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谟文, 柴小庆, 贾宁, 等. 滑坡实时监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及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10): 2090-2102.
|
●
宫清华, 黄光庆, 郭敏, 等.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世界地质, 2006, 25(3): 296-302.
|
●
王治华, 郭兆成, 杜明亮, 等. 基于数字滑坡技术的暴雨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模型研究[J]. 地学前缘, 2011, 18(5): 303-309.
|
●
唐春, 罗吉祥, 汪梅. 大关县滑坡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 2009(7): 35-36.
|
●
樊晓一. 区域滑坡频度预测和趋势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3): 92-95.
|
●
王孔伟, 张帆, 林东成, 等. 三峡地区新构造活动与滑坡分布关系[J]. 世界地质, 2007, 26(1): 26-32.
|
●
王治良, 张永伟. 青岛市崂山区建立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示范工作的探索[J]. 山东国土资源, 2011, 27(1): 16- 19.
|
●
尹帅, 单钰铭, 王哲, 等. Hoek-Brown准则在岩石抗压强度测井解释中的应用[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4(4): 659-665.
|
●
尹帅, 单钰铭, 谢润成, 等. 柯坪塔格组下砂岩段岩石力学参数特征分析及测井解释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 13(26): 7768-7773...
|
●
马建海, 孙建孟. 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层应力[J]. 测井技术, 2002, 26(4): 347-351.
|
●
龙芝辉, 张锦宏. 钻井工程[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0.
|
●
范天佑. 断裂理论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
●
肖承文. 塔里木盆地高压气藏出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J]. 测井技术, 2012, 36(1): 41-45.
|
●
胡南, 夏宏泉. 高陡构造异常高压深气层出砂测井预测研究[J]. 测井技术, 2014, 38(5): 617-621.
|
●
刘刚, 刘澎涛, 韩金良, 等. 油井出砂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科技导报, 2013, 31(25): 75-79.
|
●
左星, 申军武, 李薇, 等. 油气井出砂预测方法综述[J]. 西部探矿工程, 2006(12): 93, 96.
|
●
夏宏泉, 胡南, 朱荣东. 基于生产压差的深层气层出砂预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6): 79- 83.
|
●
王小鲁, 杨万萍, 严焕德, 等. 疏松砂岩出砂机理与出砂临界压差计算方法[J]. 天然气工业, 2009, 29(7): 72-75.
|
●
熊力坤, 陈娟. 疏松砂岩油气藏出砂量预测技术研究进展[J]. 西部探矿工程, 2011(8): 69-71.
|
●
刘加元, 刘峰, 高贵洪, 等. 英买力气田群部分井出砂原因分析[J]. 天然气工业, 2008, 28(10): 18-20.
|
●
杨银山, 蓝春连, 宋彦海, 等. 南八仙油田油气层出砂机理认识及出砂预测[J]. 钻采工艺, 2011, 34(5): 52-55.
|
●
钟兵, 马力宁, 杨雅和, 等. 多层组砂岩气藏气井出砂机理及对策研究[J]. 天然气工业, 2004, 24(10): 89-92.
|
●
Dikson, O.U. and David, O.O. (2015) Mchanistic Models for Predicting Sand Produc...
|
●
Wu, B.S. (2002) Production Prediction of Gas Field-Methodology and Field Applica...
|
●
徐守余, 王宁. 油层出砂机理研究综述[J]. 新疆地质, 2007, 24(3): 283-286.
|
●
朱华银, 陈建军, 李江涛, 等. 疏松砂岩气藏出砂机理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3): 296-299.
|
●
刘先珊, 张林. 持续开采的储层砂岩出砂机理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6): 741-746.
|
●
汪永利, 张保平. Fula油田稠油油藏地层出砂机理实验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29(4): 109-110.
|
●
徐元璋, 高桥松. 瑞雷面波勘探法的资料处理与解释[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 10(1): 76-80.
|
●
王运生, 王家映, 郭玉松, 耿瑜平. 实测面波频散曲线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实例[J]. 工程勘察, 2004(6): 6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