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笔下杜邦的形象——以《莫格街凶杀案》为例
An Analysis of Edgar Allan Poe’s Portrayal of Detective Dupont—Take 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as an Example
摘要: 埃德加•爱伦•坡被誉为世界侦探小说鼻祖。众所周知,“侦探”这一形象最早来源于才华横溢的文学作者爱伦坡,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对“侦探”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虽然爱伦•坡到晚年才开始创作侦探小说,并且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侦探小说占比并不大,但无一不是经典,形成了独特的侦探小说风格,也因此成为国际文学界侦探小说创作的“鼻祖”,为后世想要从事文学创作的侦探小说家树立了比较成功的典范。在他的著名小说《莫格街凶杀案》中,首次出现了“杜邦侦探”的形象,他充满文学意味的探索为“侦探杜邦”这一文学形象的塑造埋下了伏笔。本文将从《莫格街凶杀案》入手,探讨了爱伦坡笔下的侦探杜邦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对后世侦探小说创作的启示。
Abstract: Edgar Allan Poe is regarded as the originator of detective fiction in the world.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image of the ‘detective’ first came from the talented literary author Edgar Allan Poe, who had the foresight to explore the image of “the detective”. Although Edgar Allan Poe began to write detective novels only in his later years, and in all his works detective novels do not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none of them are not classics, forming a unique style of detective novels, and therefore he became the “origina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ry detective novels. For detective novelists who want to pursue a literary career, Edgar Allan Poe sets a more successful example. It was in his famous novel 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that Dupont the detective made his first appearance. Edgar Allan Poe’s literary explorations set the stage for the literary figure of Dupont the detective.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Edgar Allan Poe’s portrayal of the detective Dupont and the inspiration for future detective novels, starting with “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文章引用:吕志雯. 爱伦坡笔下杜邦的形象——以《莫格街凶杀案》为例[J]. 世界文学研究, 2023, 11(1): 22-26.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3.111005

1. 引言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浪漫主义初期作家,他所创作的侦探小说虽然为数不多,却是开侦探小说之先河,所以爱伦坡被尊为侦探小说之鼻祖。19世纪60年代,爱伦坡用他特有的写作风格将古典推理小说推向顶峰。虽然神秘小说并非爱伦坡开创的一种文学体裁,但他却是最早以犯罪过程为核心,以侦查为铺陈推理工具,在故事主人公侦探智慧的帮助下解开案件谜团的文学作家之一。他所创作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还对后世的侦探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伦坡《莫格街凶杀案》的出版,宣告了世界侦探小说真正意义上的诞生。《莫格街谋杀案》里最易引起读者深思的角色是故事的主人公侦探杜邦。书中主人公杜邦侦探能依靠其敏锐的观察力,透过被警察忽视的蛛丝马迹进行大胆的推理,并最终成功地为警察侦破了此案。在世界侦探小说中,杜邦也是世界文坛第一个侦探形象。这也使得爱伦坡笔下的杜邦在侦探小说中具有智慧人物代表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后世推理小说的写作产生了影响。

爱伦坡以侦探小说起家,最终在侦探小说领域站稳脚跟并推动侦探小说成为最受欢迎的小说类型之一。《莫格街谋杀案》作为侦探杜邦“三部曲”中的开篇之作,它既有侦探推理小说的通俗性与娱乐性,又具有浓郁的艺术魅力与较强的美学效果 [1] ,因此对于读者而言,以爱伦坡作品为切入点探究爱伦坡侦探小说的创作很有意义。

2. 《莫格街凶杀案》内容概要

哥特写作风格在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处女作《莫格街谋杀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性游戏:恐怖、死亡和暴力。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轻而又充满魅力的主人公——奥古斯特·杜邦:这位出身于法国贵族的侦探机智过人观察敏锐,但是对警察的破案手法不屑一顾。虽然他本人有一些怪癖,但是智力超常。

小说里,爱伦·坡以巧妙的笔触将“密室案件”呈现给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场残酷凶杀案:半夜三点钟,还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法国巴黎圣可罗区的民众忽然听到被凄厉的惨叫声惊醒,当大家用铁棍把门撬开之后,触目惊心的景象让每一位目击者都心惊胆战,房间里的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金币和值钱的首饰都散落在地板上,大家在墙角壁炉烟囱里找到了这家女儿的尸体,身上多处擦伤,脖子上还有深深的指甲印。而这家母亲的尸体则在小院中被发现,浑身伤痕累累,尸体几乎支离破碎,头和脑袋都分离了。公寓内一片狼藉,床垫也被抛掷到房间的正中央,椅子上放着一把满是鲜血的剃刀,大家还在火炉边发现被鲜血浸染的与头皮相连的头发。这场凶杀案可以说就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发生,甚至当警察和周围邻居们冲进案发现场时,他们还能够听到有人在楼上喊叫的声音,可当他们破门而入后却只看到混乱的场面和母女俩惨不忍睹的尸体。面对这场残暴的凶杀案,即使一时间人心惶惶,但是警察却毫无办法、没有任何头绪。正如书中所述“警察当局根本茫无头绪。这种案子实在千载难逢。本案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找不到 [2] 。”警察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求杜邦的帮助,在接到案件后,杜邦和“我”去到凶杀现场,“我”注意到杜邦不仅观察房子本身,还仔细观察整个邻里地区的情况。虽然这个案件有很多离奇之处,但是却难不倒杜邦。杜邦认为警察只看到“发生了什么”,而看不到“什么是以前没发生过的”。

杜邦把理性逻辑推理和感性观察两者结合起来 [3] ,对真相进行大胆猜测,按照逻辑原理进行推理,终于在一个“密室”里找到警方未曾注意到的细节,借助自己严谨而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层层剖析,通过特殊的声音,敏捷的身手,残酷却缺少动机的凶杀,揭开莫格街凶案的真相:凶手并非人类。并且杜邦巧妙地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顺利骗到到马耳他船上的水手,也就是猩猩的主人出现,当水手说出自己案发当晚所见所闻之后,原来他为了捉住兽性发作的大猩猩,一路跑到了莱斯巴尼太太的房子下并爬上了避雷针,透过窗户亲眼看到了大猩猩如何残忍地杀害母女二人 [4] 。

3. 侦探英雄杜邦形象

3.1. 杜邦的与众不同

莫格街暴力凶杀案发生之前,爱伦·坡竭力使他的小说更加引人入胜。杜邦出生名门旧族可惜家道中落,他一贫如洗但是博览群书,是一个真正富于想象并且擅长分析的人。杜邦和“我”因图书而邂逅,随后我提出一起租房。杜邦有一个奇特的癖好就是热爱黑夜,这种癖好也感染了我。并且在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杜邦依靠细致的观察和大胆的推测猜出了“我”心中所想,当“我询问杜邦时,杜邦一一作答解释了“我”的疑惑,让我心服口服,这也足见杜邦的智慧。爱伦·坡以其妙笔,让杜邦长期活在一个阴暗的灵感空间中,并借助了一种较为神秘的意识形态使之更接近真相、穿透心灵、贴近生命,大胆把握未来。本文中的“我”与杜邦住在郊区一处位置偏远,年代久远的老房子里,这住所里也正是杜邦进行逻辑分析和破案的场所。这一空间最突出的特征是密闭阴暗,“我”与杜邦与外界万物绝缘,白天还关闭了全部百叶窗、点上蜡烛、开始阅读各类古旧图书、刻意制造阴暗幽魅气氛。而这阴暗密闭的空间又映衬着杜邦的个性与形象,“杜邦活在暗无天日的灵知世界中,用神秘莫测的认知方式去接近真相,认识心灵,掌握世界,同时也接近人生”,这说明他是个具有灵知精神之人 [5] 。与此同时,这一空间也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不受嘈杂繁华市郊的影响,象征杜邦与众不同,个性鲜明,而空间中具有的静谧又有利于杜邦的思考,大胆的想象。正如作者所说: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切实的分析能力,在他身上奇妙地结合起来。

诚如爱伦坡自己所坦陈的那样,其写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理性被高度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过程。这种理性映射在他的侦探推理小说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主要表现为他对缜密逻辑思维的追求。《莫格街谋杀案》是一部以简明扼要的笔法竭力描写主人公侦探杜邦逻辑推理能力的短篇小说,实际上情节的展开和推移一直都伴随着杜邦的逻辑思索。爱伦坡根据自己对特殊才能、理性的推理和超凡的能力的理解来创造那种天生具有非凡心智的主人公,一个所向披靡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大师。小说中在杜邦得知案发现场基本情景和情况之后,那些看似不经意,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甚至是警方忽略的镜头和痕迹,却成了他脑海中“环环相扣”之绳,也是这道绳把凶杀从飘渺的时空渐渐拉回到现实世界。爱伦·坡非常善于以精密的逻辑推理来推动剧情的展开,而这正是其作品中的巧妙之处 [3] 。

3.2. 杜邦的沉着冷静

爱伦·坡写这篇小说的时候似乎是带着“冷漠”心理来面对故事中的情节。故事在叙述周密破案过程之余没有夹杂私人情感。杜邦实际上充当了一个“旁观者”,尤其是他看了媒体关于此案的报道,看到了死者母女的伤痕,看了窗棂上的半截钉和满地散落的杂毛这些线索,跟“我”讲述时非常简单明了,并不掺杂私人情感。虽然也有人将《莫格街谋杀案》界定为“恐怖小说”,但作家爱伦·坡并未理清恐怖之本意,只是简单地以客观视角窥探了这起谋杀案的来龙去脉,其余部分则让读者通过阅读逐一领略 [3] 。

莫格街残忍凶杀案中,场面令人毛骨悚然,爱伦坡不再着力刻画悬疑阴森的氛围,以让人心颤之笔,用客观而不掺杂私人情绪的方式描述案发现场,他笔下的杜邦侦探细致地观察着细节,脑子里大胆地推理和论证着。这样的侦探形象堪称悬疑小说之首创。在19世纪早起的文学创作,悬念迭起的剧情是用令人心神不宁的影子,压抑厚重的刮棺材板之声,幽闭狭小的地窖和痛苦的惨叫声衬托出来的 [4] 。19世纪的悬疑小说完美地继承了哥特小说的特点,在情节与故事气氛的烘托方面做到极致,然而爱伦坡笔下的杜邦侦探却没有过多的情感波动,他大胆地推断出:犯下这起谋杀案的凶手应该是一只力大无比的野兽。杜邦大胆的思考,细致的观察让读者为之赞叹,杜邦的破案过程让读者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阅读快感与乐趣,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惬意的精神旅行 [4] 。

3.3. 杜邦的中立客观

爱伦坡笔下的“杜邦”侦探,似乎徘徊在历史事件与公共空间之外。读者没有阅读到任何故事产生的社会背景,这是因为爱伦坡强调客观描述和冷静推理分析。这一创作手法迥异于同时代其他作家也使爱伦坡长期不为美国文学界所熟知,直至去世半个多世纪以后,爱伦坡的伟大先驱性质才被重新认识。正因为爱伦坡有意而为之,杜邦侦探在处理案件时不受社会阶层或社会背景所左右,自始至终保持中立和客观,沉着地面对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案发现场并梳理情报和推理,就像一台高速飞行的机器人。这种形象的塑造,不禁让读者感受到,随着20世纪工业文明晚期向信息文明过渡,人类也逐步被要求在职场中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精神饱满的工作姿态,而这与爱伦坡刻画的杜邦侦探形象是完全一致的。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侦探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令人信服的 [4] 。

事实上,侦探杜邦就是爱伦坡本人的化身。为衬托出杜邦的非凡之处,爱伦坡还塑造了一位无限敬佩而不够睿智的“我”来为读者讲述故事。甚至刻画一位头脑迟钝,动机虽佳却屡屡犯错的警察进行比较,以衬托出杜邦的聪明才智。

在小说中,故事的叙述人“我”紧张慌乱,陷入繁多复杂的线索和证据中茫然不知所措,而侦探却胸有成竹、镇定自若,把局势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中。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成了故事发展的转折所在 [5] 。这一部分爱伦坡重点塑造杜邦这一人物形象,并对案件侦破过程中的细节逐步进行描写。例如杜邦是怎样进行调查的,怎样设计证明猜想的,怎样取得预期效果等。同时爱伦坡不停地吊读者的胃口,就算杜邦对真相早就心知肚明,但不会立刻给读者揭晓谜团,除非等到他所选择的特定时机。“我”的才智并不能赶上杜邦的破案思路,但从杜邦的表情中“我”能够感受到杜邦已成竹在胸。在小说中,“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杜邦就是我崇拜并且敬佩的人,并让读者也跟着确信了这一点,从而进一步建立了杜邦在读者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2] 。

4. 爱伦坡的成就和对后世侦探小说的影响

爱伦坡侦探小说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放弃了传统的第三视角叙述角度,创新性地选择了第一视角来引出整个故事,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趣味性和读者的体验感。1841年的《莫格街谋杀案》是现代侦探小说的开山之作,因为在《莫格街凶杀案》之前,侦探小说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是从爱伦坡无意识、不自觉的创新性创作开始,随着后续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的陆续出现,同类型、同题材的作品的不断涌现,才有了我们当代高度模式化的侦探小说,可以说爱伦坡开了侦探小说的先河。他创作的五部经典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金甲虫》《失窃的信》《泄密的心》《你就是凶手》开创了后世侦探小说的创作模式,翻开了侦探小说创作的新篇章,因此他也被奉为侦探小说鼻祖。

爱伦坡独创的“侦探”形象,为后世侦探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灵感。在爱伦坡的小说里,人物不再扁平化,通过心理分析和侧面刻画,爱伦坡塑造了极具立体感和丰富性的侦探形象。在这一方面,爱伦·坡创造了侦探小说经典的叙事模式,即由一名个性颇为古怪的侦探,和比他智商略逊一筹的好友构成人物组合,作为主角的侦探负责破案与推进事件发展,而讲述这一切的(或者说故事的主视角)是他的朋友。这一模式随后被很多侦探小说作家沿用,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也沿用了这一模式 [6] 。我们能够在福尔摩斯、波洛身上看到杜邦的影子,并且福尔摩斯和华生、波洛和黑斯廷斯上尉都是在复刻杜邦和他的助手“我”。柯南道尔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在遵循“侦探”加“搭档”叙述模式的基础上,都倾向于把“侦探”这一形象塑造成一个比较人性化和情绪化的人物形象,侦探拥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特殊的个人爱好或习惯,不仅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让侦探形象更加立体。

爱伦·坡在其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中通过为侦探小说提供最经典,最新奇,内容最为丰富的创作模式来展现人类主体性地位,也同样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多元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丽华. 爱伦•坡《莫格街谋杀案》中的空间叙事艺术[J]. 牡丹, 2017(32): 62-65.
[2] 何木英. 论埃德加•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创作[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5): 34-36.
[3] 刘义峰. 从《莫格街谋杀案》看爱伦•坡的写作风格[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33): 43-44.
[4] 濮琼.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的塑造手法[J]. 文学教育(上), 2020(2): 66-67.
[5] 尹鸿涛. 论爱伦•坡、柯南•道尔对西方侦探小说情节模式创立的贡献[J]. 前沿, 2012(8): 168-169.
[6] 陈拉丁. 博尔赫斯的侦探小说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42(4):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