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给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诸多挑战。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如何设计、建造、维护综合文化娱乐、社会交往、健身活动的多功能城市绿地,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活动需要,成为迫切需要被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日常精神文化活动的需要与紧张的城市用地资源的矛盾日益显著,在此情况下口袋公园便成为了新的城市绿地建设方向 [1]。
口袋公园,又叫袖珍公园,是指规模很小、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可直接服务当地居民的城市开放空间 [2]。自1967年美国纽约佩雷公园建成,这类公共、开敞、小而精致的城市绿地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城市开始建设。口袋公园相较于综合公园可达性高,同时提高了人均绿地面积,美化环境,具有较好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功效。如上海市2021年建成的新桥公园,既满足了市民在“家门口”踏青赏花的愿望,又为城市增添一抹绿意。北京、杭州、武汉、重庆等大型高密度人口的城市,虽然拥有众多综合性公园,但其服务半径难以覆盖整个城市,一些处于外围边缘的居民会由于出行、距离等打消游玩的念头。本研究前期对武汉市部分口袋公园进行预调研发现口袋公园主要建在社区周围及街边,许多老年人 [3] 会选择在清晨和傍晚到公园里散步、闲聊、健身。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出行活动范围远小于普通成人,微小、便捷、贴近生活的口袋公园是他们出行的不二选择。
目前国内对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设计、生态绿化等角度,针对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韩炳越 [4] 等人提出城市公园在文化传承上要注重原真、原境、原景、原情。曹健 [5] 等针对大型城市公园生态资源提出植物、地貌、水环境的梳理以及场所记忆传承的保护策略。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增加城市绿化、美化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互动 [6],同时结合音乐 [7]、心理学 [8] 等对人文领域进行探索,在综合性公园增设老人活动区 [9] 和城市公共绿地的适老化改造 [10]。口袋公园由于面积和位置的限制,使其在设计时不能完全照搬大型公园,必须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可达性高的优点。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填补功能上,较少从使用功能、文化功能等人本角度对口袋公园进行研究。由此,本文基于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出发,探讨现阶段口袋公园建设服务的需要,从多层面对口袋公园适老化设计提出优化策略,使公园的设计与改造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2. 研究设计
2.1. 确定需求指标
2.1.1. 需求维度
在安全需求方面,老年人的感知能力退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退,肌肉及骨骼系统变化使身体灵活程度降低 [11],综合身体素质下降,这些生理变化使老年人对环境的熟悉度和安全系数会更加重视,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公园的基础设施需要提供足够的安全系数。
在社交需求方面,老年人退休后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工作到突然之间的“无所事事”,从家里的支柱到被赡养者,许多老人一时无法适应这一身份、生活的转变,进而产生空虚、挫败等情绪。加之我国目前的“空巢老人”比重高,儿女不在身边使老人产生了更强烈的孤独感。这些变化带来的生活不便、社会支持质量下降等潜在压力源,都易引发焦虑、不安等情绪。杨雪等 [12]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的数据分析,发现高社交活跃度的老人认知功能更好,抑郁倾向也越弱。口袋公园作为家边的小绿地,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便利的社交平台,在此进行丰富的户外活动如广场舞、太极、象棋等,或聚在一起拉家常,以满足老年人的尊重、爱与归属的需要。

Table 1. Elderly demand table in pocket park
表1. 口袋公园老年人需求量表
在文化需求方面,时代的快速发展使远离社会的老人缺乏归属感,感觉被时代所抛弃,更执着和怀恋过去的时光。文化养老强调“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得”,口袋公园的文化设计、活动实施可以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上的各种服务活动,给老人带来一丝慰藉和掌控感。本研究根据国内外关于综合公园、小区绿地等的相关研究,同时结合老年人身心特征,将安全需求、文化需求、社交需求作为主要参考维度。
2.1.2. 设计要素
对武汉市奇趣蛋壳公园、远洋里公园和姑嫂树公园的8位老年使用者进行访谈,询问其来公园的频率,经常进行的活动,使用的公园设施及其感受,对公园的建议等。了解初始需求指标是否合理、是否有遗漏,并据此进行修改。综合调查结果得到口袋公园老年人需求量表(表1)。
2.2. 研究方法
2.2.1. Kano模型
Kano模型 [13] 于1984年由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提出的一种描述产品或服务性能与使用者满意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方法。它将需求分为必备需求(M)、期望需求(O)、魅力需求(A)、无关需求(I)和反向需求(R)。卡诺模型多用于产品功能的创新点分析和服务用户的需求识别,目前在医疗、电子服务、图书馆等方面运用广泛。本研究选取卡诺模型研究老年人对口袋公园的满意度,能够高效、准确的将需求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结合Better-Worse系数法进行定量分析,客观全面的对口袋公园的适老化设计和改造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
根据Kano模型的基本原理设计Kano问卷,采取正反两个方向提问,以了解使用者对于某一功能的态度,然后对从态度中反应出来的需求进行分类(见表2)。表中Q代表可疑选项,即调查者对某一功能选择了自相矛盾的结果。统计某一功能特性各选项的回答频数,采取绝对多数原则确定其卡诺属性归属 [14]。

Table 2. Evaluation of demand type of Kano model
表2. 卡诺模型需求类型评价
2.2.2. Better-Worse系数法
卡诺模型以“绝大多数原则”确定分类的方式简单,存在分析结果过于绝对的情况,导致判断失误或无法判断。据此Berger等 [15] 于1993年提出的改进版Better-Worse系数法以定量化分析分类,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Better系数表示当满足某项需求时使用者的满意程度,数值越大表示提供该功能时使用者满意度越大;Worse系数则表示当不满足某项需求时使用者的不满意程度,数值越小表示当去掉该功能时使用者不满意程度越大。
参考陆明琦 [16] 以数值判定分类结果的说法,当Better值与Worse值皆大于0.5时为期望需求,皆小于0.5时为无关需求;当Better值大于0.5、Worse值小于0.5时为魅力需求;当Better值小于0.5、Worse值大于0.5时则为必备需求。
2.3.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口袋公园使用人群基本信息问卷;第二部分为Kano问卷,对同一需求设置正反向问题及实例图片,答案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形式,分别为“喜欢”“理所应当”“无所谓”“能够忍受”“不喜欢”。在发放问卷的时候,向被试强调正反问题的区别,避免产生不理解或疏忽导致结果误差,并向被试简单解释五级选项的含义,让被试具有同一标准。以安全防滑的道路为例,问卷设置如下表3所示。
2.4. 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武汉市政府提供的口袋公园名单,结合口袋公园的定义,选取服务于社区或街道,具有一定绿化覆盖率和服务设施的口袋公园进行调研,公园信息如下表4所示。采取线下一对一问询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23份,剔除部分无效数据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16份。

Table 4.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park information
表4. 调研公园信息描述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功能模块属性归类分析
对各个需求模块的属性类别进行统计,得出五个属性出现的频数,如表5所示。

Table 5. Pocket park senior requirements Kano property classification table
表5. 口袋公园老年人需求卡诺属性分类表
3.2. Better-Worse系数分析
通过满意度计算公式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计算得到其所属Better-Worse系数数值,可对各模块的用户满意度影响程度更进一步细分。其结果统计如表6,高出Better (SII)平均数值0.7133的功能模块A3、A4、B3、B4、C1、C2、C3、C4,其中尊老爱老志愿服务站的建设会使用户的满意度提升最大。表中低于Worse (DDI)平均数值−0.3612的有A1、A2、A3、A4、C1、C3,其中缺少木质靠背座椅,用户不满意的产生程度最大。
A1、A2属于必备属性,A3、A4、C1、C3属于期望属性,B3、B4、C2、C4属于魅力需求,B1、B2属于无关需求。

Table 6. Demand satisfa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elderly in pocket parks
表6. 口袋公园老年人需求满意度系数表
为更直观表现各功能模块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将各功能模块所属的Better指数与Worse指数落点至四象限图。其中,横坐标表示Worse数值(DDI)的绝对值,纵坐标表示Better数值(SII)的绝对值,以其均值为临界线,各功能模块在图中分布位置如下所示。图1中各象限用户需求层级排序如下:必备需求(A2, A1) > 期望需求(A3, A4, C1, C3) > 魅力需求(B3, B4, C2, C4) > 无关需求(B1, B2)。

Figure 1. Four-quadrant diagram of elderly demand satisfaction in Pocket Park
图1. 口袋公园老年人需求满意度四象限图
4. 结论
安全防滑的道路、充足的照明设施为必备型功能需求。魅力型功能需求中尊老爱老志愿服务站、经常组织活动应优先发展。期望型功能需求中充足的活动场地应优先发展。公园每个设施或服务的增加或消除所引起的满意度变化程度有所不同,反映出老年人对不同设施或服务的期待程度的强弱。
5. 讨论
5.1.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本研究结果显示安全防滑的道路、充足的照明设施是必备属性 [17],说明老年人对安全的需要依然是最强烈的,尤其是由防滑路面和充足照明作为必备需求,保障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是老人选择出行前往的前提条件。在公园道路建设上采用防滑的铺装材料,保证路面平整,结合地势保持一定的坡度,铺石子的路上刻上凹凸槽增加摩擦力 [18],以减小老年人摔倒的风险,足够明亮的路灯以保证老年人夜间出行的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全的健身器材、充足的照明设施是期望属性,这些功能的实现能极大地提高老年人对口袋公园的满意度,是设计和建造者需要尽快进行规划、优先建设的部分。这些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有,更要能用、好用。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公园良好的发展 [19],避免出现避雨亭不能遮风挡雨,健身器材被杂物阻碍、缺乏维护等现象。
5.2. 增加舒适性和文化建设
本研究结果显示充足的活动场地、木制靠背长椅是期望属性,需要在设计时被优先满足,以增加公园的人流量和使用频率。场地与座椅不仅为老人提供了休憩的场所,还为其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平台,是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聊天、拉家常的重要场所。座椅放置的位置、密度和座椅的材质都应该考虑到体力、身体感受和交际需要,最好将防腐木制座椅设置在有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的临湖区域、温和清香的绿植附近、冬季避风区、夏季遮阳区等 [20]。口袋公园由于的面积、地形和理想密度限制,对于活动场地的规划需要更多的考虑空间组织,如何能在公园里进行丰富的活动,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空间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闻信息公告牌、养生知识宣传栏是魅力属性,美观、富有内容的公告牌、宣传栏能为公园增色添彩,还能推进文化养老服务的全面开展。目前我国的“低精神收入”问题已远远超过低经济收入问题 [21],除了老年大学外,社区教育依托口袋公园,定期更换公告牌、宣传栏,选取适合老年人的养生、新闻、生活、娱乐等多种内容,满足老年群体的求知渴望。
5.3. 重视管理与后期维护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常组织活动、尊老爱老志愿服务站是魅力属性,其中建设尊老爱老志愿者服务站,是老年人最希望拥有的,能够极大地提高满意度。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者的加入,与各类社区、基层政府加强协调创新,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以丰富老年人社交活动及其他相关精神文化活动形式为重要内容 [22]。在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建设志愿服务站,不仅能够让老年人在一些突发情况下获得帮助,保证其安全性,更能够让其体会到社会的关怀与重视。同时在口袋公园不定期组织举办针对老年人的活动,例如义务量血压、放露天电影、跳广场舞等,不仅提高了口袋公园的使用率,还增加了老年人的社交频率与范围、提升老年人的自尊心。
最后是在规划的时候根据实际的公园位置、土地面积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尽可能多地满足魅力型需求,这部分功能可以满足老人的文化需求和交往需求,是体现城市绿地人文价值与关怀的重要一环,能够极大地促进老年人康宁、幸福的生活,满足其心理需求。
致谢
感谢魏强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王瑞同学的全力合作!
基金项目
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1290);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111072078);江汉大学2021年度学生学术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1zd028)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