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Study of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for College English Guided by the Learning-Centered Theory
DOI: 10.12677/AE.2023.133224, PDF, HTML, XML, 下载: 133  浏览: 24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赖 思, 周方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通识学院,陕西 西安
关键词: 以学为中心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Learning-Centered Theory Blended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摘要: 本研究从普通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基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构建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陕西某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对比教学实验,旨在评估该教学模式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更为有效地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对信息化时代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learning-centered theory,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blend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 this study carries out a contrast teaching experiment by taking non-English major freshmen from a private college in Shaanxi as the participa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of non-English majors, which has certain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文章引用:赖思, 周方方. 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进展, 2023, 13(3): 1411-141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3224

1. 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监督者,通过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构建更加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彻底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大班授课形式和极为有限的课堂时间限制了教学中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同时教师也难以在课后给予学生足够的监督和指导。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促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同时还能更好地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因材施教”,实现“定制化”学习,更易于体现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

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基于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打破禁锢了师生活力,尤其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旧有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为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2. 理论基础

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根本目标都可以概括为是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这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1. 以学为中心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源于美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教学中,知识并非通过教师教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下,凭借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助,运用合适的学习资料,积极发挥自身的认知主体作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 [1] 。该理论的主旨思想可归纳为:以学为中心,即强调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其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和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 。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过程中,既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结合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夯实其英语基础知识,又要以语言为载体,拓宽大学英语课程知识范围,联系现实生活,将英语学习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和督促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合作探讨、小组汇报等多种丰富形式展开自主学习,在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同时,同步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其成为当前社会亟需的具备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2.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面对面学习与在线学习有效结合,使两者进行优势互补的学习体验 [3]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再也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教学需求,将传统线下教学与互联网在线学习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早已明确指出:“各高校需将网络课程纳入课程设置,重视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开发,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兼顾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优质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通过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有效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在自由探索中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又能保证教师的引导、支持和监控作用,有助于促进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彻底转变。

本研究从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混合式学习理论出发,尝试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师生互动”三结合的方式为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单向教授、学生被动接受、师生有效互动不足等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

3. 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在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基于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混合式学习理论,本研究遵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团队协作、实践应用的原则,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本研究所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教学阶段: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提升,其中课前准备和课后提升主要在线上平台进行,课中教学则在线下课堂展开。

Figure 1. A blended teaching mode for college English based on learning-centered theory

图1. 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3.1. 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扮演着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和选择适合的补充学习材料。首先,本研究所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除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外,还强调让其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它要求教师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将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划分为五人左右的学习小组,以尽可能缩小各组之间的差距。学习小组采用组长负责制,由各组员轮流担任组长,以调动全体组员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需要根据实际学情备课,在学习通和U校园平台上传补充的学习资料与资源,发布学习小组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学生则需要借助教学平台完成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如围绕单元主题阅读相关材料、进行批判性思考与讨论、制作用于课堂小组展示的PPT等。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任何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随时向教师进行在线求助。

3.2. 课中教学

在课中教学阶段,教师主要充当着教学指导者和启发者的作用。教师需要围绕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在课前在线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问题解决性授课,并要求学生完成随堂测验或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给予其具体客观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并对学生或小组表现进行评分,计入其平时成绩。这一过程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度学习,并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活动。

3.3. 课后提升

在课后提升阶段,教师主要起到促进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与本节课程主题相关的具体学习项目,如完成一段“趣配音”、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学生将项目成果以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分享到学习通平台进行展示,教师对小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并计入其平时成绩。此过程以课程内容为依托,通过丰富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小组团队协作,“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不仅有助于全面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进一步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 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估

为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以学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用性,笔者展开了为期一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

4.1.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为陕西某民办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包括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两个班级人数均为40,属同一专业,且由同一名教师教授英语课程。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两个班级学生的前测英语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 = 0.981 > 0.05),整体英语水平相当,适合进行对比实验。

Table 1.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results of pre-test scores of experimental class and control class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4.2. 实验过程

在2022~2023秋季学期开学后,笔者在代课的四个班级中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了前测。前测试卷为一套涵盖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的综合英语试题,试卷构成与CET4类似,但难度相较略低。基于前测成绩的统计分析,笔者选定成绩最为接近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认定其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本研究所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为期一学期的大学英语教学,对照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在该学期结束后,笔者再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后测,后测试卷与前测试卷题型一致且难度相当,同样由学生在学习通完成。

4.3. 实验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5] 。首先,通过对两个班级前后测成绩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如图2所示,整体来看,不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后测成绩都明显高于前测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均值分别为60.88、60.81,后测成绩均值分别为80.30、74.92,说明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两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均得到了提升。

(注:图中斜虚线表示所有前测成绩 = 后测成绩的情况)

Figure 2. Pre-test and post-test scores of experimental class and control class

图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后测成绩

为比较两个班级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及后测成绩分别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详见表1表2

Table 2.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results of post-test scores of experimental class and control class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注:*p < 0.05,**p < 0.01。

如前文所述,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不存在组间显著性差异 (t = −0.024, p = 0.981 > 0.05),说明两个班级学生在教学实验开展之前的英语水平基本一致。然而,针对后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级存在组间显著性差异(t = −2.256, p = 0.027 < 0.05),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说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本研究所构建的以学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5. 结语

本研究以“以学为中心”和“混合式学习”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实施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对比教学实验,以验证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用性。研究发现,经过长达一个学期的实验,相较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对照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班学生英语成绩提升更为明显,说明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推动着英语教学从传统“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质的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路径。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师应努力打破固有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寻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以切实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能。

课题基金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以学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程话语体系重构研究”(项目编号:SGH21Y04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Kiraly, D. (2000)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 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t Jerome Publishing Ltd., Manchester.
[2] 李培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J]. 中国高等教育, 2011(14): 8-9.
[3] Garrison D.R. and Vaughan, N.D. (2008)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ramework,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Jossey-Bass Inc Pub Publisher, San Francisco.
https://doi.org/10.1002/9781118269558
[4] 教育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23-28.
[5] 秦晓晴. 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