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思想对服饰形制与着装理念的影响——基于“深衣”形制的演变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on Dress Form and Dress Concept—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hen Yi” Form
DOI: 10.12677/ARL.2021.103010, PDF, HTML, XML, 下载: 455  浏览: 1,68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段宗秀: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 青岛;刘一品: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关键词: 深衣礼记儒家理想着装理念Shen Yi Li Ji Confucianism Dress Concept
摘要: 深衣隶属于上下连制的服饰类型,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在裁剪与材质方面处处合乎“礼”的规范。本文以《礼制·深衣》为主要理论依据并结合出土文物,阐述了深衣的起源与基本形制的演变,并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与古文献资料,探究了促使深衣形制出现、流行至近乎消失的文化原因。本文对深衣的演变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进而证明了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为主的儒家经典服饰观,对深衣形制乃至对整个社会着装理念的深远影响。希望以深衣为契机,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Abstract: The Shen Yi belongs to the clothing typ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It was popula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contains rich Confucianism and conforms to the “ritual” norms in terms of tailoring and materials. This article uses “Li Zhi·Shen Yi”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mbines the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expounds the origin of the Shen Yi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basic form, and combin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 and ancient document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ultural reasons that prompted the emergence and popularity of Shen Yi to almost disappear. This article’s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hen Yi further proves that the classic Confucian costume concept based on “natural substance and ornamentation duly blended make a superior man”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hape of Shen Yi and even the dressing concept of the entire society. I hope to use Shen Yi as an opportunity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文章引用:段宗秀, 刘一品. 论儒家思想对服饰形制与着装理念的影响——基于“深衣”形制的演变[J]. 艺术研究快报, 2021, 10(3): 59-64.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1.103010

1. 引言

中国服饰的演变历史是构成中国悠久且辉煌文化的重要部分,服饰作为文化与社会的产物,几乎与人同生,但是,服饰制度的完备与成熟却经历了漫长时期。随着西周分封制的建立,人们的各种社会等级观念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衣冠服饰突破原来单一的实用功能,变成区别尊卑、昭示身份的一种标志 [1]。这一态势愈演愈烈,人们也开始由被动接受转为思想上的主动认可。这与当时占据主流思想地位的儒家提倡的礼制等级观念有着直接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深衣逐渐盛行,为儒家思想的发扬提供了新思路与新途径。

2. 深衣的起源与基本形制

“深衣制”指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形制,深衣仅属于其中的一类,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典型儒家服饰之一。在战国时期,深衣被男女老少、官宦士庶纷纷喜爱,成为中国服饰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人人皆宜的衣装。

2.1. 深衣的起源

服装形制或惯制成型以来,大致分为四类,即:上衣下裳、上衣下裤、整合式长衣与围裹式长衣。“深衣”隶属整合式中的开襟式长衣范畴。据史料记载,深衣自虞氏即有之。《礼记·玉藻》中有:“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身章撮要》载:“探衣,古者圣人之法服也,考之于经,自有虞氏始焉” [2] (在古代深衣又名为“探衣”)。但是由于在此时期并未留下相应的视觉形象资料,因此这样的说法有待考证。目前来看,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深衣是发现较早的有关实物,至于其出现具体时间还需后人的进一步研究。

从名字上分析“深衣”,一个“深”字,几乎囊括了其全部内涵及形制定义。唐孔颖达疏:“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它讲究将着装者的身体深深包裹起来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迈步走路,即“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的外显形式。深衣虽属上下连属形制,但在剪裁方面仍采用了上下分裁的方式,根据人的结构曲线,将上半身裁成竖幅,下半身采用斜幅,最后在腰间进行缝缀相连,它的设计更加符合了当时人们对衣装舒适的需求。

“深衣”又被称之为“儒服”,这与其曾作为孔子的正装有关。《礼记》载:“孔子衣缝掖之衣,缝掖其袖……近今袍者也。”按照当时的礼制推测,孔子所着的即是深衣。故孙希旦说:“愚谓孔子之所服,盖深衣也。”孔子在当时本身就代表了权威,他所着的服装自然成为了儒家的代表性服饰,必定会被当时的大众所效仿。深衣也由此带上了一层儒家思想的韵味。无论是其外显形式还是内在思想,都足以使得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普及开来。

2.2. 《礼记》之深衣基本形制

任何事物只有让人们在思想上得到真正的接受与认可,才能够得以经久不衰与源远流长。“深衣”在思想方面的推广与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的外在形式。制作者有意识地将儒家思想中提倡的“孝、忠”等人文观念灌入其中。西汉史学家戴圣编撰的《礼记》对深衣的外形特别是内在思想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礼记·深衣》有:“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 [3] 深衣既不能短到使皮肤暴露于外,也不许长及地面。衣袖与上衣的缝接尺度必须要保证胳膊肘的自由运转。文中提到的“袂”,主要指衣袖,即深衣袖子的长短除了能够达到一般的遮挡臂膊作用之外,还有将余垂部分挽起仍能到达肘部的要求。《礼记》在《玉藻》篇中对深衣的形制又作了补充,即“深衣三袪,缝齐倍要,衽当旁,袂可以回肘。长、中继掩尺。袷二寸,祛尺二寸,缘广寸半。” [3]

历来诸家对深衣解释繁多,其中《礼记》是对其有着最原始、最基本的文字记述的文献。在以文献记载为参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以实物为依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彩绘木俑中有穿着深衣的妇女形象,其衣襟围身体缠绕,下摆大致形成若干个三角形,层层相叠,腰身部位裹得极为严实,衣襟角处缝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平常人家的妇女、侍女的深衣一般惯用白色麻布缝制,而地位较高的妇人则会在深衣或边缘处施以彩绘,花纹多样、色彩斑斓。由于深衣的上下分裁制,使人们着装后上身合体下裳宽广,长至足踝但不影响行走迈步,一时间男女老少、文武贵贱都以此为尚。

3. 深衣形制的演变与发展

深衣在历数朝代中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始终保持了上下连属的基本形制。它由最初的老少皆宜到后来的专属妇女衣装,其着装者涵盖面积越来越狭小,这与当时社会的政治因素以及人们的审美、思想开放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文将对其演变的款式特征及社会影响进行系统性地梳理。

3.1. “深衣”在秦汉时期的演变

秦汉时期,男子几乎都穿袍服,袍服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男子服饰,隶属于汉族服装形制。《中华古今注》载:“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 [4] 而深衣“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两者几乎同时出现,都属于上下连属的服装形式。有人甚至提出:“可以把袍服看作是深衣的一种变体。”对于这样的说法,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流行的曲裾袍,它即是在战国深衣式样上发展起来的,保留了相当多的深衣特色。如腰间束带可以插笏板。佩绶垂于腰带之下或盛于鞶囊之中,再或金银钩挂于腰带之上,这些基本的外在形式都是秉承了深衣的形制要求。但此流行趋势并未延续太长时间,东汉时曲裾袍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直裾袍。

直裾袍与曲裾袍是依据袍子下摆的形状进行的分类,曲裾袍与深衣的作用一样,将着装者的身体紧密遮挡,形骸不外露。而直裾袍的严密性比较弱,初成型时直裾袍不可作为正式礼服,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有“衣襜褕入宫,不敬”(直裾袍又名襜褕) [4]。之所以在先前的服装中必须要强调其严密与遮挡性,是因为在东汉之前,中国的裤无裆只有两条裤腿。直至东汉时期,出现了有裆的裤子称之为“合裆裤”或“犊鼻褌”。内穿合裆裤之后,绕襟深衣的确显得多余且复杂,其演变物曲裾袍亦是如此。于是,在“褌”的盛行下,直裾袍替代了深衣及曲裾袍成为男性的典型服饰。除了合裆裤出现导致男性抛弃深衣之外,还存在一定的政治、文化因素。这一时期的服饰制度立足于周制的基础上,重点强调“玄上纁下”,《后汉书·舆服志》几乎一字不差地引用《周易》中的观点,即“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自此,玄衣纁裳在当时成为了中国最高级、最正统的官方礼服 [5]。东汉时期男性的着装理念也就只剩“上衣下裳”了。于是,在此时深衣的男性着装者几乎全部消失,只剩在妇女中流行。

《后汉书·舆服志》中有:“太皇太后、皇太后谒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絛。”、“贵人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 [6] 等记述。“入庙服”即指祭服,着装者无论是皇后、公主还是助蚕的贵妇、普通妇女全部都采用深衣制。可见深衣在汉代妇女中仍保持了其主流地位。除了典型的深衣外,还有其演变服饰,称之为“袿衣”。《释名·释衣服》中:“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 [4] 此服装是以形得名,外形上基本延续了深衣形制,只不过在下摆处做了相应的改变,变成了两个三角形状。这一创新性服饰正是说明了人们已经有了在原来衣装的基础上进行变形与创造的意识,且有了追求个性及新奇服装的想法,这一点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

3.2. “深衣”在魏晋及其之后朝代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局势动荡不安,但是,由于南北民族的迁徙使得各民族、各地区间的文化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交流与融合,被后代称之为继春秋之后的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对服饰的多样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魏晋前期的服装仍承袭汉制,男子主要以长衫为主,女子服饰主要包括裙、衫、袄、深衣等。深衣在此时期得到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如“杂裾垂髾服”,在基本形制方面,主要承接了深衣的上下连属,以身体部位为基准,衣襟多次缠绕,使下摆宽大呈多个上宽下尖的三角形,相互叠加。腰间围“腰采”或称为“围裳”,其中延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名为“襳”。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卷》中有这一形象资料的描绘。当着装者走路时,飘带随风舞动,身轻如燕羡煞旁人。

魏晋南北朝之后,深衣的主流地位彻底不在。盛唐时期,人们思想开放,越来越接受与认可来自西域的服饰、音乐、舞蹈等,突破了封建顽固的“隐形自障蔽”的着装理念,女性开始试图表现自己傲人的身材,欧阳询《南乡子》诗:“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 [7] 这并非夸张描述而是唐代女子着襦裙服的普遍形象,这也是中国服饰演变史中比较少见的服饰和穿着方法。盛唐女子还着石榴裙、胡服、男装等新鲜服饰,早已把传统、严实的“深衣”抛之脑后了。紧接着是推进“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的宋代,朱熹曾撰著《朱子家礼·深衣制度》对儒服深衣作了专门注解,后人称之为“朱子深衣” [8]。在“深衣”濒临消失之际,宋代儒者试图将带有深厚儒家思想的深衣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但是,宋代特别是北宋时期工商业发达,各行各业都拥有了专属服饰,类似于今日的“职业装”。衣装朝着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妇女服饰以“背子”为主,还有半臂、背心、衫、袄等。也许在此时期,部分百姓仍留有或穿着深衣,但是深衣已不再是主流服饰。明代建立后主张立即恢复汉族制度,但是深衣仍没有被着装者所青睐。清代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之一,实行“十从十不从”政策,其中一条为“男从女不从”,即男子服饰必须遵循满族的服饰制度,女性仍可保留汉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汉两族人民在思想、观念上越来越一致化,服饰也越来越统一,这就使得当初汉制的深衣完全消失了。明末学者黄宗羲著《深衣考》、清代经学大儒江永著《深衣考误》,对深衣款式、裁剪方法做了细致描述,虽然已无力挽起深衣的流行,但希望以此方式使儒服深衣不要就此遗忘于历史。

4. “深衣”中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论语》,其中内容包罗万象,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至今。其主要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仁”与“礼”两方面。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以“礼”为前提下,提出若干条服饰制度规定,并将服饰与道德观念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服饰观首要考虑的即是人与服饰中不可僭越的礼制等级观念。深衣曾作为孔子的正装,其形制和思想必然要遵循“礼”的要求,成为了宣扬儒家文化与精神的新载体。

深衣中具有的儒家思想,是支撑其历经多个朝代并成为中国典型服饰的根本原因。《礼记·深衣》有:“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3] 在深衣的制作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法度,符合社会要求的规矩、制度等。在布幅用料上,需要“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也就是说上下身各选用六幅,合起来为十二幅以此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类似于这种借物取义的形式,在中国服饰中甚是常见,深衣中除了布幅的取义之外,还有“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以方与圆的形状将规矩具象化,就如同俗语所讲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将深衣袖底裁圆以示规范;领子下方裁成方形以表规矩;背后的衣缝从脖颈直达两踝之间以应正直。深衣的方方面面都在渗透着儒家思想与文化,诠释着人生的哲理。

《礼记·深衣》载:“具父母、大父母,衣纯衣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半寸。” [3] 父母和祖父母都健在的人,所选择的深衣需要用三寸宽的彩色布条来镶边。仅父母健在的人,深衣选用青布条缘边。“孤子”在古代泛指未满三十父亲已去世的人,他们的深衣要用白布条来镶边。因此,根据父母、祖父母健在情况的不同,深衣的颜色、纹饰、缘边都需要存在差异,一方面是将“慎终追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儒家“孝道”思想融入其中。另一方面,正是与儒家提倡的服饰等级观异曲同工,即以衣分级,以衣待人的服饰观念。

5. 结语

几千年过去了,深衣在人们心里已经成为了过去的时代品,但其作为最早服装之一的地位,却是不容置疑的 [9]。如今,许多青少年自发倡导穿汉服,寻找民族文化归属感的活动,而何为汉服?哪类或哪个朝代的衣装可成代表呢?“深衣”可算其中之一,它的服饰形制符合人体需求,且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中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服饰文化研究为契机,打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大门,准确把握历史的发展脉搏,将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的实际发展相互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薄力。

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2020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儒家经典服饰观对新时代青年着装与消费观念积极影响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N202008282。

参考文献

[1] 兰宇. 中国传统服饰中深衣的民族文化涵义和美学意蕴[J]. 理论导刊, 2007(6): 110-112+106.
[2] 李影. 浅论深衣的起源与其历史发展[J]. 山东纺织经济, 2016(11): 31-33+26.
[3] 王文锦译解. 礼记译解[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4] 华梅. 人类服饰文化学[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5.
[5] 华梅, 等, 著. 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6] (南朝宋)范晔, 撰. 后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7] 华梅. 服饰与中国文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8] 鲍怀敏. 儒服深衣的形制变化与款式特征研究[J]. 管子学刊, 2012(2): 89-91.
[9] 石凝智. 深衣结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纺织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