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近义词语义研究方法述评及展望
Review and Prospect of Semantic Research Methods of Synonyms at Home and Abroad
DOI: 10.12677/ML.2022.103046, PDF, HTML, XML, 下载: 305  浏览: 64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徐文倩, 王 冲: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关键词: 近义词语义语料库心理实验Synonyms Semantics Corpus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摘要: 近义词语义研究长期以来多借助内省法或者诱导法。这些传统研究方法在研究近义词辨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随着近义词语义研究转向实证方向,出现了基于心理实验和语料库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克服了以往传统研究方法主观性强,可信度低等局限性。本文梳理分析了国内外近义词语义研究的现状,展望了近义词语义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semantic research of synonyms has mostly relied on introspection or induc-tion. Thes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have mad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synonym discrimination. With the semantic research of synonyms turning to the empirical direction, a lin-guistic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and corpus has emerged, which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strong subjectivity and low reliability. This paper comb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mantic research of synonym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semantic research of synonyms.
文章引用:徐文倩, 王冲. 国内外近义词语义研究方法述评及展望[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3): 366-37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3046

1. 引言

近义词指在同一个语言系统中,两个或多个词形不同但意思相近的词。对于母语者来说,可以基于语感来区分近义词,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很难。加之由于近义词在外语学习中总是单独出现,很难有机会将这些词放到一起讲解,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是学习的难点。即使是在二语环境下生活了多年的高水平二语学者也很难区分近义词的语义范围(王冲等,2018) [1]。因此,近义词的语义区分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长期以来近义词语义研究借助于内省法、诱导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并且取得了诸多成果。然而,传统研究方法有其弊端,为了克服其局限性,关于词汇语义的研究开始转向实证方向,心理实验研究和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研究就属于其中。本文以国内外近义词语义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近义词语义研究的主题以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分析了研究趋势,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2. 基于内省法的近义词语义研究

内省法指研究者根据自身的语言知识来判断特定语言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从理论层面来说,母语者可以调用这些知识,对特定表达方式的语法正确与否,使用范围,语义功能以及使用效果等来进行判断。母语者可以通过主观内省对于一些语言现象高效地做出正误判断,对其进行较为详尽解释,有时甚至可以验证或构筑较为复杂的语言理论。

基于内省法对近义词进行辨析的研究有很多,比如赵新、李英(2001) [2]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采用内省法分析了如“优良”和“优秀”、“制裁”和“惩罚”、“希望”和“期望”等一系列汉语近义词,讨论了近义词的使用范围和辨析方法等;松田文子(2004) [3] 采用内省法分析了日语动词近义词「とる」和「つかまえる」、「はずす」的语义差异,并将语义差异以“核心图示”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敖桂华(2008) [4] 利用内省法,提出了一系列辨析汉语近义词的教学对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辨析对策应包括辨析近义词语义、深入使用语境、区别近义词词性这三个方面。

但内省法也有其不足之处。赵新、李英(2001) [2] 认为“希望”和“期望”的区别在于语义搭配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希望”可以对自己也可以对别人,而“期望”只能对别人,不能用于自己对自己。但是陆方喆(2016) [5] 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北京外国语大学BCC语料库中以“期望自己”为关键词,搜索到了46和202条例句,发现“期待”一词也可以用于自己。敖桂华(2008) [4] 在辨析“伤害”和“损害”时认为前者强调的是使受创伤,语义较重;后者强调使受损失,语义较轻。但陆方喆(2016) [5] 在语料库查询后发现,“损害”经常搭配的是国家、群众、人民的利益、财产等,“伤害”常搭配的是“眼睛”、“皮肤”、“孩子”、“感情”等,两者语义孰轻孰重未必能得出结论。

总的来说,内省法难以摆脱主观性的缺陷,得出的数据结果往往可信度比较低。因为研究者无法有效代表语言的使用者整体,而且难以避免做出有利于自己假设的判断。

3. 基于心理实验法的近义词语义研究

心理实验法又名行为研究法(Behavioral Research),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被试者某种刺激或任务,观察被试者对于刺激的反应或者完成任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推断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认知机制。其作为实证研究方法之一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常用研究方法(Geeraerts, 2006) [6]。心理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观察到一些非常微妙的认知过程。另外,可以人为地控制一些变量,从而观察在受控变量下人们对语言反应的认知机制。在近义词语义分析方面,心理实验法主要通过描述视频画面和举事例来获取行为事件的特征,根据特征进一步辨析近义词语义。

心理实验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用,在词汇语义层面,较早运用心理实验法开展研究的主要有Deese (1965) [7]、Gross et al. (1989) [8]、Sandra & Rice (1995) [9] 等。以切割类动词为例,Chen (2007) [10] 使用了表示“切割”事件的43个视频录像,以6个中文母语者为对象进行了产出实验,分析了中文“切割”类动词的特征;Majid et al. (2008) [11] 聚焦于“切割”事件,分析了28种语言的词汇范畴化普遍性。实验共使用了61个视频,每种语言平均有三名被试者,进行了产出实验。从结果来看,将“切割”类动词分成了切割面预测性高的“cutting”事件和切割面预测性低的“breaking”事件;王冲等(2018) [12] 以“切割”类动词为研究对象,制作了258个视频录像。实验以29名中文母语者和21名日语母语者为被试对象,让被试者描述了视频内容。该研究分别研究了日语和汉语各“切割”事件使用频率最高的动词,并对“切割”类动词近义词的用法模式和使用基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切割”类动词通过使用工具以及施力方向等来区分使用;洪春子(2020) [13] 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以表示“切割”事件的36个视频录像为实验材料,分别分析了中、日、韩的“切割”类近义词的数量,语义适用范围以及区分标准。

心理实验法虽然能有效地划分近义词的适用范围,但由于视频数量有限,对于研究一系列的近义词仍有不足之处。

4.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研究

语料库研究方法从经验主义出发,对于语料库研究的优势,已有诸多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进行过阐述(刘泽军和李文平,2017) [14]。这些优势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 可以高效获取和处理语料;2) 可以规模化获取语言材料;3) 具有可逼近语言事实的客观性;4) 具有广泛的用途。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展现出巨大活力,呈现出空前繁荣,其中有不少针对近义词语义的研究。杉本武(2009) [15] 以高规范度的15年间的日本《每日新闻》以及低规范度的1年半间《Yahoo!知恵袋》的数据为语料库,以例句分析的内省方式分析了「ねじる」和「ひねる」的用法和语义异同。由于并不是定量分析,该研究并未展示各近义词的例句数。杉村泰(2014) [16] 以语料库数据为基础,统计了复合动词「V1-抜く」和「V1-抜ける」的搭配动词数量,分析了「V1-抜く」的体的用法以及「V1-抜ける」的语义。但是这些研究还是以语料库数据为基础,本质上还是采用例句分析的内省形式进行近义词语义辨析,没有摆脱内省法主观性的影响。而摆脱了内省法缺陷的语料库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搭配分析法、特征分析法以及新兴的概念空间分析法。

搭配分析法是基于可观察的语言形式,在一定样本中解析这些语言形式的共现特征,并作为理解其意义结构的索引。基于语料库的搭配分析法是分析语言使用的强大工具。测量词汇共现强度的常规方法有MI值(互信息值)、Z值、T值或者LogDice值,这些值在很多语料库应用程序中可以自动生成,分析较之前更加快捷。采用搭配分析法进行的研究主要有:Giles等(2005) [17] 基于ICE-GB语料库,采用共现词素研究法,分析了[V + NPobj + as + X]构式动词空位中的共现词素;Wulff (2006) [18] 基于BNC语料库,研究了意义相近的[goandV]与[go-V]两个动词构式的构式义;Gilquin (2010) [19] 分析BNC语料库中的致使构式与出现在效果空位上词素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意义相似的cause,get,make,have等10个英语迂回使役构式的显著共显词素的搭配强度。

而行为特征的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Hanks (1996) [20] 提出。并且他率先通过形态、句法、语义等行为特征研究了urge、incite、bother、ask等近义词汇的用法模式。此后,Gries (2003) [21]、Divjak (2006) [22]、Divjak & Gries (2006) [23] 认为虽然传统词汇语义分析提出了几种揭示词汇语义差异的检验方法,但不能量化差异程度,也不能提供客观理据。因此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来进一步阐述这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提出了基于语料库的行为特征分析法(Corpus-Based Behavior Profile Approach),简称BP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主要是基于大量真实的语料,通过对语料进行标注的方式来获取语言特征的量化数据,之后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揭示词汇语义结构和用法模式,挖掘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Gries (2006) [24] 首先运用BP分析法,以英语动词run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该词汇的语义以及各个义项间的关系。之后,Divjak & Gries (2009) [25]、Liu (2010) [26]、Uba (2015) [27] 等使用BP分析法对英、德、俄、西、荷兰语中的近义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和感知动词等进行了系统考察。但是BP分析法在描绘词汇语义的全面性、细致性和直观性上仍存在缺陷(钟勇,2021) [28]。因此近年来开始新兴概念空间分析法,该研究方法以原型理论和样例理论等为基础,基于语料库样例构建词汇或构式的概念空间,并自下而上地提取其语义范畴原型,可以直观勾勒出词汇范畴内部结构。

Divjak & Arppe (2013) [29] 首先提出了概念空间法,实现了一种类似于变化抽象建模的技术。它假定中间抽象过程作为类别表示和类别决策的基础,使用熟悉的统计方法,如跟踪输入频率分布的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以俄语“尝试”动词和芬兰语“思考”动词在语料库中的实际使用为基础,模拟了从不同抽象层次的具体范例如何形成近义动词原型。在此过程中,更近距离地观察了多范畴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提出了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以语用为基础的语言理论。Levshina等(2013) [30] 论证了在对比结构语法中,动词类和名词类是如何作为一个共同的界面使用的。它为构式空间(覆盖特定语义域的构式集合)的对比分析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该研究也使用了多重对应分析的统计方法,对英语和荷兰语的分析性因果关系进行了比较。Levshina (2016) [31] 在731个语料库样例(每个样例含35个参项标注)的基础上,采用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的方法,构建了荷兰语laten致使构式的概念空间,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该范畴内部的语义结构。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语料库语言学方面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英、日、中的近义词、同义词,研究对象集中在近义词辨析,用法模式以及内部语义结构等。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行为特征分析法,构式搭配法和概念空间分析法。其中,基于行为特征分析法的研究占多数,近年来,使用概念空间分析法的研究也有增多趋势。从行为特征分析法视角来看,方子纯、陈坚林(2014) [32] 和崔文琦(2014) [33] 最早借助了行为特征分析法研究了两组英语近义形容词。其中方子纯、陈坚林(2014) [32] 基于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对表示“巨大”的一组六个近义形容词的内部语义结构进行了考察。研究聚焦于这组形容词的用法模式,包括它们的名词搭配词、表语用法和语域分布模式,辨析这组形容词之间细微的语义和用法差异并揭示了它们的内部语义结构。崔文琦(2014) [33] 利用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探索一组近义形容词的内在语义结构。通过调查与这组形容词搭配的名词、副词以及他们在句中做表语时的句法功能,分析了它们的语体分布模式。吴淑琼等(2021) [34] 采用了行为特征分析法,基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对汉语“确认”类同义副词的用法模式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还通过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考察了这组近义词内部语义结构的异同。

从搭配分析法角度来看,邵斌等(2017) [35] 基于语料库数据,借助“构式搭配分析法”对英语强化词,特别是6个极强词的语义异同做了系统阐释及可视化呈现。首先,该研究通过“词项共现分析法”对形容词与“强化词 + ADJ”构式的关联强度进行了计算,并经聚类分析对强化词进行了重新归类。然后又借助“多项特异共现词位分析”找出了它们的特异共现形容词,再经对应分析,归纳并呈现出了6个极强词的差异性。用可视化手段将科学数据转变为直观的、以图形图像信息表示的物理量,从而便于探索数据中隐藏的语言规律。

从概念空间分析法的角度来看,张炜炜、王芳(2017) [36] 利用了UCLA语料库以及MLC语料库,以中文词汇“让”和“给”为关键词进行了检索,总共获得了208句目标句。在此基础上,在R软件上使用了多重对应分析方法,从基于样例的概念空间考察了汉语中“让”和“给”被动用法的交替现象。杜静、李福印(2019) [37] 使用了CCL语料库,对中文词汇“破”和“开”进行了语料检索,除去拓展用法,总共获得了5005条样例。根据前人设定的概念变量对语料进行了标注,运用了R语言的软件包进行了多重对应分析。钟勇(2021) [28] 使用概念空间分析法,对日语近义词「勉強する」、「習う」、「学ぶ」、「学習する」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分析了这组近义词的语义差异和原型。

5. 国内外近义词语义研究方法的展望

本文列举了近义词语义研究领域经常采用的内省法、心理实验法,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具体可以总结如下,见表1

Table 1. Examples of semantic research methods of synonyms at home and abroad

表1. 国内外近义词语义研究方法典例

大多数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提出都是基于内省法,这些理论受到的质疑主要包括可操作性、心理现实性、循环论证、无法证伪性、规则的局限性。近十年来,为了验证经典理论和假说,语言认知研究方法由以内省为主变为以实证为主(黄洁,2018) [38]。

在实证方法中,行为实验法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是主流,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词义研究的研究方法众多,并通过改进研究方法有效提升了近义词语义分析的信度和效度,主要的研究方法集中在搭配分析法、行为特征分析法以及新兴的概念空间分析法。但这些实证方法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仍有缺陷,现有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心理实验法虽然可以观察到微妙的认知机制,并且还能人为控制变量,但视频数量有限,研究一系列的近义词仍有不足之处。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Gries (2015) [39] 指出,基于语料库的词汇语义研究局限性是无法提供关于因果关系和在线语言处理的证据。除此之外,有些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语义研究仍未摆脱内省法的影子,仍以语料库数据为基础,采取例句分析的形式来辨析近义词语义。并且基于语料库的行为特征分析法作为语料库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辨析近义词的全面性、细致性和直观性上还不够理想,并且几乎都以英语等印欧语系语言为对象,缺乏针对其他语系(汉语,日语等)的研究(钟勇,2021) [28]。从研究对象上来看,以往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几个词汇,未来应扩大近义词研究数量,着手于一系列的近义词语义辨析。因此,张炜炜(2015) [40] 指出,可以结合语料库语言学技术和心理语言学实验来采集语言数据。在数据分析阶段,统计方法,尤其是多元统计方法的使用十分关键,可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对语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实验法得出的近义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语料进行特征编码,采用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来获得词汇的概念范畴空间,以了解词汇直观的内部语义结构。未来在扩大研究词汇语种、词汇数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多种方法的结合,进一步探讨近义词语义,为外语词汇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基金项目

本研究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语言类型学视角下动词语义范畴化的第二语言习得机制研究”(L20DYY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冲, 洪春子, 佐治伸朗, 刘晓颖. 日本人汉语学习者近义动词范畴化特征研究[J]. 现代外语, 2018(4): 479-490.
[2] 赵新, 李英.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2): 16-21.
[3] 松田文子, 白石知代. 多義動詞「とる」の意味—隣接語との差異に着目して[J]. 人間文化論叢, 2004, 7: 409-419.
[4] 敖桂华. 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对策[J]. 汉语学习, 2008(3): 106-109.
[5] 陆方喆. 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 14(5): 49-56.
[6] Geeraerts, D. (2006) Words and Other Wonders: Papers on Lexical and Semantic Topics.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219128
[7] Deese, J. (1965) The Structure of Association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Baltimore.
[8] Gross, D., Fischer, U. and Miller, G.A. (1989) The Organization of Adjectival Meaning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8, 92-106.
https://doi.org/10.1016/0749-596X(89)90030-2
[9] Sandra, D. and Rice, S. (1995) Network Analyses of Prepositional Meaning: Mirroring Whose Mind—The Linguist’s or the Language User’s? Cognitive Linguistics, 6, 89-130.
[10] Chen, J.D. (2007) He Cut-Break the Rope: Encoding and Categorizing Cutting and Breaking Events in Mandar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18, 273-285.
https://doi.org/10.1515/COG.2007.015
[11] Majid, A., Boster, J.S. and Bowerman, M. (2008) The Cross-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of Everyday Events: A Study of Cutting and Breaking. Cognition, 109, 235-250.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08.08.009
[12] 王冲, 洪春子, 佐治伸郎. 汉日“切割”类动词范畴化的跨语言实证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 50(4): 516-528.
[13] 洪春子. 日韓中の「切る•割る」事象における語彙カテゴリー化の対照研究[J]. 言語研究, 2020, 158: 63-89.
[14] 刘泽军, 李文平.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日语同名词主题显现的考察[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 24(6): 30-36+78-79.
[15] 杉本武. コーパスからみた類義語動詞: 『ねじる』と『ひねる』. 筑波大学文藝言語研究: 言語篇, 2009, 55: 109-122.
[16] 杉村泰. コーパスを利用した複合動詞「V1-抜く」と「V1-抜ける」の意味分析[J]. 言語文化論集, 2014, 35(2): 55-68.
[17] Giles, S.T., Hampe, B. and Schonefeld, D. (2005) Converging Evidence: Bringing Together Experimental and Corpus Data on the Association of Verbs and Constru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16, 635-676.
https://doi.org/10.1515/cogl.2005.16.4.635
[18] Wulff, S. (2006) Go-V vs. Go-and-V in English: A Case of Constructional Synonymy? In: Gries, S.T. and Stefanowitsch, A., Eds., Corpor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Syntax and Lexis,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101-126.
[19] Gilquin, G. (2010) Corpus, Cognition and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Amsterdam.
https://doi.org/10.1075/scl.39
[20] Hanks, P. (1996) Contextual Dependency and Lexical S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1, 75-98.
https://doi.org/10.1075/ijcl.1.1.06han
[21] Gries, S.T. (2003) Towards a Corpus-Based Identification of Prototypical Instances of Constructions. 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1, 1-27.
https://doi.org/10.1075/arcl.1.02gri
[22] Divjak, D. (2006) Ways of Intending: Delineating and Structuring near Synonyms. In: Gries, S.T. and Stefanowitsch, A., Eds., Corpor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Syntax and Lexis,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19-56.
[23] Divjak, D. and Gries, S. (2006) Ways of Trying in Russian: Clustering Behavioral Profiles.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2, 23-60.
https://doi.org/10.1515/CLLT.2006.002
[24] Gries, S. (2006) Corpus-Based Methods and Cognitive Semantics: The Many Meanings of to Run. In: Gries, S.T. and Stefanowitsch, A., Eds., Corpor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Syntax and Lexis, Walter de Gruyter, Berlin, 57-59.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197709
[25] Divjak, D. and Gries, S. (2009) Corpus-Based Cognitive Semantic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hasal Verbs in English and Russian. In: Dziwirek, K. and Lewandowska-Tomaszczyk, B., Eds., Studies in Cognitive Corpus Linguistics, Peter Lang, Frankfurt, 273-296.
[26] Liu, D. (2010) Is It a Chief, Main, Major, Primary, or Principal Concern? A Corpus-Based Behavioral Profile Study of the Near-Synony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15, 56-87.
https://doi.org/10.1075/ijcl.15.1.03liu
[27] Uba, S. (2015) A Corpus-Based Behavioral Profile Study of Near-Synonyms: Important, Essential, Vital, Necessary and Cruc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Research, 3, 9-17.
[28] 钟勇. 基于概念空间的日语近义词可视化分析——以「勉強する•習う•学ぶ•学習する」为例[J]. 高等日语教育, 2021(1): 69-79+164-165.
[29] Divjak, D. and Arppe, A. (2013) Extracting Prototypes from Exemplars: What Can Corpus Tell Us about Concept Represent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24, 221-274.
https://doi.org/10.1515/cog-2013-0008
[30] Levshina, N., Geeraerts, D. and Speelman, D. (2013) Mapping Constructional Spac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Dutch Analytic Causatives. Linguistics, 51, 825-854.
https://doi.org/10.1515/ling-2013-0028
[31] Levshina, N. (2016) A Geometric Exemplar-Based Model of Semantic Structure: The Dutch Causative Construction with Laten. In: Yoon, J. and Gries, S., Eds., Construction Grammar beyond English: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241-262.
https://doi.org/10.1075/cal.19.09lev
[32] 方子纯, 陈坚林. 基于语料库的同义形容词行为特征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46(6): 842-852.
[33] 崔文琦. 基于语料库的词项整体行为研究方法对一组近义形容词的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 82-88.
[34] 吴淑琼, 刘迪麟, 刘青. 基于语料库的“确认”类同义副词的行为特征研究——以“的确、确实、实在、着实”为例[J]. 外语教学, 2021, 42(5): 19-25.
https://doi.org/10.16362/j.cnki.cn61-1023/h.2021.05.004
[35] 邵斌, 王文斌, 黄丹青. 英语强化词的构式搭配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 49(3): 379-391+480.
[36] 张炜炜, 王芳. 从基于样例的概念空间看构式交替——以“让”和“给”的被动用法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6): 22-33.
[37] 杜静, 李福印. “破”类动词的多维语义分析[J]. 外语研究, 2019, 36(6): 22-29.
[38] 黄洁. 认知词汇语义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现代外语, 2018, 41(6): 864-874.
[39] Gries, S.T. (2015) Polysemy. In: Dabrowska, E. and Divjak, D., Eds.,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 472-489.
https://doi.org/10.1515/9783110292022-023
[40] 张炜炜, Nian Liu.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实证周期”[J]. 外语研究, 2015(3): 18-23+29.
https://doi.org/10.13978/j.cnki.wyyj.2015.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