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意识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差异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terialized Consciousness in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Marx’s Thought of Alienation
DOI: 10.12677/ACPP.2022.113052, PDF, HTML, XML, 下载: 267  浏览: 427 
作者: 黄菲菲: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马克思物化异化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Lukacs Marx Materialize Alienation
摘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学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揭露了物化意识的现象,尽管这与异化存在相似之处,但二者在定义上以及所主张的克服途径上都有着明显区别。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为研究文本,对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差异展开研究,以期为解决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控制与异化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Abstract: Marx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alienated labor theory beyond Hegel and Feuerbach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In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Lukacs exposed the phenomenon of materialized consciousness, and although there are similarities with alienation, the two are clearly different in definition and the way they propose to overcome. Taking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as the research tex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ukacs’ theory of materialization and Marx’s alienation though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consciousness control and alienation in the current capitalist society.
文章引用:黄菲菲.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意识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差异[J]. 哲学进展, 2022, 11(3): 298-30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3052

1.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意识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创造性地指出,在商品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之后,社会以一种分裂的形式存在,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被割裂,劳动者的主体性被撕裂,人的个体的性质越来越被消除。

1.1. 物化意识的内涵

物化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操控,而这种操控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实施,是在物与物的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后,物化现象向个体的内在精神的内化。“物化不只是作为一种统治人、支配人的外在的力量和结构而存在,而且是内化到人的生存结构和活动方式之中,变成一种物化意识。所谓物化意识是指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对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认同的意识形态。” [1] 物化造成时间的空间化,物化意识使劳动者丧失主体性。“如果我们纵观劳动过程从手工业经过协作、手工工场到机器工业的发展所走过的道路,那么就可以看出合理化不断增加,劳动者的质的特性,即人的一个体的特性越来越被消除。” [2] 劳动者在碎片化的劳动中,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停滞的,时间失去了它的质的、流动的性质,人变成了流水生产线上的操作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劳动者在物化意识的渗透下甘愿成为机械重复的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零部件。资产阶级以一种看似合理的运行规则将劳动过程分成局部的系统的组合,工人把这种运行规则当作是“第二自然”,这个机械的系统是不依赖工人而运行的,人隶属于机器而丧失了主体性。

然而,这种奴役的状态甚至不被工人自身所察觉。工人看似是自由的,能够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实则是工人自身也被物化成了商品。劳动过程的合理机械化使工人成为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人,人对世界的态度变成了一种直观的态度。物化意识作为一种虚假意识支配着工人,物对人的支配带来的是人对丰裕的物质生活的迷恋。在虚假意识的支配下,工人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丧失了斗争意识与人的自主性,工人被支配地去追求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1.2. 物化意识的表现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商品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商品形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统治形式。商品交换的偶然性被消除,物与物之间的使用价值属性被消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的劳动由具体劳动被抽象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物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物化的社会结构导致人的意识的物化,人的意识屈从于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把物化的社会意识当作“第二自然”,即把人创造的物的世界和物化的社会意识当作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运行的规律,这体现着资产阶级的二律背反,资产阶级先设定规则解释世界,用主体解释客体。物化意识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矮化了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人的人格也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对于如何克服物化意识这一问题,卢卡奇认为艺术承担着反拜物化的使命,克服物化意识必须抽出纯认识论的范畴,放到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思考。艺术理论和美学是克服物化的途径,真正的人性解放需在艺术中寻找。资本化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操控着人们购买并不是自身真实需要的商品,资本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人的本质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金钱裹挟下扭曲病态的模样。物化意识对人思想的渗透造成现实生活的无意义,个体的异化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机械化、奴化、无意义化,人无法自由自觉地生活。关于如何改变物化意识影响下人的生存状态这一问题,卢卡奇认为必须抽出纯粹认识论的维度,置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思索。他认为,艺术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体现,“艺术的使命在于创造一个适应于人和人类的世界。” [3] 艺术理论和美学是克服物化的途径,艺术原则创造具体的总体。

2.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2.1. 异化的概念

异化一词的本意是指转让、过渡、疏远。马克思最初使用异化这一概念,是在吸收借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的基础上对社会问题展开的研究,认为现存的制度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尝试使用异化的概念来分析经济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剥削,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劳动异化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创造出来的产品反客为主,变成与人相抽离、对抗的力量。马克思运用异化这一概念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深入探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对人的摧残。

2.2. 异化的表现形式

异化劳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一是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劳动产品是由工人创造出来的,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变成了外在于工人的存在物,一旦劳动产品被工人创造出来就变成了独立于工人的存在物,并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也就是将工人自身的劳动作为物品出卖,意味着工人自身的劳动已经变成不依赖其存在的外在物,并成为与他对立的异己的力量 [4]。工人生产出的产品越多,他所支配的产品就越少,就会越受到资本家的压迫。工人生产出的产品越多,相应的,资本家占有的物质财富越多,工人本质上是受自己生产出的产品的奴役与控制。其二是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劳动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应该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对于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来说,劳动仅仅是其为了生存而采取的谋生的手段,背后蕴含着奴役与压迫。其三是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就是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本质,即劳动本身。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所创出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剥夺,也就是人的类本质的产物并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劳动者的劳动便会丧失自由自觉性,而变成维持其肉体生存的必要手段。其四是人与人的关系异化。正是由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类本质相异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也会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是借助他本身与其他人的关系才成为现实存在着的对象性的关系,当人与自身都对立时,他与他人的关系必然是对立着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集中体现在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上。在私有制下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的劳动产品,奴役了工人的肉体与灵魂,同时,资本家也被资本所裹挟,成为唯利是图之人,被资本所奴役。

3.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与马克思的“异化”的区别

尽管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表述的物化概念与马克思所指的异化有相似之处,两者似乎都指外在物对主体人的控制与支配,但两者显然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3.1. 两者概念的定义不同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成为了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被割裂,商品不再依赖于人而存在,而是成为支配控制人的具体物存在。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这里的异化概念与卢卡奇所说的物化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工人的一切生产过程都是劳动对象化的过程,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对象化的过程变成了一种异化的过程。马克思并未将异化与物化视为同一概念,而是区分为了对象化的物化与异化的物化 [5]。劳动者通过物质劳动创造出产品,使抽象的劳动对象化为具体的生产产品。也就是,工人的劳动转化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实践被工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所物化。在商品交换的层面上来看,物化被进一步加深,是交换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则下的物化。可以看出,马克思所指的物化与异化并非同一概念,而是这两种不同的物化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转化为了异化。马克思以对象化了的客观存在着的物的形式作为研究基点,指出正是在工人将劳动物化为对象,创造出劳动产品的基础上才进一步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取代,究其根源在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马克思明确区分出物化与异化的不同,并且超越了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桎梏,将对象化的物作为研究的基点,这是马克思的异化与卢卡奇所指的物化的最大区别。

3.2. 两者主张的克服方式不同

卢卡奇富有洞察力地指出艺术的审美属性对于克服物化意识的作用。人们对美的追求是超越功利的,追求是纯粹愉悦的精神享受。这为解决当前社会物化意识渗透的乱象提供新的思路。

席勒认为人有两种冲动,分别是理性冲动与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是指世界的哲学化,感性冲动则包括肉体需要、精神需要以及实现自我的需要。只有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平衡的状态下,个体才能自由自觉地活动,即形成游戏冲动。然而,在物化的世界中,个体的肉体需要、精神需要、实现自我的需要被压抑,过度的理性冲动淹没了感性的存在,感性变得粗俗化,个体以扭曲的方式满足感性需要。卢卡奇认为,艺术观察世界的方式不同于德国古典哲学理性的方式,艺术以直观地面对世界的方式帮助人们摆脱日益异化的现实生活,直觉知性是对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克服。卢卡奇在《审美特性》中指出真正的艺术是以一种直观感性的方式反映世界,而这种直观的方式恰恰能反映出个体最真实的内在世界,艺术以自发的方式与人们僵化的意识作斗争。正如康德所言,艺术具备使个体达到思维和存在统一的美学功能。美的本质是无功利的愉悦感,是无概念的不需要理性认识的东西,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具有共通感的普遍性,艺术之美跳出了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使人从物的世界抽离出来而达到自由。在艺术的鉴赏中人们从分裂的个体转化为整体的人,能够体会到在物化世界中体会不到的自由。

而马克思对于如何克服异化这一问题则是坚持立足于人的自我价值,指出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并不寄希望与抽象的工人意识的觉醒,不是以抽象的“人”来谈克服异化劳动的途径,而是坚持立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矛盾,寻求克服异化的现实途径。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才能真正克服异化。马克思明确指出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的重要意义。但马克思也并未否定私有制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因此,共产主义首先应该是客观的、历史的,应在人们的自觉地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实现。

综上所述,卢卡奇对克服物化意识现象途径探索虽然拓展至阶级意识的领域,开启了文化批判的先河,但若仅仅将一切希望寄托于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对无产阶级进行控制,形成了景观拜物教、符号拜物教等等。马克思为克服异化指出了科学的方向,须立足于实践考察异化问题,同时,应以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待异化,以期在适时的历史时期从根本上解决异化问题。

4. 对卢卡奇物化意识与马克思异化思想比较的意义

对卢卡奇物化意识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深化了对二者差异的理论研究。卢卡奇的物化意识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存在理论交叉点,对两者的不同进行详实的比较分析,以便从哲学角度理清二者的区别。两者在概念理解上存在区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分析了劳动的对象化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劳动对象化向异化的转变。卢卡奇的物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物化、异化与对象化混为一谈,没有透过表象看到资本主义才是罪恶的根源,将其纳入纯粹的哲学范畴 [6]。

有助于拓宽克服异化的途径。卢卡奇指出艺术的审美属性对于克服物化意识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则提出要通过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的方式彻底消除异化,二者对消除当代的意识形态控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当前,工业文明的发展将人类推向一个物质发达的社会 [7],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以一种更为隐蔽的形式控制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既要通过艺术的审美方式唤醒人们克服异化的意识,也要坚定走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异化。

5. 结语

当前,资本化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操控着人们购买并不是自身真实需要的商品,资本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人的本质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金钱裹挟下扭曲病态的模样。卢卡奇富有洞察力地指出艺术的审美属性对于克服物化意识的作用。人们对美的追求是超越功利的,追求是纯粹愉悦的精神享受。这为解决当前社会物化意识渗透的乱象提供新的思路。但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以一种更为遮蔽的方式进行,卢卡奇将一切希望寄托于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显得过于理想化。马克思主张立足于实践考察异化问题,并以发展的、历史的眼光看待异化,通过实践的方式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质的改变,才能唤醒被物化了的意识与文化,从根本上解决物化与异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衣俊卿. 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48.
[2]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M]. 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149.
[3] 卢卡奇. 审美特性(第2卷) [M]. 徐恒醇, 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16.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91-92.
[5] 孙伯鍨. 卢卡奇与马克思[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
[6] 杨萍, 苏朋.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比较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12): 14-17.
[7] 张静屹. 从异化消费到生态消费[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1): 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