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视角下乡村遗产地空间实践与适应性重构——以清西陵为例
Spatial Practice and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Heritage Si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lience—Taking 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GSER.2022.116059, PDF, HTML, XML, 下载: 239  浏览: 42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 洋: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关键词: 乡村韧性行动者网络空间重构可持续发展清西陵Rural Resilience Actor Network Spatial Re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摘要: 面临快速变化的内外环境,韧性作为区域固有属性蕴含在区域演化的过程中,是地方历史遗产和外界环境影响而不断自我强化表现出的路径依赖。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地——清西陵为例,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框架解析政府、企业、村民等多元利益主体在遗产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网络,研究发现,清西陵遗产旅游地形成以管委会为关键行动者,其他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基于地方性知识衍生出特有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韧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乡村遗产地在重构过程中的韧性发展模式,以期为国内遗产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rapidly chang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resilience, as an inherent attribute of a region, is contained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volution, and is a path dependence that is constantly self-reinforc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cal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Western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as an example and uses the actor network theory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network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villagers and other multi-stakehol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sit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Western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heritage tourism sites formed a pattern in which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was the key actor, and other stakeholders participated in coordination. Based on local knowledge, uniqu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 was deriv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silient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heritage sites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heritage tourism destinations.
文章引用:杨洋. 韧性视角下乡村遗产地空间实践与适应性重构——以清西陵为例[J]. 地理科学研究, 2022, 11(6): 577-583. https://doi.org/10.12677/GSER.2022.116059

1. 引言

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结构变化、经济波动、气候环境恶化等外部干扰不断向人类文明发出新的挑战。不确定因素的明显增多引发各个学科领域开始关注自身抵御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韧性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1],其关注焦点逐渐从工业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态领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两个地域系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而乡村人口的流失使得乡村面临着愈加严峻的衰落风险。威尔森首次将韧性理论置入乡村多功能转型研究之中 [2],把乡村韧性当做乡村地域系统所具有的应对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挑战、主动适应和吸收化解外部干扰的能力 [3],也是乡村地域系统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此对分析和解构乡村问题具有天然的适宜性与理论优势 [4]。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旅游作为助力乡村从“脱贫”到“振兴”的核心产业,在乡村身份演变过程中,吸纳了多主体、多要素的共同参与,构建起了新时代乡村多功能地域系统 [1]。乡村遗产地作为人地关系互构的特殊区域,是充分凝结乡村传统价值和非物质文化要素的地域综合体,也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在旅游经济注入乡村遗产地区并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后,遗产地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居民成分,而是转化成政府、企业、旅游者和居民等主体共存的利益相关者结构,人地关系的复杂化打破了乡村地域所维持的单一功能和稳定空间的状态 [5]。行动者网络理论擅长分析社会和物质过程(主体、客体和关系)在复杂的联系中如何毫无缝隙地缠绕在一起,能有效消除“空间”认识过程中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二元分立弊端,而旅游开发后的文化遗产空间是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复杂关系型聚合体,其空间演化的背后,乃是行动者网络的作用结果。因此,行动者网络理论可为遗产地的空间演化提供一个有力的分析框架,该视角的引入将有利于分析不同行动者之间以及行动者与空间之间的互动逻辑,对于清西陵遗产空间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乡村遗产地在面临复杂升级的发展风险时,科学认知并诠释多利益主体下社会互动模式,有助于理解和提升乡村自身的韧性能力,同时对于提升乡村遗产地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突出的价值 [1]。近年来在厘清韧性内涵的基础上,学者们试图从系统韧性评估、系统韧性演化机理、韧性能力提升等层面展开持续的研究,并提出了适应性循环理论和多尺度嵌套适应循环模型 [6]。但国内对韧性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韧性 [7],对乡村遗产地韧性的空间韧性关注甚少 [8]。因此,本文在韧性的视域下,借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清西陵在发展空间中主体的互动模式,探寻乡村韧性在其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层面形成不同程度的表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抵御内外界干扰变化的韧性乡村遗产地适应性发展模式,以期为乡村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可能的理论启示与经验借鉴。

2. 案例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距北京98公里(图1),是清朝最后一处帝王陵墓群,也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距今已有292年的历史。陵区内建设有大量的守陵机构与兵营,由此逐渐发展出服务性聚落(市集) [9]。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清西陵的几十座护陵营房如今已演变成了17个村落,总占地面积8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6597人,其中满族人口4741人,占总人口数的28.57%。清西陵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道河村是易县西陵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西侧紧邻清西陵中规模最大的泰陵,依陵形成村落,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1949年,兴隆庄正式更名为五道河,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共有350户,1187口人,其中满族人口占50%。听松社区位于五道河村,于2015年由梅静、苑小伟夫妇建立,是西陵镇极具地域特色文化代表性的乡村创业企业。听松书院涉及乡村公益教育、乡村研学游学、乡村民宿酒店、乡村手工艺品和乡村建筑设计等多个业务板块。作为典型的文化遗产旅游地乡村转型个案的代表,听松文化社区的建立为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模板,是清西陵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地的文旅传播的又一创新型平台。

Figure 1. Location map of Western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图1. 清西陵区位图

本文主要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深入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地展开研究。笔者于2022年1月前往清西陵泰陵景区及其周边的听松文化社区、西陵镇镇政府等地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主要采取目的性抽样选取访谈对象,并依靠熟人关系、滚雪球式展开访谈,期间,对泰陵景区工作人员、游客、政府工作人员、听松文化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村民等20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并进行编码(表1),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访谈数据和政府发展规划等资料。以调研目的为出发点,在整理已获得的一手资料的同时,不断收集清西陵相关的文献研究和官媒报道等对一手资料加以佐证。

Table 1. Summary of in-depth interview materials (Partial display)

表1. 深度访谈材料汇总(部分展示)

3. 遗产地空间的建构特征:自适应行为逻辑

3.1. 行动者转译机制

清西陵文化遗产地的真实性构建,难以由单一行动者独立完成,需要将多元行动者目标转译,赋予各行动者利益,排除行动时的障碍。对于清西陵景区整体而言,清西陵保护区管委会充当掌舵者,担任关键行动者引领少数先行行动者通过多样的征召和被征召方式使更多行动者加入网络联盟中,以此构成网络,形成利益共同体 [10]。

问题呈现是指清西陵旅游地在构建过程中行动者在通向各自行动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目标障碍,各个行动者在此过程中都面临着不同的障碍,这些障碍汇集到一起就是一个强制通行点 [11]。清西陵管委会的关注的重点是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为主,西陵镇政府希望以清西陵5A级景区为依托,打造出“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因此二者当前主要面临着遗产保护与旅游体验的提升的权衡问题。其次是景区周边村民希望景区能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收入水平。旅游者多为周边城市游客出于休闲和学习的目的前往清西陵开展旅游活动,认为景区应该提供更加多样的旅游体验。位于清西陵泰陵腹地的听松社区致力于故乡地域文化的复兴和乡村文化教育的提升,希望深度挖掘清西陵文化,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非人类行动者则希望旅游地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得到保护和传播,进一步实现和提升自身的价值(图2)。

Figure 2. Main actors and mandatory access points

图2. 主要行动者与强制通行点

利益赋予是关键行动者稳定其他主体的手段,只有大家最基础的利益需求和问题共同得到解决时才能通过强制通行点,而行动者们在此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征召和动员。在清西陵遗产旅游地,清西陵管委会属于关键行动者,在落实清西陵景区的文物保护和修缮等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和市场开发等事务,协同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构建清西陵景区的行动者网络。通过完善景区基础硬件设施(公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和配套服务(景区讲解员、环卫工人等),带动守陵村落的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听松社区非政府级别的关键行动者,通过吸引外部投资来开展落实民宿、教育、设计和艺术四个板块。与此同时,积极为周边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周边村民生活质量,推动村民参与到旅游地构建的行动者网络中来。同时带动西陵镇政府和清西陵管委会以其为模范开展乡村旅游发展实践。

异议说明目前行动者网络中存在关于旅游发展与治理的争执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关系到网络的稳定性和各行动者的利益实现,障碍突破也会转变成促进行动者网络发展的契机 [12]。清西陵景区异议的核心在于旅游者及企业的观念问题,陵寝类景区因其自身特殊性,一方面,不少游客有较强的敬畏心理,且企业意识到景区管理部门的态度集中于保护,无明显发展意愿,故投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清西陵景区与听松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听松社区所获的实质性帮助较少。单从景区门票而言,以调研获取创作灵感为目的进去景区内部仍需支付门票,因此书院员工常在景区外取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积极性。双方的合作关系较为保守。

3.2. 乡村遗产地的韧性表征

不同于一般风景类旅游景区,为了加强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清西陵管委会对辖区行使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保护景区生态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景区各职能部门以实现景区内外行动者的利益。整个区域呈现为以清西陵管委会为主导,听松书院为辅,西陵镇政府和其他主体协作的发展模式。

在经济和社会层面,管委会主导清西陵发展文化景观产业,一方面,带动了周边餐饮业的兴起;另一方面听松社区依托其深度挖掘周边的文旅要素,打造集教育、休闲、文创于一身的内涵式发展路径,截至2020年企业规模增长至80余人,年营业额近700万,员工全年薪资总额200万。同时景区的开发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模式,景区运营以来解决了部分中老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其中80%的员工都是当地人,“工资水平也就解决基本生活温饱,淡季的时候还得少三百块钱,不过家里有老人小孩要照顾,能有点活干就满足了(V-02)。”不仅如此,听松社区还通过设置民宿管理、后勤服务、直播销售等岗位,为当地妇女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强化村民之间的交流,使得乡村内部的社会关系更加紧密,在政企双方的合作下,对乡村基础产业和社会结构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强化了乡村的经济和社会韧性。在文化层面,社区的文化韧性建设认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韧性社区建设的核心,传统文化可以被用来强化地方的关系网络以促进当地的发展。因此听松社区在与政府、景区以及高校的合作下,通过建设图书室、开设青少年美育及通识教育等系列文化活动赋予了清西陵遗产地文化活力,其韧性的强化进一步优化了人文生态空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也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前提和基础,在生态环境层面,主要呈现在管委会和政府对于景区内外环境的大力保护上,被古松林环绕的清西陵,其负离子含量是人口密集区的几十倍,林区还被称作“天然氧吧”,是极具修复能力的生态空间。

4. 乡村遗产地的重构:韧性发展模式

4.1. 韧性机理:由内到外的关系网络

乡村是“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会”,村民自出生起就具备了因血缘、亲缘、地缘等传统纽带形成的关系网络 [13]。实际上,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这种关系网络并没与随之消失,而清西陵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清西陵管委会与原住民、乡村精英之间的关系,在保护遗产价值的同时,以提升价值为目标来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将这一关系网延伸到游客群体中,进一步实现包括塑造旅游地形象、提升景区知名度以及游客满意度等,在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的基础上,实现乡村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际上,在景区的带动和政府的配合下,听松社区通过设计研发旅游产品、开展研学活动、传播非遗文化、提供接待服务等措施积极调动当地村民参与乡村遗产地的重构过程。乡村稳定发展的根基和条件主要是由内到外的关系网络,在机理上让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在面临内外环境干扰时能够拥有发展的韧性。通过加强各方联系,为文化遗产地文化传播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旅游地的乡村振兴。

4.2. 韧性主体:精英引领下的多角色参与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区旅游为精英的返乡创业提供了契机,通过注入资本与技术,带动村民成为参与者,修复乡村社会关系,重塑乡村社会秩序。与此同时,以当地政府、高等院校等构成的外界主体作为监督与推动力量,促使精英与村民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是在乡村共同体的语境下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启示。旅游地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需要综合“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媒体”的力量,结合“公”与“私”,联合“内”与“外”,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的管理能力、社区居民的合作精神、旅游者的建议反馈以及媒体的监督力量,通过发挥各自职能,协商、博弈、妥协、合作从而达成共识,通过互动,打破彼此的利益边界,形成一个大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价值共创,以促进旅游地绿色的、可持续的共同发展 [14]。

4.3. 韧性方式:地方性知识的运用与挖掘

韧性规划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与地方性知识是一个相互转化的环节,将实践转化为知识进而再指导实践。韧性的实践强调应该在地方性知识的指导下开展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方面实践,如果没有地方性知识作为指导,实践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很难被延续。清西陵在地方主体参与的进程中,通过政府和精英的协助,重新挖掘和认知了当地的文化生态资源,这种环境共识和社区体验是清西陵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清西陵建构的社会系统在面对将来的变化时,更有能力作出适宜的选择。

5. 结语

乡村韧性生于乡土长于乡土,在村落的迭代中绵延不绝,在时代的实践中重焕生机。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地清西陵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构遗产景观、政府、企业、村民等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构建遗产旅游地利益共同体所形成的韧性发展模式。研究发现,清西陵遗产旅游地形成以管委会与听松社区为关键行动者,其他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来说,“保护”是第一要义,在实现文物保护目标的基础之上,清西陵管理委员会作为关键行动者,发挥了引导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统筹性作用,保障了生态文化的真实性,构建了清西陵旅游发展稳定性的第一层韧性机制。同时,听松社区作为“乡贤”企业,以深度挖掘清西陵的文化底蕴为准则,凝聚社区关系,以主动创新的模式为清西陵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可持续性”的第二层韧性保护,也打破了企业只能跟在“政策”后面走的局限性和当前清西陵管委会决策集中的局限。本研究也为同类型的旅游地发展提供参考,在多方主体参与的网络构建过程中,始终要以遗产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 [15],理清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平衡多元主体之间的发展需求,构建多主体参与的韧性发展机制,才能在前进的路途中阻止地域文脉的断裂,真正实现发展的可持续。

基金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SZKY2022104),由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王成, 任梅菁, 胡秋云, 李琴.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韧性的科学认知及其研究域[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 85-94.
[2] Wilson, G.A. (2012) Community Resilience, Globalization, and Transitional Pathways of Decision-Making. Geoforum, 43, 1218-1231.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12.03.008
[3] Marsden, T. and Sonnino, R. (2008)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gional State: Denying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in the UK.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4, 422-431.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08.04.001
[4] 李红波. 韧性理论视角下乡村聚落研究启示[J]. 地理科学, 2020, 40(4): 556-562.
[5] 苏俊杰. 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概念: 从分离到互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42(11): 44-51.
[6] 杨兴柱, 查艳艳, 陆林. 旅游地聚居空间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社会效应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 2016, 31(8): 40-51.
[7] 唐任伍, 郭文娟. 乡村振兴演进韧性及其内在治理逻辑[J]. 改革, 2018(8): 64-72.
[8] 邵亦文, 徐江. 城市韧性: 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2): 48-54.
[9] 赵晓梅. 世界文化遗产多层级价值整合的重要性与研究方法——以清西陵为例[J]. 东南文化, 2018(3): 6-14.
[10] 王勇, 朱雅琴.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江南水乡古镇空间演化路径——以周庄古镇为例[J]. 人文地理, 2020, 35(6): 76-84.
[11] 杨兴柱, 吴瀚, 殷程强, 胡姗. 旅游地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机制与模式——以千岛湖为例[J]. 经济地理, 2022, 42(1): 199-210.
[12] 朱峰, 保继刚, 项怡娴.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与旅游研究范式创新[J]. 旅游学刊, 2012, 27(11): 24-31.
[13] 汤夺先, 陈艳. 乡村产业的发展韧性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基于散杂居地区民族村落的实地调查[J]. 西北民族研究, 2022(1): 120-129.
[14] 王公为, 赵忠伟.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机制研究——以赤峰市雷营子村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1): 57-66.
[15] 李立华, 付涤非, 刘睿. 旅游研究的空间转向——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旅游研究述评[J]. 旅游学刊, 2014, 29(3): 10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