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稿: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标准的重构
RETRACTED:The Source of Non Criminal Obligations: Reconstruction of Duty Standards Required by Duty or Business
摘要: 撤稿声明:“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标准的重构”一文刊登在2024年3月出版的《法学》2024年第12卷第3期第1801-1808页上。因作者疏忽,文章部分内容有误,导致论点和结论不成立。应作者要求已出刊文章撤稿,属于学术不端问题。根据国际出版流程,编委会现决定撤除此稿件:卜梓懿, 王子晨. 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标准的重构[J]. 法学, 2024, 12(3): 1801-1808. https://doi.org/10.12677/ojls.2024.123258
文章引用:卜梓懿, 王子晨. 撤稿: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标准的重构[J]. 法学, 2024, 12(3): 1801-1808. https://doi.org/10.12677/ojls.2024.123258

参考文献

[1] 高铭暄, 马克昌. 刑法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64-65.
[2] 黎宏. 不作为犯研究[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111.
[3] 李晓龙, 李成. 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来源研究[J].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2): 29-38 10.
[4] 张明楷. 外国刑法纲要[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2: 88.
[5] 高铭暄. 对主张以三阶层犯罪成立体系取代我国通行犯罪构成理论者的回应[J]. 刑法论丛, 2009(3): 1-12.
[6] 陈兴良. 作为义务: 从形式的义务论到实质的义务论[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3): 70-79.
[7] 马克昌. 犯罪通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167.
[8] 黎宏. “见死不救”行为定性分析: 兼论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的判断[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1(4): 62-72.
[9] 赵秉志, 肖中华, 左树卫. 刑法问题对谈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47.
[10] 刘彩灵. 论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J]. 洛阳大学学报, 2003(3): 92-94.
[11] 刘用安. 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J].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 63-65.
[12] 周光权. 论实质的作为义务[J]. 中外法学杂志, 2005(2): 216-225.
[13] 张明楷. 刑法学[M]. 第5版.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6: 153.
[14] 刘化军. 事实与价值关系的探讨[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 16-20.
[15] 苏力. 医疗的知情同意与个人自由和责任——从肖志军拒签事件切入[J]. 中国法学, 2008(2): 3-27.
[16] 吕英杰. “肖志军拒签案”医生的刑事责任分析[J]. 政治与法律, 2008(4): 129-133.
[17] 曾文科. 不作为犯的归因与归责[J]. 刑事法评论, 2011(1): 388-405.
[18] 博登·海默. 法理学: 法律哲学和法学方法论[M]. 邓正来, 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379.
[19] 李育书. 职业道德: 兴起、困境及其化解之道[J]. 伦理学研究, 2018(3):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