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编制生命意义感量表并在大学生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以及中文人生意义问卷进行施测检验编制量表的信效度。结果:1) 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拟合度良好(χ2/df = 1.91, CFI = 0.92, TLI = 0.90, IFI = 0.92, RMSEA = 0.09)。2) 生命意义感量表与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得分均呈现正相关(r = 0.77, P < 0.01)。Cronbach’s α系数为0.91。结论:生命意义感量表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未来研究中能够作为科学的研究工具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sense of life meaning scale and test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Using the sense of life meaning scale and the Chinese Meaning of Life questionnaire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cale. Results: 1) The model was well fitted by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χ2/df = 1.91, CFI = 0.92, TLI = 0.90, IFI = 0.92, RMSEA = 0.09). 2)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aning of life scale and the Chinese Meaning of Life questionnaire (r = 0.77, P < 0.01).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 is 0.91. Conclusion: The sense of meaning of life scal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can be used as a scientific research tool in future research.
1. 引言
自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创始人Frankl将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写成著作《Man’s searching for meaning》以来,即意味着将生命意义这一概念从哲学剥离引入到心理学中(Bushkin et al., 2021)。生命意义感即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本质和对被看作重要事物的感知和觉察,包括寻求意义感和获得意义感两部分。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彭霞等,2011),并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张潮等,2021),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态度以及寻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石春,贾林祥,2013)。生命意义寻求指追求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发现或确立生活目的、或者寻求生命重要感的动机和努力(李占宏等,2018)。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刘慧瀛等,2020),生命的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也应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入手(李旭,2015)。有研究发现生命意义感和学习适应能够有效预测正性情绪(肖禹,李晓飞,2022),且生命意义感与感恩和社会支持(刘亚楠等,2016)、宽恕和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何浩,潘彦谷,2017),可通过提高个体幸福感间接增强学习动机(田宪华等,2021),更可以通过寻找生命意义感来增强个体创伤后成长的程度(熊朋迪等,2015)。同时,生命意义感对消极态度和行为的调节有重要意义(刘亚楠等,2020)。生命意义感能够部分调节大学生在无聊时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姚梦萍等,2016;赵浩等,2020),更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谢杏利,邹兵,2013),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哈丽娜等,2022)。
对于个体生命意义感的测量,国外学者在寻求意义感和获得意义感两个维度上编制了生命意义感问卷(MLQ) (Steger et al., 2006; 程明明,樊富珉,2010),国内学者对此量表进行了中文版修订(王孟成,戴晓阳,2008)编制成了共计十个条目的中文版人生意义问卷(C-MLQ),并以此研究个体对其人生意义的体验与追求。此外,还有研究者对其信效度进行了检验(刘思斯,甘怡群,2010;王鑫强等,2016)。
由于前人学者所编制的中国化人生意义问卷大多编制时间过长且在近年来对于生命意义感的定义存在争论,最新的对生命意义感的维度概括为个体理解自身的生活、自身被有价值的目标指引、感到自身有价值时的感受(赵娜等,2017)。因此本文希望从生命意义感的最新三个维度出发,编制全新的生命意义感量表,从而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究生命意义感的内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测量工具。
2. 研究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被试来自内蒙古高校和辽宁省高校本科及研究生共计108人,其中女生68人,占总被试的63%,男生40人,占总人数的37%。
2.2. 研究工具
人生意义感量表共计19个条目,包括个体理解自身的生活、自身被有价值的目标指引、感到自身有价值时的感受三个维度。其中个体理解自身生活包含八个条目;自身被有价值的目标指引包含三个条目;感到自身有价值八个条目。采用1 (完全不同意)~7 (完全同意)七点计分的方法。
效标问卷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由王孟成等人修订,两个维度即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求共计十个项目,采用1 (完全不同意)~7 (完全同意)七点计分的方法。且此问卷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求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和0.82。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相关分析等;采用AMOS22.0进行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聚敛效度分析等。
3. 结果
3.1. 项目分析
首先,对本量表的各项目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在自身被有价值的目标指引这一维度的一个项目小于0.3,在删除后该量表的各项目的题总相关在0.43~0.0.82之间,均高于0.30的标准;然后按照删除该项目后总体信度系数提高的检验标准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信度系数为0.94.删除任何一道项目后总体信度系数均会下降,据此可认为该量表的均达到了项目分析标准,故无需删除量表的其他项目。
3.2. 结构效度的检验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该样本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可行性检验。结果发现,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样本的KMO值为0.907,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1764.11 (P < 0.01)。然后,研究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o-max斜交旋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且设定因子数为3。对满足下列任何一个条件的项目删除:1) 项目共同度 ≤ 0.30;2) 项目在两因子的跨负荷的绝对值之差 ≤ 0.05;3) 结构矩阵中的项目载荷 ≤ 0.50。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旋转后的项目的共同度在0.51~0.81之间,去除掉项目在两因子的跨负荷的绝对值之差 ≤ 0.05的项目Q18后,结构矩阵的项目在0.49~0.99之间。理解自身生活维度因子负荷量为0.49~0.99,方差解释量为50.03%;有价值的目标指引维度上因子负荷量为0.54~0.84,方差解释量为11.01%;感到有价值时的感受维度上因子负荷量为0.58~0.97,方差解释量为6.23%,四个因素的总解释量为67.29%,详见表1。
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基础上,本研究运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MIN/DF = 1.91,CFI = 0.92,TLI = 0.90,IFI = 0.92,RMSEA = 0.09。
3.4. 外部效度和聚敛效度的检验
外部效度采用效标关联效度进行检验,效标问卷为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结果显示,生命意义感得分和人生意义得分呈正相关(r = 0.77, P < 0.01)
本研究的聚敛效度采用平均方差抽取量和组合信度作为指标。结果表明:在感到自身有价值的维度上的平均方差抽取量为0.24,组合信度为0.68;在个体理解自身生活维度上的平均方差抽取量为0.32,组合信度为0.76;在被有价值的目标指引的维度上平均方差抽取量为0.91,组合信度为0.97,详见表2。

Table 1. Item load and common degree table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n the sense of Life Meaning scale
表1. 生命意义感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项目载荷和共同度表

Table 2. Convergent validity and combination reliability test
表2. 聚敛效度及组合信度检验
3.5. 信度分析
在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4. 讨论
本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编制了并检验了《生命意义感量表》的信效度,在删除部分题目后各项指标均显示良好,继而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量表》共有三个因素,三个因素中个体理解自身生活维度的解释量达到了50.03%,说明生命意义感的核心是理解自身生活。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也表明,量表三因素模型拟合良好,说明编制的量表具有稳定性特征,从测量学角度证明了本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的生命意义感各项得分与效标问卷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编制的量表生态学效度良好。此外,本研究的检验结果表明《生命意义感量表》的聚敛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在本研究中,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综上,结合各项信效度可以认为,本量表修订结果均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未来科学的研究工具使用。
署名单位
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基金项目
本文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编号:2022JBXC002),本文系“2022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Graduate students’ research & Innovation fund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条件性疼痛调节(CPM)效应机制及分心效应的作用——来自FNIRS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XJJS22009)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