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东仁《土豆》中及物性小句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itive Clauses in Kim Dong-in’s Potato
DOI: 10.12677/ML.2023.119567, PDF, HTML, XML, 下载: 316  浏览: 453 
作者: 郑 媛: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关键词: 《土豆》及物性过程小句Potato Transitivity Process Clause
摘要: 《土豆》是韩国作家金东仁的代表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在贫民窟的福女一步步沦落直至走向死亡的悲剧故事。本文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系统的过程理论,以《土豆》为语料,进行实例分析和评价,旨在展现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心态转变,揭示语篇主题和深层内涵,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韩国文学作品中的可行性,以期让读者从语言学的视角进一步理解该小说并感受韩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Abstract: Potato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short stories of Korean writer Kim Dong-in, which tells the tragic story of a woman living in the slum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n the 1920s, who falls step by step until her death, and her name is Fu Nu.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theory of transitivity system in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s applied, and the Potato is used as the corpus for cas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e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nd the changes of mentality in different periods, reveal the theme and deep connotation of the discourse, and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Korean literary works. It is hoped that readers can further understand the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and feel the unique charm of Korean literature.
文章引用:郑媛. 对金东仁《土豆》中及物性小句的分析[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4225-423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9567

1. 引言

金东仁是韩国近代文学史的先驱,他的文学创作涉略小说、随笔和文学评论等领域,文学成果颇为丰富,作品展现着唯美主义、自然主义以及民族主义等多种文艺思潮。金东仁是韩国文学史上首次撰写现代小说,并且确立了现代韩国短篇小说形式的里程碑式人物。《土豆》发表于1925年的《朝鲜文坛》,是金东仁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在韩国家喻户晓,正是《土豆》的面世更加确立了金东仁在韩国文学界的地位。金东仁创作《土豆》时,韩国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国家主权和百姓尊严尽失之下,社会氛围压抑黑暗至极点。《土豆》是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讲述了主人公福女悲惨一生的故事。福女十五岁时,被卖给比她年长二十岁的光棍汉做妻子,男人无能且懒惰,二人生活极度贫困,沦落至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贫民窟。为除虫患,政府雇佣女人们来抓虫。期间,福女发现了无需劳动并能多挣钱的诀窍——向监工卖身。自此,福女的道德观发生巨大的转变,将出卖肉体当作营生的手段。后来,福女去王掌柜家偷土豆被抓,便用身体赎罪,做了王掌柜的情妇。某天,王掌柜买回一个老婆,结婚当晚,福女因嫉妒手持镰刀闯进洞房,却被王掌柜夺刀,遇害身亡。

目前学界对金东仁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领域,其中韩国学术界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涵盖对金东仁本身的研究,对金东仁作品的研究,对金东仁的思想及其文艺思潮的研究。而中国学术界一方面是关于金东仁和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如金东仁和郁达夫的比较研究 [1] ,金东仁和鲁迅的比较研究 [2] ,以及金东仁和滕固的比较研究 [3] 等;另一方面集中于对金东仁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如对《土豆》中的华人形象研究 [4] ,对金东仁初期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5] 等等。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金东仁及其作品进行的研究总体而言不很充分,及物性系统的过程理论为分析小说文本提供新思路,有助于揭示小说主题和语篇的深层内涵。本文以金东仁的短篇小说《土豆》为语料,通过辨析《土豆》中及物性小句的过程性质与功能,解读小说人物的外部经历与内心世界,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揭示语篇的深层含义,从而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赏析韩国文学作品中的可行性,有助于读者从语言学角度进一步理解该小说。

2. 及物性系统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表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语言功能与语言系统是一一对应的,即语言系统的及物性系统、语气和情态系统以及主述位系统体现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6] 。语言的首要功能是概念功能,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经验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和“语态”体现。及物性是一系列的选择,通过这些选择,说话者、过程的参与者和与过程相关的环境成分构建说话者外部世界的过程经验及其所感知的内部世界的过程经验。原则上,及物性功能包括三个构成成分:(1) 过程本身;(2) 过程中的参与者;(3) 和过程相关的环境。韩礼德将小句的过程类型分为以下六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以及存在过程 [7] 。物质过程、心理过程以及关系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的主要过程类别,这三类过程两两结合产生其他过程类别: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的交界是行为过程,言语过程介于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之间,存在过程兼具物质过程与关系过程的特征。及物性系统通过分析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反映语言的概念功能。不同类型过程小句的功能和意义不同,暗示作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态度表达。

3. 《土豆》的及物性分析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指导下,分析语篇有助于解读语篇主题和深层内涵。六种及物性过程在短篇小说《土豆》中均有体现,但整体而言,物质过程、言语过程以及行为过程在小说中有关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揭示主题含义也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因此,笔者将聚焦《土豆》中的物质过程、言语过程以及行为过程,选取代表性过程小句进行辨析,解读其对情态和主题的意义,展现日本殖民统治下,韩国社会民不聊生的种种乱象。

3.1. 物质过程小句

物质过程小句是及物性系统中最主要的句子类型之一,它表示物质世界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与事件的过程,通常由表示动作、运动的动词来体现事物所处的过程 [8] 。物质过程包括动作者和目标两大要素,物质过程即是“做”的过程。

(1) 그는 열 다섯 살 나는 해에 동네 홀아비에게 팔십원에 팔려서 (物质过程) 시집이라는 것을 갔다. (物质过程)

(2) 그때 왕서방은 돈 백원으로 처녀 하나 마누라도 사 오게 되었다.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小句(1)是主人公福女仍处于15岁未成年孩童时期,便被以80元卖给了比福女大20岁的男人做妻子。(1)是一个复合句,(1)的前半句是被动物质过程小句,作者未明确交代谁卖掉了福女,动作者未知,福女是动态动词팔리다(被卖)的目标;(1)后半句的动作者是福女,也就是执行动作的人,动态动词为가다(去)。

物质过程小句(2)是王掌柜用100元买来一个老婆,这件事引起后续福女的嫉妒与死亡等悲剧的发生。(2)的动作者是王掌柜,目标是新媳妇,动态动词为사다(买)。

以上两处物质过程体现出“买卖女性”这项行为在当时当地属于社会常态现象,可见社会治理不严明,政府不作为。同时,男女社会地位悬殊,女性处于严重劣势。三从四德规训女性要顺从父亲、跟随丈夫、守着儿子,不能依据自身的独立意识为人处世。女人只得对男人无尽的依附与服从,难以产生自己作为“人”的独立主张,任人买卖也未曾意识到、且毫无能力去反抗这种非人道的残忍现实。福女的悲惨一生是旧时代女性的真实写照,金东仁通过小说揭露了现实的黑暗面,为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旧时代女性尊严的荡然无存。

(3) 왕서방은 말없이 돈주머니를 꺼내어 (物质过程) 십원짜리 지폐 석 장을 복녀의 남편에게 주었다. (物质过程) 한방의사의 손에도 십원짜리 두 장이 갔다. (物质过程)

小说结尾处,王掌柜娶新媳妇当晚,福女因嫉妒手持镰刀闯进洞房,结果却被反杀。直到福女死后的第三天,尸体仍未被埋葬,福女的丈夫、王掌柜以及医生围绕在福女的尸体旁共谋计策,福女之死终以肮脏的金钱交易终了。王掌柜为掩盖杀人罪行,买通了受害者家属和医生,福女的丈夫可以为了三十元而对妻子的突然死亡放任不管,充耳不闻;医生也可以为了二十元做假证,丧失医德。

物质过程小句(3)中,作者运用极其平常的动态动词꺼내다(拿出)、주다(给)、가다(去)以叙述福女的丈夫、王掌柜和医生金钱交易的过程。由此可见,旧社会时代,“买通”这项行为如同商品买卖一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旧社会治理涣散,人们可以随意使用金钱平息事端,挑战公法权。且女性地位低下,女性的生命已然不是生命,沦落为用金钱得以衡量的商品。以金钱为中心、非人道物质主义至上的社会环境下,福女悲惨的一生不会留下丝毫痕迹,金钱物质的狂风巨浪无情地吞噬万千脆弱的生灵。金东仁通过福女个人的悲剧以展现民族生灵涂炭的现状,这亦是语篇的深层内涵。

3.2. 言语过程小句

韩礼德认为,言语过程是关于言说的过程,又称“象征”过程,具有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的特征。言语过程包含说话者、话语内容以及受话者。内容上,话语内容可能是说话者向受话者传递信息,或说话者要受话者做某事;形式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都可作为话语内容 [9] 。

(4) “형님이댔쉐까……형님도 들어갔댔쉐까?”

“님자두 들어갔댔나?”

“형님은 쥐 집에?”

“나? 눅(陸)서방네 집에, 님자는?”

“난 왕서방네……형님 얼마 받았소?”

“눅서방 그 깍쟁이놈 배추 세 패기……”

“난 삼원 받았다.”

복녀는 자랑스러운 듯이 대답하였다.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小句(4)是福女与同在贫民窟并靠出卖肉体为生的邻居女人的一段对话。二人言辞和缓,互相询问对方刚刚是去了谁的家、赚到多少钱等问题。二人丝毫没有对自己所做之事有任何的遮掩或难堪的情绪,以及不耻之感,仿佛生出一种在交流心得的感觉。通过言语过程小句可知,福女作为话者,邻居女人为受话者,得知邻居女人这次出卖肉体只赚到三捆白菜,而赚到三元钱的福女在言语中流露出自豪、沾沾自喜的情绪。

韩国传统社会之下,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女性遵守三从四德。福女本是严教中成长的农家女,如今却抛开伦理观念,甘愿被当作任人发泄与利用的玩物,做着淫乱不堪的勾当,却深深沉浸在这种赚快钱的甜头中毫无罪恶感。出卖肉体不是正当营生的手段,更不是值得比较或自豪的事情,福女却与其他女人公然讨论并攀比这类行径。贫民窟的女人们已将卖身这一行为视作家常便饭,她们扮演着促使福女将自己的行为正当化的角色,也是福女一步步迈向堕落与死亡过程中的帮凶。

同时,旧社会的女性地位低下且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三从四德迫使女人终生依附男人生存,且福女身处于充斥着杀人、偷盗以及通奸等多种卑劣行为的贫民窟,为了存活而从事鄙贱的营生,如此看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土豆》是一部体现环境决定论的自然主义倾向的写实作品。福女从质朴、腼腆、恪守道德准则的农家女,步步沦落成偏执、贪婪、毫无道德底线的卖淫女,这一转变是她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后,对生存的无力与妥协。福女的转变和悲剧人生受制于小空间之下——即生活条件极其恶劣、鱼龙混杂的贫民窟,同时她个人的心态和价值观也难以突破大环境的束缚和禁锢——即日本殖民统治下的韩国社会。金东仁通过塑造主人公福女的形象,以揭露当时万千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与价值立场。

3.3. 行为过程小句

行为过程通常表示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如呼吸、咳嗽、微笑、做梦和凝视等等,实施行为的参与者称为行为者,通常是一个有意识的生命,行为过程从语法上来看更像“做”的过程 [10] 。

(5) 그의 남편은 이것이 결국 좋은 일이라는 듯이 아랫목에 누워서 (行为过程) 얼씬얼씬 웃고 있었다. (行为过程)

行为过程兼具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的特征,在行为过程小句(5)中,福女的丈夫是行为者,金东仁主要通过눕다(躺)和웃다(笑)两个动词所构成的行为过程,生动地刻画出对于自己卖身养家的妻子,非但没有任何愤怒、丢脸以及嫉妒的情绪,反而对此表示十分满意的丈夫形象,描写出男人躺在炕头上笑嘻嘻的丑态,着意突出福女丈夫懒惰、倦怠无力以及贪婪不耻的嘴脸。

福女的丈夫有田不耕,懒惰无能,导致夫妻二人不得不移至生活条件艰苦、鱼龙混杂的贫民窟过活。男人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却因自身的懒惰,迫使妻子福女担当起赚钱养家的责任。丈夫的懒惰无能也是导致后续福女走上不归路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福女的丈夫也是极度自私与残忍的人。在他所认知的两性夫妻关系中,福女不是平等意义上的妻子,而是他赖以生存与赚钱的工具。对于妻子卖身养家的行径,他流露出极其满意的情绪,包括结局同王掌柜与医生共谋福女之死,为赚钱榨干福女最后的剩余价值也无妨。通篇这个男人都是在演绎着动物本能都已丧失的混账行为,他对福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存在,又何谈出于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和爱护呢?二人的夫妻关系是极度畸形的,他们的婚姻无关责任与爱情,丈夫是暴躁残忍的压榨者,妻子沦为丈夫赚钱的工具。由此可见,金钱主义至上的物质社会下,人人为了生存,可以毫无底线地丧尽天良,至此社会乱象丛生。

(6) 십분쯤 뒤에 그는 자기 남편과 그 앞에 돈 삼 원을 내놓은 뒤에 아까 그 왕서방의 이야기를 하면서 웃고 있었다. (行为过程)

行为过程小句(6)是福女偷土豆被王掌柜发现后,用身体偿还并赚了钱,后回家与丈夫笑着讲述当晚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行为过程小句(6)的行为者是主人公福女,她本是恪守道德的农家女,但在贫民窟腌臜氛围的熏染下,深知杀人、偷盗以及卖身等等行径在这里是不会受谴责且被接受的,周围的女人也都如此这般不择手段地生存,所以她也加入了这种“贫民窟风尚”。且福女的丈夫对于妻子卖淫养家的行为丝毫没有任何愤怒以及嫉妒的情绪,甚至满意妻子能够以此多多赚钱。起初规矩勤劳、安分守己的福女认为与其他男人发生关系是禽兽的行为,甚至会立刻死掉,而后堕落到能够笑着和丈夫诉说、和邻居女人攀比卖身这类行径,生出赚快钱既刺激又快乐,何乐而不为的心态。此时福女内心深处的道德观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早已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她选择用肉体换来短暂的安定。

旧社会下,女性地位处于严重劣势,且受教育程度低,生存只能依靠男人。“无知、妥协、服从”是烙刻在旧时代女性身上的代名词,女性难以产生作为“人”的思考,更无从得知自身真正的价值在哪里,难以解决生存困惑,走出时代逆境。这是女性的不幸,亦是时代的悲哀。

4. 结语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系统的过程功能理论,分析了韩国短篇小说《土豆》中的部分小句过程。物质过程客观真实地描写出主人公福女一生悲惨的遭遇,再现了周围的男人们对福女的利用与伤害;言语过程直观地展现了福女的思想转变,从安分守己的农家女堕落成偏执贪婪的卖淫女;行为过程聚焦小说人物的神态、心理以及动作等等,刻画出福女丈夫自私懒惰的人物形象。小说语篇中,各种过程小句交错使用,使小说情节更加跌宕起伏,读者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小说人物的境遇以及社会环境的黑暗。通过对《土豆》进行及物性分析可见,作者金东仁聚焦一位贫民窟女性的一生,为读者展现了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下,韩国民不聊生的各种社会乱象:金钱主义至上的物质社会治理涣散,生灵涂炭;男女地位极其不平等,女性的地位处于严重劣势,同时女性难以产生作为“人”的独立性主张。福女及其身边人的故事是殖民时代下万千穷苦底层百姓的缩影,他们为了生存,只能在逆境中默默承受他人以及社会所带来的伤害,直至死亡。

此外,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解读韩国短篇小说《土豆》提供了新的视角,验证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在韩国文学作品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该小说的深层内涵,也期待更多的学者聚焦韩国文学,进行深度分析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金震海. 20世纪初韩∙中留日作家作品比较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 王宇恒. 鲁迅与金东仁短篇小说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3] 王嘉慧. 金东仁和滕固的唯美主义倾向作品比较[D]: [硕士学位论文]. 威海: 山东大学, 2013.
[4] 林大根. 韩国现代文学中的华人形象: 以《土豆》和《农民》为例[J]. 外国文学研究, 2012(6): 53-62.
[5] 孟佳. 金东仁初期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5.
[6] 马伟林, 崔彦杰.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及物性视角[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5): 114-121+17.
[7] Halliday, M.A.K. and Matthiessen, C.M.I.M.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ition, Hodder Arnold, London.
[8] 周晓康. 现代汉语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性系统[J]. 当代语言学, 1999(3): 36-50+62.
[9] 何伟, 魏榕. 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2(1): 1-20.
[10] Halliday, M.A.K. 功能语法导论[M]. 彭宣维, 等, 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