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的数据,到2018年底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将近两千五百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八 [1] 。研究预测在未来三十年中,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会是一种常态,老年人口数量增长趋势从平稳增长向快速增长转变 [2] 。研究指出到二零三零年,我国将会进入到超级老龄化社会 [3] 。因此,我国将面临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面对如此情况下的老龄化挑战,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质量,这不仅成为了解决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我国实行“健康中国”伟大战略发展的重要方针 [4] [5] 。然而鉴于我国的地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问题,不同地方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程度并不相一致,养老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也都有着极大的差别 [6]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城乡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朝着多元化、具体化趋势发展 [7] 。
通过梳理回顾已有文献发现,既有研究中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群体,例如空巢老人、失能老人这些群体,研究从某种角度而言是缺乏系统思考,并不全面的。因此,为实现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优化,探析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本文选择2018年CLHLS截面数据中部分变量及数据,从城乡老年人真实需求出发,针对多种类别的社区养老服务,从多个层面进行整合分析,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探究影响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条件,从而为合理且科学的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以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指示性依据。
2. 文献综述
(一) 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的概念界定的研究开展得较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学者就将当时的社区养老服务称之为“社区照顾” [8] 。柏萍指出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要使居住在家的老人得以享受到由社区所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上门服务,从而使得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得以实现兼容。苏振芳等也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之处,就是在于居家老人也能享受和体验到社区所供给的多层多元、专业且行之有效的养老服务 [9] 。
(二)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综述
探讨分析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问题,王宇借鉴参考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展开分类思考,他认为可以将老年人的需求概括为日常照料、物质生活、健康保健和精神文化这四个层次的需求;朱奕臻等从另一角度将老人的需求概括为物质文化、健康、亲情与社会化需求四个方面。在从老年人视角分析,探析老年人需求的研究中,Valkilaetal在研究芬兰地区的老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问题之后,发现了老年人在做家务、解决私人事务以及娱乐活动等的需求上表现更为突出;刘峰等研究指出年龄越大的老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且所需要的养老服务种类更多。
(三)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城乡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对于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统一,杜鹏、王永梅等人通过各自的研究,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但对于影响因素的分类层面大致相同 [10] 。整合各位学者的研究思路,可以进行归类概括,大致分为个体特征因素、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除此以外,王琼加入传统文化因素展开思考与研究 [11] ,丁一从网络因素方面为该领域研究扩展思路,此外,张文娟等结合Anderson模型,从倾向、使能、需求三类因素和社区环境因素分析城市老年人在机构养老方式上的意愿倾向 [12] 。可见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也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且会存在一定不同,那么以需求为导向依据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就是很有必要 [13] 。
(四) 述评
通过对梳理回顾已有文献发现,既有研究中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群体,例如空巢老人、失能老人这些群体,研究从某种角度而言是缺乏系统思考,并不全面的。因此,为实现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优化,探析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本文选择截面数据中部分变量及数据,从城乡老年人真实需求出发,针对多种类别的社区养老服务,从多个层面进行整合分析,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探究影响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条件,从而为合理且科学的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以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指示性依据。
3. 研究的数据与方法
(一) 研究数据及变量选取
1. 数据来源
研究选取2018年CLHLS截面原始数据共计15874条,为实现对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选取确定对应变量及数据,对所确定的指标变量及对应原始数据进行筛选,选择60岁及以上老人的数值,去除原始数据中的空值对应数据,此外部分无法回答的数据、作答者拒绝回答和不知道的数据、明显与问卷所涉问题标准无关的数据也作剔除。最终筛选剩余3120条初始数据进行汇总合并,对变量值进行加总整合为所需变量。
2. 变量选取
本文所需因变量为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相关内容,将所获取数据的“起居照料”、“上门看病”、“医疗保健”、“日常购物”、“聊天解闷”、“社会娱乐”、“邻里纠纷”八项指标归类汇总为生活照料需求、医疗护理需求、精神文化需求、调节维权需求四个方面。
本文所探讨的自变量是影响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因素条件。结合前文所述文献梳理结果,本文将从个体特征、家庭结构、社会经济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五个方面进行展开讨论,将所获取数据中的15项变量及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为上述五项新的变量,其中对于部分原始数据中繁冗复杂的数据变量,按照调查问卷中的模块类别进行整合,最终进行加总整理,并对最终加总结果划分等级,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工作。具体各变量定义及赋值情况见表1。

Table 1. Assignment definition and assignment table of each variable
表1. 各变量赋值定义及赋值表
(二) 研究方法与假设
1.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按照整体与分类相结合的要求,通过对2018年CLHLS截面数据所筛选得到的3120条数据,分别从上述选取的自变量层面、因变量层面分别展开描述性统计的分析思考。从整体视角观察所获取数据中的老年人现状,从个体特征、家庭结构、身心健康状况、经济情况等角度对老年人现状做统计;从分类角度,将总体、农村、城市三类分别统计本研究的因变量指标,统计八项养老服务需求的频数及占比。
2. 卡方检验
经过前文的文献梳理以及对已有研究的认知,发现部分研究点明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存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将对所筛选2018年CLHLS截面数据采用
检验,分别从年龄和性别两个指标展开对城乡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差异结构分析。
3. 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的因变量为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类标准,可分为生活照料、调解维权、医疗护理、精神文化这四个方面的需求,具体在调查数据中表现为起居照料服务、聊天解闷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日常购物服务、社会娱乐服务、邻里纠纷服务、法律维权服务、上门看病服务八项内容。Logistic模型是用来考察分类结果(即Y)与若干影响变量(即X)之间关系的概率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借助多变量分析方法,来预测分类变量中每一类所发生的概率,适用于因变量是二分类变量的情况。因此,从研究数据特证、研究目的出发,选择建立函数:
(1)
生活照料需求、医疗护理需求、精神文化需求、调解维权需求的分析模型表示如下:
(2)
上式(2)中,
为本文所想要研究的因变量即城乡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文化和调解维权四个方面需求的发生概率,当其大于1时,表示有需求比无需求的概率更大;
为参与讨论的自变量;
是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是回归截距项。
本文用于分析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具体模型如下式(3):
(3)
上式(3)中的f(p)表示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包括生活照料需求、医疗护理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和调解维权需求。
4. 研究假设
通过前文梳理已有文献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上述理论分析内容,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结构在性别方面具有差异;
假设2: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结构在年龄方面具有差异;
假设3:个体特征因素对于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
假设4:家庭结构因素对于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
假设5:社会经济水平因素对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
假设6:身体健康状况因素对于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
假设7:心理状况方面的因素对于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
4. 研究结果分析
(一) 城乡老年人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按照整体与分类相结合的要求,通过对2018年CLHLS截面数据所筛选得到的3120条数据,分别就老年人现状(即自变量)以及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即因变量)做描述性统计,具体见表2。

Table 2.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表2. 老年人现状的统计描述
上述表2反映了我国城乡老年人的现状。从个体特征、家庭结构、社会经济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五个方面来分析这15个变量的具体情况。
1. 个体特征方面
从年龄角度观察,中低龄组略少于高龄组;从性别角度,样本数据中参与讨论的女性老年人数比男性老年人数稍多一些;从居住地视角观察,参与分析讨论的数据中城市老年人数远高于农村老年人数;在接受教育水平层面上,未接受过教育的老年人口数相比较数量占首位,其次就是受教育程度为小学教育水平的老人人口数位居第二。
2. 家庭结构方面
观察样本中90%以上的老年人均养育多名子女,此外,生育儿子的老年人占比不足10%,大多数老人都没有生育儿子。
3. 社会经济水平
据老年人自行评价后的数据可以看出,接近90%的老年人认为生活来源是足够的,仅有9%左右的老年人认为其经济水平较差。
4. 身体健康状况
在一般能力方面、反映认知能力方面、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以及生理状况测评方面,90%左右的老年人都水平较好,仅有极少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5. 心理状况方面
从性格情绪和抑郁焦虑水平层面观察,80%以上的老人性格情绪都偏好,抑郁焦虑情况也较少。
(二) 城乡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上文对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概念界定与分类,本文将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由“起居照料、上门看病、社会娱乐、日常购物、医疗保健、聊天解闷、法律维权、邻里纠纷”八项内容分为生活照料需求、“医疗护理需求”、“精神文化需求”、“调解维权需求”四类。详细的需求情况见下表3。

Table 3.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community service demand of urban and rural elderly
表3. 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统计描述
在问卷设计的总体样本中经筛选后参与统计的数据,其中城市样本占样本总数的62.5%,农村样本占样本总数的37.5%。从上述表3的描述性分析,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上是存在一些差异的,上述几类服务需求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医疗护理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调解维权方面的需求、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二是城市老年人对于社区所提供的的养老服务需求量在总体上是大于农村老年人对于其所在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需求量的。
(三)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结构
经过前文的文献梳理以及对已有研究的认知,发现部分研究点明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存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将对所筛选2018年CLHLS调查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从年龄和性别两个方面对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差异结构做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4。

Table 4. Gender structure of community service demand for the elder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
表4. 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性别结构(%)
注:p < 0.05,即代表两变量显著相关。
表4反映了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性别对比。从表格可以看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男性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需求均低于女性。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仅对城市老年人中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显著影响,对于其他三类养老服务需求以及对农村老年人的四类养老服务需求均无显著影响。

Table 5. Age structure of community service demand of urban and rural elderly (%)
表5. 城乡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年龄结构(%)
注:p < 0.05,即代表两变量显著相关。
上述表5是关于城乡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结构上的年龄对比。在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口中,高龄组老年人口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均低于中低龄组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量,这可能与高龄老人占比相对较低有关。从卡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年龄对于城市老年人调解维权需求有显著影响,其余均无显著影响。
(四)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文将按照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文化、调解维权四大类,共计八项具体服务项目,15个自变量,分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两个样本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并探索影响城乡老年人对于其所在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的因素。
1. 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
下述表6为城乡老年人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包括起居照料类服务需求(模型一)和日常购物类服务需求(模型二)两部分内容。

Table 6.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ife care service demand
表6. 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
注:*** p < 0.01,** p < 0.05,* p < 0.1;系数值为比值比(odds ratio),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变量名称的括号内为对照组。
在个体特征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在家庭结构因素中,子女数量对于农村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类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显著性影响,子女性别结构因素(即是否生育儿子)对城市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类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此外,生育子女的农村老年人对此类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的概率更低,生育有儿子的老年人对于此类服务需求的概率更低;在社会经济水平因素中,自评经济水平比较富裕的老年人相比较自评经济水平较为困难的老人,其对生活照料类服务方面需求的概率相较更低些;在身体健康状况方面,日常活动能力这一指标,对于城市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类服务方面的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日常活动能力为一般等级的老人以及日常活动能力为较好等级的老年人,相较于日常活动能力等级为差的老年人,其对这些生活照料类服务方面的需求相较更低些。在心理状况方面,各因素指标内容对于城乡老年人在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都无显著影响。
2. 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
下表7为城乡老年人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包括医疗保健需求(模型三)和上门看病需求(模型四)。

Table 7.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ervice demand
表7. 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注:*** p < 0.01,** p < 0.05,* p < 0.1;系数值为比值比(odds ratio),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变量名称的括号内为对照组。
在个体特征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对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身体健康状况方面,生理状况对城市老年人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心理状况方面,越是抑郁焦虑的老人对于医疗护理服务需求的概率更高。
3. 精神文化类服务需求
下表8表示城乡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包括社会娱乐(模型五)和聊天解闷(模型六)两部分内容。

Table 8.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ervice demand
表8. 精神文化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注:*** p < 0.01,** p < 0.05,* p < 0.1;系数值为比值比(odds ratio),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变量名称的括号内为对照组。
在个体特征因素方面,中低龄组农村老人对于精神文化服务需求的概率更高;在家庭结构因素方面,婚姻状况对于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养育子女的城市老人对于精神文化服务需求的概率更低,而养育子女的农村老人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缺更高些;在身体健康状况因素方面,生理状况越好的老人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概率相对较低。
4. 调解维权类服务需求
下表9为城乡老年人调解维权服务需求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包括法律维权(模型七)和邻里纠纷(模型八)两部分内容。

Table 9.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diation rights protection service demand
表9. 调解维权类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
注:*** p < 0.01,** p < 0.05,* p < 0.1;系数值为比值比(odds ratio),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变量名称的括号内为对照组。
在个体特征因素方面,受教育程度对城市老年人调解维权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受过小学教育的城市老年人对于此类服务需求相对较低;在社会经济水平层面,生活来源充足与否和自评经济水平对城市老年人调解维权服务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生活来源相对充足、自评经济水平稍好些的城市老年人对于此类服务需求的概率更高些;在身体健康状况方面,反映认知能力对城市老年人调解维权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对农村老年人调解维权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日常活动能力稍差的老年人对于此类服务需求的概率相对更高;在家庭结构因素方面,子女数量对城市老年人调解维权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心理状况方面,各因素对城乡老年人调解维权服务需求均无显著影响。
5. 研究结论
经过一系列分析,最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城乡老年人对于其所在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类服务需求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医疗护理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调解维权方面的需求、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经
检验,性别对城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显著影响,假设1成立;年龄对城市老年人的调解维权需求有显著影响,假设2成立。
2) 总的概括而言,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城市老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家庭结构、身体健康状况对生活照料需求具有显著影响,个体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对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结构、身体健康状况这两个变量对精神文化类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显著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结构、社会经济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这几个变量对调解维权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对农村老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个体特征、家庭结构、社会经济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这几个变量对于生活照料类服务方面的需求都是具有显著影响,个体特征、心理状况因素对于医疗护理类服务方面的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结构对于精神文化类服务方面的需求都具有显著影响,身体健康状况对于调解维权类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显著影响。
3) 从总体视角而言,个体特征因素对于老年人生活照料类服务方面的需求、医疗护理类服务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类服务方面的需求、调解维权类服务方面的需求均具有显著影响,假设3成立;家庭结构因素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精神文化类服务需求、调解维权类服务需求均有显著影响,假设4成立;社会经济水平因素对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调解维权类服务需求均有显著影响,假设5成立;身体健康状况因素对生活照料类服务需求、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精神文化类服务需求、调解维权类服务需求均有显著影响,假设6成立;心理状况因素对医疗护理类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假设7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