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隐喻在《鲁迅小说全集》中的修辞效果
The Rhetorical Effect of “Up” and “Down” Metaphors in Complete Stories of Lu Xun
DOI: 10.12677/ML.2023.114179, PDF, HTML, XML, 下载: 188  浏览: 2,578 
作者: 黎文琳: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 “上”“下”认知隐喻垂直隐喻《鲁迅小说全集》“Up” and “Down” Cognitive Metaphor Vertical Metaphor Complete Stories of Lu Xun
摘要: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隐喻理论解读“上”和“下”隐喻在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的修辞效果。该书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全部小说创作,其中短篇小说32篇,中篇小说一篇,共计33篇,它们分别选自《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上”和“下”这一对概念构成的垂直隐喻建构了一个隐喻体系,为我们解读这部经典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重要的认知参照。在“上”与“下”这对隐喻概念体系中,在它们构成的社会等级域,动作域,方所域,数量域及程度域中,“上”通常表示积极乐观的一面,而“下”基本都反映消极不满的负面情绪。笔者运用定量统计方法统计文本中“上”和“下”的次数,再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甄别带有隐喻意义的“上”和“下”例句。研究发现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尽管“上”这个字出现的次数要比“下”更多,但带有隐喻意义的“上”的次数却远小于带有隐喻意义的“下”的次数。这种现象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突出了文本灰暗的主题,反映了作者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愤怒,不满及反抗。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role of “up” and “down” metaphors in the Complete Stories of Lu Xun by applying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This book contains all of Lu Xun’s novels, including 32 short stories and one novella, a total of 33 pieces, which are selected from Call to Arms, Hesitation and Old Tales Retold. The vertical metaphor of “up” and “down” constructs a metaphor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new angl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is classic work. In the metaphorical conceptual system of “up” and “down”, in the social hierarchy domain, action domain, position domain, quantity domain and degree domain formed by them, “up” usually represents a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side, while “down” basically reflects negative emotions.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method is applie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up” and “down” in the text, and then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metaphorical “up” and “down” example sentences.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word “up” appears more frequently than “down” in the classic work, the number of “down” with metaphorical meaning is much bigger than that of “up” with metaphorical meaning. This phenomenon reflects Lu Xun’s anger, dissatisfaction and resistance to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aphor.
文章引用:黎文琳. “上”“下”隐喻在《鲁迅小说全集》中的修辞效果[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4): 1343-134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4179

1. 引言

鲁迅的小说内容多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针砭时弊地发掘并指出问题的内在本质,抨击封建礼教社会,抒发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激愤与反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进行文本分析的意义 [1] 。

空间概念词“上”和“下”构成相互对应,连接紧密的垂直隐喻体系,“上”一般反映的是积极情感的一面,而“下”一般带有消极负面因素 [2] ,这个体系具有相当明显的感情色彩和情感倾向。自21世纪初,“上”“下”空间隐喻意义研究在国内颇受欢迎,但是高质量文献并不多,知网上CSSCI文章才仅有12篇。国内大多学者在研究空间隐喻的英汉对比,比较分析四个空间概念词(上,下,up,down)的隐喻拓展。学者何悦嘉 [3] ,陈辰 [4] ,陈燕平 [5] ,刘晓宇 [6] [7] 对比分析了空间概念词“上”“下”“up”“down”非空间域隐喻的意义,对空间隐喻的经验基础和拓展过程做了认知分析。但没有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肖家燕教授结合了文本《红楼梦》对“上”“下”空间隐喻进行了分析,但是侧重点在于翻译策略而不是“上”和“下”的隐喻意义及其使用职能 [8] 。很少有学者对文本中空间隐喻词“上”“下”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并且目前还没有人用认知隐喻理论解读过鲁迅文集,这是一个较大的研究空白也是本文的研究创新点。

本文运用认知隐喻理论解读鲁迅的经典著作《鲁迅小说全集》,其中收录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的全部篇幅,共收录鲁迅小说33篇。笔者对文本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先用Microsoft Word找出文本中“上”,“下”出现的次数,再甄别出其中有隐喻意义的例句进行分析,旨在观察小说《鲁迅小说全集》中上下隐喻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在文中的作用,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在小说中用垂直隐喻抒发情感表达主旨。

2. 认知隐喻理论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 [9]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在语言中,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讲是隐喻的”,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不仅仅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以一个事物来认识另一个事物的这种潜在的隐喻思想”,隐喻更是人类普遍的认知工具,是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是构筑概念系统的必要手段 [10] 。我们首先以隐喻化的概念思维,然后以隐喻化的语言表达,我们在语言中见到的隐喻表达式不过是一种浅层表现,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 [11] 。

3. “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文本分析

3.1. 统计情况

笔者使用软件Microsoft Word对文本进行搜索查找和统计,发现在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上”出现了1293次,“下”出现了795次,在对这些例句进行甄别后,发现具有隐喻意义的“上”有134次,具有隐喻意义的“下”有224次,分别占原型的10.4%和28.2%。其中,原型“上”快有“下”出现的次数的两倍,但具有隐喻意义的“上”要远低于具有隐喻意义的“下”的次数。在“上”与“下”这对隐喻概念体系中,“上”一般反映的是积极情感的一面,而“下”一般带有消极负面因素。《鲁迅小说全集》抨击封建社会的“吃人”现象,该作品中尽管“上”这个字出现的次数要比“下”更多,但带有隐喻意义的“上”的次数却远小于带有隐喻意义的“下”的次数。这种现象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反映了《鲁迅小说全集》中作者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不满与愤怒。

3.2. 文本分析

统计数据很清楚地展现出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带有隐喻意义的“下”要远多于带有隐喻意义的“上”。具有隐喻意义的“上”和“下”可以细分为五个域:社会等级域、动作域、方所域、数量域、程度域。通过对每一个具有隐喻意义的“上”和“下”进行辨别分析和分类,可以得到表1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the metaphorical domains of “up” and “down”

表1. “上”“下”隐喻意义目标域分布

从表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社会等级域,动作域和方所域中,“下”的隐喻词数和使用词数都要多于“上”,尤其是在动作域,“下”隐喻用法在文本中的次数是“上”的几倍。而在数量域和程度域中,“下”的隐喻频率却低于“上”,且它们的隐喻次数和使用次数相比较其他域相对较少。经过分析文本语境,笔者发现,虽然在数量域和程度域中“上”的隐喻次数多于“下”,但例句仍是消极含义,负面因素超过正面因素,呼应文本主题,表达对那时社会的不满和呐喊。接下来,笔者将依次从社会等级域,动作域,方所域,数量域和程度域分析“上”和“下”的隐喻,分析作者鲁迅是如何让“上”和“下”的隐喻服务于文本,突出灰暗消极的主题。

3.2.1. 社会等级域

从社会等级层面上分析,权势级别关系被隐喻成有高低贵贱的上下关系。“上”代表的是较高的地位,而较低地位则是用“下”。“上”为尊,“下”为卑。如:上帝,皇上,圣上,上等。文本中“上”在社会等级域中的隐喻有11个用法,分别为:上头,上等人,上大人,上谕,太上皇,皇上,上帝,圣上,上真,太上老君,上流。文本中“下”在社会等级域中的隐喻有13种用法,分别为:下等人,下等相,乡下人,中下级官员,文体卑下,最下一级武官,下民,下属,下里巴人,下大夫,下流,下至弄臣,无臣于下。

文本例句:

① 他又恐惧又高兴的退了出来,摸一摸疙瘩疤,立刻把大人的吩咐传给岸上,树上和排上的居民,并且大声叮嘱道:“这是送到上头去的呵!要做得干净,细致,体面呀!……” [12] (以下文中引用语,只标页码)。

② “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90)

例句①中的“上头”是指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即长辈或其他地位尊贵之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具有隐喻意义的“上”例句中搭配的形容词“干净”“细致”“体面”都是极具正面积极色彩的词语。而与之相对应的“下”则指的是地位低微卑贱之人,像例句②中“乡下人”就是地位低贱卑微,没有见识,不见世面之人。在这个具有“下”隐喻意义的例句中,搭配的形容词是“可笑”,“不见世面”这样带有贬低,负面消极色彩的词语。整篇小说中共出现过24次“乡下人”这个表达,以显示对生活在乡下的居民的不屑与轻蔑。这里的“上”,“下”隐喻的是权势社会等级关系。权势级别关系被隐喻成有高低差异的上下级关系。“上”代表处于权势地位更高级别的高低位者,而“下”代表的是处于权势地位较低级别的低地位人。如例句①②,作者用含有社会等级域隐喻意义的空间概念词展现社会等级的差别,自然地给文章增添正面或负面情感倾向。在文本的社会阶级目标域中,不管是“上”“下”的隐喻使用次数(“上”34次,“下”51次)还是含“上”“下”隐喻意义的词数(“上”11词,“下”13词),“上”都要多于“下”。从“上”“下”隐喻次数便可看出作者花了更多篇幅来描述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状况,结合作者鲁迅当时处在的社会时代背景,空间认知隐喻的用法巧妙地展现了高低尊卑等级森严,具有封建礼教阶级色彩的病态的社会,负面悲观色彩自然多于正面积极效应,奠定了悲苦的基调,凸显了灰暗的主题。

3.2.2. 动作域

从动作来看的话,带有积极乐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做出的动作用“上”,怀着消极悲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做出的动作用“下”。经过对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每个含有“上”和“下”词语的定性分析和甄别统计,文本中“上”在动作域中的隐喻用法共有22种,比如:迎上去,泡上茶,上堂,写上名字,上朝廷,堆上笑。而文本中“下”在动作域中的隐喻有57种用法,例如:跪下去,淌下眼泪,窈陷下去,消沉下去,低声下气,写下,砍下头颅。而且在文本的动作目标域中,“上”“下”的隐喻使用次数“上”(57次)也要远多于“下”(116次)。从数据中便可看出作者描写了更多带有消极悲观倾向的动作,为小说增添了黑暗凄凉的氛围。

文本例句:

① 沛君不开口,望见听差的送进一件公文来,便迎上去接在手里。(314)

② “‘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98)

③ “热退了之后,拿小便,送到我的,医院里来,查一查,就是了。装在,干净的,玻璃瓶里;外面,写上名字。”(310)

④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303)

动作域中的“上”和“下”反映了心理和精神状况,“上”表示积极理想的心理状态,而“下”表示消极低落的精神状况。动作域的隐喻拓展意义和经验基础可以从肢体语言中体现出来,在肢体语言上的体现卑躬屈膝,垂头丧气常常是与心情低落,沮丧和难过相联系起来,而昂首挺胸往往表示人快乐,舒适的积极心理状态。往往这种隐喻情况下,“上”意味着快乐,兴奋等积极情绪,而“下”则意味中沮丧和悲伤等消极情绪。例句①中“迎上去”就体现了沛君表现出来的轻松的心情,与后文“沛君便十分安心似的沉静地走到自己的桌前”相呼应。例句②中“跪下了”表示的是下跪时的状态,而下跪和磕头都是中国传统封建的礼仪,地位低下的人通过向地位尊贵的人行礼以表示自己的尊敬,同时反映出自己地位的低下。这句话中的“跪下了”不仅反映出地位的卑下还侧面表示出阿Q急切而沮丧的心理活动。而例句③和例句④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例句③中,“写上名字”其实也侧面反映出主人公对于自己热退了的轻松愉悦的心理,“写上”和“写下”本都可以使用,意义差别也不大,但作者在此处用的“写上”名字,则暗示了主人公的积极情绪。而例句④中,“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则表现主人公强烈的消极情绪。可见作者对于“写上”和“写下”的使用很讲究,并巧妙地用一个字的差别来传递不同的情感,让“上”和“下”的隐喻服务于文本,突出灰暗消极的主题。

3.2.3. 方所域

在场所位置层面上,“上”代表的是较好的相对高级的场所,而“下”通常代表的是较次的相对低级的地方。经过对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每个含有“上”和“下”词语的定性分析及统计,文本中“上”在方所域中的隐喻用法共有14种,例如:府上,上首,屯上,上县,上城,道府以上。而“下”在方所域中的隐喻用法共有16种,例如:下房,乡下,下乡,下横,省以下,堂下,下风。

文本例句:

① 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193)

② 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199)

③ “四婶起刻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202)

④ 因为这话是未庄的乡下人从来不用,专是见过官府的阔人用的,所以格外怕,而印象也格外深。(120)

在现实的真实空间中,“上”和“下”代表的是地理位置上的差异。“上”表示海拔较低的方位,而“下”意味着海拔较低的位置。在方所域中,“上”一般可以指向北方移动,“下”可以指向南方移动。但是该文本中的方所域中“上”“下”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给予了“上”“下”的隐喻意义强烈的感情倾向及色彩。例句①和②中的“村镇上”和“府上”都是相对更好的地方,而例句③和④中的“下房”和“乡下”则是较低级的场所。整篇小说中出现过很多次“村镇上”和“乡下”,村镇与“上”搭配,而乡村就与“下”搭配。“上”表示的是高大上,较好的住所,而“下”则代表低贱卑微的场所。人们去较好的地方为“上”,去较差的地方用“下”。农民进城镇叫“上城”,而城市里的人到农村则是称作“下乡”。例句③中的下房,则也是相对于一家之主的卧室“上房”,是相对低贱卑微卧室。在文本的方所域中,不管是“上”“下”的隐喻使用次数(“上”16次,“下”51次)还是含“上”“下”隐喻意义的词数(“上”14词,“下”48词),“上”都要多于“下”。从“上”“下”隐喻次数便可看出作者在描述较低阶层人民的居所花的笔墨远多于较高阶层,作者对底层人民的高频描写无疑增添了文章的悲剧效果,渲染了凄凉氛围,可见作者“上”“下”隐喻意义的使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可忽视的修辞效果。

3.2.4. 数量域和程度域

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上”和“下”在数量域和程度域中的隐喻相对不太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区别。且在数量域中常常是“上”和“下”连在一起使用:五十岁上下,四十上下,六十里上下。而在程度域中,带有“上”的隐喻用法共有11种,分别是:比得上,说得上,比不上,看他不上,走不上,不上一更,背不上,凑不上,犯不上,够不上,不相上下;而带有“下”的隐喻用法仅有2种:不相上下和不下于小D。

文本例句:

①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80)

② 加上两鞭,一径飞奔前去,一气就跑了六十里上下,望见前面有一簇很茂盛的树林,马也喘气不迭,浑身流汗,自然慢下去了。(337)

③ 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191)

④ 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101)

例句①和②分别是“上”和“下”在数量域的隐喻用法。光从“五十岁上下”和“六十里上下”来看,这两个表达似乎是中立的,没有任何情感倾向。但是在语境中作者对杨二嫂的变化之大感到震惊,不能把眼前这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腿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与昔日美丽的“豆腐西施”杨二嫂联系起来。所以在文本中“上”和“下”的这个程度域隐喻“五十岁上下”整体上还是传递消极悲观的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例句③中的“比不上”和例句④中的“不下于”都在“上”和“下”这两个概念上加了否定词。所以此时的“下”,“不下于”表达的是对程度和层级的肯定意义,而这里的“上”,“比不上”则表达了对程度与层级的否定。放在例句中的具体文本中分析,很容易发现,我们不管是例句③还是例句④,不管是“上”还是“下”的隐喻,这些例句均是表达否定消极的意义。其实通过前面列举就可以发现,即使脱离了原文文本的语境,也很明显可以看出程度域中除了前面两种“比得上”和“说得上”,其他“上”皆是加了否定词,“比不上”,“凑不上”,“够不上”,“犯不上”等词都是表示消极否定的意义,并无乐观积极的暗示。而“下”在文本中的程度域隐喻“不下于小D”虽然也是加了否定词,但是例句中说的是“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瘦和乏都是明显带有消极情绪的词,这种语境下的程度域加了否定词的“下”的隐喻“不下于”也没有积极肯定的含义,凸显的仍是悲凉消极的氛围。

3.3. 例外情况

整体上,文本《鲁迅小说全集》中“上”和“下”构成的垂直隐喻都带有一定感情色彩。“上”代表积极乐观,“下”代表消极悲观,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上”和“下”的隐喻用法并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比如数量域中的隐喻用法。还有些情况中,“上”的隐喻用法可能是带有更多负面因素的,而“下”的隐喻用法却是积极意义。比如“犯上”,“上”指的是长辈或其他地位尊贵之人,而“犯上”是指冒犯或违抗尊长,显然是带有消极对抗的倾向。又比如“下过一番研究”,此处的“下”可理解为“花费精力做研究”,也明显是积极因素多于负面因素。但是这种例外情况毕竟有限,对文本中“上”和“下”构成的垂直隐喻的感情倾向的大方向影响不大。

4. 结论

通过认知隐喻理论对《鲁迅小说全集》文本的分析,我们探讨了文中对于“上”“下”这一对认知概念的隐喻意义及其所带有的情感倾向。通过对文本中带有“上”和“下”的例句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鲁迅小说全集》中有大量“上”和“下”这一相对概念构成的认知隐喻,尽管带有“上”的例句要多于“下”的例句,但带有隐喻意义的“下”的例句要远多于带有隐喻性用法的“上”的例句。在它们构成的社会等级域,状态域,方所域,程度域及时间域中,“上”通常表示积极乐观的一面,而“下”基本都反映消极不满的负面情绪。而“下”这带有浓烈消极负面因素的隐喻远多于“上”这带有积极向上的隐喻这一现象,意味着在鲁迅建构的《鲁迅小说全集》这个文本中,“上”“下”这对概念的认知隐喻点明了文本主旨,与该小说压抑,绝望,愤怒,反抗的主题一致。但该研究也有局限的地方,第一,对于具有隐喻意义的例句的甄别相对比较主观,带有“上”,“下”隐喻意义例句数量无法做到精准;第二,本文只对该文本进行分析,没有和主旨积极、欢快的文本进行对比,不能证明主旨愉悦欢快的带有积极隐喻意义的“上”的例句就会多于带有消极隐喻意义的“下”的例句。对于以后的研究,笔者打算对比主题消极的文本和主题积极的文本中“上”“下”认知概念中隐喻意义出现的频率,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主题态度和垂直隐喻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汪珍, 杨思慧, 胡东平. 框架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中隐喻的英译策略——以《狂人日记》和《药》为例[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1): 87-94.
[2] 司建国. “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北京人》的认知文体学分析[J]. 外语学刊, 2011(1): 21-24.
[3] 何悦嘉. “上/下”域空间隐喻初探[J]. 社会科学家, 2006(S2): 7-8.
[4] 陈辰, 黄龙杨. 英汉纵向空间维度介词的意象图式和隐喻拓展——以空间介词“上” “下” “up”和“down”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 37(10): 31-39.
[5] 陈燕平. 空间隐喻概念“上、下”的英汉对比研究[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8(S1): 102-104.
[6] 刘晓宇, 刘永兵. 英汉上下空间概念的隐喻——基于语料库的比较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 24(1): 7-11.
[7] 刘晓宇, 刘永兵. 英汉“深/浅”空间隐喻的普遍性与文化差异性[J]. 现代外语, 2020, 43(6): 743-755.
[8] 肖家燕. 优先概念化与隐喻的翻译研究——《红楼梦》“上-下”空间隐喻的英译策略及差额翻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4): 105-109.
[9] 刘云红. 认知隐喻理论再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8): 16-18+29.
[10]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1] 王晓俊. Lakoff隐喻认知理论之反思——尝试对隐喻“比较”实质的诘难回应[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8(1): 133-138.
[12] 鲁迅. 鲁迅小说全集[M]. 南昌: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