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 中国地层典•侏罗系[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0.
|
●
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 等. 云南中生代红层[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5.
|
●
《杨钟健文集》编辑委员会. 杨钟健文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2.
|
●
卞美年. 云南红色地层[J]. 中国地质学会志, 1941, 21(2-4): 157-198.
|
●
柴晓东, 张育甲.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 2015(1): 40-42.
|
●
葛新旗. 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 2015(3): 73-75.
|
●
刘宇刚.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7): 60-62.
|
●
肖伟跃, 车晓毅, 蔡悦华, 等. 创新训练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与体系构建[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1): 6-7.
|
●
刘广君. 基于学科竞赛的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高教学刊, 2015,(11): 1-3.
|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
●
王少怀, 刘羽, 黄培明, 等. 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企业“双师型”教师队伍[J]. 中国地质教育, 2013(2): 64-67.
|
●
黄培明, 刘羽, 王少怀, 等. “紫金模式”下上杭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 2010(4): 34-36.
|
●
刘羽, 黄培明, 陈佳嘉, 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矿类学生培养质量的企业评价体系建设[J]. 中国地质教育, 2012(1): 34-36.
|
●
彭向东, 刘羽, 黎敦朋.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校企联合“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J]. 中国地质教育, 2014(3): 66-68.
|
●
彭向东, 刘羽, 黎敦朋. “紫金模式”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企业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与运行机制[J]. 中国地质教育, 2014(4): 41-44.
|
●
刘羽, 黄培明, 彭向东, 等. “紫金模式”教学改革的实施与经验[J]. 中国地质教育, 2013(2): 27-30.
|
●
刘羽, 王少怀, 黄培明. 地质专业创新型人才“紫金模式”培养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 2009(3): 46-48.
|
●
席武俊, 罗仁芝. 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全球定位系统课堂教学设计[J]. 河南科技, 2014(11): 262-263.
|
●
胡超, 等. 传播学理论的运用与地理教学设计[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0, 23(10): 130-132.
|
●
赵思聪. 新课程地理课堂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
●
佐斌.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2): 33-38.
|
●
王沛, 康廷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 教师教育研究, 2004, 16(5): 17-21.
|
●
黄慧, 王海. 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6): 21-24.
|
●
张胜前. 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地理学习策略研究[J]. 地理教育, 2013(1): 96-97.
|
●
胡良民, 袁书琪, 关伟, 等. 地理教学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1
|
●
白文新, 袁书琪. 地理教学论[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03: 1.
|
●
韩丽珍. 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2): 41-44.
|
●
张金嘉, 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1(4): 46-51.
|
●
姜一丁. 翻转课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
●
裁申卫. 翻转课堂与高中地理教学微视频制作[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10):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