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西藏气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
●
李明森. 藏东的三江流域[J]. 中国西藏(中文版), 1996(2): 52-55.
|
●
宋善允, 王鹏祥, 主编. 西藏气候[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3.
|
●
郭雪艳. 南京市常见园林植物的绿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
●
杨振山, 张慧, 丁悦, 等.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 18-29.
|
●
刘滨谊, 梅欹, 匡纬, 等. 上海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微气候要素与人群行为关系测析[J]. 中国园林, 2016, 32(1): 5-9.
|
●
杨俊宴, 马奔. 城市天空可视域的测度技术与类型解析[J]. 城市规划, 2015, 39(3): 54-58.
|
●
王频. 多尺度城市气象研究综述[J]. 建筑科学, 2013, 29(6): 107-114.
|
●
Lin, T.-P., Tsai, K.-T., Hwang, R.-L., et al. (2012) Quantification of the Effec...
|
●
Chen, H., Ooka, R., Huang, H., et al. (2009) Study on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Ou...
|
●
Chen, L. (2012) Sky View Factor Analysis of Street Cany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
|
●
Kalnay, E. and Cai, M. (2003) Impact of Urbanization and Land-Use Change on Clim...
|
●
杜晓寒, 石玉蓉, 等. 广州典型生活性街谷的热环境实测研究[J]. 建筑科学, 2015, 31(12): 8-13, 87.
|
●
丁沃沃, 胡友培, 窦平平, 等. 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J]. 建筑学报, 2012(7): 16-21.
|
●
陈卓伦, 赵立华, 孟庆林, 等. 广州典型住宅小区微气候实测与分析[J]. 建筑学报, 2008(11): 24-27.
|
●
秦俊. 绿地缓解城市居住区热环境效应的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
●
翟炳哲, 林波荣, 毛其智, 等. 郑州小区形态与微气候的实验研究[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4(3): 119- 124.
|
●
Yang, F., Lau, S.S. and Qian F. (2010) Summertime Heat Island Intensities in Thr...
|
●
苏泳娴, 黄光庆, 陈修治, 等.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1, 31(23): 7287-7300.
|
●
高凯, 秦俊, 胡永红. 城市居住区景观绿化格局改善热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3): 464-469.
|
●
周淑贞, 张超. 城市气候学导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
|
●
余臻. 基于阻抗突变测量的电缆防盗新机制的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3(2), 377-382.
|
●
邹小春, 李茂华. 公路电缆防盗报警技术研究与开发[J]. 公路交通技术, 2010(3): 131-134.
|
●
徐国凤, 席忠华, 高云辉, 盛利. 基于GIS和红外技术的电缆防盗系统研究[J]. 机电信息, 2013(12): 160-161.
|
●
徐超群, 高明煜. 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在城市路灯远程智能监控中的应用[J]. 电讯技术, 2006(6): 145-149.
|
●
陈凤, 郑文刚, 申长军.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及应用[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22): 188-195.
|
●
方波, 秦大为. 电力电缆防盗报警系统[J]. 电工技术, 2007(1): 30-31.
|
●
张能. 基于电力线载波低压电缆防盗方案[J]. 电子测试, 2009(6): 45-48.
|
●
Komoda, M. (2013) Development of a Current De-tection Type Cable Fault Location....
|
●
王万纯. 基于ATP-EMTP的电缆故障测距技术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