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Introductory Korean Linguistics”
DOI: 10.12677/AE.2024.142178, PDF, HTML, XML, 下载: 59  浏览: 10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宝霞: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山东 威海
关键词: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非通用语教学模式“Introductory Korean Linguistic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Non-Lingua Franca Teaching Mode
摘要: 非通用语专业的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在挖掘思政元素和实现课程思政路径方面探讨得较少。论文以《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路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提出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把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有机结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做到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Abstract: For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stro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in minor language majors, there is less discussion on explo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realiz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hs. Taking the course “Introductory Korean Linguistics” as an examp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ignificance, path and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nly by establishing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can we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王宝霞.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进展, 2024, 14(2): 1166-117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2178

1. 引言

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外语专业教育而言,在面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信息的大量输入时,如何帮助学生确立伟大的理想信念、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外语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 [1]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纲要》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2021年11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本)》,进一步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四个维护’”,并明确提出“建设‘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 [3] 。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课程的思政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摆在外语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外语专业在教学中积极落实课程思政,研究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并展开了深度的理论探讨,为高校外语专业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供了理论支援和实践路径 [4] 。但非通用语专业的一些课程,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一些专业课,在挖掘思政元素和实现课程思政路径方面探讨得较少,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实践课程思政的方法成为这些专业课最为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从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路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挖掘非通用语语言理论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将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2.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等语言学课程也是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焦点 [5] 。语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纯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而是引导学生理解人类语言,探索人类语言背后的隐含规律。将课程思政融入韩国语语言学教学,实现思政教育、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通过课程思政,可以达成韩国语语言学教学目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非通用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包括朝鲜语在内的外国语言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旨在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具备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能够从事语言服务、外语教育以及涉外工作,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多元化人才”。要求学生“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和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学科基本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6]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培养目标为立足于讲授韩国语相关知识、语言学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在促进学生对韩国语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师注重知识背诵记忆的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韩国语语言知识的讲授上,忽视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国家情怀和价值导向的引领。在《韩国语语言学概论》中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外语类专业学生提出的文化自信、国家情怀的培养目标。

其次,通过课程思政,可以优化教学内容。由于《韩国语语言学概论》主要针对韩国语言知识进行教学,容易造成学生不太关注本国语言和文化。且受课程容量的影响,教师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了理论与语言分析实践的结合。强调思想政治元素与语言学知识点的融合,可以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协同培养。在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能够利用语言学基本理论对语言事实进行剖析。

再次,通过课程思政,可以有效提高韩国语语言学教学的效果。《韩国语语言学概论》理论性强,抽象,知识点繁杂,授课方式主要是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教学过程机械单一。很多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难,枯燥乏味,对该课程不感兴趣,造成课堂上师生互动性差,课堂沉闷,学习效果欠佳。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入课程思政实践,可以形成内容生动、教学方式灵活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提高韩国语语言学教学的效果。

3.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堂思政建设的路径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7]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是朝鲜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教师可以结合朝鲜语专业的特点,以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为导向,挖掘《韩国语语言学概论》中的课程思政内容,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

第一,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把语言知识、概念及原理的专业教学目标与价值观塑造的思政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传统上,外语专业课程以介绍外国文化、教授外国语言为主。但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也在调整方向,以传播理念来指导优化外语教育过程各个环节,实现从了解外国到传播中国的功能转变 [8]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作为一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应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语言理论和语言事实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从学生的韩国语能力和汉语为母语的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的原则,在学习韩国语现象的同时,结合跨语言视角和语言理论工具,审视汉语现象,重视中国文化、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将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有机结合。

第二,优化教学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包括语言与韩国语、音韵论、词汇论、语法论、语义论、方言六个板块。通过介绍韩国语相关的基础知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对韩国语和韩国语语言学领域的基础知识有系统地了解。《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学过程要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融入思政元素,传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一个板块是语言与韩国语,包括语言的特性与功能、韩国语所属语系与特征、韩国的文字。教师可以结合韩国语的发展史、韩国文字的创制过程以及汉字使用政策,让学生认识到汉语强劲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第二个板块是韩国语的发音和音韵体系。在讲授韩国语的发音器官、发音方法时,可以引导他们树立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观念。在介绍同化规则的音韵现象时,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位的组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三个板块是词汇论,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韩国语词汇的起源性划分、社会性划分、时代性划分、语用学划分、使用性划分。教师可通过讲授词汇、词义演变的具体事例,特别是韩国语当中汉字词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以及汉字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词义发生变化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新词新语、了解当今社会语言风貌,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社会的演进。第四个板块是语法论,包括形态素、词、词类与词性、语尾、时态、句子成分等。教师可以汉语、英语、日语等语言语法为例,让学生认识语言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其确立客观正确的汉语和外语语言观,在认同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充分尊重他国文化。第五个板块是语义论。教师在讲解惯用语、俗语等熟语的语义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比较不同语言当中不同的文化现象,认识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增强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提高对全球文化的包容度。第六个板块是方言,包括方言的本质、韩国的社会方言及其特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从国家语言规划的角度,让学生了解韩国语的标准语和方言的划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普通话与方言、国家通用语与民族方言以及推广普通话对国家认同的重大意义。

第三,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单纯地讲授语言学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韩国语语言学概论》的课堂组织可以提问式教学方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同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实例展示,实现抽象理论具象化。采用讨论法,调整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分析案例或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时,要有意识地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和知识讲解巧妙结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思考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增强职业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多鼓励学生开展一些语言调查或科研实践活动,构建第二课堂。比如指导学生申请韩国语语言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在一些韩国人居住比较多的城市开展韩国语言或文字的田野研究活动等,让学生将语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4. 《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考察了《韩国语语言学》课堂内容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问卷调查为山东某高校朝鲜语专业33名大二学生,其中女生27人,男生6人。本研究共发放33份问卷,收回30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91%。《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使学生对语言学产生了兴趣,提高了对语言的关注度。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有90%的同学认为《韩国语语言学》这门课内容难,枯燥乏味,用处不大,课程结束后,有87%的同学认为它有趣、实用。在访谈中,有不少学生表示,在上这门课的过程中,经常关注汉语和韩国语的语音和构词等语言现象,开始有意识地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语言现象;语言学习充满了趣味性,上课不打瞌睡了,课下经常上网搜一些与语言相关的文章,甚至有学生还专门买了语言学相关书籍。还有学生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相关韩国语语言学理论,而且基础知识更扎实了,对韩国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有很大帮助,学习起来游刃有余了。

第二,学生在掌握语言学知识点的同时,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被问及学习完《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后,自己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时,有学生表示,老师上课对重点内容进行精讲,课下让学生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有机会去实践,提高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建议,进一步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鼓励学生开展语言调查和实践;还有学生建议指导学生开展各项语言研究,并有意参加教师的语言学相关课题。

第三,提高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问卷调查显示,有80%的同学表示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对课程思政这一名词有所耳闻,但具体不了解;90%的同学认为在语言学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是有必要的;90%的同学认为本课程有机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兼顾了课程知识和课程思政,与课程育人育德的目的一致。有同学表示,通过这门课程感受到两种语言的美,特别是感受到了汉语的魅力,更加对汉语产生了语言自信,看待语言的视角变得宽广了。还有学生表示,韩国语语言学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基于理性对事物进行判断,树立了正确的学术意识和学术道德。还有一部分学生说,认识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开始热爱自己的专业了。

5. 结论

本文以《韩国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为例,在实践中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探索语言学概论类课程的思政建设。研究发现,真正落实课程思政,首先要有顶层设计,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把语言知识、概念及原理的专业教学目标与价值观塑造的思政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优化教学内容,将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材当中,切实发挥教科书作用,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实现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希望本文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能够对其他课程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基金项目

山东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Y2022002)。

参考文献

[1] 常俊跃, 李辰超. 发挥外语专业自身特殊优势, 促进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6): 17-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023-11-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本)》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18/content_5661767.htm, 2023-11-03.
[4] 文旭, 徐天虹. 外语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探索[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5] 文旭. 语言学课程如何落实课程思政[J]. 中国外语, 2021(2): 71-77.
[6]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0: 139-14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022-08-14.
[8] 何宁, 王守仁.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J]. 外语教学, 2021(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