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丹丹, 周亮, 黄胜奇, 李成芳, 曹凑贵.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产量的短期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2(4):...
|
●
张鹏, 李涵, 贾志宽, 王维, 陆文涛, 张惠, 杨宝平.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
●
路文涛, 贾志宽, 张鹏, 王维, 侯贤清, 杨宝平, 李永平.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
|
●
路怡青, 朱安宁, 张佳宝, 陈效民, 舒馨.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 29(3): 329-3...
|
●
Madejon, E., Moreno, F. and Murillo, J.M. (2007) Soil Biochemical Response to Lo...
|
●
陈强龙, 谷洁, 高华, 秦清军, 甄丽莎, 陈胜男, 孙利宁. 秸秆还田对土壤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2...
|
●
金海洋, 姚政, 徐四新, 杨建军.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22(1): 39-41.
|
●
陈亚斯, 应晓成, 沈鹏飞, 徐一然, 作文刚, 单玉华. 小麦秸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腐解进程的差异[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36...
|
●
陈尚洪, 朱钟麟, 刘定辉, 舒丽, 王昌全.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4): 806...
|
●
刘定辉, 舒丽, 陈强, 陈尚洪, 陈红琳, 朱钟麟. 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冲积土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碳氮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17(2...
|
●
蔡晓布, 钱成, 张元, 普琼. 西藏中部地区退化土壤秸秆还田的微生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3): 463-468.
|
●
刘骅, 林英华, 王西和, 谭新霞, 张云舒. 长期配施秸秆对灰漠土质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7, 16(5): 1492- 1497.
|
●
尹睿, 张华勇, 黄锦法, 林先贵, 王俊华, 曹志洪. 保护地菜田与稻麦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比较[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1): ...
|
●
周文新, 陈冬林, 卜毓坚, 屠乃美. 稻草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2): 326-330.
|
●
沙涛, 程立忠, 王国华, 张之伟, 张晓林, 樊永言.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中微生物结构和数量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 2000, 21(3): 40-4...
|
●
李云玲, 谢英荷, 洪坚平. 生物菌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 10(6): 790-793.
|
●
Wei, S., Miller, B.E. and Stark, J.M. (2004) Microbia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s ...
|
●
慕平, 张恩和, 王汉宁, 方永丰. 不同年限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3): 291-296.
|
●
刘世平, 聂新涛,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稻麦两熟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效用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7): 4...
|
●
任仲杰, 顾孟迪.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经济循环[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11): 2105-2106.
|
●
韩晓君, 张先政. 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19(16): 80-82.
|
●
石磊, 赵由才, 柴晓利. 我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进展[J]. 中国沼气, 2005, 23(2): 11-15.
|
●
张崇邦, 金则新, 施时迪. 天台山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商值(qMB,qCO2) [J]. 生态学杂志, 2003, 22(2): 28-31.
|
●
陈兰详, 夏淑芬, 许松林. 小麦-玉米轮作覆盖稻草对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影响[J]. 土壤, 1996, 28(3): 156-159.
|
●
赵凤霞, 温晓霞, 杜世平, 王虎全, 付增光. 渭北地区残茬秸秆覆盖农田生态效应及应用技术实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3): 90-9...
|
●
王宝山, 周景宇. 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方向的探索[J]. 农业机械, 2009(98): 75-76.
|
●
董水丽, 王海仓. 焚烧秸秆对土壤养分及水分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11(3): 90-92.
|
●
陈亮, 赵兰坡, 赵兴敏. 秸秆焚烧对不同耕层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4): 118-122.
|
●
伍德侠, 魏庆农, 魏健俐, 刘世胜, 冯巍巍. 秸秆焚烧期的碳黑气溶胶观测及研究[J]. 环境科学, 2008, 29(12): 3304-3309.
|
●
张予燕, 陆晓波, 任兰, 孙娟. 秸秆焚烧期间空气中细颗粒的组分特征[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1, 3(5): 3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