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视域下农业典籍英译策略探究——以《齐民要术概论》为例
C-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Clas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A Case Study on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Book Ch’i Min Yao Shu
摘要: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孕育了《齐民要术》等一大批宝贵的农业典籍。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做好优秀文化的外宣工作十分必要,而农业典籍英译是推动中国农耕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经。本文以农业典籍《齐民要术》的缩略英译本《齐民要术概论》为例,探析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在农业典籍英译中的应用,分析农业典籍的三种英译策略,以期为农业典籍的外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Abstract: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China boasts a number of agricultural classics such as Ch’i Min Yao Shu.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boost the promotion of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In this proces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lassics is essential for our agricultural culture to go global. Based on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lassics through a case study on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Book Ch’i Min Yao Shu, the English version of Ch’i Min Yao Shu. Providing three major strategies, this paper hopes to offer a guideline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lassics.
文章引用:程文静, 徐玉凤. 交际翻译理论视域下农业典籍英译策略探究——以《齐民要术概论》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 72-7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10

1.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生产,重农思想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与智慧造就了我国辉煌的农耕文明、凝结成丰富的农业典籍。农业典籍记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精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播的重点。然而,当前农业典籍译介情况并不理想。《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收录有先秦至1840年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541部,其中有农学典籍43部,却只有7部被译成英文、共11个译本 [1],可见中国农业典籍英文译介不足。此外,国内对农业典籍译介的研究也比较少 [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典籍理应更好地得到继承、发扬,并向外传播,而当前的情况并不利于在“走出去”的时代促进中国农耕文化对外宣传。本文以《齐民要术概论》为例,以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探究农业典籍的英译策略,对基于交际翻译理论的汉英结合法、分析释义法和音译加注法的英译策略在《齐民要术概论》中的使用及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农业典籍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2. 交际翻译理论与农业典籍

1981年,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语义翻译理论关注作者与源语文化,强调在语法使用正确的前提下,再现源语言的形式与思维方式;如果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结构与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发生冲突,语义翻译理论倾向于保留原文语言结构,以使读者获得的信息与原文内容更加贴近。而交际翻译理论更为关注读者的感受,不受源语文化限制,注重使译文拥有与原文相近的表达效果;译者为此可以不拘泥于源语言的表达形式,对译文句式做出较大的改变,使译文的表达更加符合目标语使用习惯,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获得更加流畅的阅读体验。

相较而言,交际翻译理论更加重视译文的流畅程度和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提倡清晰易懂、自然流畅的译文。“走出去”是中国农业典籍英译的重要目的,因此,译者要让译文语句符合英语的使用习惯、并弥合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异,给读者以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阅读体验。交际翻译理论的观点与农业典籍英译的目的相符,于是本文从交际翻译理论出发,探究其在农业典籍中的英译效果,以印证其在农业类文本中的适用性。

3. 《齐民要术概论》英译策略研究

《齐民要术概论》是《齐民要术》的英文缩译,译者为我国著名农史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石声汉。石声汉教授能够运用农业知识对中国农业典籍做出正确的解释,并且能用英语进行准确而地道的表达 [3]。本文选择《齐民要术概论》为语料,探寻其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分析其效果并总结英译策略。

3.1. 汉英结合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即使同一种事物在两种语言中存在对等的表达,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在翻译时只是将汉语表达替换成英语表达,的确能够简洁准确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但也会因此丢失源语言的韵味和文化内涵。为了使读者意识到文化差异、品味汉语之韵,在翻译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时,译者可以在译文中补充词汇的汉字和注音,对译文进行异化,以保留源语言的特色。

农业典籍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多个部门的生产知识,反映了方方面面的中国文化,农业典籍中的术语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星宿术语为例: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用黄道大圈将天空分为二十八组,称作二十八宿,张、大火、虚、昴都是星宿名。看下面这个例子:

原文:昏张中,则务树谷;大火中,即种黍菽;大火昏中;虚中即种宿麦;昴星中则收、敛、蓄、积,伐薪木。

译文:Sow spiked millets when张(Chang; one of the 28 hsiu or lunar mansions) culminates at dusk; glutinous panicked millet and soya when大火(Ta Huo; Antares); winter wheat when虚(Hsü; Aquarius); harvest the field and gather fuels when昴(Mao; Pleiades) dose so.

译者先在译语中写出了汉字、标注了拼音,然后将星宿名与英语中的星座名对应,如“虚”对应“Aquarius”,“昴”对应“Pleiades”等,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星宿的独特称谓、体现了文化的差异。这样,读者既能够领略术语的汉语色彩,又能得到准确的信息传递,体现了交际翻译理论原则。

3.2. 分析释义法

汉语中的谚语、格言和四字成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凝练,往往短小精悍、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含义完全一致的表述。如果一板一眼地直译,则容易偏离原文意蕴,让读者难以理解。因此,译者首先需要分析上下文、充分理解原文的内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使用自然贴切的语言进行释义。如:

原文:顾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译文:Follow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season, consider well the nature and conditions of the soil, then and only then least labour will bring best success.

汉语成语“天时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利于作战成功的三要素;有利的天气条件,优越的地理因素以及人心所向。在农业语境中,“天时地利”显然不能再沿用本义,而应根据上下文来具体分析其内涵。译者采用了释义的方式,将“天时”“地利”分别解释为“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season”和“the nature and conditions of the soil”,将原文中成语的内涵具体、准确地体现在了译文当中。

3.3. 音译加注法

如果源语言中的概念有着丰富的信息或复杂的内涵,运用直译和意译难以得到简洁的译文,则可以采用音译加注的策略,对没有对等表达的概念进行音译,并在括号中增补注释、解释概念内涵。例如:

原文:五六月中,旱时,取水二斗,以盐一斗投水中……

译文:In the dry hot summer-months (5th and 6th), take 2斗tou (≈4.4 litre) of water, drop in 1 tou crude salt.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史,其间产生的度量衡经历时代变迁,往往与现代所使用的计量单位有着较大的差别。农业典籍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农产品生产,含有大量关于“量”的表述。而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计量单位具体所指的量存在差异;因此,译者有必要考察典籍作者所处时代的计量单位使用情况,然后注明在译文中,否则可能导致信息误传、引起读者误解。本例中,译者在翻译度量衡时首先写明“斗”汉字和注音,并在括号中解释了一斗所指的具体量,通过音译加注的方法,解决了中国古代度量衡在目标语中没有对等表示的难题、保留了汉语的文化特点、准确地传达了信息,符合交际翻译理论的要求。

4. 结语

农业典籍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作为农耕大国的伟大农业成就的见证。因此,为促进中国农耕文化对外传播、让世界得到对中国更全面的认识,农业典籍英译的策略至关重要。农业典籍英译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精确传达原文的内容、做到信息无误,还要注重达到交际效用,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使用习惯、读起来流畅易懂,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要求一致。本文从交际翻译理论出发,对《齐民要术概论》进行分析,以探究中国农业典籍的英译策略,发现译者通过汉英结合法、分析释义法、音译加注法的英译策略,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使用习惯,并准确客观地传递了信息,在农业典籍的英译和中国农耕文明的外宣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基金项目

2021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齐民要术》英译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QDSKL2101235);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齐民要术》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20173)。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许明武, 王烟朦. 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1997-2016): 成绩、问题与建议[J]. 中国外语, 2017(2): 96-103.
[2] 孔令翠, 陈洋帆. 中国农学典籍译介研究: 回顾、问题与展望[J]. 外国语文, 2021, 37(3): 107-113.
[3] 孔令翠, 刘芹利. 中国农学典籍译介梳理与简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4): 1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