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1. 创作来源
本文以徽州木雕为例来分析公共壁画创作中叙事性题材,包括其在创作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深入研究徽州木雕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艺术风格,能够进一步理解公共壁画叙事性题材的表现形式和功能,为公共壁画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将徽州木雕作为公共壁画的创作来源可以带来诸多优势,首先徽州木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细腻的雕刻技巧,可以为公共壁画增添独特的审美价值。其次徽州木雕作品常常以传统的宗教、历史或民俗题材为主,这些题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可以丰富公共壁画的叙事性和文化表达。
1.2. 研究背景
在研究背景方面,对公共壁画与徽州木雕的结合进行研究可从多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徽州木雕的历史、艺术特点和文化意义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徽州木雕在公共壁画中的应用潜力。其次对公共壁画的叙事性题材进行探讨,分析不同题材对于观众的感知和理解方式,从而为选择适合的徽州木雕题材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还可研究公共壁画在城市环境中的社会影响和文化传承作用,以及徽州木雕作为公共壁画材料的可行性和实践效果。
1.3. 研究目的
随着传统艺术与现代社会的不断融合,对如今的公共壁画创作方面来讲,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可为公共壁画未来的可持续性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性的承载条件,拓宽其发展空间。公共壁画是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通过叙事的方式,向人们展示所在区域内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内容,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可对特定区域内人们的文化认同和社会意识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徽州木雕及公共壁画的叙事性题材进行分析与应用,可以为公共壁画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促进徽州木雕的传承和发展。以(图1) (图2)为例,根据在知网上搜集的相关数据得出“徽州木雕”的文献数量及主题分布,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相应理论参考。

Figure 1. Annual trend of “Huizhou wood carving” publications
图1. “徽州木雕”的发文量年度趋势①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main themes of articles related to “Huizhou wood carving” (statistics as of June 2023)
图2. “徽州木雕”相关文章的主要主题分布(统计截止至2023年6月)②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丰富文化遗产。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能够记录城市、社区、乃至国家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以此来帮助人们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
探究社会生态。公共壁画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表现力,能够反映出社会生态和民生问题。因此对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1.4.2. 实践意义
培育区域文化。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能够丰富区域内的文化内涵,成为特定区域文化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该区域内的经济效益。
促进社区发展。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可以反映社区的历史和文化,增加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提高城市品质。优秀的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能够提高城市的品质,增加城市的美感和艺术氛围,提升城市形象。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从叙事性题材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对公共壁画中常见的叙事题材进行探究。回顾徽州木雕的历史和发展,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技艺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深入了解徽州木雕的文化背景和艺术语言,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分析公共壁画中融入徽州木雕题材的情况,考察其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收集和研究相关的公共壁画作品,探讨其中融入徽州木雕题材的表现形式、叙事手法以及意义所在。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公共壁画中运用徽州木雕题材的实践应用建议。包括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指导、文化旅游推广策略、艺术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建议,以能够促进徽州木雕和公共壁画的艺术传承与发展。
1.5.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搜集,了解公共壁画的历史文化、徽州木雕的制作技艺等方面的信息,为研究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与徽州木雕提供严谨的理论支持。
图像符号分析法。通过对公共壁画中所描绘的图像和符号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叙事性题材的意义和表现形式,包括角色、情节、场景等方面的内容。
1.6. 创新点及难点
1.6.1. 创新点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的制作可与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这对于艺术家的技术与思维创造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为公共壁画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引入新的媒介技术。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壁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如LED灯光、VR技术等,这些新的媒介技术可以使得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更加生动、形象和具有视觉冲击力。
融入当代文化元素。公共壁画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与当代社会的文化元素相融合,以更好地传递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与时俱进。
1.6.2. 难点
艺术表现与社会价值的平衡。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既要具有艺术表现价值,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即在表现艺术的同时,也要传递一定的社会信息,这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和判断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文化多元性的呈现。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的创作需考虑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与差异,因此如何调和文化多元性也是一个难点,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2. 徽州木雕的审美价值与工艺技法
2.1. 概念界定
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叙事性”指通过在特定区域场景内,以讲故事的方式创作出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精神反应的作品,从而使人们获得内在情感波动的体验 [1] 。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是指以叙事性为创作题材的公共壁画,其主要表现方式是通过画面来讲述故事或展示场景。这种类型的公共壁画通常会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背景环境等要素来表现,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和增强观众体验的效果。
徽州木雕。徽州木雕是指在徽州地区生产的一种雕刻艺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传统木雕工艺制作而成的建筑构件,如门、窗、柱础等。这种类型的木雕通常会通过雕刻和镶嵌等工艺,将传统木雕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图3)。
2.2. 审美价值与工艺技法
徽州木雕是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徽州三雕”之一,多用于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中,其丰富的题材、精湛的技艺,以及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价值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
首先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徽州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其作品注重形神兼备,追求工艺技法和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徽州木雕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人物形象、传统故事等为题材,以其细腻的雕刻技法和精确的造型塑造,展现出生动的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审美上,徽州木雕注重取材的合理性和雕刻技巧的精湛性,力求将自然与人文融合于作品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其次从工艺技法的角度出发可得知,徽州木雕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工艺特点。首先,徽州木雕注重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在材料选择上,徽州木雕多使用梓木、楠木、柏木等具有细腻纹理和耐久性的木材,使得作品质地优良、寿命长久。徽州木雕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根据物体不同部件的结构与功能,采用像圆雕、平圆雕、透雕、镂空雕、高浅浮雕等不同的雕刻方式来进行修饰 [3] 。以及烧制、上色、抛光等多种后期处理技法,使得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节。此外,徽州木雕还注重运用对比法则,通过雕刻和镶嵌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立体和生动(图4)。

Figure 4. Carpenters are carving wood
图4. 木匠正在对木材进行雕刻④
徽州木雕的发展在历史上可追溯到明代,徽州地区的繁荣经济和富裕商贾为木雕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徽州木雕在明代达到鼎盛时期,经历了明代末年的衰退和清代的复兴。徽州地处于山地,同时盛产优质木材,木雕材料用作建筑构造,对建筑的构造起到保护作用。在明代,徽州木雕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制作,其中以府宅、祠堂、庙宇等宗教建筑中的木雕装饰最为重要。清代,徽州木雕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家具、器皿、屏风、屋檐等。在这个时期,徽州木雕工艺技法日趋成熟,创作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丰富了徽派文化的内涵 [4] 。
总的来说,从审美价值和工艺技法的角度来分析,徽州木雕在中国传统木雕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法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公共壁画创作中的叙事性题材分析
3.1. 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的叙事方式
公共壁画中的叙事是指将人物、事件或时间等信息以视觉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叙事方式通常包括时间线、因果关系和因果循环等。叙事方式在公共壁画中的应用体现在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壁画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叙事方式,例如在中国传统壁画中,中国古代艺术家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等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而在日本传统壁画中,则主要采用因果循环等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叙事有两个需要注意的点,首先是“故事”本身,其二则是“故事”被叙述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叙事话语 [5] 。
3.2. 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的创作要素
3.2.1. 主题构思
主题构思是指在公共壁画中表现某个特定的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人物、氛围等,以此来表现故事情节和情感。以下为常见的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的主题构思方法:
场景再现法。在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中通常会使用场景再现的方法,即将故事中的场景再现出来,通过对画面中发生过的事件或场景进行再现,来表现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人物塑造法。指在画面中刻画出特定的角色或人物形象,该方法可以通过对角色人物进行夸张、变形、装饰等处理,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以作品《郭子仪祝寿》为例,该作品基于过去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故事,故事中的郭子仪是中唐时期的名将,地位德高望重,且子女众多,为世家大族。画面中的人物塑造就对应了前文所阐述的夸张与变形处理,放大整体的氛围(图5)。
氛围营造法。在公共壁画中使用色彩和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来表现故事中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故事情节。
隐喻表达法。即在叙事性题材公共壁画中,除了直观元素的存在与被使用,还要考虑一些元素的隐喻作用,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引起观者共鸣的视觉元素,有利于搭建作者、作品、观者之间沟通的节点 [6] 。在画面中利用相应元素或符号来表达思想或情感,可以通过对画面中出现的元素进行隐喻,如可借用花、鸟、太阳、月亮等元素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寓意。
3.2.2. 构图方式
在徽州木雕中,构图通常采用向心对称式的布局,构图中人物的形体与动势向内聚拢,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平衡与和谐,以此来增强人物之间的联系 [7] 。这种对称性的布局可以在横向和纵向上体现,比如通过将主题物置于中心位置或通过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主次分明在徽州木雕的构图中至关重要,在构图中主体往往被放置在中心或者靠近中心的位置,而其他元素则被安排在周围,用来衬托和增强主体的视觉效果。另外徽州木雕构图通常会创造一种层次感,通过在画面中添加多个平面和深度,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有深度感,这种层次感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大小和形状的元素来实现。
通常徽州木雕作品中也会增加一些细节纹样元素用来装饰,如花卉、动物、人物等,这些元素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区域,起到“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合理衔接,也增强了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运用抽象与具象结合的手法,将实际存在的物体变换成线型的装饰图案,赋予其美学效应,展现其内在的文化含义 [8] 。以动物元素为例,(图6)为安徽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内的馆藏木雕“侯禄撑拱”,内容为:鹿角上的一只猴子用树枝捅马蜂窝。寓意“封侯”,在鹿口中含灵芝喂小鹿,寓意为厚禄世代相传。
3.2.3. 人物造型
徽州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多为民间传说故事情节中的人物,造型多以圆形为主,有“圆”就有“满”,寓意富贵圆满。古徽州在历史上是一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较为稳定的地域,这也是在徽州木雕中的人物形态与面部表情总是很欢乐,富有张力的原因,同时也是徽州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9] 。
徽州木雕人物造型通常具有优美的姿态和生动的神情动作,这些动作有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威严、慈悲、欢乐等,这些神态和表情往往通过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等细节来表现。以在宏村承志堂的木雕作品“百子闹元宵”为例,画面中的人物活泼,姿态富有张力,呈现出相当热闹的场景画面(图7)。

Figure 7. “Hundred Sons Lantern Festival” (partial)
图7. “百子闹元宵”(局部)⑦
徽州木雕人物造型的服饰和装饰往往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体现,如徽州的服饰和头饰等,这些服饰和装饰不仅美观,也具有文化和历史的价值。再者徽州木雕人物造型的细节和雕刻非常精细,尤其是面部表情、手势和服饰细节等方面。这些细节和雕刻的精美程度,是徽州木雕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3.2.4. 色彩配置
徽州木雕大多使用原木材质,色彩自然且具有纹理,因此木雕的自然色彩是很重要的元素。在色彩上,徽州木雕一般以黄褐色为主调,同时还有一些橙色、红色、绿色等辅助色彩。
在徽州木雕的花鸟鱼虫图案中,色彩配置一般以鲜艳明快为主要特点,通过运用明亮的红、黄、绿等颜色来表现花卉的娇艳、鸟儿的灵动、鱼虫的清新。此外,还会加入金色、银色等色彩来表现花鸟鱼虫的美丽和珍贵感。
徽州木雕的色彩配置注重自然和生动,运用明暗对比和鲜艳的颜色来表现出作品的美感和立体感,同时也表现出徽州木雕艺术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
3.2.5. 画面场景
叙事性题材壁画的画面场景通常分为以下几点:
场景描述。通过设定一个明确的场景来描述故事的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这些场景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或者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情节可以是故事本身,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或者是一个单独的片段。
人物形象。设定一个特定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角、配角和背景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运用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经验,对绘画中的人物进行再创造,使之呈现出夸张的表现效果 [10] 。
色彩和肌理。一套特定的色彩搭配与肌理元素包括颜色、笔触、纹理等,叙事性题材壁画往往通过场景描述、情节设计和人物形象塑造等元素来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体验。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充分考虑画面效果和视觉传达效果,并与艺术表现力和创作主题相结合,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壁画中所讲述的故事。
4. 徽州木雕的应用范畴与城市形象塑造
4.1. 在文化景区中的应用
在文化景区中,徽州木雕的应用可以为游客提供更深入、生动的文化体验,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下面是对徽州木雕叙事题材在文化景区应用的分析:
徽州木雕作为徽州地区的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景区中,可以通过木雕作品来展现徽州地区的历史故事、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帮助游客了解和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木雕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雕刻的细节和表情来传递故事的情感和内涵,使得历史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徽州木雕在题材选择上常常取材于地方的风景、人物和传统手工艺等,展示了徽州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近年来随着国家十四五发展纲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徽州木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持续落实中对徽州木雕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有利于徽州木雕的活态传承 [11] 。在文化景区中,徽州木雕作品可以用来呈现当地的山水风光、建筑特色和民俗风情,从而加深游客对徽州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徽州木雕以其精美的工艺和艺术性而备受赞赏。在文化景区中,适当地摆放徽州木雕作品,可以为景区增添艺术氛围和观赏价值。木雕作品的精致细腻和独特造型,不仅可以作为景区的装饰,还可以成为游客欣赏和拍照的对象,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图8)。
在文化景区中,徽州木雕作品也可以被用作互动展示的元素,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参观体验。例如,可以设置木雕作品的触摸区域,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木雕的纹理和质感,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感。同时,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向游客介绍木雕作品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引导游客深入了解木雕艺术的技法和意义,增强他们对文化景区的兴趣和亲近感。
徽州木雕作品可以作为文化景区的重要展示内容,用于进行文化教育和传播。通过木雕作品的展示、解说和互动活动,向游客传递徽州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价值,培养他们对传统工艺的欣赏和尊重,提升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徽州木雕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文化景区中,通过销售木雕工艺品和相关衍生产品,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促进手工艺人的就业和收入增长,推动木雕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Figure 8. Wood carving of Zhichengtang in Lucun, Yixian County
图8. 黟县卢村志诚堂木雕⑧
4.2. 在社区环境中的应用
徽州木雕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通过雕刻艺术将历史事件和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在社区环境中展示和应用徽州木雕叙事题材,可以帮助居民了解和传承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增强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徽州木雕叙事题材通常包含着寓教于乐的内涵,可以通过展示和解读木雕作品,向社区居民传递知识、启发思考。例如,一些作品可以讲述传统的道德故事或描绘历史人物的奋斗故事,从而提供教育意义和价值引导。
徽州木雕叙事题材的作品常常具有精美的艺术品质,欣赏这些作品可以给社区居民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审美的提升。通过在社区环境中展示这些作品,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对艺术的共同兴趣,培养社区的艺术氛围。
徽州木雕作为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将其叙事题材应用于社区环境中,可以为社区增添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氛围。这有助于社区的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吸引更多人来访、了解和认可社区。在徽州木雕的诸多纹样中,最具特色的当数体现徽州当地生活的纹样,在社区中采用叙事性的手段展现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以此来吸引社区内更多的文化消费者前来参观,增加对徽州木雕的认可度 [12] 。
如果社区位于旅游景区或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应用徽州木雕叙事题材可以为社区带来旅游收入和经济效益。木雕作品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增加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促进本地的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通过在社区中建立木雕展览馆、艺术工作室或艺术品销售点,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增加社区的知名度和经济收益。
4.3. 徽州木雕的城市形象塑造
徽州木雕在公共壁画创作中的应用对于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公共壁画展示徽州木雕的独特技艺和文化内涵,可以弘扬传统工艺、展示历史记忆以及地域特色,为城市注入艺术氛围和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因此政府、艺术家和社区应当积极支持徽州木雕在公共壁画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合作项目和资助计划,推动其发展和推广。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展览和文化活动,向公众普及徽州木雕的历史和价值,增强大众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然而,在应用徽州木雕于公共壁画创作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保护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至关重要,应当尊重徽州木雕的传统技艺和审美风格,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模式化。其次与城市环境和主题相协调也是必要的,公共壁画应当与周边建筑、城市氛围相互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5. 总结
本文通过对公共壁画创作中叙事性题材的分析与应用,以徽州木雕为例,探讨了叙事性题材在公共壁画中的重要性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在这一研究中发现叙事性题材能够为公共壁画赋予深度和内涵,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成为传递文化和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通过在对公共壁画创作过程中得出的一些问题发现,持续且高效地加强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是根基,在壁画创作中不能只会实践而不会理论,同理相反也是一样,再熟练的理论储备终将在实践运用中所体现。
在对公共壁画创作的未来研究展望中,除了要持续挖掘壁画的特性,也要探寻材料与媒介对公共壁画的影响方面研究,这也包含了壁画内容的创新,因为时代不断地在发展,艺术作品也要与时俱进,但也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首先要保障其在公众精神领域层面的积极引导作用。徽州木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但也需要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通过对公共壁画的研究,与对徽州木雕发展的持续关注,在本文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公共壁画创作中叙事性题材的分析与应用,并以徽州木雕为例进行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公共壁画创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在公共壁画创作中的应用,为公共空间创造更多富有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为公共艺术与手工艺设计专业的学生更要在今后持续专业学习的道路中增强自主学习与公共壁画相关知识的习惯,充分利用公共壁画的“公共性”特点,结合有利于自身的学习方法,为公共壁画与徽州木雕的传承与发展助力。
注释
①图1来源:https://kns.cnki.net/kns8/Visual/Center
②图2来源:https://kns.cnki.net/kns8/Visual/Center
③图3来源: http://k.sina.com.cn/article_6926071998_19cd378be00100npyc.html?cre=tianyi&mod=pcpager_news&loc=19&r=9&rfunc=100&tj=none&tr=9
④图4来源: http://k.sina.com.cn/article_6926071998_19cd378be00100npyc.html?cre=tianyi&mod=pcpager_news&loc=19&r=9&rfunc=100&tj=none&tr=9
⑤图5来源: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cd4449b0102znj9.html
⑥图6来源:http://collection.sina.com.cn/jczs/20141016/1358167600.shtml
⑦图7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14979220/?_i=7788654b03FrJb
⑧图8来源:http://collection.sina.com.cn/jczs/20141016/13581676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