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现代的酒店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项目,是要拥有自己系统完备的设计体系以及流程,其正在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同于单纯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是包括酒店市场调研、策划定位、经济成本核算、整体规划、单体建筑设计、智能化设计、室内装饰设计、酒店视觉识别系统设计(VI设计)、酒店设备和用品顾问、酒店发展趋势研究等工作内容在内的专业体系 [1] 。同时,随着二十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大量新设备、新材料被应用到酒店建设中去,客观上提高了酒店设计的复杂程度,促使现代酒店特别是高端酒店在土建、装修、园林、机电设备、智能化、灯光、标识、服务等方面的设计标准不断提高,甚至已经达到了苛刻的地步 [2] 。这就致使酒店在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设计管理,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
同时,国外酒店设计管理的研究比较完备,大都是有专业的设计团队完成整个酒店的设计流程,其中包括市政、金融、市场、规划、建筑、室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设施系统、消防系统、灯光设计、音响设计等涉及十几个行业领域以及专业性技术人才,还有运营管理公司、餐饮专家和保险公司的介入,具有极强的职业化、专业化特征 [3] 。目前国内酒店设计单位,其实际工作内容主要还是停留在图纸设计制作方面,对于酒店设计管理的前期策划、智能设施、专业设备等,基本处于各司其职,缺乏整体性。因此引用国外的酒店设计管理的研究,为国内酒店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 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文献作为样本数据源,将检索条件设置为“标题”含“hotel design managemen*”,“*”为通配符表示表示查找FROM中所指出关系的所有属性的值,其中有:managements、management、manage等,时间跨度设置为2002~2022年,来源类别为SCI、SSCI、A & HCI数据库,共检索出1440篇有效文献,最终导出纯文本格式。每篇文献均包含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发表日期等信息。
2.2. 可视化方法与数据整理
本研究数据可视化软件为CiteSpace软件,是由陈超美博士为主导开发的引文可视化软件 [4] ,用于分析酒店设计管理近20年的研究网络结构与变化趋势。并对国外酒店设计管理近20年文献机构、作者合作、关键词进行可视化,绘制知识图谱 [5] 。将WOS中检索到的1440篇Refworks文本数据,利用CiteSpace V对数据格式进行预处理,并对数值进行设置。在界面的右上角中的时间跨度调整到2002~2020,时间切片调整到1 (英文:Time Slicing = from 2002 to 2022,Years Per Slice = 1)。依次向下看到可视化分析节点类型如:作者、机构、关键词(英文:Node Types = author or institution or keyword)根据所需进行选择,其中知网文献可视化分析只能勾选作者、关键词、机构,WOS文献图谱分析则都可以选取。选取每个时间切片中被引用最多或者频次最高的术语文献(英文:Top N = 50,Top N% = 20%),最后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表,并对其及进行调整,保证其美观性质。
3. 酒店设计管理文献结果分析
3.1. 酒店设计管理研究的总体情况
2002~2010年间,各年发文数量一直不超过40篇;2011~2021年,发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17篇迅速增至2011年的67篇;2012~2021年,发文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年均发文量较高,其中,2010年达到最高值257篇(图1)。酒店设计管理研究的文章主要发表在国际当代酒店管理杂志。2002~2022年,文献发表量前5名的期刊依次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ACCOUNTING IN EMERGING ECONOMIES、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ACADEMIA-REVISTA LATINOAMERICANA DE ADMINISTRACION。其中,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JOURNAL上的论文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期刊。

Figure 1. Number of publications from 2002 to 2022
图1. 2002年至2022年发文数量
3.2. 酒店设计管理文献研究合作网络特征
从机构合作网络来看,酒店设计管理研究的国际机构合作网络整体上较为紧密,香港理工大学是最活跃的机构(图2)。具体而言,从合作情况来看,图谱中434个节点之间共有304条连线,网络密度仅为0.0032。其中,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中山大学、伯恩茅斯大学、内华达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关系较多且紧密,其中发文量仅次于香港理工大学的东地中海大学与美国克拉玛巴德大学合作较为紧密。从发文量来看香港理工大学发文量最多,共计发文70篇。之后依次为东地中海大学,发文量共计36篇,佛罗里达大学、伯恩茅斯大学,发文量都为17篇。

Figure 2.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cooperation
图2. 学校合作特征
休斯顿大学、中山大学、布鲁克斯大学、内华达大学、萨里格里菲斯大学、科内尔大学塞贡大学、伊迪丝考恩大学等高校正在酒店设计管理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
从作者合作网络来看,虽然全球范围内从事酒店设计管理研究的学者数量较多,但作者之间的合作网络总体上相较于国内学者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但系统把关全局,合作网略较为松散,如图选取了前6位与合作关系较为密切的类团(图3)。具体而言,该图谱中611个节点共有901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48,除了前几位研究人员大部分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较少。发文量最多的作者OSMAN KARATEPE和KARATEPE OM,各发文25篇,都主要集中在2011至今,KARATEPE OM主要研究的是酒店设计管理中受服务者的心理状况。KARATEPE OM主要研究的是酒店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6] 。LAW ROB和ROB LAW发文量都为8。BASAK GUILLET和GUILLETBD发文量分别为6篇和5篇。

Figure 3. Author co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图3. 作者合作特征
3.3. 酒店设计管理文献研究关键词网络特征
在酒店设计管理研究关键词共现在视角图谱中(图4),通过对1440篇酒店设管理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以探索有关国外酒店设计管理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话题。利用CiteSpace对酒店设计管理文献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后筛选出的频次大于等于83的17个关键词,高亮显示的“performance”“management”“impact”“model”“satisfaction”等为中心性较高的共现关系突出的关键词,代表了国外酒店设计管理领域内研究的中心话题。对于“performance”关键词从2005~2022年一直持续研究;“management”的研究是在2008开始一直持续之间,不过如今研究热点有所下降;“satisfaction”关键词研究是在2011年开始研究到2019年研究达到最顶峰,2019年至今研究有所下降。

Figure 4. Keywords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图4. 关键词网络特征
从酒店设计管理研究关键词的突现度来看,排在前13位的依次为风险(risk)、酒店服务(hospitality service)、酒店管理(hospitality management)、酒店餐饮业(hotel and catering industry)、互联网(internet)、组织(organization)和动机(motivation)、优化(optimization)、服务(service)、酒店业挑战(hotel industry challenge)、仆人领导(servant leadership)。除酒店管理外,从前7位突现性关键词出现的时间节点来看,出现最早的关键词是风险(risk),其次依次为酒店服务(hospitality service)、酒店管理(hospitality management)、酒店餐饮业(hotel and catering industry)、互联网(internet),出现最晚的关键词是仆人领导(servant leadership),是近几年关注的热点。除酒店管理外,从突现性关键词影响的时间跨度看,风险(risk)影响的时间跨度最长,长达8年;其次依次为酒店管理(hospitality management) (5年)、互联网(internet) (3年)。酒店业挑战(hotel industry challenge)的影响的时间跨度最短,仅为1年(图5)。
酒店设计管理研究文献共被引聚类签共9个,共包含591节点,4030个连线,网略密度为0.0231,共形成547个聚类,此聚类视图Q值为0.4237,按照聚类标签S值为0.7346 (S值silhouette为轮廓值,当S > 0.5聚类结果较为可信),由此关键词聚类结果较优(图6)。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看,酒店员工(hotel employee)出现的频次最多,共计290次。其余频次在100次以上的关键词有表现(performance)、管理(management)、影响(impact)、模型(model)、满足度(satisfaction)、游客(tourism)、好客(hospitality)、酒店业(hotel industry)出现频次依次为290次、269次、238次、159次、143次、142次、107次、103次。从关键词之间的连结情况来看,出现频次在5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均与其他多个关键词连结紧密,成为酒店设计管理研究的主线。
其中,按照聚类的规模,最主要的11个聚类依次为:得到11个聚类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时间跨度。聚类#0社交媒介(social media)的时间跨度为2004~2022年,是规模最大的聚类,主要关注的是工业信息、女性工作者、工厂等研究 [7] 。聚类#1酒店(hotel employee)时间跨度为2007~2021年,此聚类主要是研究酒店员工管理。聚类#2酒店业(hotel industry)时间跨度为2008~2021年,此聚类主要是研究酒店管理业务 [8] 。聚类#3,顾客满意度,时间跨度为2008~2021年,主要研究酒店管理、模型探讨。聚类#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时间跨度为2002~2021年,主要研究研究酒店管理模型、冬季环境设计管理等。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第一,酒店设计管理相关研究在国外研究领域环境中总体较为平稳,没有突破性质的改变,主要是研究酒店的受众群体,多学科交叉研究。
第二,酒店设计管理研究力量布局较为分散,各个合作较为密切,但是学术团队的地域分布整体上较为分散;开展酒店设计管理研究主要来自欧美国家的高校;从事酒店设计管理研究活跃的高校是香港理工大学、东地中海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伯恩茅斯大学,最活跃的作者是OSMAN KARATEPE和KARATEPE OM。
第三,酒店设计管理相关研究形成了以风险、酒店服务、酒店管理、酒店餐饮业、互联网、组织和动机优化、服务、酒店业挑战、仆人领导。可划分为起步探索期、高速发展期和持续发展期三个阶段。其中,“起步探索期”主要集中于2006~2014年,研究热点为风险、酒店服务和酒店工业种类;“高速发展期”开始注重案例研究以及模型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在酒店管理、互联网、outcm、组织和动机、优化、服务、酒店行业研究居多。“持续发展期”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交叉研究逐渐增多,近几年出现的新兴高频关键词有挑战、领导、佣人等。
第四,酒店设计管理相关研究形成了酒店员工(hotel employee)、表现(performance)、管理(management)、影响(impact)、模型(model)、满足度(satisfaction)、游客(tourism)、好客(hospitality)、酒店业、表现(performance)、管理(management)、影响(impact)、模型(model)、满足度(satisfaction)、游客(tourism)、好客(hospitality)、酒店业等11个主题的文献共被引聚类。其中,社交媒介(social media)的时间跨度为2004~2022年是规模最大的聚类,重点聚焦于工业信息、女性工作者、工厂等研究。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酒店设计管理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如酒店设计管理与受众群体心理的研究、酒店环境的模型评估等等。
4.2. 展望
第一,研究领域和合作网络的拓展。首先,酒店设计管理研究学科交叉性强,除了现有热点领域,可向新的领域拓展。当前中国对酒店的设计所引发的问题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可进一步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规划学、可持续性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其次,国际科研合作已成为趋势,借助不同团队间的专业优势,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网络将是未来国内酒店设计研究的必然趋势。
第二,数据处理和测度方法的创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地理空间大数据(人体感知数据、环境数字化设施数据等)应用到国外酒店设计管理研究当中,对此中国可以借鉴相应的研究,用来弥补传统类型的酒店设计中的不足。酒点设计是多维度现象,可进一步探索新模型新方法,加强传统方法与新技术方法的综合集成,完善当前的酒店设计的方法体系,促进酒店管理与酒店规划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第三,系统设计,多学科相互交流。协调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满足各利益相关单位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最终完成酒店设计管理的目标 [8] 。从更高层次来说,就是要根据实际项目的不同情况,协调处理好酒店的设计品质、投入成本、以及工程进度三个方面的关系,使之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达到酒店设计管理的目标以及业主的要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
注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