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与社会支持建构: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生存境遇的研究——基于河南省B村的调查
Vulnerabi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upport: A Study on the Survival Situation of Elderly Women Living Alone in Rural Area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Village B in Henan Province
DOI: 10.12677/ASS.2024.131047, PDF, HTML, XML, 下载: 109  浏览: 151 
作者: 张丹丹: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农村独居老年女性脆弱性生存境遇社会支持Rural Elderly Women Living Alone Vulnerability Survival Situation Social Support
摘要: 通过对河南省B村老年独居女性的调查,可以更加了解农村老年独居女性在传统家庭结构解体的背景下的生存境遇,主要表现为经济匮乏、情感孤独以及身体状况差,了解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独居女性的生存存在着一种独特的风险,本文希望通过深入的调查提出建议,当地政府立足现实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和家庭等联动起来,通过多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来寻求农村老年独居女性的生存出路。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elderly women living alone in village B of Henan Province,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ural elderly women living alone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 Emotional loneliness and poor physical condition, understanding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rur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oncepts, there is a unique risk to the survival of elderly women living alone. This paper hopes to make suggestions through in-depth investig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realit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ural old-age security system,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the family and other linkag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level social support system to seek the survival of rural elderly women living alone.
文章引用:张丹丹. 脆弱性与社会支持建构: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生存境遇的研究——基于河南省B村的调查[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1): 342-34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1047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年轻劳动力的外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困境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以及部分农村男性年轻时在外从事体力劳动时的劳累和旧伤等身体原因,以及农村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女性的生活自理能力远远高于男性,农村老年女性丧偶后绝大多数选择独居 [1] ,面临着这样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她们的生存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对于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应对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对立和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远远达不到现在市场上的物价水平,农村老年人在生活中非常拮据;在社区或者村庄方面,我国传统的观念也强调家庭养老,农村社区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仅限于政策的内容,且地区差异大,社区起到的作用较小。其次,农村青壮年外流,农村老年人无人照顾,都加大了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的养老风险。当前家庭结构及居住模式的变化,子女养老模式遭到了严重冲击 [2] ,年轻人不再与老年人同住,他们对老年人的照顾是给予金钱和偶尔看望,所以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的情感缺乏社会支持也是一个问题,农村老年独居女性生存境遇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脆弱性,她们迫切地需要社会支持。

1.2. 研究意义

妇女发展近年来得到学界的广发关注,其中农村老年女性作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以往对于老龄化的问题只是针对广大的老年人群体,没有注意到老年人群体中的她们,农村独居老年妇女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她们的生活状况是检验农村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从多方面改善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的生活状况和保障制度不仅能使我们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而且能够提高公平,改善社会整体风貌,利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对于社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农村独居老年女性普遍生活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由于劳动能力丧失、身体机能下降以及社会福利不足带来的经济上贫困,年龄增加带来的身体上的问题,以及缺乏陪伴带来的精神慰藉缺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也都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来对老年独居女性的养老问题进行解释。

2.1. 国外学者对老年女性生活状况的研究

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在老龄化问题上研究上也较为成熟,老年人养老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也较为成熟,但经济的贫穷仍是独居老年女性外在特征的最大表现,因此,许多学者都聚焦于此并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女性贫困的原因,George and Beacon认为基于老年福利角度分析老年女性贫困应从一般健康和机能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自尊四个维度进行研究 [3] ,Lawton从生活质量视角出发分析老年女性贫困,提出从行为机能、感知的生命质量、心理福利、客观环境等四个方面研究老年贫困 [4] 。除了经济的因素之外,国外的学者也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老年女性生活保障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女权主义、性别理论等等,因为这些理论本身也兴起于西方,因此对于女性养老问题的发展西方国家也进入了成熟的发展期。

从制度因素来讲,Siegenthaler J K对法国、德国、荷兰、瑞典、瑞士、美国六个工业化国家的老年单身女性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各国退休福利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差异化的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养老保障制度在预防老年单身女性贫困中的有效性 [5] 。大多数对于老年女性的养老问题更多是将其放在整个老龄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并在实践层面中研究政府和社会的养老建设和服务,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化养老机制。

2.2. 国内学者对于老年独居女性的研究

从现实层面的研究中,对于农村地区的老年独居女性来讲,她们的经济缺乏充足的来源;在生活方面,刘彦喆从性别角度对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村丧偶老年女性的贫困化程度较男性高、生活适应性也更差 [6] 。陈红燕的研究发现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不如老年男性,以及老年女性的生活来源对家庭其他成员的依赖度较男性高 [7] ,在健康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研究也发现老年女性更少去看医生,接受的住院服务更少 [8]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女性通常承担着照顾人的责任,并且在农村中老年的女性不仅承担着照顾配偶的责任,甚至儿孙辈也需要她们的照顾,因此她们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反而因为过度劳累而出现各种问题,并且由于家庭的重担或经济原因,很少主动去接受住院治疗。

其次,从制度的视角来讲,由于城乡差异,农村独居老年女性也往往得不到充足保障,王莉莉研究发现我国丧偶老年女性普遍存在着经济收入低、保障水平差、自评经济状况“困难”比例大的特点,认为可以通过强调性别平等观念、建立遗属养老金制度来解决丧偶老年女性的养老问题 [9] 。裴晓梅认为受社会制度因素的影响,老年女性在获取公共养老保障资源方面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强调公平的社会政策不但要纠正对于女性的社会制度偏见,还应该弥补社会制度偏见对女性造成的伤害,社会保障应该成为这样一个补偿机制 [10] 。

从理论的视角进行研究,养老政策作为老年人老年生活的一个重要正式社会支持来源,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李月英在对农村独居女性的社会支持中提到,正式的社会支持非常脆弱 [1] ,国家和政府应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正式社会支持还是非正式社会支持都能够改善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家庭支持是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基础,也是其社会支持网的主体,对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而言,其社会支持来源主要源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夏辛萍在对老年女性养老问题中也谈到由于当前农村隔代后辈外出求学、打工等,老人代际互动的机会也不断减少,家庭中的支持也在减少 [11] ,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来源低且程度较差。

2.3. 文献评述

通过不同视角对老年独居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养老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知道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的整体生存境遇是社会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但前人的研究大多不是针对女性老年人的专门研究,且研究有各自的侧重点,没能完整的揭示我国农村老年独具女性的整体生活风貌,研究不够详细。因此我将综合多方面的视角,结合前人的研究,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来分析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的整体生存境遇与风险,并尝试提出解决困境的建议。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的访谈对象是来自河南省B村的几位65岁以上的老年独居女性,对象的选择主要依据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筛选出满足研究条件的研究对象,并进行深度的访谈,研究她们的群体特征、生活状况和主要需求,由于研究地点的选取正是笔者本人长大的村庄,所以容易进入。

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无结构访谈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生存境遇了解,长期参与被调查者的生活和活动,亲身体验独居老年女性的日常生活,详细观察其行为,深入了解其社会系统的运作过程,细致体会生存状态和心理活动。

3.2. 分析框架

通过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分析农村独居老年妇女现实中的社会支持来源与不足,并通过经济、精神生活和身体状况三个方面的脆弱性来揭示她们生活的现状,得出她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之处以及面对现状她们仍有想要改变的心境,结合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正式与非正式支持提出建议。

4. 河南省B村老年独居女性生存境遇脆弱性的调查分析

本文对于农村独具老年女性的生活境遇脆弱性的分析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即经济条件的脆弱性、精神世界的脆弱性和身体健康的脆弱性,这也是其他学者在分析老年女性生活常用到的分类方法,我将继续采用这种方法,以便清晰明了的描述B村老年独居女性生活境遇的各个方面。

4.1. 经济状况上的脆弱性

4.1.1. 退休金及其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和工资、工龄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市场上女性的平均工资低于男性,而退休年龄也早于男性。这种现状致老年女性的保障水平和保障的覆盖率都低于男性。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着极大的地区差异,B村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定的门槛,对于老年人来讲,满80岁才能享受这项政策,并且每月不到200元的金额,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另外,对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B村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取的金额为200元,也较少。

4.1.2. 经济主要来源不稳定

据调查子女的经济支持是老年独居女性的经济主要来源中,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存在极大对子女的依赖性。一方面是日常生活用品的经济依赖,另一方面子女在经济上的孝敬存在较大的变量。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他们日常需要的营养品、药物都是由其子女提供,再加上物价水平的提升,农村老年女性的退休金等并不能满足日常需要;此外,有些子女在经济上对老人并不孝顺,吝啬于对老人的经济付出,以至于许多农村老年独居女性的日子过得拮据。

4.1.3. 自我再创造,风险程度高

自我再创造的经济来源对于农村独居老年女性来说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本来60多岁以上的女性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劳动能力了,但是农村独居的老年女性却有着顽强的生活意志,她们不愿意麻烦子女,抓住一切劳动的可能性。对于B村的老年独居妇女来说,种地是最常见的劳动方式,哪怕70到80多岁的老年女性,她们仍然拥有自己的地并且每年种植粮食,也种植小米、棉花、花生等等的经济作物,一方面是自己吃,另一个用途就是卖掉挣钱,还有一位70多岁的独居老婆婆养了4~5只羊,她会每天早上早起去放羊,不辞辛劳,除了从事传统农业种植,许多老年女性进入到雇佣市场上,该村有外来的商户承包的地种植药材等,她们也会报名参加去种植或采摘,哪怕是在炎热的酷暑,只为了一小时几块钱的报酬,她们也会去从事这样的“零工”,但这种劳动强度,和农村地区的地形,独自一人上山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讲具有极大的风险。

4.2. 精神世界的脆弱性

4.2.1. 缺少陪伴

由于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陪伴独居在家的老母亲也越来越少,只能过年过节回来看望,住的近的话机会会多一点,许多在老家的老年人除了下地干活,在家看电视之外没有其余的业余生活,可以想象多么孤单,另外老年独居的妇女大多经历配偶的离世,心理打击增加,不止如此,年龄越来越大,同龄的朋友伙伴远走、离世也给她们带来了较大的打击,精神生活更加空虚,严重缺少陪伴和温暖。

4.2.2. 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低

B村是一个相对空巢化的小乡村,村里边的老年人比较多,但是种的地又非常多,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老年人经常在地里干活,社区极少会举办公共性质的活动,节假日也是如此。农村参加的集体活动除了农业种植可能就是红白事了,但是老年人来说身体不便,以及传统对于女性的偏见,以及人年龄大了,对“死亡”也是非常忌讳的,所以她们很少参与这类活动,因此她们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狭窄,而社区在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娱乐活动上更加缺乏。

4.3. 身体健康的脆弱性

4.3.1. 慢性病频发

身体健康状况是老年人面临的最主要的最脆弱的困境之一,多项调查数据显示,女性虽然预期寿命长,但总体来说身体健康状况并不乐观,老年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晚年的生活质量不高,且老年独居女性生病的就诊率也不高,再加上农村的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机构和资源非常有限,大多数的老年女性患有如关节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并不能得到彻底治愈,只能依靠长期吃药来缓解。由于发病率高且种类多样,导致她们去医院所能报销的医疗比例也较低,经济条件有限,害怕花钱,再加上害怕在医院查出身体其他的毛病,对医院有一种恐惧感,所以身体一旦有什么不舒服就会自己去村里边的卫生所拿一点药吃,但是这样长期的耽误对于她们的身体有害无益。

4.3.2. 医保报销比例低、范围窄

农村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其实并不算广,据调查,2017年,全国女性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5.2亿人,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了较大比重,且由于文化程度和自身收入偏低,大多数农村老年女性缺少主动参加保险的意识,医院所能报销的医疗比例也较低,致使老年女性在年老和患病之后难以获得更好的保障。包括大病的用药上,有些进口药不能用医保报销她们就不舍得吃药,宁愿选择治疗效果不好的平价药,据访谈对象的讲述,她们用新农合基本是用来买日常的感冒、发烧或者下火的药,对于慢性疾病,有些根本不能报销。

5. 对农村老年女性生存困境的对策研究

我们能够从B村老年独居女性的生活中看到她们生存境遇艰难,在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更加要注意返贫现象,为了“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农村老年女性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她们的生存具有极大的脆弱性,是国家和政府要重点关注的一部分,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全面、立体和多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重大的意义。

5.1. 完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兜底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标准。在最低保障申请中,应制定多层次的入门标准,而不只是考虑年龄条件,更应从生活现实为依据,将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有子女等列入标准,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并应严格监管申请流程等,不漏掉任何一个贫困老人,也不让其他凭借关系的有钱人占用名额。

其次,物价水平的提高,应全面落实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另外,医疗保障中多举措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将一些慢性病、特殊性疾病等纳入保障机制,对治疗周期长、费用比较高、对健康损害比较大的疾病,在门诊的费用以统筹基金支付等。

5.2. 社区多举措关怀独居老人的精神生活

社区层面不仅是要完成上级的任务,达成指标,更要增加对居民生活的关注。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许多老年人生活非常孤单,特别是农村的独居老年女性,生活中没有经济保障,家人孩子不在身边,不仅要忍受精神上的寂寞,有时还有身体的病痛,因此,社区非常有必要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丰富她们的生活,一方面可以设立老年人休闲中心,购买安全的娱乐和运动设备,让老年人可以孤单时来这里和其他人玩耍,另一方面,举办一些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例如戏曲下乡,节日包饺子、包粽子等等,关怀她们的精神生活。

5.3. 子女多注意增加陪伴

治疗老年人精神生活的脆弱,子女的陪伴是最好的良药。子女后辈应意识到老人年龄大,农村条件艰苦,下雨停电有的时候非常危险,因应尽可能多的与老人联系聊天,增加陪伴。在经济上也要多关注老人的需求,意识到父母在经济上不习惯向儿女张嘴,但是她们年纪大了,养老金有限,子女多主动关注老人的需求,主动定期给他们钱,提供经济支持。

6. 结语

文章通过对农村老年独居女性的生存境遇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政府、社区和家庭的三方联动,增加对农村独居老年女性的生活支持,关注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为她们的生存建立全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不仅对于老龄化社会的解决有一定的作用,不断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其次,有利于预防部分贫困人员返贫的现象,推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月英. 农村丧偶独居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基于山东省S村的调查[J]. 人口与经济, 2017(1): 44-53.
[2] 聂焱. 我国农村地区老年妇女的家庭养老困境及成因探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2, 28(4): 148-154.
[3] George, L.K. and Beacon, L.B. (1980)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Persons: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Human Science Press, New York.
[4] Lawton, M.P. (1982) Competence, Environmental Press and the Adaptation of Older People. Lawton. In Windley, M.G. and Byerts, T.O. Eds., Aging and the Environment: Theoretical Approaches. Springer, New York.
[5] Siegenthaler, J.K. (1996) Poverty among Single Elderly Women under Different Systems of Old-Age Security: A Comparative Review.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59, 31-44.
[6] 刘彦喆, 王晶. 性别视角下的农村丧偶独居老人生存状态研究——以吉林省东丰县某村为例[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7(2): 30-34+49.
[7] 陈红燕. 云南老年女性人口分析[J]. 中国统计, 2014(7): 13-15.
[8] 王苗苗.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女性养老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9] 王莉莉. 女性丧偶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状况分析[J]. 南方人口, 2011, 26(2): 31-38, 64.
[10] 裴晓梅. 劣势积累与制度公平[J]. 妇女研究论丛, 2006(2): 7-10.
[11] 夏辛萍. 性别视角下农村老年女性养老问题[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24): 6296-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