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及其现实意义
Labor Alienation and It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DOI: 10.12677/ACPP.2023.1211361, PDF, HTML, XML, 下载: 103  浏览: 2,228 
作者: 冯夏萍: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主义异化“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Marxism Alienation
摘要: 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劳动异化理论,该理论是本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哲学地位。在该著作中,“异化”一词最能体现《手稿》整体特征的概念。“劳动异化”理论主要包括四个规定,即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过程自身的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经常能够看到“异化”概念的出现,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的概念,并学习它的时代价值,对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认识劳动异化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Abstract: Marx once proposed a famous theory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is work. Of course, this theory also hold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In this work, the term “alienation” best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uscript. 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mainly includes four provisions, namel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workers from labor product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workers from the labor process itself,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dividuals from their own class essence, and the alie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In Marx's works,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often appears. Studying Marx’s concept of labor alienation and learning its contemporary value is of cruci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in-depth research on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labor alienation.
文章引用:冯夏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及其现实意义[J]. 哲学进展, 2023, 12(11): 2196-220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11361

1. 引言

1844年,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在这一重要著作中探讨了劳动异化的概念。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对于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思考,并通过对劳动异化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工人与产品、工作环境以及自身劳动过程之间的断裂感。这种断裂感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剥削、压迫和种种不平等的关系。通过深入研究劳动异化,我们可以揭示产生劳动异化的根源,并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公正、平等和人性化的社会制度。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相关观点,并分析其对于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 “异化”的产生

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劳动异化概念是其重要的观点之一。但是“异化”这一概念并不是由马克思本人最先提出的,早在18世纪,就由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异化”的概念,但当时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当时卢梭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是“一种损害个人权利的东西”,它代表一种权力的转移, [1] 例如,人民将自己的某种权力转移给政府,接着,由政府代为管理其权力,并接受政府的某种管理。而在19世纪之时,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异化”概念引入哲学的人,他提出,“异化”主要指的是,当主体进行某种活动的时候,主体及其进行活动的产物会变成一种异己的力量,而这种异己的力量会反过来危害自身。除此之外,黑格尔还指出,“绝对理念”是一个主体,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异化,从而损害自然。接着,费尔巴哈是第一个在对宗教的批判和攻击中引入异化概念的人。他从人性的自我异化出发,指出上帝是理性的迷雾,是人性异化的产物,从而便揭示了宗教所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费尔巴哈之后,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赫斯,他将异化概念引入政治经济学,指出货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私有财产是异化的根源。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上述所提及的三位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基础之上,还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从中看到了资本家和工人两者之间的对立,异化劳动的概念最早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笔记本Ⅰ》中提出的,它概括了“异化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篇文章中“异化”一词出现了多次,而“异化”在此文章中的含义指的是:当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变成一种“异己”的、或者说是“敌对”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会反过来与原开始的主体相对立,甚至会变成“折磨”或“摧残”主体的力量。“异化劳动”也就是说劳动的异化,在马克思来看,劳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和劳动这个过程都不属于劳动者,最终都属于资本家所占有——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从经验出发,回归经验世界,强调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痛苦。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的四重规定

1844年,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对“异化劳动”概念以及资本主义非对象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概念的批判。这一论点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以下重要观点。

第一,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指出:“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它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2] 因此,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劳动产品就越丰富,而他自己就越贫穷。工人不仅不能占有自己劳动的产品,反而,在生产过程中丧失自己。基于这种情况,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的结果便造成了物对人的统治,主要表现为劳动产品变成了奴役劳动者的工具。

例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假设一名烘焙师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烘焙师是完全有权利支配他的面包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下,这名烘培师是没权利支配他的面包的生产过程的。一方面,烘培师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是需要保证保质面包的有序生产,如果在生产面包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浪费或者错误的地方,是需要烘焙师傅本人来承担相关成本的,而这很有可能会被资本家克扣其工资的形式来实现。与此同时,另一方面,烘焙师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要受到资本家无时不刻的监督,在制作面包结束之后,还要受到消费者的检验。也就是说,如果面包在制作结束之后若不能成功售出,烘焙师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工资。产生的结果就是,烘焙师制作的面包越多,可供市场消费的面包就相应减少;面包卖的越好,烘焙师就越来越成为资本家的奴隶。

第二,劳动者同劳动过程的相异化。异化劳动不仅仅体现在工人进行产品生产的结果上,而且,还体现在工人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中,工人进行劳动是被迫的、强制的,而非自愿的。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劳动是已经被出售的劳动,是被雇佣于资本家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是悲惨的,更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一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劳动生产过程。而这些也与马克思的劳动观相违背。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本质问题是对人的终极哲学思考“类本质”一词表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能动的阶级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阶级存在。“阶级的异化”意味着“私有制社会中的个人失去了与集体和社会的和谐关系,成为对抗性的、孤立的个人”。 [3] 马克思认为,个人由于异化于其物种的本质,从而失去了与同伴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异化成为不和谐的原因。

第四,人同人之间的异化关系。这一点说明的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资本家与真正的人之间的异化关系。总之,异化劳动的四重关系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递进式的异化分析过程。马克思通过对这四重规定进行分析,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劳动异化所产生的根源。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是由特定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所导致的。以下是马克思在文章中指出劳动异化所产生的根源:

首先,是私有制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是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本因素之一,私有制使得生产资料(如工厂、机器等)归属于资本家所占有,而劳动者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之后才能换取生存所需的劳动报酬。这种私有制便直接导致了劳动者与自己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之间的断裂,劳动成果转化为资本家的私人财富。其次,是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并掌控生产资料,将工人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从中获取利润。这种剥削关系使得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控制权,导致劳动异化现象的产生。接着,是分工和机械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被分割成不同的工序和任务,并通过机械化的方式进行。这种分工和机械化使得劳动变得重复性和单一化,工人们失去了对自己工作过程的控制和创造性的发挥。这样的劳动条件导致了劳动者对工作的疏离感和厌倦感。最后,是商品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都被转化为商品,包括劳动力本身。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可买卖的商品,他们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获取生活所需的劳动报酬。这种商品关系使得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物之间形成了一种冷漠和疏离的关系。

总体而言,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制、剥削关系、分工和机械化,以及商品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的断裂感和疏离感。于是,马克思进一步指出通过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关系,实现社会财富的公有化和平等分配,才能摆脱劳动异化的问题,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解放。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产生的影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困境,对劳动者的心灵、社会关系、贫困和不平等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断裂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存在一种疏离感。因为当工人在进行机械性的重复劳动时,无法实现劳动者自身的创造性和个性。这导致劳动者对所从事的工作失去了意义、热爱和兴趣,从而认为自己的劳动是枯燥乏味的。

第二,劳动成果的剥夺。劳动异化使得劳动者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尽管劳动者通过辛勤努力创造了价值,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劳动者最后却只能获得微薄的劳动报酬。这种劳动成果的剥夺导致劳动者无法真正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从而加剧了社会的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第三,社会阶级的对立。劳动异化加剧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社会阶级对立。资本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掌控者,享有某种特权地位,而工人则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种阶级对立导致了社会不平等、财富两极分化和社会冲突的加剧。

第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劳动异化还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和个人利益的追求成为主导,人们更注重个人利益得失,而忽视彼此之间的合作、信任与共同利益。这种情况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疏离,缺乏彼此关怀和社会凝聚力。

因此,马克思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对个体和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包括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断裂感、劳动成果的剥夺、社会阶级对立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疏离。这些观点成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和改革的基础,并为后来的社会变革运动和哲学家们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的现实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之一,也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时必读的马克思经典著作之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深刻反映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此同时,也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现实遭遇,从而揭露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与斗争。但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不仅仅只是反映经济关系方面。在当下,人们的生活条件状况已然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社会之中仍然会存在着异化的现象。只要历史的步伐未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那么,异化就将会一直存在,人类就不会得到真正的解放。马克思在文中为我们详细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的现象,这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我国当前社会之中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并提供了解决这种异化的方法论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劳动条件和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引发对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反思。劳动异化理论提醒我们关注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鼓励我们思考如何改善劳动环境,使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从而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其次,强调劳动价值的再评估。劳动异化理论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剥夺。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劳动的价值,并呼吁建立公正的分配机制,使劳动者能够公平分享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接着,提供对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洞察。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两极分化、社会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根源。它帮助我们认识到不平等问题的严重性,并为我们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提供了指导。然后,强调了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之中,劳动异化否认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它呼吁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制度,在这个社会制度之中,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并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尊重和满足。最后,激励了社会变革和对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异化理论为社会变革和改革劳动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它鼓励人们思考如何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劳动环境,从而可以使得劳动者能够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我们认识和改善现实世界中的劳动条件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个体自由的实现。它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和追求更加人性化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6. 结论

异化劳动理论虽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是马克思凭空想出来的。相反,这是马克思在批判国民经济学的过程中,以及深入工人实际生活而得出来的科学的结论。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是一个彼此包含的有机整体,对异化劳动的深入研究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借鉴意义,异化劳动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重要的思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卢梭. 社会契约论[M]. 北京: 商务印书版, 2003.
[2]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