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翻译策略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Guizhou Miao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DOI: 10.12677/ML.2024.121070, PDF, HTML, XML, 下载: 56  浏览: 11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龙 路, 唐丽君: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目的论苗族文化跨文化翻译策略Skopos Theory Ethnic Cultures of Miao Cross-Culture Translation Strategy
摘要: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种类众多,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为推动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宣传,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外宣发展,实现跨文化交流,从目的论入手对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具有术语丰富、口语化的特点,翻译应结合翻译目的论三原则,采用化虚为实表真意、理明词达通内涵、互为借鉴显文化等翻译策略,采用意译以及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多种翻译手段,以达到准确充分地传达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苗族特色文化词的语义内涵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采用适当的翻译手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ethnic minorities in Guizhou, such as Miao, Dong and Buyi.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uizhou,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public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and realiz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Guizhou Miao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 words of Miao culture in Guizhou are characterized by rich terminology and colloquial language. The translation should combine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 adopt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transforming the virtual into the real meaning, clarifying the words to reach the connotation,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and adopt various translation methods, such as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and transliteration with notes, so as to accurately and fully convey the minority culture in Guizhou. Promote minority cultures to go abroa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seman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words of Miao culture, and adopt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o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and spread Chinese culture.
文章引用:龙路, 唐丽君. 目的论视角下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翻译策略[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1): 493-49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70

1. 绪论

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也越来越深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实施,各国人民逐渐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其文化也日益走向世界,成为国内文化的一张名片。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有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满族等18个世居民族;苗族是贵州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期。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省苗族人口全省占比11.24%,共396.84万人,是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也被少数民族风情所吸引,民族旅游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外宣材料翻译的质量。

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能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及精神,其翻译能弥合中西方文化鸿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发展。苗族作为当前贵州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词折射了强烈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各种原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发展比较滞后。同时,贵州少数民族经过几次大幅度长时期迁徙,其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比较特殊,而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各不相同。多种因素交织之下,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及其特色词汇难以传播。译者在处理民族特色词汇时,往往借用英语中现成的词汇来表达英语国家中并不存在的文化现象,造成了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大多生硬晦涩、译文过分细化让读者难以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没有统一表达、采用直接音译而没有注释,让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例如,“吃新节”是苗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是为了庆祝农作物丰收,预祝五谷丰登而举行的传统民事活动,翻译却有不同的版本,如“New Grain Eating Festival”、“Green Grain Festival”、“New Thing Eat Festival”、“Tasting Ripening Grain”、“Green Grain Eating Festival”等,这些表达不仅用词生硬,更无法表达出吃新节的真正内涵。又如,“拦路酒”是指苗家特产牛角酒,表达了苗家对客人的尊重及热情。译者把“拦路酒”译为“Horn wine”,如此直接的表达不仅让外国读者迷惑不解,也没有表达出牛角酒的文化内涵。因此,本文从目的论理论视角探讨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翻译策略,旨在减少由于文化认同差异而导致的误解,提高外宣文本的译文质量,促进跨文化交际,尽可能让读者了解苗族文化及特性。

2. 目的论概述

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方法来源于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的翻译理论 [1]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71年,凯瑟琳娜·莱斯(Reiss)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首次在翻译批评中引入功能范畴,将语言功能、话语模式和翻译策略联系在一起,根据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关系建立了一个翻译批评的模型,从而产生了功能主义的理论思想。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完整的交际性翻译,即在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与原文相当的翻译,但在实践中,翻译的功能属性应该是最重要的 [2] 。

1978年,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性理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三个基本原则,使翻译研究摆脱了原创性的桎梏。他认为翻译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目的原则是首要的。此外,翻译还受制于 “语内连贯原则”和“语际连贯原则”。前者意味着翻译必须是内部一致的,并能被接受者理解,而后者意味着翻译也必须在原文和译文之间保持一致。弗米尔(2001)认为,翻译就意味着要“在目标背景中为目标语境内的目标目的和目标接受者制作一种文本” [3] 。相比之下,源语文本则处于从属的地位。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即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后来,贾斯塔·霍茨·曼塔里(Manttari)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受目的所驱使,翻译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导向。“她用信息传递(message transmitters)来指各种各样的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克里斯汀娜·诺德(Nord)进一步完善翻译目的论。在目的性原则(Skopos Principle)和功能性(Coherent Principle)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忠诚性原则(Fidelity Principle)。马克·沙特尔沃思(Shuttleworth)、莫伊拉·考伊(Cowie)对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语际连贯”或“忠诚原则”。

翻译目的论作为翻译的一般理论,目的论包括目的原则、忠实原则、连贯原则三个翻译原则,使研究的注意力从源语言转移到了目标语言上。以译语文本为中心,照顾目的语读者的主观感受和文化思维,以目的性原则为首,主张翻译活动要以实现翻译目的为核心价值。

3. 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的特征分析

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他们自古以来就保留了一套丰富而独特的民族习俗。贵州苗族拥有中国苗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主要的服饰类型、工艺美术品、习俗、饮食文化的基本内容等,可以说是中国苗族文化的代表。许多中国和外国的民族学家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之地。

3.1. 术语丰富

不同的民族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事物和交流,专有名词是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中一个独特的词汇类别,使观众能够理解各种事物以及通过它们表达的民族情感。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中的专有名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例如,“苗人”、“芦笙”、“苗歌”等。“芦笙”是贵州著名的苗族乐器;“苗人”指的是苗族人民,“苗歌”是苗族特有的歌曲。下面以苗族节日文化为例。

贵州苗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居住环境形成了特有的文化风俗,民族节日就是其中极具代表力的象征。这些节日的象征是在长期的历史存在中形成的,它们包含了相互关联的文化元素,主要表达了苗族文化特征和精神寄托。如凯里苗族“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端午节”、“六月六”;“苗族六月”、“花山节”、“赶秋节”、“牛王节”、“盘王节”等。节庆时有很多活动:唱歌、跳舞、吹气、斗牛、射击、骑马和其他的民俗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苗族传统节日实际上融合了民族习俗、传统艺术、体育活动、贸易等,成为信息交流的载体,增强了民族团结。

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中的专有名词与苗族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苗族文化、生活环境和民间传说。对于读者来说,这种具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翻译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观众的理解水平,以及这些专有名词的原意能否准确翻译,从而更好地推广贵州的民族文化。

3.2. 口语化

一般说来,口语化是指话语形式采用大众语言风格,并在大众中传播。口语化表达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中使用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和短语,展现了贵州苗族独特的语言特征。例如“打菜莫打那边坡,那边打菜不满箩”,其中动词“打”出现三次,揭示了贵州苗族上山采菜的生活方式。再如,“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已经成为贵州的代名词。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气候容易变化,多阴雨天气,因此有了“天无三日晴”。同时,“地无三尺平”描写了贵州喀斯特景观,崎岖的地形和交通不便。这句表达描述贵州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俗语,展示了贵州地理环境的特点,概括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

同时,贵州是高原地区,贵州的少数民族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苗族久居深山,在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中,特色“酸”味已成为贵州苗族的饮食标志。苗族人有句谚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说明“酸”在苗族饮食习惯中占据相当大的地位。

4. 贵州苗族特色文化词翻译策略

“目的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主张一切翻译活动要以实现目的为出发点。” [4] 强调译者主体性,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决定源语文本内容的删减和调整。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时,译者不能固步自封,根据原文语境内容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以达到促进文化传播,保护传统生态文化的目的。

4.1. 化虚为实表真意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的比较,翻译必定会涉及到文化和文化的特殊性。而文化的特殊性就是指在进行两种文化的对比时,存在于一种文化而不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中的现象 [5]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两种语言文化在交流对比时,一种民族文化的独特词汇不能直接用另一种民族文化的词汇替代来翻译和表达。目的原则认为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即结果决定方法。因此,如果译者在源文化中遇到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在目标语言中没有相应的词汇,可以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即在将这类词汇翻译成英语时,舍弃部分本民族特色,以求目标读者更清楚原文意思,再现原文隐含的文化内涵。

例1:

原文:吃新节

译文:Festival of Eating Newly Ripe Grain

“吃新节”是苗族的重大节日,一般会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到七月之间举行,如此重要的民族节日却存在多种不同的翻译表达。“吃新”的真正含义是吃刚成熟(ripening)的谷物 [6] 。因此,从传播节日真正内涵的角度出发吃新节应译为“chixinjie (Festival of Eating Newly Ripe Grain)”,这样才能表达清楚吃新节的真正文化内涵。

例2:

原文:丹寨芦笙节

译文:Danzhai Lusheng Festival

丹寨是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西部,丹寨芦笙节是丹寨九山七十二个苗寨的传统节日,苗年以后,于农历冬月的第二个猪场天起,节庆期间,人们日日吹芦笙、踩芦笙,欢庆丰收。根据其内涵,可译为“Danzhai Lusheng Festival”。下面这段介绍就是十分完整且恰当的特色文化词汇翻译了:

Danzhai Lusheng Festival: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Miao people of the seventy-two villages of the nine mountains in Danzhai County. It is celebrated for many days after the Miaonianjie from the second Hai day of the eleventh lunar month when the thousands of Lusheng pipe players gather on the banks of Qingjianghe River in Nangao village for the harvest and good weather in the coming year ( [7] , p. 37).

4.2. 理明词达通内涵

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很多源语文化的特色词在翻译时找不到形式或语用上对等的表达形式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翻译长期空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族文化走出国门。目的论忠实原则认为译文与原文的忠实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而特色文化词翻译的目的在于促进目的语对源语文化的理解。直译旨在最大程度的保留源语文本的语言形式和特征,尽可能地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到对等的词汇或表达进行翻译,直译加注的方法则进一步追求“语意对等”。因此,在翻译民族特色词受阻时,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译出特色词的字面意思后,可加注特色词的文化起源、背景、在本民族文化的意义等信息,增加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让读者一目了然,达到理明词达的目的,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更加深刻。

例3:

原文:苗人悬棺葬

译文:Miao Hanging Coffins (In ancient time, the coffin of the dead were placed on the face of cliff, Miao people think it can save their ancestors to stay away from the world and die in peace)

如“苗人悬棺葬”是苗族先民的重大丧葬习俗,古代的苗族在先人死后,族人要把死者棺材运送到悬崖峭壁上,以期死者不被打扰,安然离世。为保证译语读者明白其内涵,可以采用加注的形式,先将“苗人悬棺葬”可译为“Miao Hanging Coffins”,然后加注释(In ancient time, the coffin of the dead were placed on the face of cliff, Miao people think it can save their ancestors to stay away from the world and die in peace) ( [8] , p. 85),这样读者既能明白“苗人悬棺葬”的内容,又能明白苗族丧葬习俗。

例4:

原文:长桌宴

译文:Long Table Banquet (whenever a Miao family has a happy event, they join the table together to prepare a long table banquet to treat all the people of the village) ( [8] , p. 111)

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和最隆重的礼仪“长桌宴”,长桌宴历史悠久,苗家操办喜事时,会将桌子连接起来摆长桌宴,会请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如果直译为“Long Table Banquet”则会导致民族特色的缺失,因此需要加个注释,解释“长桌宴”的文化内涵。

例5:

原文:苗人接亲舞

译文:Miao Pick-Up-Bride-Dance (as the groom goes to get the bride, he must go through many Road-Block Drink, singing in antiphonal style, dance to the wood drum, etc. only he meet the bride they can enjoy the ebullient pick-up-bride-dance together)

苗人接亲舞是传统苗族婚假习俗的一种,当新郎要到新娘家接亲时要通过重重关卡,最后接到新娘后,新人会一同跳热情奔放的接亲舞。译者先解释“苗人接亲舞”是一种接新娘的舞蹈,可译为“Miao Pick-Up-Bride-Dance”,然后加注释(as the groom goes to get the bride, he must go through many Road-Block Drink, singing in antiphonal style, dance to the wood drum, etc. only he meet the bride they can enjoy the ebullient pick-up-bride-dance together) ( [8] , p. 81),进一步解释这个习俗的文化内涵。

4.3. 互为借鉴显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冲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出现了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等现象,从而影响了不同民族文学的互输与接收。” [9] 音译是将译入语中发音相似的文字来翻译译出语,以期最大程度的保留译入语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声音必须和意义结合才是语音 [10] 。少数民族文化极具特色,在目标语中很难找到形式或意思相近的表达。目的论连贯原则认为译文要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因此,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时,译者可采取音译加注的措施,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加以解释,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简单明了,进一步推动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实现双语文化的融会贯通。

例6:

原文:吊脚楼

译文:Diaojiaolou (dwelling house of Miao people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Guihzou Province, building along hillsides supported by wooden poles with wooden planks as the floors) ( [7] , p. 41)

吊脚楼是黔东南苗族利用山坡顺势修建的住房,属于栏式建筑。黔东南地区气候湿润,地面潮湿,夏季炎热,吊脚楼能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译者可采用音译加注的策略,既清晰地向读者传达了“吊脚楼”的内容,又解释了“吊脚楼”的构造和功效。

例7:

原文:顶妞昌

译文:Dingniuchang (Transliteration from the Miao language, meaning the gong beater, actually an indispensable boy on each of the dragon boats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boy is dressed in coloured clothes as a girl with a silver headgear, sitting with his face towards the head of the boat and beating a gong in front of him in harmony with the drum beater) ( [7] , p. 42)

“顶妞昌”在苗语里面是敲锣手的意思,黔东南龙船节时每只船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必须由小男孩担任。他男扮女装,身穿花衣头戴银饰,而向龙船头而坐,和着鼓点击打挂在面前的钢锣。译者课采用音译加注的形式,先翻译“顶妞昌”为“Dingniuchang”,然后解释这个苗语表达,意为敲锣或锣手,进一步解释苗族习俗。

5. 结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关系更加密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其文化软实力的代表,对外宣翻译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少数民族的饮食、节日、风俗、服饰等反映少数民族的文化积累。目前,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存在诸多问题,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很长的路要走。

在翻译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材料时,目的论在外宣文本的翻译中具有指导作用。翻译目的论认为,决定翻译过程中各种选择的因素就是翻译的目的。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苗族特色文化词的语义内涵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以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为目的,结合翻译目的论和以苗族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译者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及其他外宣文本时应采取多种翻译策略:意译、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基金项目

2023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基于POA理念的《英汉汉英笔译》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编号2023107)。

参考文献

[1] Nord, C. (2016)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John Benjamins, 1, 120-128.
https://doi.org/10.1075/hts.1.fun1
[2] Katharina, R. (1971)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142-145.
[3] Reiss, K. and Vermeerm, H.J. (2001) 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100-101.
[4] 陈亚杰, 王新. 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以蒙古族特色词汇为例[J]. 中国翻译, 2011, 32(4): 79-81.
[5] 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124-126.
[6] 郑懋, 安梅. 目的论视角下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J]. 贵州民族研究, 2013, 34(4): 207-210.
[7] 戴文年, 杨民生, 冒国安. 贵州民族风情图鉴[M]. 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 37-41.
[8] 刘品大. 贵州民族风情辞典[M]. 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4-111.
[9] 乐萍. 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10] 冯奇, 郑媛媛. 汉语文化特色词探源与基于理据的还原译法[J]. 上海翻译, 2023(3): 52-5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