街道、定居点、市场和宣礼塔等都得到了维护。虽然城内古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威胁,特别是可以损坏木结构的白蚁、影响地基的土壤盐度和湿度等;但是喀什古城景区管委会已经采取了相关有效措施以保持城内遗产的完整性。此外,为了保持喀什古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状态;喀什古城景区管委会在参考《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的基础之上采用当地传统的建筑修复技术和建材对部分受损的古建筑进行了修复。城中居民依然保持着相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自发性的歌舞表演、传统的地方特色美食、商铺等在城中随处可见,其民俗风情非常浓郁。在喀什古城核心区的周边还有香妃家族墓葬、阿尔斯兰汗墓、莫尔佛塔等遗址。
注:该图基于奥维互动地图软件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22)3124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Figure 2. The position of Ancient City of Kashi and related ancient cities’ distribution
图2. 喀什古城与相关古城位置比较
希瓦(伊钦•卡拉)是中亚穆斯林古建筑的保存完好连贯的典型范例;城中有保存较完好的纪念碑以及几座杰出的建筑,如朱玛清真寺、陵墓和宗教学校,此外还有阿拉•库尔利•汗在19世纪初建造的两座宏伟的宫殿。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古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亚中世纪城市中保存最完整的例子,其城市结构基本上保持原貌。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古迹包括著名的伊斯梅尔·萨曼尼墓,这是10世纪穆斯林建筑的杰作,以及大量17世纪的宗教学校。
伊朗的亚兹德古城是利用有限资源在沙漠中生存的生动例证,水通过坎儿井(qanat)系统供应给城市,该系统是为了汲取地下水而开发的。亚兹德的土制建筑幸免于摧毁了许多传统土制城镇的现代化,保留了其传统地区(traditional districts)、坎儿井系统(qanat system)、传统房屋(traditional houses)、集市(bazars)、浴室(hammams)、清真寺(mosques)、犹太教堂(synagogues)、琐罗亚斯德教寺庙(Zoroastrian temples)和杜拉塔阿巴德历史花园(historic garden of Dolat-abad)。这座城市躲过了现代化的浪潮,它以其传统的建筑、坎儿井系统、传统的房屋、集市、吊床、蓄水池、清真寺、犹太教堂、琐罗亚斯德教寺庙和历史悠久的杜拉塔阿巴德花园而留存至今。这座城市享有三种宗教的和平共处:伊斯兰教、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
马耳他首都与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的军事和慈善历史密不可分。先后由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和圣约翰骑士团统治。1565年的马耳他围城战激发了欧洲人的想象力,并调动了所需的资源,于1566年建立了新的瓦莱塔市。圣约翰骑士团在16世纪最受尊敬的欧洲军事工程师的帮助下,将这座城市设想和规划为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整体,在设防和设防的城墙内采用统一的网格规划。自创建以来,这座城市经历了多次重建,但这些重建并没有破坏它的原貌和格局。
总而言之喀什古城在完整性、历史长度、文化遗产的丰富程度上较表中其它8处古城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2.4. 喀什古城的保护与管理

Table 2. Comparison of protection regulations between Ancient City of Kashi and related world heritage cities
表2. 喀什古城与相关世界遗产城市保护法规对比
注:资料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https://whc.unesco.org整理。
法律是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有力武器 [6] ,表2中所列除喀什古城外的其它8座世界遗产城市能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遗产所在地政府在其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前就不间断地出台了具有高度权威的保护与开发的法律条文,从而起到了两方面作用:1) 在法律的作用下能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城的原貌,2) 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与重视,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前期准备工作 [7] [8] 。相比之下关于喀什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喀什古城保护与利用条例(草案)》的内容缺乏遗产旅游视角下对游客的管理机制,但该草案中明确了其受保护的范围,其中包括对古城外围城墙的保护;此外该草案在综合保护与开发喀什古城的基础之上专门提出了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这是其它8座世界遗产城市的相关保护法规所不具备的。
总之,随着遗产旅游逐步受到中国中高端旅游消费者的关注,作为文旅行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当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视角并紧随行业新的动态,对遗产类景区、景点采取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 喀什古城可持续发展
3.1. 喀什古城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行性
中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有权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申请将本国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缔约国必须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说明某地独具的重要性而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某地是否可以成为世界遗产有10项标准;若要提名成为世界遗产,必须符合这10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几项 [9] 。根据表1、表2的内容,本文认为新疆唯一活着的古城——喀什古城符合世界遗产遴选标准的(ii)、(iv)、(v),所以本文提出申遗的可能性。
3.2. 保护与管理措施的改进
喀什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该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符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199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民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及包括《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内的国际公约。同时,为了永久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喀什古城,建议当地政府成立特别保护管理机构用以推进喀什古城申报世界遗产的进度并负责实施一系列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标准的法律、法规和规划,包括对《喀什古城保护与利用条例(草案)》的完善。
通过制定和实施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相应计划、改善喀什古城周边的环境,使喀什古城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真实性得到综合的保护 [10] [11] 。相关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保护和管理规定,有效控制喀什古城内的开发和建设活动,遏制各种现代化开发中对古城不利的一面,比如不符合古城文化风格特色的现代摇滚乐队、欧美化的酒吧等不宜出现在古城内 [12] 。此外还要继续引导鼓励相关从业人员参与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交流以及当地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等,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合理有效地保持喀什古城的文化原貌与古建原貌、旅游发展和城市建设。要加强对喀什古城文化价值的研究、解读和交流,实现喀什古城作为人们精神家园和文化延续的作用,从而实现喀什古城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和谐关系 [13] 。
4. 结论
喀什古城是丝绸之路上多种文明交汇融合的结晶,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丝绸之路上最大、最具综合性的驿站,堪称丝绸之路古城的杰出典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无论从保护还是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通过对比丝绸之路上其它古城进而提出喀什古城具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喀什古城符合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并且政府也在不断优化对喀什古城的保护和管理措施,这为喀什古城的申遗工作打下了基础。
致 谢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孙克勤先生与本作者考察喀什古城和新疆境内的六处世界遗产点,并对本文撰写中给予了中肯的意见。
基金项目
本项研究得到重要启示专项(YSZJ2021004)和研究创新团队培育计划项目(CXSK2021014)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