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木版年画的设计美学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esthetics of 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DOI: 10.12677/Design.2023.84320, PDF, HTML, XML, 下载: 138  浏览: 827 
作者: 朱卫东, 侯超悦, 梁列峰: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重庆
关键词: 梁平木版年画民间美术设计美学美学分析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Folk Art Design Aesthetics Aesthetic Analysis
摘要: 历史文献对梁平木版年画的源起、工具、传承多有研究,但对其设计美学鲜有研究,文章从起源、工艺、功效、美学角度来解读梁平木版年画。在全面研究梁平木版年画文化基础之上,借助设计美学思想,分析其美学意味,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去分析研究梁平木版年画的设计美学内涵。梁平木版年画的创作蕴含物质和精神文化双重审美,具有构图美、造型美、工艺美、色彩美和装饰美,充分展现了大众喜闻乐见、托物寓意的追求与思想。
Abstract: Historical documents have studied the origin, tools, and inheritance of 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its design aesthetics. The article interprets 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igin, craftsmanship, efficacy and aesthetic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ainting culture, with the help of design aesthetics, the paper analyzes its aesthetic meaning, from the material level to the spiritual level,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design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The creation of 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contains the dual aesthetics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It has the beauty of composition, modeling, craftsmanship, color and decoration, which fully demonstrates the pursuit and thinking of the public’s favorite and the meaning of support.
文章引用:朱卫东, 侯超悦, 梁列峰. 梁平木版年画的设计美学研究[J]. 设计, 2023, 8(4): 2623-2629.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320

1. 引言

源自远古时期的巴俗楚风和巴渝地区独有的地域环境与人文风情,以及质朴而又神秘的民俗信仰共同孕育催生出的梁平木版年画,有其独有的艺术特质。梁平木版年画脱胎于红纸刷房,在几百年的历史变革中,外界因素的影响促进其精神内涵与艺术形式的不断蜕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梁平木版年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近乎断掉了传承。在这样的情形下,不少学者开始研究梁平木版年画,探求其发展的历史,追溯其制作的工艺,探讨其传承的意义。在梁平木版年画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又开始熟知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开始重新焕发生命力,它的独特风格开始受到关注,许多学者对梁平木版年画的发展和传承出谋划策,但是对其内涵的美学思想分析研究却较少。

目前对于梁平木版年画的研究,傅小彪 [1] 、陈倩 [2] 以及黄作林 [3] 主要研究梁平木版年画的保护、发展、传承以及应用方向,粟武 [4] 和戚序 [5] 主要研究梁平木版年画的制作手法、制作工艺等方向,对梁平木版年画的美学方向的研究较为薄弱。

2. 梁平木版年画之起源

梁平木版年画是民间艺术,属套色木刻版画,上世纪号称“四川三大年画”之一。梁平木版年画表现手法飘逸,构图简洁饱满,造型气韵生动,人物神态逼真,画面均衡稳重,色彩鲜艳明亮,主要以驱邪祈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为题材。梁平木版年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三类,一是门神,主要有《将帅图》《立刀顿斧》《加官晋爵》《扬鞭》《五子登科》等作品;二是神话传说,主要有《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作品;三是戏曲故事,主要有《四郎探母》《踏伞》《钟馗嫁妹》等作品,极具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如表1

Table 1. Types of Liangping wood block New Year pictures and main masterpieces

表1. 梁平木版年画类型及主要代表作

“闲披屏市诸先生,官绿榜黄色色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土门神。”这是清代诗人蓝选青在其《竹枝词》 [6] 第九词中为我们描绘出的梁平木版年画的产地——梁山屏锦铺当时的繁荣与木版年画生产制造、经营销售的盛况。梁平木版年画诞生在今梁平区屏锦镇(旧称梁山县屏锦铺),传闻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最早明确“年画”一词是清朝道光29年,即1849年,在李光庭的《乡言解颐》的书中提到:“(春节前)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家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 [7] 说明至康乾盛世发展迅猛,民国期间达到鼎盛。梁平年画产品遍布长江沿岸,远销越南、泰国、新加坡及法国、前苏联等地。

梁平于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首置梁山县,属万州郡,距今1400多年的历史。此地山清水秀,盛产竹子,素有“百里竹海”之称,自明末清初乃川东地区纸业产地之一 [8] ,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多样为梁平木版年画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梁平木版年画的诞生原因多元,其一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二是梁平丰富的物质基础作支撑,其三是双桂堂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下,梁平文人层出不穷,文化形式与风气代代相传,成为典型的“温柔富贵之乡,诗书簪缨之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梁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梁平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广大劳动群众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也说明梁平人民在满足基本衣食住行的同时,已有崇尚风雅与美的生活习性。

3. 梁平木版年画之工艺

“工艺是地域性的,材料性的,土地产出材料,材料又决定了器物,只有这样,才能使工艺成为某地固有的器物。” [9] 简而言之,器物的地域性是由材料的地域性决定的,材料的独特性决定了器物的独特性,器物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材料的分布。梁平的竹帘画、彝族的服饰、周城的蜡染与扎染等,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独到工艺的背后反映出天时、地利、工巧、材美的和谐统一。

梁平,有“百里竹海”的美誉,盛产白夹竹,诞生了以竹为原材料用来生产二元纸的造纸业,二元纸工艺粗糙,且竹纤维相对较短,因此纸韧性较差,性能上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材料的性能常常影响着工艺技法和艺术创造,二元纸虽为年画制作提供载体,但年画也受到二元纸材料属性的制约,不过文化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却能够完成对自然和主体的超越。手工艺人们在对年画创作时,通过“手”与“心”、“术”与“道”、“悟”与“味”、“体”与“用”的传习与感悟,不断熟悉竹纸的性能,通过“选纸、蒸纸、拖胶、刷白土、捆扎、压平”等步骤对二元纸进行二次加工,并根据需要印制的画幅品类,分为水全、水两、托全、托半、托两、清章、花笺等,用裁刀将二元纸裁成不同尺寸,如表2。经过二次加工的纸张平滑厚实,摸上去虽有轻微凹凸之感,却恰好演绎出梁平木版年画古朴典雅之美。

Table 2. Frame category name and size

表2. 画幅品类名称及尺寸

梁平木版年画对于用色有着独特的追求,同时兼具了软硬两种不同的色彩特点,色调还分为阴阳两种,冷色即为阴,暖色即为阳。所谓软色,取自各种染色植物,经过加粉处理后呈现出浅淡柔和的效果,其中包括丹黄、赭红、朱红、二红(近似粉红)、大蓝、二蓝(近似天蓝)、二绿等颜色。所谓硬色,指的是品绿、佛青等色彩。在软硬和冷暖色的巧妙搭配下,梁平木版年画展现出了雍而不俗、雅而不腻的缤纷色彩。从使用的颜料来看,几乎都来源于植物。梁平的民间艺人们将石灰、明矾、白泥等矿物材料加入植物原料中,使得颜料在印刷时产生一定的纹理效果,使得上色更加鲜艳,且不易褪色。梁平木版年画的美学原则是“年画宜新,方尽人意”。在制作过程中,采用钩金、描银等工艺使其颜色更浓郁、更艳丽,展现了吉祥喜庆的特色。其中,工艺美在于天然矿物颜料赋予了梁平木版年画独特的色彩艺术品质。这构成了梁平木版年画的古朴、粗犷和浑厚的野性风格,使其与其他年画有明显的区别,成为其重要的标志之一。

梁平艺人们为保持画稿的原样、尽现原稿的神形笔意做出了许多尝试,最后选择了在雕刻木版年画的过程中将雕版分为线版和色版,线版和色版单独分开来,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更是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平滑整洁性。材质的选择对于木版年画的制作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种木材都有其自身特性,枣木太硬,枫木和柏木等色版历经几年的时间就会出现木版收缩的情况,导致出现错版的问题,因此这几者用于雕刻线版都是不合时宜的。梁平本地的梨木木性非常稳定,不仅可以适应当地气候,并且再细的纹路也可以雕刻打磨在上面,所以梨木做线版是不二之选。在线版的雕刻工艺上,采用深刻法雕刻2 mm~4 mm,再做烘干处理以便保存。色版雕刻工艺与线版相似,但雕刻更深,且在材料的选择上可用枫木、柏木替代。梁平木版年画的线条艺术是线与刀的结合,表现出“春云浮空”的轻盈感,“春蚕吐丝”的柔和感以及“行云流水”的连绵感。并发展出双刀刻、单刀刻、敲刀、旋刀、卷刀等手法,梁平艺人们通过精湛的刀法将线条的粗与细、疏与密、虚与实表现得尽善尽美,不少线条刻画细腻,细入毫发,从而将不同物象的质感和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艺人们非凡的工艺。

独特的二元纸、天然的矿物颜料、古老的雕版工艺以及巫神文化与宗教意味共同织就了璀璨的梁平木版年画。

4. 梁平木版年画之功效

“年画”顾名思义即是过年张贴的画。贴年画是许多地方不可缺少的年俗环节,农村谚语:“有鱼有肉不是年,贴上年画才是年”。因此,贴年画不分家庭,即使经济再困难的人家,也要贴上年画过年。在早期农业社会中,农业收成受制于自然环境,如果风调雨顺,大获丰收,则必庆贺一番,祭祀神灵与祖先,认为是因为他们的庇佑带来了丰收;如果遭遇虫害、旱涝等自然灾害,则认为是妖魔鬼怪作祟,需用巫术来避邪以保来年丰收与平安。而贴年画就是人们认为可以起到驱鬼辟邪的作用。同时满足祈福求子、金榜题名,祈盼来年丰收、吉祥富贵的心理需求。

梁平木版年画本身既是一种年俗品,又是装点春节,营造过年氛围的生活必需品。在梁平,一个完整的过年过程主要包括扫尘祭灶、杀鸡宰鸭、春联年画、烟花爆竹、团年守岁以及喜迎财神。当年画往门上、墙上一帖,年味儿就出来了,既营造节日气氛,又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祈盼和愿景。

年俗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希冀,自然的也会反映到梁平木版年画之中。有寓意驱邪纳福的《扬鞭门神》《秦叔宝·尉迟恭》《钟馗》等;有寓意祈财祈福的《年年发财》《一本万利》《金玉满堂》《春花宝贵》等;有寓意吉祥如意的《加官晋爵》《和气致祥》《麒麟送子》《吉祥多福》等,如表3。在农村大年三十夜,人们一般要炒花生、瓜子、豆子等,称之为“炒虫”,寓意是将庄稼里的害虫炒死,以佑来年免遭害虫,庄稼大丰收。《老鼠嫁女》是反映祈求来年安宁的年画。老鼠不受人喜爱,但是当地人认为老鼠很机敏,通人性,家里有老鼠也不能直接讲出来,避免老鼠报复。故而将老鼠称为“高客”,希望来年将家里所有的老鼠都嫁出门去,嫁到猫的肚子里,以求来年安宁。

Table 3. Classification, posting, function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Liangping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

表3. 梁平木版年画分类、帖用、功能与代表作

注:托全为120 × 60 cm;托半为70 × 50 cm;托两为30 × 20 cm;以上图片均来源于《梁平木版年画艺术》。

5. 梁平木版年画之美学

与佛经版画一样,木版年画技艺在中国也十分发达。梁平木版年画之美,可以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物质文化层面,梁平木版年画具有构图美、造型美、工艺美、色彩美、装饰美。梁平木版年画的构图简洁大方,饱满充实,疏密、动静、虚实相呼应。有的门神画,在画面下方通常任意增加一至五个小孩,使整个画面显得均衡稳重。“均衡”是一种合乎美学的比例关系,相对于平均或者对称,均衡的变化就要大得多,也更具美感,是形式美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梁平木版年画的人物造型鹤骨松姿,神态生动,为突出五官夸大了头部,缩短身体与下肢,身长莫约三四个头长。五官造型别具一格,虽为“对对眼”,但双目炯炯有神,使人物形象威武正气。梁平木版年画的工艺独特,线版、色版层层套印,与现代产业化印刷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最主要的是,套印印制的年画,色彩更艳丽,加上矿物质色彩原料,经久耐用不掉色,艺术效果无与伦比。梁平木版年画用色随年画的装饰效果而有所变化,体现出传统审美的主体统一客体变化的特点。

从设计美的形式法则来看,讲究点、线、面的统一,并遵循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平衡、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等美学法则 [10] 。梁平年画的门神图,在眼睛上方,鬓发内侧,以大笔触墨黑色块并勾勒出墨线绘之。这种线、面组合,形成了中间色调,颇具立体感,辅以梁平木版年画独特的开脸技法,构图的均衡、虚实动静相统一、装饰与色彩相辅相成,高度符合形式美法则。

在精神文化层面,梁平木版年画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不同类别的年画表达出不同的祈盼与希冀。或吉祥如意,或祈财祈福,或驱邪纳福,或求子求爱。从中国传统审美来看,梁平木版年画还体现了中式审美中不依奇异为美、不依逼真为美、不依纤细为美等审美原则 [11] 。从梁平木版年画中最经典的门神画《立斧顿刀》可以看到,武将全副戎装,右手持立斧,左手托财宝,腰间佩剑,威严而立,以震鬼魅妖邪。左右两儿童手持荷莲,带福还家,表达了人们求福祈财的美好愿望。这些祈福求子的心理需求巧妙融入并改造了的门神,保留门神“驱鬼镇邪”的原始意义的同时又注入了祈福求子的新鲜观念,此门神一副慈祥和气的面孔,妇孺老幼视之皆无恐惧之色,让人们沉醉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中,并不断丰富门神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内涵。不少作品继承了古代的“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优良传统。多数品种具有悠久的发展史,梁平年画以民间特殊“画诀”为指导,对识字不多和不识字的画工、农民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合仄押韵,好记易诵,这种传承方式就是人们常提到的“手与手的传承是技艺,心与心的传承是文化”。梁平木版年画鲜明的个性,“大俗归大雅”,成为大众观赏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品。这正是梁平木版年画可贵之所在,精神文化价值之所在。

6. 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民间美术是艺术之源,更是艺术之泉,是中国多元文化的美术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上功不可没,而我们目前对民间美术的发掘、认知和研究还远远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速度赶不上它的消亡速度。因此,我们还必须加快研究民间美术的步伐。本文也是基于这样的态度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了梁平木板年画蕴含的意味。梁平木版年画既是商品,又是艺术品;既是世俗生活的写照,又能充当民间说教之教科书;既包含了丰富的宗教哲理,又刻印了历史与现实的痕迹。其构图饱满简洁,色彩饱和艳丽,工艺细致精湛,造型线面结合,达到和谐之美。梁平木版年画所蕴含着的物质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双重审美,充分展现了大众喜闻乐见、托物寓意的追求与思想,成为东方的民间艺术,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傅小彪. 梁平木版年画的原生性与多元化传承研究[J]. 装饰, 2019(5): 124-125.
[2] 陈倩.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产业化传承发展研究[J]. 四川戏剧, 2019(9): 137-139.
[3] 黄作林, 欧阳方怡. 精神与形式的嬗变演绎——重庆梁平木版年画的文化背景[J]. 装饰, 2009(9): 114-116.
[4] 栗武. 梁平木版年画色彩特征比较分析[J]. 装饰, 2011(10): 96-99.
[5] 戚序, 薛振河. 梁平木版年画制作工艺调查[J]. 装饰, 2009(6): 103-105.
[6] 蓝选青. 《竹枝词》, 录入张孔修《高粱耆英集》[M]. 重庆: 梁山劝学所刊印, 1936.
[7] 清李光庭. 乡言解颐[M]. 北京: 北京中华书局, 2003.
[8] 梁平县政府. 梁平县志[Z]. 1995.
[9] 柳宗悦. 工艺文化[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0] 张鄂. 现代设计方法[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209 -214.
[11] 石磷硖. 中式服装设计裁剪与制作[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