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利己主义探究与反思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Ego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DOI: 10.12677/AP.2023.1311695, PDF, HTML, XML, 下载: 136  浏览: 306 
作者: 张 婵: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利己主义进化心理学利他道德反思Egois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ltruistic Morality Introspection
摘要: 利己主义所带来的挑战是现代社会发展无法避免的问题之一,且越来越受到各学者的重视。它代表着人类自我利益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对当今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当我们探讨利己主义及利己行为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不只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规范,也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而如何改变这种利己心理值得探讨。本文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对利己主义进行研究,在对当下的利己现象进行反思的同时,也对如何转变这种利己心理提出了一些可能性的回答。
Abstract: The challenge brought by egoism is one of the unavoidabl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i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cholars. It represents 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 self-interest and moral ethic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values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oday’s youth. When we discuss egoism and self-interest behavior, we can see that it is not only a moral norm, but also a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beings. How to change this self-interest psychology is worth exploring. This paper studies ego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While reflecting on the current phenomenon of egoism, it also proposes some possible answers on how to change this egoistic psychology.
文章引用:张婵 (2023). 进化心理学视域下的利己主义探究与反思. 心理学进展, 13(11), 5502-5508.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1695

1. 引言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关系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进化心理学曾对利他主义问题做过深入分析,尽管这个分析的角度是站在进化论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主张之基础上的,涉及人类的心理机制和适应性问题。而进化心理学对利己主义的直接讨论还比较少见。马克思曾指出:“人们所追求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直至当下,这股利己主义的思潮越演越烈。利己主义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特征,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值得遵循的道德规范(李雅婷,2021)。事实上,利己主义的产生无法离开人的进化发展过程,在进化心理学看来,利己主义也应当是“适应”的产物。目前,许多关于利己主义的研究总离不开哲学、伦理学层面的讨论,而从进化心理学去探讨关于利己主义的解释,则给我们理解利己道德和人类行为开辟了新的视野。戴颖曾就利他行为与利己行为做了进化心理学方面的解释,认为利己与利他并不完全对立,己他两利完全有可能实现(戴颖,2012);皋古平则在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一书中讨论了人性的实现,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自身的快乐和痛苦这一利己的力量驱动的(皋古平,2013)。实际上,对于利己主义,本文认为功利与道德之间并不截然对立,我们所要求的不过是如何防止自私的利己主义、狭义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利己主义等所带来的现实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防止由此对青少年的思想、价值观、心理健康等造成的危害。

2. 进化心理学与利己主义

什么是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或许对于刚接触心理学的人来说比较陌生,它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建立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之基础上,并将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应用于心理学领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而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出现之后,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人的一切活动,其中如弗洛伊德就提出了求生本能和性本能等两种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理论相对应的两种理论。进化心理学实现了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进化生物学的真正综合,既利用了进化生物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整合了心理学在概念和经验证据上的一些最新进展,试图从进化和适应的视角来揭示人类心理的内在特征,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与发生行为(戴维·巴斯著,张勇、蒋柯译,2015)。

传统的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着重于人类的生存、性别差异、择偶等方面,而后关于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影响的范围开始越来越广,逐渐涉及其他学科的领域,并向主流心理学分支渗透。实际上,任何关于人的进化过程的研究,都离不开进化心理学的范围。巴斯在其《进化心理学》一书中,认为所有的心理学理论都需要某种人性观来作为其基础前提。自然选择的进化论是一种因果描述,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解释人类本性的基本内容之所以形成的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心理学理论都是或内隐或外显的进化论(戴维·巴斯著,张勇、蒋柯译,2015)。巴斯这种说法或许过于武断,但实际上它确实为理解人的本性和心理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只不过,人的本性或许不只受进化心理机制的影响,人的理性与意识也时刻发生着作用。有人针对这一点对进化心理学进行批判,认为进化心理学将生物进化与心理进化未加区分,混为一谈。然而,人的生动而自觉的实践活动不应该被忽视。

一般来说,进化心理学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机制问题,另一个是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适应性问题。可以说,进化心理学就是要用“适应”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人通过不断应对适应性问题,得以更好生存、繁衍。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人格”的形成,在进化心理学看来,也是适应的产物。进化心理学对人格成因的解释依据的原则是,看它对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功能和效用如何,看它是否有利于个体更好地解决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王申连,郭本禹,2011),而人的行为表现则被看作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学家因进化心理学理论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对进化心理学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无可置疑的是,进化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把进化论思想直接应用于心理学,不仅促进了我们对心理现象的理解和探索,也促进了我们对人性的更进一步思考。同时,进化心理学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与行为,为研究人的心灵开辟了新的视角,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探索人类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一条路径(戴维·巴斯著,张勇,蒋柯译,2015)。

什么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普遍存在,其产生则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很久以前,就有着利己主义的思想雏形,只是直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产生,利己主义思想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为系统完整的道德学说。休谟认为人类天生自利,只有在其被雇佣时才会表现出有限的慷慨;亚当·斯密则主张人的自利性就是人的天性,认为我们每个人首要的天性就是关心自己(李雅婷,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利己主义则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产物和表现,是资产阶级的利己本性的反映。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06)。在中国,对利己主义则有着很经典的一个描述,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以这么说,利己主义与古代的“利”观念其实紧密相关,主要在于对名利的舍弃和对仁义的倡导。杨朱曾写道:“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他对伯成子高的利己主义行为的评判就体现了其关于利己主义思想的明确阐述(李雅婷,2021)。利己主义似乎在很早的时候就被涂上了贬义色彩,并与利他主义对立。现代利己主义的支持者则致力于进一步澄清利己主义概念,认为利己主义不必然要采取一种与利他主义二元对立的理论形态,但只有从根本上承认利他动机和行为的合理性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李仁杰,2020)。实际上,本文认同要将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统一起来,以此获得最大幸福。

利己主义是一种植根于自己本身利益需求满足的一种价值观,以自身利益为根本动机。根据JOEL FEINBERG的总结,利己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自我利益是一切人的最终目的”,亦是说,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正当的需要标准是利己主义(柴琳,李佳嬴,2023);此外,利己主义认为只有以“利己”的目标作为道德哲学的基础才是最合理的道德原则,即道德行为的“受益者”应当是“行为者”自身。但如果按照利己主义道德原则行事,在实践中会存在群己困境、身份困境、榜样困境等,也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因自身的心理因素,自卑、虚荣心理等,不能判断自己真正的利益,因此并不能总是按照自身的利益而去行动;其二,一个利己主义者实质上既欢迎又排斥其他利己主义者(柴琳,2021)。这些都是因为有可能会发生有悖于自身利益的情况和猜想,导致具体实践中冲突的产生。而在王海明看来,利己主义是一种较为优良的道德,其错误和危害较小。它的错误和危害主要是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增多了损人利己而减少了无私利他、自我牺牲(王海明,2001)。

一般来说,利己主义形式有多种划分,如心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和理性利己主义等。但很少有人从清晰的利己主义概念入手,基本上都认可自身利益是人行为的动因。皋古平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对人性的实现进行了探究,他认为,为满足自身机体的需要,人类不得不组成社会和制定道德规范,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由于一部分机体需要是为个体生存而生,人必然自爱;另一部分机体需要是为人种繁衍和群体生存而生,人性中必有利他的一面。然而,在人性的实现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自身的快乐和痛苦这一利己的力量驱动的(皋古平,2013)。可以说,人的需要成为了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而这需要涉及利己主义层面的要求,与人们在面对适应性问题时做出的自然选择倾向相关。

利己主义及产生的利己行为可以看作是人的“适应性”反应,是自然适应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存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也使得利己行为变得多元化、复杂化,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不再纯粹,涉及到了人类道德与自我利益的冲突。因此,利己主义是为了适应当下的发展变化所做出的一种自然选择。但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说,功利与道德并不截然对立,利己主义者也会出于自身的考虑而做出利他行为。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所有人都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且如果可以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那么社会生活该如何运行?这种观念显然不可取,过度的利己主义不利于人的健康心理、正确价值观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利己主义的成因。

3. 进化心理学视域下利己主义的成因

受利己主义影响,膨胀了的利己主义会导致人的自我中心被放大,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再依赖于社会价值的参与,还有情感关怀的问题,即如果以自我为中心,不再顾及他人感受,是否还会产生同理心、怜悯心等?再延伸一点,就涉及到伦理学领域所讨论的“边缘人”、“种族主义”等问题,即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是否还能做到人人平等,真正感同身受?甚至于从小的方面来看,如“搭便车”和“伪道德”问题的再现,其中很明显的存有利己主义的倾向,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危机的探讨。狭义的利己主义者、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自私利己主义者等的出现,逐渐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形态走向了一个疯狂“异化”的过程。这背后的心理成因是什么?进化论的解释框架代表了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戴维·巴斯著,张勇、蒋柯译,2015)。现在,我们就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一下利己主义形成的紧密相连的两大因素:

第一,利己主义根源人天性里的自我保护倾向,人生来就是贪生怕死的,本身就有保护自己,偏好自己的倾向,这是人的生存选择。亚当·斯密曾在其《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这样说过:“无可否认,任何人自出生始,最关心的人必然是自己。而且,与任何人相比,他对自己的关心都显得更为合适,所以说,他若是选择这样的行为也是没有错的。”(周东坡,2017)他把人的生存和自我保护同样看成人的天赋本性,可以说,自利性是人的天性。换言之,在人的社会交往中,自我利益占据核心地位,人以此作为驱动力而行为,由此产生的各种利己现象可以说都是人出于本能的选择。因为当下生存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使人头疼,而只有解决这一系列适应性问题,人类才能更好的生存。所以,人有时不得不做出某些利己行为。例如,在对食物的偏好问题上,人天生就懂得选择对自己好的,入口的食物需要经过高温和杀菌,只有这样才会避免因摄入某些生食而生病和中毒。

第二,利己主义会受到环境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自卑感、权力感、科技发展等众多因素。正是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才会去追逐自我利益、自我需要的满足。其中,自卑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人所处、所缺的维度的不同,许多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有许多求而不得,往往会出现逃避、焦虑、忧郁现象,背后既是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因素影响,也是青少年内心中的自卑感作祟。在阿德勒的自卑补偿理论中,他认为自卑心理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而在这样的心理下,人就会表现出紧张、愤怒、懊恼等外在情绪(高照,2017)。出于心理补偿的急切需要,或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和避免痛苦,部分人会通过努力奋斗去获取成功,而部分人可能会为了快速达到目标,在这个自我创造、获取自我满足的过程中做出损人利己行为。正如陈艳君所言:差距在悄无声息的对比之中扩大,让人除了羡慕,还会自卑,从而急切地想要改变现状,缩小差距,缓解心理上的不平衡。因此,个人的实际利益成了个体追求的目标,尽管有些行为损害了集体利益,但却依然未能阻碍行为人前进的脚步。相反,这种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成了个体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捷径(陈艳君,2012)。

其次,权力感也是利己主义产生的因素之一。在心理学领域,权力被视为个体的一种心理属性,权力感则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具有的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的能力的认知。许多人拼命寻求更多能拥有更高权力的机会,摆脱现实的困境。高权力感的个体在现实环境中往往拥有更多资源,更有可能做出利己的而不是利他的行为,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而低权力感的群体,更看重现实的利益,更希望自身现状的改变。此外,高权力者更容易在情绪方面体验到积极情绪,却也容易被激怒;而低权力者的情绪体验与之相反,却也更容易焦虑(金剑等,2017)。同时,权力感与亲社会行为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即权力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做出亲社会行为可能性越小(焦涵,2023)。在权力背后,亦是受到“利”的观念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虑和衡量利益得失,即以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为标准。在进化心理学对性行为和择偶行为的挑战的相关研究里,也谈到了高社会地位的偏好问题,因等级差异的原因,一个社会地位高的人往往拥有更好的食物、更多的土地以及更优质的健康护理条件。其次,在现已知的所有人类群体中,无一例外地存在着社会等级现象——这是我们人类这个种群的另一种结构特征。这涉及另一类适应性问题,包括超越他人(因为地位高的人能得到更多资源);防止低位下滑;防止其他人觊觎你的位子;以及处于从属地位(戴维·巴斯著,张勇、蒋柯译,2015)。这些都会引起人们对权力的追求。

最后,科技的发展,媒体舆论的引导,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是亦一把双刃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认知观念越来越复杂,道德层面受到了挑战。网络中的不良舆论传播,影视中的暴力、色情、拜金主义等因素的影响,都危害着那些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是非辨别能力不高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许多人以对金钱、成功等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在人际交往中只看得到利益的交叉,难以维持一段真诚的人际关系。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受时代潮流的冲击影响,对个人、对自我的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种自我的意识也在无形中促进人们更加追求个人利益。

人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因其需要则会有利己行为的产生,而过度的利己行为会导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价值观的产生,或伤害自己,或损害他者利益。个体实施行动的驱动力,评判一件事的标准变成是否有利于自己。当下,受以上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所面对的物欲诱惑越来越多,行事也极容易发生偏颇,导致过度利己行为的产生。例如,学习知识成为了获取好前途的工具,忽视了学习所带来的教育意义、生活意义,一切东西都成为了有利可图的,这会引发混乱。对青少年来讲,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要想构建和谐人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若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唯一行为标准,何谈和谐,何谈发展?

4. 进化心理学视域下对利己主义的反思

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利己行为似乎无法避免,我们所想改变的也无非是自私的利己主义、狭义的利己主义,或者说极端的利己主义行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试图解决由利己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代青年中,许多人宣称自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具有不一致性,其行为具有矛盾性、手段的精致性、目的的利己性、规则的突破性等特点。2012年时钱理群教授就提出过这种观点,他认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这样的特征,即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焦迎娜,苏春景,2019)。只是,再精致的背后也是“粗鄙”,没有责任感与承担意识的群体,将个人私欲作为唯一追求,且将利己与利他完全对立起来的极端行为,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和批判的。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匮乏,是非真伪鉴别力不高,思想和行为易受他人影响,这时就需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正向的、有效的引导。利己行为虽符合常人的理性,使得人的自然本性中的复杂性得到了张显,可以说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发展,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越过边界,否则就会危害人的心理健康。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如何进行有效的利己行为,如何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又不至于使他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呢?以下是一些可能性的回答:

第一,增强道德认同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如果一个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向上的,必然也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耳读目染,从而在内心深处不断增强自我认同感,潜移默化的改变原有的认知观念。例如,若个体以公平、诚信、友善等原则为自我价值观的核心,那么,个体自然而然会增强这方面的道德认同感,并在实践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道德行为,会思考这样做是否合适,并考虑是否损害他人利益,而合理的追求个人利益。所以说,以倡导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念为主流,从而增加人们的道德认同感是不可缺少的。其中,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Cremer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若个体意识到自身行为对于他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时,内心就会升起一种责任感,并促使其产生奉献精神(周东坡,2017)。当然,这个例子有着前提,即个体含有同情心,能感同身受等,否则即使意识到对他者的重要作用,个体也会无动于衷。

第二,发展利他道德。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功利与道德并不截然对立,也就是说利己与利他并不截然对立,利己主义者也可以采取某些貌似对他人有利的行为。在进化心理学对利他主义问题的分析中,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首先在亲缘保护和互惠两种特殊的方式中所展现,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即使在当下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在重视个人需要,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也应把崇高的利他与合理的利己结合起来,做到利己不损人,培养学生的互利精神。在孔维民的以人为本的三个维度中,第一个维度就是要以自己的利益与幸福为重,另外两个维度则涉及他者的利益与幸福(孔维民,2006)。要教导一个利己主义者理性思考,从长计议自己的幸福,他大概不会采取危害自己长远目标的行为。虽然,这种利他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对己有利的,但这种利己可以被允许。发展利他道德则必不可少,我们不能奢望利己主义能够对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做出绝对正确的衡量,何况利他道德的发展本身并不会对利己行为产生什么损害,而人的存在和发展却要求人必须要进行社会交往与合作、互惠,利益显然无法成为维系情感的结点。

戴维·巴斯在其《进化心理学》的〈群居问题〉一章中谈到利他主义的问题,除了亲属之间的利他行为外,大量研究发现,利他行为既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也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社会中存在广泛的社会交换行为,即使是和人类有很大差别的物种,以及其他灵长目动物,也都存在广泛的互助合作行为。其中,互惠式的利他行为,能使双方从合作式的交换中获得利益。当然,前提是不存在“欺骗”行为(戴维·巴斯,张勇、蒋柯译,2015)。换言之,人类基本上都是群居动物,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一切社会关系交往的总和,如何保证自己融入群体而不被驱逐出去,就要保证不是所有人都是极端利己主义者,否则,无法想象这个社会该是怎样的混乱。

第三,增加自信,正确生活。在Tasi等人的研究中,高自信水平会使人们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减少利己行为表现,而对自信不足的补偿机制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个体的利己行为表现,这取决于个体恢复自信的方法(李雅婷,2021)。拥有自信的人会降低做出利己行为的概率,同时降低内心的自卑感,这也需要正确教育手段进行引导,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培养学生的自信水平,体验积极情感状态。例如关心他人,做有意义的事等等,这可能会带来满足感。正如阿德勒所说的自卑补偿机制,实质上是建立在主体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理解之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要进行有效的利己行为,在此行为之下,无需损人利己,也不过于关注自己的满足感,而把快乐应建立在是否正确生活之基础上。

过去许多关于利己主义的研究多侧重于不利的一面,实际上,利己也可以被合理的运用,前提是不损害他者的利益与幸福。上文中,亚当·斯密认为自利性是人之所生存的基本需求,也就是说自利性是人的天性,但人性其实也具有其两面性,即在自利性之外,是被社会赞许的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一面(李雅婷,2021)。Peter Singer则有其他的意见,他认为人类经常是自私的,但这不是我们的生物性迫使我们这么做的。相反地,人类的生物性驱使我们照顾自己的后代、远亲,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照顾更大的群体(Peter Singer,周家麟译,2012)。这也是值得讨论的。在人的进化过程中,人若只有自利性,显然很难解决当下面临的适应性问题而无法生存。利他与利己应该是统一于人的本性之中存在的。只是如何使这种利己行为以更好的存在形态进行,变成了需要思索的问题。

5. 结语

事实上,一方面,对进化心理学来说,人的天性是带有自利性的,笔者觉得这似乎变成了自明性的东西,被进化心理学纳入其中。上述所涉及的造成利己主义的两大因素,因进化心理学所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实际上并不局限于传统进化心理学领域。除去人天生的自利性外,人容易受到其他如自卑感、权力感、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怎样解决这种利己心理,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使利己主义者尽量做到利己不损人。当然,我们或许并不认为人所有的行为都是种族进化的产物,包括笔者也认为进化心理学可能忽视了人之为人的复杂性,但探究人的行为的终极原因,却是我们人类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所必须要做的。进化心理学试图去了解完整的人性,认识人的心灵,并敢于做出尝试,这对探究人的存在或人本身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换句话说,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对利己主义进行研究,亦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另一方面,利己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利己行为目前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亟需关注的问题之一,健全的、和谐的人格发展,也在于能对自身利己行为的正确抉择。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求在人的一生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而进化心理学注意到了人在成长过程中人的需要,并对这种需要给出了一定的解释与回答。而如何引导这种需要走向合理的发展,使人得到自我满足,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 (澳)辛格(Singer, P.) (2012). 生命, 如何作答: 利己年代的伦理(周家麟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美)戴维•巴斯著(2015). 进化心理学(张勇, 蒋柯 译). 商务印书馆.
[3] 柴琳(2021). 利己主义道德哲学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西部学刊, (2), 143-146.
[4] 柴琳, 李佳嬴(2023). 利己主义道德哲学的理论困境. 西部学刊, (9), 81-84.
[5] 陈艳君(2012). 心理学视角下的个人主义. 基础教育研究, (15), 53-54.
[6] 戴颖(2012). 利他行为与利己行为的进化心理学解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18(3), 122-123.
[7] 皋古平(2013).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 高照(2017). 自卑与补偿——个性心理学视角的犯罪原因探讨.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16(6), 30-35.
[9] 焦涵(2023). 大学生权力感与亲社会行为倾向: 心理特权的中介和共情的调节作用(pp. 31-32).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10] 焦迎娜, 苏春景(2019).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亟待关注的当代青年群体. 中国青年研究, (3), 91-96+79.
[11] 金剑, 李晔, 陈冬明, 等(2017). 权力和地位对自利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5(5), 878-886.
[12] 孔维民(2006). 道德品质中利他与利己关系分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6(11), 60-62.
[13] 李仁杰(2020). 论美德伦理学对利己主义的重释和超越.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5(6), 20-30.
[14] 李雅婷(2021). 利己主义思想及利己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pp. 8-12+42).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15] 王海明(2001).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辨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8(1), 19-26.
[16] 王申连, 郭本禹(2011). 当代人格研究的新取向: 进化心理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7(1), 75-78+124.
[1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200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出版社.
[18] 周东坡(2017). 大学生“利”的观念心理学研究(pp. 11-12).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