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春潮》祖孙三代亲子依恋关系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i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of the Film Spring Tide
DOI: 10.12677/AP.2020.1011198, PDF, HTML, XML, 下载: 594  浏览: 1,175 
作者: 朱梓沛, 李 燕: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天津
关键词: 依恋理论依恋类型依恋关系Attachment Theory Attachment Typ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摘要: 共同养育模式在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电影《春潮》讲述了中国式祖孙三代女性捆绑在一起生活,却由于亲子关系不和谐导致内部暗潮汹涌的故事。不同依恋类型的家庭成员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使用不同依恋策略。本文基于依恋理论分析电影《春潮》中三位主要人物的依恋类型,揭示其行为模式并解析养育环境对依恋风格的影响。
Abstract: Co-parenting model is common in Chinese families. The film Spring Tide tells the story of three female generations living together. Due to the disharmoniou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he internal undercurrent is turbulent. Different attachment types of family members use diverse attachment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attachment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ttachment types of the thre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film Spring Tide, reveals their behavior patterns and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nurture environment on attachment style.
文章引用:朱梓沛, 李燕 (2020). 电影《春潮》祖孙三代亲子依恋关系分析. 心理学进展, 10(11), 1705-171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0.1011198

1. 引言

亲子关系奠定了情感联结内部模式,依恋行为是其外在关系的表现。养育环境在塑造一个人孩童时期依恋模式建构的同时,也在间接影响着成人后依恋类型的形成。在电影《春潮》中,祖孙三代女性生活在男性缺位的家庭,彼此之间内部关系紧张。母亲教养行为的代际传递塑造了家庭成员的人际互动。本文从依恋理论入手,剖析电影《春潮》中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三位女性家庭成员的不安全依恋关系,阐述不安全型依恋环境对一个人的教养方式、沟通模式、人际交往、婚姻状况等产生的影响。

2. 依恋理论

依恋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 (1969)提出,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动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且依恋在生命各个过程中都存在,尤其是儿童早期最为明显。基于Bowlby的依恋理论,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等人(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发现先天的依恋系统实际上是具有可塑性的,即个体依恋行为在品质上的差异与照看者的行为差异有关。因此,在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分为依恋的安全性和不安全性。后期的依恋理论集中在青少年、成人亲密关系上。Bowlby (1979)将依恋关系的构成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来自于对自身的认识,另一种来自对依恋对象的认识。其中,在形成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中,生成类似图式理论的“内部工作模型”。这作为Bowlby的关键理论观点之一,它的含义是: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得个体和依恋对象之间的每个人的个体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 IWMS) (Mikulincer, 2001)。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

2.1. 依恋类型

2.1.1. 早期依恋类型

Ainsworth与同事发现了婴儿的三种不同的依恋模式,即安全型依恋(全依恋)、回避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和矛盾型依恋(不安全依恋) (Lynch & James, 1999)。1990年,Main和Solomon在此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即混乱型依恋(不安全依恋)。此后,在探讨依恋关系与儿童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也多用以上四种进行分类研究。安全型依恋儿童通常能与照顾者建立起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周围环境;回避型依恋儿童在能进行浅显的自主探究活动,但人际交往和活动参与中具有回避型行为倾向;矛盾型依恋儿童的表现是害羞与害怕去探索周围环境,在人际交往中通常非常谨小慎微;混乱型依恋儿童在生活中缺乏自主性和定向性,容易感到迷惑、不安以及缺乏自信感。

2.1.2. 成人依恋类型

Bowlby (1988)在书中表明,依恋是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类似的依恋关系。因此,在基于AAI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成人依恋测试(Crowell et al., 1996)、现代依恋理论等的结合下,Bartholomew和Horowitz (1991)命名了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并将其划分为消极与积极两个维度。基于Bartholomew的理论,将依恋的不同维度和模型组合起来,可以构成四类成人依恋的类型,即为:安全型(secure)、迷恋型(dismissing)、冷漠型(preoccupied)、恐惧型(fearful) (李真等,2019)。安全型依恋类型人格更容易在情感上和他人互通,是四种依恋类型中最健康的依恋类型,对人对己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迷恋型依恋类型人格在与他人情感沟通时更注意他人,使得担心情绪妨碍客观地自我评价,产生对己消极、对人积极的心态;冷漠型依恋类型人格相比于其它依恋类型会更加独立,在注重自己的同时使得关系需求减低,产生对己积极、对人消极的心态;恐惧型依恋类型人格通常认为自己易受到伤害且他人不可信赖,以逃避的方式逐渐形成对己对人消极的心态,在这种依恋类型中很难发展稳定的关系。

2.2. 依恋策略

当一个人在不安全依恋关系中无法获得安全感时,他的依恋系统会自动激活,此时往往会启动情绪调节的主要策略,即依恋策略。据研究表明,这种策略自婴儿时期就有所体现:在必要时明确表现对照顾者的偏爱,并以接近行为来试图得到照顾者的安抚(Peluso et al., 2011)。依恋策略的主要方式被分为首要依恋策略和次级依恋策略。首要依恋策略是指,在遭遇困难时依恋系统激活,个体主动地寻求依恋对象的支持,并顺利获得其依恋对象的帮助及安抚,此时会产生相应的依恋安全感。次级依恋策略是当不能获得依恋对象的安抚,使个体有意或无意地迫使自己把寻求接近作为自我调节的方式(姜凌云,2006)。

其中,次级依恋策略主要分为高激活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ies)和去激活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ies) (董会芹,2007)。在高激活策略运用中,个体会采取身体上的接近等具有行为倾向性的方式,努力地来寻求他人的支持与关爱,并试图获得依恋对象的回应;并当个体处于不安全依恋环境时,将在一定程度上自动美化其依恋对象的人物形象。当个体认为接近策略不可行时,选择放弃接近性寻求,转而通过抑制需求来独自处理情绪的方法,被称为去激活策略。

无论是哪种依恋策略,每个人都有可能视情况而运用。

3. 《春潮》祖孙三代依恋代际传递

在电影《春潮》的海报上,引用了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的一句话:“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养育环境中与父母关系的复刻,这种“影响”从婴儿时期开始或多或少贯穿人的一生。影片中,外婆、女儿及外孙女拥有不同的依恋关系,三人在不经意间相互产生影响。她们有意或无意的去寻找不同的依恋策略去弥补自己在情感上的缺失,以来寻求相对可靠的自我调节方式。

3.1. 外婆纪明岚

外婆纪明岚在外人眼里是一位热心善良且颇有思想和领导力的社区干部,为了社区的集体荣誉积极邀请他人到家中排练节目;然而,在家中的她,则是一个戾气逼人的老太婆。她对女儿无时无刻的百般挑剔,甚至在与老同学聚餐回家后的开心时刻也要对去拿厨房拿奶的女儿郭建波冷嘲几句。虽然纪明岚与新伴侣老周、邻里、姨姥姥等人之间拥有良好关系,形成一个外在强大的自我,但她为避免暴露自己的弱点,将大部分的交流仅限于表面,很少与他人进行深入的情感沟通。在姨姥来家吃完饭时,纪明岚在其面前感叹道:“自己在外面人缘挺好的,就偏偏家人对她不好。”外孙女小婉婷质疑“脾气这么不好还有人喜欢”时,纪明岚便发脾气说她“白眼狼”。外婆纪明岚长期处于强势的状态下,很难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倾向于冷漠型依恋类型。

外婆纪明岚向新伴侣老周哭诉她当年每天只吃一顿饭,剩下的干粮全部留给母亲,在成家后仍试图竭力支持自己的原生家庭,却仍遭母亲埋怨“干嘛不寄钱回来”,得不到自己母亲认可。不受家人理解的纪明岚逐渐形成了强硬的性格,其亲子关系深受其母亲影响,于是她也无意地用着一套有侵略性的话语体系压迫着她的女儿郭建波。外婆纪明岚对其女儿郭建波的攻击性和逼迫性行为影响着同样身为人母的郭建波对其女儿郭婉婷的放权和缺位。是一代一代的不知与不自救造成了不安全依恋关系的恶性循环。

3.2. 女儿郭建波

郭建波在外是一位在报社兢兢业业工作的记者,却因与领导方向不一致而不受重视;回到家中,她则是不受母亲待见的辱骂对象。郭建波几乎无时无刻都要承受着周围的压力,这些既来源于社会,也来源于扭曲的家庭关系。因此,她对亲密关系是抗拒的:拒绝与自己的母亲深入交流、戏弄潜在求婚者、被动放弃对女儿的照顾。这一角色在前两个小时几乎没有台词,她在自己受到母亲过分教导时从不还嘴,在自己遭遇不公时以沉默代替发声。这种沉默内向的性格并不利于修正负面的自我意识,且很难发展出较为稳定亲密关系,倾向于恐惧型依恋类型。在内心深处,她觉得自己不配得到爱。

自小时候起,郭建波就沦为母亲纪明岚揭发父亲“不堪”的工具。在她的印象中,那个纪明岚口中的“罪犯”父亲一直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完美形象,在她需要时给予关怀与温暖。但当时年幼的她无力去对抗那个咄咄逼人的母亲,于是只在日记本中默默宣泄情绪,写下“我对未来没有幻想,我在这里出生,也将在这里死去”的消极话语,无意识地形成对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性格。儿童期的她对母亲情感充满了矛盾,成年后即渴望与异性亲密爱抚,导致她未婚先孕,但又对亲密关系的充满恐惧。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桥段:郭建波在遭到母亲纪明岚的谩骂后离开了家,来到了情人家里,短暂的露水情缘让她疲惫的身躯放松下来。在这里,郭建波以寻找情人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逃避依恋对象母亲纪明岚,即去激活策略。

郭建波的混沌自我一直处于梦境和幻觉中,压抑着自己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直到面对玻璃中母亲的镜像,才表达出最真实的感受,诉说了对母亲的依恋。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曾经提到过:“实际上,梦是有意义的,一旦释梦的工作能真正实现,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梦代表着一种愿望的达成。”(Freud, 1899)郭建波被母亲纪明岚大声训斥的当晚,在梦里她看见一群穿着手术衣的医生,从家里的床底拖出来一只手脚被束缚着的羊。医生们拖着叫声凄惨的羊往外走,而镜头一晃居然变成了挣扎着的老女人。这只在郭建波梦中被拖走的羊正是她的母亲纪明岚。她在内心希望平日里一直斥责她的母亲离开她的生活,留下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自小的受打压的她逐渐从“不想说”变成“不能说”,她害怕与母亲无限的争吵会给自己的女儿郭婉婷带来伤害,重蹈覆辙她小时候的路。作为同是女儿和母亲双重身份的郭建波处境进退两难,只得在意识上用被动攻击的沉默来维持家庭表面上的不冲突。她把这份攻击性指向自己,在与母亲争吵后通过用力地抓仙人掌刺伤自己等自虐行为释放情绪。

3.3. 外孙女郭婉婷

外孙女郭婉婷出生在这样一个由祖辈共同养育的家庭里,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学会周旋于外婆与母亲之间,用不合宜的世故与孩子的纯真努力修复着姥姥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还要面对自己没有父亲的创伤。她从小由外婆纪明岚一手带大,对母亲郭建波一角色在自己的成长中几乎没有印象,在写作文的时候只能将题目为《我的母亲》里面的主人公换成外婆;再稍大些时,小婉婷发现在母亲与外婆共处时总会出现小摩擦。当老周与一家三人共进晚餐时,外婆纪明岚无意间的话题开始攻击建波的父亲,女儿郭建波简单回应几句就遭其大声斥责。面对一度失控的场面,小婉婷故意把手中的奶撒了自己一身,让尴尬的饭局提早结束。婉婷面对这样的事情无奈又习以为常,只得在餐后嘱咐自己的母亲郭建波“你快点走吧,你走了她(外婆)就好了”。作为三人关系的“调和剂”,小婉婷不得不用孩童的方式调节着外婆和母亲的关系。当郭婉婷到朝鲜族好朋友崔英子家里做客时,水灵灵的双眼充斥着对完整家庭与和谐家庭氛围的羡慕;而当母亲带她离家出走返回家中时,外婆纪明岚为了争夺在郭婉婷心中的地位,并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而告诉她“并不知道父亲是谁”的真相。在其他调和剂角色缺失的脆弱家庭关系中,小婉婷很难与身边最亲密的依恋人物建立信任关系,逐渐形成不安全依恋类型。

母亲郭建波第一次独自带女儿郭婉婷在宿舍过夜,小婉婷睡着后郭建波一声不吭离开去了情人家里。而当她回来后,女儿郭婉婷已经醒了,穿着整齐得大声地控诉着母亲丢下她一个人在宿舍的不满,以及母亲在她成长过程中陪伴的缺失。在这里,小婉婷希望通过语言和动作上的激烈行为来获得缺失的母爱与回应,属于高激活策略。她在潜意识里依恋着在生活中获得过更多关注和支持的外婆纪明岚,并无意识地美化外婆一直陪伴自己的形象,因此在不安全依恋环境下表达出想回外婆家的强烈想法。

作为母亲的郭建波是无力的,只能又把小婉婷送回外婆家。母女间的平衡再次被打破,祖辈共同养育模式再次出现。据研究表明,幼儿的母子依恋与祖孙依恋呈显著正相关(闻明晶等,2020),那就意味着良好的母子依恋模式才能有更好的祖辈共同养育模式。家庭的含义是以情感为纽带所构成的生活单位,父母也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她像母亲一般聪慧,也像外婆一般助人为乐,但早熟的她同样选择将负面情绪默默的发泄出来。例如,小婉婷在没人的时候狠狠的将拳头砸向桌子上面包。在影片中,小婉婷饲养了一只可爱的鸽子,她喜欢它并将它尊称为“鸽子小姐”。她向往着鸽子的美好,但也会对喜欢的宠物施加着过度的“好”——虐待。就像外婆纪明岚过度插手郭建波养育小婉婷的成长一样,沉重而不自知。

在家中,难以获得安全依恋关系的她,选择在学校内用优异的成绩赢得师生的关注和认可来弥补缺失。在成绩较差的崔英子调座位碰壁时,她主动示好帮助同学并与其成为了好朋友。据研究表明,同伴依恋是母子依恋对社会适应性的中介变量,且当同伴依恋质量越高,个体的焦虑水平越低(吴庆兴、王美芳,2014)。小婉婷与崔英子友情的升温降低了小婉婷的不安,弥补了不安全依恋关系带来的缺失。在片末,小婉婷放弃代表上台的机会,与好友崔英子一起逃离舞台,放弃朗读没有感觉的台词,追随着漫漫的潮水到乡间河水里解放天性。最终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母亲郭建波释然的独白相呼应,暗示着在祖辈养育模式下的孙辈生活也将得到改变。

4. 春潮涌动

《道德经》的第八章有这样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接近于一种崇高的境界,如同亲子关系之间的爱,我们从上一辈接受爱,再把爱传给下一代,不求一丝回报。在影片《春潮》中,出现了大量的水意象来阐述依恋关系传递的动力,映射出主角家庭三代女性之间亲情关系的涌动,指出不安全依恋的亲子关系只有通过爱才能达成和解。

影片中最初水的流动虽象征着爱,却是受限制:第一次是在乐于帮助外人的外婆纪明岚邀请众人来家里排练节目时,郭建波故意让水漫房屋阻止练习;第二次是在外婆纪明岚告诉孙女小婉婷关于其父亲的真相后,郭建波与其发生争吵后打开水龙头试图屏蔽周围声音,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两次“水”的出现都伴随着母女间的争吵与家庭战争的出现,母女俩血浓于水,但爱无法在二者之间流动。而在影片的最后:纪明岚住进医院后,源源不断的潮水从按摩院门底溢出,无拘无束地欢快得流淌在病房、马路、学校。这里水有着它独特的意蕴,代表着爱、释然和突破困境的希望。它象征着郭建波在母亲纪明岚病倒后,终于挣脱了对母亲对抗枷锁,承认自己对母亲的依恋,并从身心都得到了释放。镜头里的小婉婷与好朋友崔英子顺着潮水走进河流的源头,在湖泊中欢快地玩耍了起来。这个桥段映射出只有追溯到母女关系的源头与实质,才能实现水乳交融的正常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冲突只有寻其根源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

最后,以水为象征的“抚育情怀”打破了以“亲情”为枷锁的禁锢,女儿郭建波为躺在病床上不省人事的母亲纪明岚擦拭着身体,温柔且耐心地神情表达了她从心底与母亲的和解。亲情像春水一样潺潺流动,以爱为名的依恋动力最终使祖孙三人关系的死局得以缓解。

5. 结论

在电影的结尾,身为女儿和母亲双重身份的郭建波用七分钟的独白道尽了“你安静了世界就安静了”的家庭故事。她明白,家庭生活不是战场,但如何去阻止战争的发生却是她的知识盲区。“亲情”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春潮》、《都挺好》、《小欢喜》等影视作品中,一直是当代的热门话题。“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引发各界人士不断思考的深刻问题,其中依恋理论的运用可以揭示其神秘的面纱。养育环境对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爱与沟通是能够为更多人避免负面原生家庭影响产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董会芹(2007). 情绪调节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机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1), 133-136.
[2] 贾开吉(译) (2019). 梦的解析.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S. Freud, 1899)
[3] 姜凌云(2006). 依恋理论的人际关系说及其实用意义.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4] 李真, 黄紫薇, 杨凤池, 张辉(2019). 基于成人依恋视角下的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系统回顾.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36(2), 146-149.
[5] 闻明晶, 滕树元, 冯晓杭, 田金来, 张向葵(2020).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 祖孙依恋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8(2), 208-213.
[6] 吴庆兴, 王美芳(2014).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焦虑症状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2(4), 684-687.
[7]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8]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1.2.226
[9]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pp. 56-67). New York: Basic Books.
[10] Bowlby, J. (1979).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pp. 201-211). London: Tavistock.
[11] Bowlby, J. (1988). A Secure Base. New York: Basic Books.
[12] Crowell, J. A., Waters, E., Treboux, D., O’Connor, E., Colon-Downs, C., Feider, O., Golby, B., & Posada, G. (1996).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Child Development, 67, 2584-2599.
https://doi.org/10.2307/1131642
[13] Lynch, A., & James, J. (1999). Attachment Theory: Social,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21, 878-880.
https://doi.org/10.1177/016502549702100414
[14] Main, M., & Solomon, J. (1990).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In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pp. 121-160).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ttps://psycnet.apa.org/record/1990-98514-004
[15] Mikulincer, M. (2001). Adult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ttachment (pp. 147-151). Oxford: Pergamon Press.
https://doi.org/10.1016/B0-08-043076-7/01792-7
[16] Peluso, P. R., Peluso, J. P., White, J. F., & Kern, R. M. (2011). A Comparison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2, 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