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翻译研究综述(1985~2022)——基于CNKI检索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Review of Studies on Lyu Shuxiang’s Translation (1985~2022)—Based on the Visual Analysis of CNKI
DOI: 10.12677/ML.2023.112071, PDF, HTML, XML, 下载: 271  浏览: 349 
作者: 殷艳丽: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关键词: 吕叔湘翻译研究研究综述Lyu Shuxiang Translation Studies Research Review
摘要: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本文通过统计检索文献的发文时间及数量、期刊类别、文献占用版面情况、研究热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对1985~2022年间吕叔湘翻译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吕叔湘翻译研究数量少、发展缓慢、高质量文献研究不足;现有研究对象和热点过度集中,研究理论和方法单一。建议后续研究能扩宽研究对象、创新研究视角、优化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吕叔湘翻译研究的质量。
Abstract: Based on the CNKI database, visual analysis has been conducted on translation studies of Lyu Shuxiang’s works from 1985 to 2022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public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papers, journal categories, paper layout, research hotspots and main contents of paper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few studies and a lack of high-quality studies on Lyu Shuxiang’s translation with slow progress. The existing studies focus on a few works and hotspots with limited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ds. It is suggested that future studies should expand research objects, choos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optimize research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ies on Lyu Shuxiang’s translation works.
文章引用:殷艳丽. 吕叔湘翻译研究综述(1985~2022)——基于CNKI检索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2): 498-50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2071

1. 引言

吕叔湘先生(1904~1998)不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翻译家。吕叔湘先生一生翻译30多部作品,涵盖人类学、社会学、文学以及语言学,同时还编撰了两部英汉对比的作品。吕叔湘的翻译实践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1928年至1932年,他翻译了马雷特(R. R. Marrett)的《人类学》、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Robert H. Lowie)的《初民社会》及《文明与野蛮》。1936年至1949年,他主要翻译了15本小说、7部独幕剧以及6首短诗,共计28部英美文学作品。15本小说主要有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的《伊坦·弗洛美》、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William Saroyan)的《我叫阿拉木》和英国作家西奥多·弗朗西斯·波伊斯(Theodore Francis Powys)的《美丽的大海》等。7部独幕剧主要有英国作家查尔斯·李(Charles Lee)的《沈普生先生》和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莫利(Christopher Morley)的《星期四晚上》等。6首短诗包括美国女诗人埃迪蕾特·克拉普思(Adelaide Crapsey)《秋夜》、《三件》、《苏珊娜和长老们》等。1949年以后,吕叔湘先生翻译了两本语言学著作,分别是语言学家赵元任的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和语言学R. P. 斯托克威尔(Robert P·Stockwell)的Foundations of Syntactic Theory。吕叔湘先生对英语、汉语都有精深的研究,因此尽管英汉语言存在差异,但他都能用汉语精确的传递原文所表达的涵义。他的译作表现了作为翻译家与艺术家所独有的理解与思想。王宗炎认为吕叔湘的译笔“舒卷自如,能曲达原著的意境和丰神,而又自然流畅,字字熨贴” [1] 。吴钧燮评吕叔湘的翻译为“译文的忠实严谨和流畅生动,都值得读者欣赏和借鉴” [2] 。叶兆言在回忆吕叔湘时曾说:“我父亲谈起自己的写作,总说他最初的文笔就是受了吕先生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少年时代,吕先生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曾经风行一时” [3] 。吕叔湘先生的译作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极高评价,即使在现在,其译作中所蕴涵的翻译策略和思想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吕叔湘翻译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以便读者了解吕叔湘翻译研究的现状。

2. 吕叔湘翻译研究的现状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以“篇”作为分析单位,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数量特征和信息特征的非介入性研究 [4] 。文献的数量特征主要包括:发文时间及数量、载文期刊类别、期刊版面占用情况;文献的信息特征主要包括研究热点和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统计这些文献所包含的数量特征和信息特征,本研究可以对国内研究吕叔湘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1. 文献发表时间以及数量统计分析

学术论文数量的变化是用来衡量某个学术领域研究和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对评价该领域研究所处的阶段及预测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发文数量是衡量吕叔湘翻译研究热度和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吕叔湘”&“翻译”和“吕叔湘”&“英译”两组检索词分别设置为主题、篇关摘、关键词等检索条件,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通过删除与吕叔湘翻译无直接相关性以及重复发表的数据,共获得有效文献24篇。图1为吕叔湘翻译研究的年度变化趋势。图1指出,吕叔湘翻译的相关研究始于1985年,仅有1篇相关研究文章。1986年至2006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甚至出现短暂沉寂。在2007年至2008年、2011年至2013年以及2015至2017年期间,相关研究虽然稍有小幅度增长,但每年的研究总量仅为个位数。2017年之后,相关研究缓慢下降。图1表明吕叔湘翻译研究有着数量少、研究发展缓慢的特点。

Figure 1. The publication time and number of studies on Lyu Shuxiang’s translation

图1. 吕叔湘翻译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和数量分布

2.2. 期刊类别统计分析

通过调查相关研究论文的刊发载体,可以了解研究的关注面向及研究对象的学界影响。本文按照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进行来源期刊分类,将文献的来源分为“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图2指出,普通期刊发文12篇,占比50%,核心期刊(包括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发文2篇,占比8.30%,硕士学位论文10篇,占比41.70%,暂无博士论文。对比分析发现,该领域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普通期刊和硕士论文,核心期刊发文频率较低。由此可见,国内对于吕叔湘翻译的相关研究深度不够,高质量研究成果数量不足。

Figure 2. The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categories related to studies on Lyu Shuxiang’s translation

图2. 吕叔湘翻译研究相关文献的期刊类别分析

2.3. 文献占用版面统计分析

从文献占用版面的情况来看,除硕士论文10篇外,仅占用2个版面的文献共有2篇;占用最多版面的1篇,即7个版面,是刊载于《中国翻译》1985年第5期的《再创造的翻译艺术——评吕叔湘五部独幕剧的译文》。就总体情况而言,如图3所示,绝大多数文献占用的版面超过了2个。2个或不足2个版面的文献有2篇,占文献总数的14.30%;更多文献占用的版面集中在3~6个版面(含6个版面)之间,共有11篇,占文献总数的78.60%;而超过6个版面的文献仅为1篇,占文献总数的7.10%。

Figure 3. The analysis of paper layout about studies on Lyu Shuxiang’s translation

图3. 吕叔湘翻译研究相关文献占用版面统计分析

2.4. 研究热点统计分析

关键词是对所研究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精炼,若某一关键词在所研究领域内频繁出现,基本可将其视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分析吕叔湘翻译研究的关键词有助于了解相关的研究热点。基于CNKI的可视化分析,表1列出了吕叔湘翻译相关文献中出现前10的高频关键词。表1指出相关研究的主题词以“吕叔湘”为核心,贯穿翻译学科,研究内容涵盖翻译风格、策略以及翻译思想等方面;研究对象集中在文学翻译作品,译作《伊坦·弗洛美》成为吕叔湘翻译研究的热点。

Table 1. High-frequency keywords of studies on Lyu Shuxiang’s translation

表1. 吕叔湘翻译研究高频关键词

2.5. 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通过分析CNKI所选文献,研究发现吕叔湘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两类:1) 从宏观层面解读吕叔湘的翻译。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传记的角度总结吕叔湘的翻译经历以及成就。如:陈韵、任利华详细的讲述了吕叔湘先生的翻译思想、翻译目的和翻译成就 [5] ;闫芳芳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探究吕叔湘的翻译活动及其主要的翻译作品,试图给读者呈现一个更全面的翻译家吕叔湘 [6] 。还有一些学者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吕叔湘的译作进一步探究作品所蕴涵的翻译策略、风格和翻译思想。如:吴泳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对《伊坦·弗洛美》的译文进行文本细读并做个案分析,解读吕叔湘在其译作中如何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分析其译作中的个人习语特色,并探求其作品是否受限于多元系统中的标准和规范等问题 [7] ;王丽从目的论的角度,结合《伊坦·弗洛美》的译文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文本的语音、词汇、形态、语法等层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究翻译目的在上述各个层面对吕叔湘翻译策略的影响 [8] 。2) 从微观层面解读吕叔湘译作的翻译特色。现有的文献表明,一些学者侧重于选择吕叔湘的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分析。如:黄懋颐对吕叔湘五部独幕剧的译文进行了评析,总结译文的艺术再创造特色体现在发挥汉语所长,从文字到内容忠实于原文,再现人物的形象化、个性化、口语化,以及做好注释等方面 [9] ;宗福常对《英汉对照吕叔湘译文三种》一书中译文的翻译特色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吕叔湘的译笔具有在小字眼上下功夫、增删得当、文体再现等特色 [10] 。韩哲以吕叔湘的译文《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为研究对象,指出吕叔湘通过善用动词、重复以及短句等地道汉语生动地再现了原文风格 [11] 。

3. 结论与展望

基于CNKI数据库,通过对所选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吕叔湘翻译研究有着数量少、研究发展缓慢、高质量文献研究不足的特点。2) 吕叔湘翻译研究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较为集中、范围相对狭小。如:译作《伊坦·弗洛美》的相关研究高达10篇,但《英汉对照吕叔湘译文三种》的相关研究为3篇,译作《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的研究为2篇。3) 吕叔湘翻译研究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过度集中,重复性研究较多,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性不足,缺乏跨学科研究视角。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当前翻译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本文建议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吕叔湘翻译研究:1) 扩大研究对象。吕叔湘一生译作30多部,现有仅局限于《伊坦·弗洛美》和《英汉对照吕叔湘译文三种》等几篇作品,今后可加强对其他译作的研究。2) 更新研究视角。现有的吕叔湘翻译研究多聚焦于译作语言内部翻译方法研究,而对文本之外的翻译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未来还应加强吕叔湘翻译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译者的个人因素等方面的研究。3) 优化研究方法。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采用个案分析法,仅有少量研究是构建语料库,跨学科研究不足。未来可加强跨学科研究、语料库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应用。除传统的改写理论、目的论等翻译理论外,还可以将语料库翻译学、社会翻译学、认知翻译学等翻译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吕叔湘译作的研究中,通过更新研究理论,优化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吕叔湘翻译研究的质量。

总之,本研究主要基于CNKI的文献,从发文量以及时间、期刊类别、文献占用版面、研究热点、研究的主要内容等维度,对1985~2022年间吕叔湘翻译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30多年间吕叔湘翻译研究的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致力于吕叔湘翻译研究的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宗炎. 评吕叔湘译《伊坦•弗洛美》[M]//王宗炎. 语言问题探索.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237.
[2] 伊迪丝•华顿. 伊坦•弗洛美译文序: 强大的中文底蕴[M]//伊坦•弗洛美. 吕叔湘,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3] 叶兆言. 认真做人的吕叔湘[J]. 教师博览, 2003(7): 37.
[4] 于春洋. 民族政治研究概述——基于CNKI检索文献的统计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0, 30(1): 41-49.
[5] 陈韵, 任利华. 吕叔湘先生的翻译成果概要[J]. 兰台世界, 2013(1): 116-117.
[6] 闫芳芳. 翻译家吕叔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太原: 山西大学, 2014.
[7] 吴泳. 多元系统视野中的个人习语翻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大学, 2008.
[8] 王丽. 目的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D]: [硕士学位论文]. 泉州: 华侨大学, 2017.
[9] 黄懋颐. 再创造的翻译艺术——评吕叔湘五部独幕剧的译文[J]. 中国翻译, 1985(5): 35-40+42.
[10] 宗福常. 用地道汉语进行的再创作——读《英汉对照吕叔湘译文三种》[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5): 24-28.
[11] 韩哲. 如何译出生动的汉味儿?——以吕叔湘《跟父亲一块儿过日子》为例[J]. 海外英语, 2014(15): 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