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多元、友好”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
“Equal, Diverse and Friendly” Case Study of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utistic Children in Regular Classes
DOI: 10.12677/ae.2024.143416, PDF, HTML, XML, 下载: 26  浏览: 47 
作者: 刘宁欢: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四川 成都
关键词: 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Inclusive Education Autistic Children Inclusive Education in Regular Classes
摘要: 融合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发展与社会融入,而且有助于促进普通儿童对人类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和接纳。我国小学教育界需要认识到发展小学融合教育不仅可以保障小学自闭症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机会,而且为普通小学校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该研究以个案为例,尝试从“平等、多元、友好”的角度,以个案背景、学情成因及随班就读融合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科学方法,通过平等悦纳,相互尊重,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多元合力,全员育人,实现学习环境的包容性;友好和谐,互帮互助,共享美好小学生活,帮助自闭症儿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与集体生活,提高社交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Abstract: Inclusive education not only help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autistic children, but also helps to promote ordinary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human diversity. 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community in China needs to recogniz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can not only ensure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for autistic children in primary schools, but also provide valuable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ordinary primary schools. This study takes individual cases as examples and attempts to summarize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for autistic children in regular cla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quality, diversity and friendliness”. Through equal acceptance, mutual respec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maximum educational fairness; multiple forces, all-member educ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inclusivenes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friendly harmony, mutual assistance, and sharing a better primary school life, it helps autistic children to adapt to campus environment and collective life faster and better, improve social skills, and become a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student.
文章引用:刘宁欢. “平等、多元、友好”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3): 583-59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3416

1. 研究背景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的精神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障碍为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多数患儿伴有智力障碍、情绪行为问题、肠胃紊乱、癫痫,以及睡眠问题 [1] 。最新统计 [2] 显示,ASD患病率达到了1/44,男女比约为4.2:1,我国14岁以下的ASD儿童200多万,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此类儿童在我国通过随班就读的形式接受教育。但是,与国外相关教育相比,学校缺乏在自闭症儿童治疗过程中的干预和支持。已有国内研究表明,要采用由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运用心理、行为或其他方式,形成解决或改善小学多动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机制。2021年《“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为此,笔者以“儿童是教育的唯一中心”为教育理念,一直重视随班就读儿童的融合教育,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善自闭症儿童行为症状的融合路径,力求构建美好的融合教育生态。

2. 概念界定

(一)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亦称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1994年在“世界特殊教育大会”所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正式提出。所谓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设计与调整,使残障儿童顺利进入普通班进行无差异学习。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让残障儿童,包括听障、智障、学习障碍的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生活,尽可能融入普通学校,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 [3] 。

(二) 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在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方面采取的一种教育政策,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为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4] 。

(三) 自闭症儿童

本研究所指“自闭症”,即第五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所定义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即社会互动及沟通困难,重复刻板行为,兴趣有限以及对感觉刺激的过度敏感或敏感不足。为方便起见,本文统称“自闭症”。

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临床多样性、病原学异质性并常伴发多种其他疾病的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 disorder)。主要有两种特征:一是现在或过去在多种情景内的社会沟通和社会互动方面表现出质的损伤;二是行为、兴趣或活动的模式相当局限,重复刻板 [5] 。本研究所选取的自闭症儿童,具有专业机构(有诊断资格的医院或精神卫生中心)出具的自闭症诊断证明。

3. 个案基本情况及成因分析

(一) 个案基本情况

1) 个案提前干预现状

“笑笑”于2014年出生于北京,现已8岁。在2016年5月被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便开始接受康复训练,至今已6年有余。“笑笑”是2022年9月来学校报到的一年级新生。经过和他家人的沟通,笔者了解到“笑笑”在这之前已办理了一次缓学,并且又安排了一年的幼小衔接课程学习。经过努力,并通过区上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估,现在的“笑笑”已经具备进入普通小学学习的能力。

2) 个案在校习得情况

“笑笑”的记忆较好,对文字、数字、字母、符号、时间以及路线较敏感,能快速记忆;其次“笑笑”对数学、珠心算很感兴趣,现在可以心算几位数的加法,珠算两位数的乘法;在个人兴趣方面,“笑笑”对下棋很感兴趣,现在可以和大人对弈。但“笑笑”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在跟随集体活动、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方面会有一些困难;“笑笑”对较长的口头指令记忆和理解有困难,执行起来会比较慢;“笑笑”对看不见的规则意识比较弱,在理解上也有困难,学习规则所需时间比较长;“笑笑”不擅长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往,可能会遭到其他同学的误解;“笑笑”欠缺安全防卫的意识和能力,容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二) 个案成因分析

1) 身体因素

自闭症是一类有着明显神经生物学异常基础的、以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表现的发育行为疾病,不是心理疾病。患有自闭症的“笑笑”,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的同时,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语言交流障碍和不同类型的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但正是这些特征严重影响了“笑笑”正常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以及家庭、学习、生活自理能力。

2) 家庭因素

“笑笑”一直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从康复训练开始,更多的是妈妈的陪伴。现在主要是妈妈负责学习,奶奶负责生活起居,爸爸虽忙于工作,但也不疏于对他的关心与照顾。父母及其他家人在学习上也给予他更多的理解。

3) 学校环境

“笑笑”在学校已经学习生活四个月了,在最开始新生入校的游园活动中也专门针对“笑笑”而设计了一次游园活动。在开学一个月的课间,“笑笑”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是游园,所以其对于学校的内部环境非常了解,而且他也用绘画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见图1)。与此同时,笔者也将“笑笑”的特殊情况上报学校。在学校里,从校长、各办公室,到班级科任老师、心理老师、二楼巡视老师、学校物业等对孩子的情况比较清楚,并且大家都能在“笑笑”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帮助,也能第一时间给笔者反馈“笑笑”所出现的问题,这也给予了笔者极大的信心和支持。

Figure 1. Xiaoxiao gave the campus map to the writer

图1. 笑笑送给笔者的校园地图

4) 班级环境

在班级中,秉着“全面推进全纳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理念,也在保护孩子隐私的前提下,笔者并没有将孩子的情况告知班上同学,笔者在极力营造一种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的同时,也希望在本班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眼里,每个同学都是独特的存在,这样也有助于促进普通儿童对人类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和接纳。同时也和家长达成一致,希望在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尽快帮助“笑笑”融入班集体。

4. 个案目标

据此笔者和家长达成一致,根据事情重要(严重)性对“笑笑”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与训练(见图2)。目前着重以“笑笑”能够快速融入小学生活,提高社交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为目标。

Figure 2. Training chart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events

图2. 按照事情严重性进行的训练图

5. 融合教育过程与评价

(一) 平等悦纳,相互尊重,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1) 平等悦纳,种下阳光的种子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班级中构建融合教育环境,其实质为爱的教育 [6] 。当笔者第一次知道“笑笑”的情况,脑海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让他像普通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多彩的小学生活,给他种下阳光的种子”。如何让“笑笑”像普通孩子一样,第一步得先让他“像”个普通小孩一样入学。于是首先针对希望“笑笑”能无差别且快速适应学校,笔者制定了以下策略:在全班发布要求每天在家练习5分钟及其以上的静坐,此要求不仅对全班同学进行约束,也便于“笑笑”之后能安静上课;根据学校的幼小衔接课程,提前要求全班进行打卡,期间特别关注“笑笑”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培养情况,并作出专业指导;由于疫情进行了两周的线上课,这也恰好给孩子提供了缓冲时间,家长也提前带领“笑笑”读熟同学姓名,为“笑笑”之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打下基础。

2) 相互尊重,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融合教育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融合教育对促进残障儿童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3] 。在为期两周的线上指导,每天下午的答疑“笑笑”都会积极参加,并且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有些时候他吐字不清,笔者和班上孩子们都会耐心等待他,并且温馨提醒他“不要急,慢慢说”。就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互动氛围中,笔者与“笑笑”迎来了第一次见面。

“笑笑”很爱笑,比班级其他小朋友还要高出一个头,乖乖地站在人群中,像一个大哥哥。在排队时,“笑笑”知道不乱跑。笔者在给“笑笑”进行点“朱砂”仪式时进行了身体触碰,明显感受到他比其他小朋友敏感许多,出现眉头紧皱、紧张、身体僵硬的情况。但是“笑笑”也在积极配合,并且说了一声“谢谢老师!”。

(二) 多元合力,全员育人,实现学习环境的包容性

作为班主任,笔者也积极协同德育主任、心理教师、家长等多方人力和资源,形成合力,建立了“笑笑”的成长档案袋。

1) 多元合力之家校合作

在家长方面,笔者每天定期跟家长反馈“笑笑”的在校情况,表现良好和需要改善的地方都进行了及时沟通,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并且针对笑笑在学校出现的不良行为,如乱扔文具、高空抛物、上课不回教室等行为,也及时与家长反映。家长在家进行情景再现,对笑笑的行为进行约束与强化。根据“笑笑”的生理特征,笔者也将在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以及老师们的口令整理成文分享给“笑笑”妈妈,请家长配合学校指导在家里进行训练强化。每一次的沟通笔者与家长会及时利用在线文档进行记录,还会后面附上相关教育措施。空闲时也可及时查阅“笑笑”的表现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见图3)。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而融合教育就是为残障儿童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家长对融合教育理念的信任与支持,也促使残障儿童无差异化学习可以正常开展 [3] 。家长的积极支持也使得“笑笑”的特殊教育能在学校中正常开展。

2) 多元合力之教师配合

在各科任老师方面,笔者和家长也积极与各科任老师进行沟通,针对孩子的生理情况需要科任老师做配合的地方给予说明,希望各学科老师能够以面对正常学生的态度一样对待“笑笑”。主要是对于他的奖惩希望能够一致。如果出现不良行为,各科任老师能够像处理正常学生犯错的态度一样对待“笑笑”,避免出现教师怕管理特殊儿童的现象,从而促进笑笑行为规范的约束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

3) 多元合力之同伴介入

Figure 3. Partial display of Xiaoxiao’s problem feedback and teaching records

图3. 笑笑问题反馈和教学记录的部分展示

特殊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时,家长最担心他们会遭遇不公正的待遇。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的灵魂导师,有必要从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入手,营造公正有序的班级氛围 [7] 。

在同伴学习中,笔者首先给“笑笑”安排了性格活泼且友善的同学与他做同桌,带领他快速熟悉校园生活。在此之后,笔者又安排行为习惯很好的同学做他的同桌,帮助他在校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在班级班委选举中,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笔者设计了全班管理员的班委队伍。每个小朋友都自主进行管理员的竞选与任职。“笑笑”也自主竞选了“校服管理员”这一班级职务,他表示非常开心,并且回家主动给妈妈分享了这一喜事。

与此同时,鉴于“笑笑”的安全意识薄弱以及爱爬栏杆的不良行为,笔者也设立了四位安全管理员进行全班同学的安全管理,并且倡导全班同学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全方位对“笑笑”的安全保驾护航。

(三) 友好和谐,互帮互助,共享美好小学生活

特殊学生的内心其实更需要关注呵护。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大多比较敏感:家长担心周围的人会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或多或少会有自卑心理。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普通孩子来比,较难获得外界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作为班主任,笔者不仅联合多元力量,帮助孩子树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也特别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精心设计,关注“笑笑”与同伴之间的学习。同时,笔者也学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对“笑笑”的要求,减少“笑笑”学习的压力。

1) 友好和谐,相互温暖

在学校生活中,笔者会经常鼓励“笑笑”同学帮忙做事,比如扫地、拖地、帮同学捡掉在地上的文具、帮老师抱作业等,让他感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笑笑”对数字特别敏感,也喜欢画画,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白纸上画画、写数字和汉字。笔者平时发现他写的画得好的画,或者写了很多汉字就会对他进行表扬,同学们也觉得他很厉害,更愿意和他一起交朋友。

2) 互帮互助,共享美好小学生活

在课堂上,一年级小朋友在课堂中最多的互动游戏就是“开火车”。每次轮到笑笑时,笔者不会故意跳开他,而且一定要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哪怕每一次都会花费两三分钟。在鼓励班上小朋友回答问题时,笔者经常说:“小朋友犯错不可怕,要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错了不要紧,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改正,但是如果你不说,那你永远都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笑笑从最开始的不知所措,很紧张地看着大家,到后面站起来不说话,再到最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获得全班同学的掌声与鼓励。笔者认为这是量的积累。

在一次,笔者提问:“请问小朋友们‘中’这个生词,还可以组什么词?”“老师,我!”一个悦耳的声音向笔者传来。笔者激动地看向笑笑:“请你说!”“中国!”笑笑大声地回答。“很棒,这是老师听到最好的回答,掌声送给他!”笑笑很开心地看向全班同学。笔者认为这是质变!

6. 融合教育效果

发展与困境都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经过四个月的融合教育,在多元合力的前提下,“笑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笑笑”从最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上课,到现在能在第一个预备铃声响后及时回到教室座位上坐好;现在也懂得反着比“OK”就能在老师的默许下去上厕所;在上课的时候控制自己不发出声音,避免影响同学学习;能懂得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能在上课的时候开心地和同桌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还会添加自己的想法;能在妈妈的配合下完成一些写字作业;对于教室里增添了一些新奇事物时,会主动来询问老师。“笑笑”以我们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促使家校沟通的氛围也更加融洽。

7. 反思——用爱搭建融合教育

从第一次见到“笑笑”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四个月,时间虽然不长,但笔者和“笑笑”却成了亲密的好朋友。当他知道笔者的办公室地理位置后,平时也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在门口偷偷看笔者在干什么。在学校,其他科任老师没有办法和“笑笑”进行正常沟通时,笔者可以和“笑笑”一起哈哈大笑。在家里,他会慢慢地给妈妈分享,今天上课老师讲了什么内容。

不过最让笔者记忆深刻的还是“笑笑”第一次受伤的时候。因为他高空抛物,下去捡垃圾,然后快速跑进教室被自己的书包绊倒导致鼻子大出血并且骨折。那是“笑笑”第一次在学校里面哭,笔者一把将他抱在怀里,安抚他不要激动,避免流更多的血,告诉他是勇敢的孩子。笔者想应该是温暖的拥抱给了他力量,他慢慢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跟随笔者到校医检查伤口,然后乖乖在座位上等妈妈来接他回家。

“笑笑”的意外受伤让笔者对他的收纳习惯更加关注,同时,也让笔者对特殊儿童这个群体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他们就像易碎的陶瓷娃娃,稍有不注意就会受伤,但自己的危险意识又不是那么敏锐。

在融合教育这条路上,笔者才刚刚开始,每一个孩子在笔者心里都是宝贝。笔者希望在之后的教育之路上用心搭建像“笑笑”一样的特殊儿童的交流平台,用教育之力康复他们的身心,用教育之心挖掘他们的优长,努力为特殊儿童开启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新时代献上微薄之力。

8. 结语

“笑笑”的成长经历是我校实施融合教育的一个缩影,他的成长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闭症儿童健康心灵、美好品德、正能量行为的塑造需要在引领、影响下开发和锻炼。他们缺乏社会实践、信息来源少、生活常识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差,只有融合教育才能促进特殊儿童更好地发展,才能真正满足特殊儿童长期的需求,指引他们发展成为全面的人。之后笔者期望能借助更多的力量,如通过持续动员家长,联动医院,提供评估与治疗方案,通过提供平台,构建支持群体与资源体系等,让每个特殊儿童的人生都能在“平等、多元、友好”的教育生态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毕小彬, 范晓壮, 米文丽, 等. ICD-11和DSM-5中孤独症谱系障碍诊 断标准比较[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 48(2): 193-196.
[2] Maenner, M.J., Shaw, K.A., Bakian, A.V., et al. (2021)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ged 8 Years: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 11 Sites, United States, 2018. MMWR Surveillance Summaries, 70, 1-16.
[3] 胡智锋, 樊小敏. 中国融合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2): 1-7.
https://doi.org/10.16697/j.1674-5485.2020.02.001
[4] 朴永馨. 特殊教育辞典[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4: 58.
[5]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案头参考书) [M]. 第5版. 张道龙, 等,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33-39.
[6] 肖强花. 融合教育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策略[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22(1): 32-33.
[7] 马江霞. 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及其与教师接纳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