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眼”—基于语料库的视觉隐、转喻阐释
The “Ey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The Corpus-Based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DOI: 10.12677/ML.2018.63063, PDF, HTML, XML, 下载: 1,131  浏览: 2,74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征, 罗文婷: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关键词: 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翻译Eye Conceptual Metaphor Conceptual Metonymy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lation
摘要: 本文以《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为依托,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剖析其中“眼”的概念隐喻或转喻,结果发现视觉隐喻所占比重较大,应用范围也非常广,可以以眼喻形状、人际、态度、情感等,体现了人们常利用熟悉的身体部位将其它抽象事物概念化以便理解。在翻译中隐喻也是一大难点,本文以杨宪益的译本为蓝本,分析了其中体现的翻译技巧,总结为隐喻翻译必须要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认知因素,这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基础,从而自觉综合使用意译、直译、省略等技巧。在翻译中也要注意多义词的差别,促成同一词汇的多种翻译方式。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vol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finds that the embodiments of visual metaphor account for a great part in the whole retrieved results. And what’s more, it is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such as form, personal relationship attitude, love metaphor, etc.,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familiar parts of our bodies are often used for conceptualizing the abstract notions to expedite comprehension. Considering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are obstacles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translation version by Yang Hsien-Yi to analyze his translation skills, which can be boiled down to the fact that translator should take the cognitiv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which are the found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so much so that the techniques of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omission, etc. may be used as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s well voluntarily. Additiona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stinct applications of polysemy and th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a certain word are to be realized.
文章引用:张征, 罗文婷. 红楼梦之“眼”—基于语料库的视觉隐、转喻阐释[J]. 现代语言学, 2018, 6(3): 539-550. https://doi.org/10.12677/ML.2018.63063

1. 文献综述

1.1. 隐喻和转喻

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e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是认知语言学的经典之作。他们认为“我们初始的用于指导思想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实质上是隐喻性的” [1] 。由此界定了认知意义上的隐喻与修辞手法的隐喻的区别点:首先是形态上,概念隐喻的表达式往往是全部大写,修辞隐喻则是并无特殊标记;其次是适用范围上,前者相对于后者更为普遍,而后者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最后是意识程度上,前者根植于概念系统中,通过一系列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语言表达式体现出来,所以往往很难识别其隐喻性,而后者是对人们日常使用语言的偏离,比较容易辨认出来。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分为三种: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1] 。概念隐喻的提出符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主张:“言语描述需要符合认知规律以具有解释和说服力” [2] 。它通过提出概念隐喻在人们认知系统中的基础性和根源性,为解释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使人们采取新的角度看待语言事实,为语言学研究指明了新道路。

王寅教授在介绍认知语义学的时候也提到了隐喻观,将其总结为从人们相对较为熟悉的、具象的源域向相对陌生、抽象、难以理解的目标域进行投射以促进理解的过程 [2] 。Lakoff提到,这种跨域映射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基于人们的日常经历和知识,这体现了隐喻观的体验哲学理论基础 [3] 。概念隐喻的基本表达式为“概念域X是概念域Y”,X和Y分别指代源域和目标域。这种跨域式映射可用以图1表示。

Lakoff在书中(1980)也提到了“转喻”,认为它主要用一事物去代替与它关系密切的另一事物以方便理解,如部分代指整体,生产者代指产品,地方代指事件等转喻和隐喻一样是基于我们的日常经历。事实上转喻比隐喻更为明显,因为它包含形态上或者因果关系的联想。认知语言学者认为隐喻和转喻之

Figure 1. The basic working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aphor

图1. 概念隐喻的基本运行机制 [4]

间有着一定联系:Goossens推出了“隐转喻”的观点,提倡综合运用隐喻和转喻两种手段来分析材料 [5] ,徐盛桓教授则从哲学角度研究了转喻隐喻的发生机制 [6] 。

1.2. 视觉隐、转喻

Lakoff [7] 认为,身体和大脑与世界的接触是概念形成的源泉,所以概念的理解也离不开它们。空间与身体概念是抽象概念的根源,原始思维的起点,最常见的隐喻源头 [2] 。所以人的身体部位及感觉经验词语的隐喻用法受到了众多语言学者的较大关注 [8] [9] [10] 。他们都认为,主客体互动时产生的身体体验是人类对事物概念化认识的起源 [11] 。

而视觉是人们获得直观认知材料、判断事物真伪、区分辨别事物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人们进行基本实践活动所依赖的感知工具。因为人们在面对认识客体的时候往往是先“看”,在大脑的感觉信息总量中,视觉信息占到了80%以上。许多知识来源于视觉体验,所以在几乎所有文化中都蕴藏着与视觉相关的语言表达,其中有不少是隐喻性用法。然而生活在该文化背景的人往往能毫不费力地理解其隐喻义,尽管这个过程通常是下意识的。

Lakoff列举了关于视觉隐喻的例子:“I can’t see what you mean. He had made an insightful remark. I was confused by her murky words. The result is obvious. You should make it clear what you are driving at. Can you express your outlook on this event?” [1] 。“see, insightful, murky, obvious, clear, outlook”都为视觉隐喻的体现。由于视觉隐喻的普遍和重要性,不少中国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有的是从汉语本身出发,研究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现象 [12] ,还有的进行了英汉语比较研究 [13] 。但是之前的研究手段多是通过查阅字典、书籍,发现的是视觉隐喻的个别例子,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而最近兴起的语料库不失为隐喻研究的有利工具,因为它能提供大量的语言事实,有助于认知语言学家从这些客观的现象中提炼普遍的规律,发现语言使用的趋势,更为准确地了解语言实际,避免主观臆造和盲目想象。而且之前的研究大多为视觉动词,对于视觉器官本身的隐喻性作用的关注相对较少 [14] 。此外,转喻作为人类思维范畴中的重要特征,在视觉器官的修辞性使用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在以往研究中较少对此有所提及。所以本文将关注红楼梦中包含“眼”例句中隐喻和转喻性的用法,判断依据为产生了从视觉的始源域到其它目标域的跨域映射。

2. 研究工具与问题

《红楼梦》历来被视为中国明清历史的文化图集 [15] ,是中国文学中独一展现悲剧精神的百科书 [16] 。其描写的艺术性、语言的生动性及情节的感染性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其中的人物刻画,更是栩栩如生,有不少就涉及到“眼”的描述,是研究视觉隐转喻的理想材料。所以本文拟借助绍兴文理学院所建的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着眼于《红楼梦》前八十回杨宪益所翻译的双语语料,就“眼”的隐喻性和转喻性用法进行检索和分析,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 《红楼梦》中“眼”的使用例子中隐喻和转喻性用法占据所有检索结果的多大比重?

2) 《红楼梦》中视觉隐喻和转喻有哪些例子?可进行怎样的划分?

3) 杨宪益所译的《红楼梦》版本在处理视觉隐、转喻的时候应用了哪些翻译技巧?

3. 结果分析

3.1. 眼的隐喻和转喻比重

那么怎样区分含有隐喻或转喻的语言和日常语言呢?以以下两句为例:

例:1)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

2) 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合上眼”与“闭了这眼”表面上看差不多,都是闭上眼睛,但是只有后者被视为概念隐喻。因为前者并没有发生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只需要其字面含义即可理解。后者则必需经过一系列认知加工,结合后文“断了这口气”想到人死亡便会闭眼断气,从而投射到目标域“去世”。例2有两个“眼”,只有前者是修辞性语言,因为后者采用的就是“眼”的原始释义,并无任何跨域联想(图2)。

限定范围为前八十回,检索“眼”所得到的例句为437个。其中含有概念隐喻或转喻的有154例,占比重35%,不含有任何概念隐喻或转喻的为“非修辞性语言”,共有283例,占比65%。视觉隐喻在含有“眼”的普通语言中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重。前人的研究调查发现人的思维过程实质上是隐喻的,由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可见。据统计,普通语言中70%的表达方式可归为隐喻 [17] 。由此看出人们时常用熟悉、具象事物指代陌生、抽象事物,词汇化后便成为固定表达了。

3.2. 视觉隐喻

在对检索到的视觉隐喻例句进行标记之后,发现这些句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一) 形状隐喻

1) 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

2) 红玉闻听,在窗眼内望外一看……

3) 麝月瞧时,果见有指顶大的烧眼。

4) 我们这一项钱,岂不白填了眼呢。

“纱眼、窗眼、烧眼”都是用以描绘该物品上面本来有的或是因为意外而产生的如同眼睛形状的小洞、小孔,而因为眼眶凹陷,犹如小孔,所以有“填眼”之说,体现了该“眼”与人体器官之“眼”的形状相似之处。

Figure 2. The respective propor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conceptual metonym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图2. 红楼梦中概念隐喻/转喻所占比重

(二) 关键点

5) ……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

6)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

“字眼”指的是用语中较为关键的字词,而“得了两个眼”指的是棋盘中的重要位置。因为“眼”本来就是人的必不可少的器官,也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关键途径,所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着地位方面的相似性,即都在各自的使用范围中占据重要地位。

(三) 评价隐喻

“眼”可以表达说话者对其他人或事物的主观看法,在本文中将其视为“眼”的评价隐喻用法,并分为贬义、褒义和中性三个类别。

① 贬义

a) 不识趣

7) 凤姐便骂道:“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

8) “瞎了眼睛,碰起我来了。”

9) 湘莲又连两拳,薛蟠忙“嗳哟”叫道:“好老爷,饶了我这没眼睛的瞎子罢!”

10) 偏有不懂眼的几个回事的人来……

11) 咱们别没眼色……

由于“眼”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主要渠道,有时候被视为智慧的来源,所以如果“睁不开眼、瞎了眼、没眼睛”则代表“眼”虽有若无,或者如同瞎子,也就意指缺失了“眼”的重要功能:不能观察外界形势,无法做出正确判断。隐喻含义表达人愚钝、没眼力见。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表达人的真实情感和内心想法,所以如果“没有眼色,不懂别人的眼色”都可以指人没有察言观色的本领,也就能够指人不识趣、不机灵。而相反“有眼色”则说明人精明,善于鉴貌辨色、揣摩人心,如下例:

12) 凤姐笑道:“我们老祖宗最是有眼色的。”

b) 贪婪

13) 风姐道:“……也该见些世面了,还是这么眼馋肚饱的。”

14) “省得你馋痨饿眼。”

本来“馋、饿”是表示人们由于对于美食的向往暂时没得到满足而引发的一种空虚、不满足的状态,一般情况下不与眼睛连用。但是在这里表示特殊的含义,因为人们先是“看到”美好的事物,接着引发心里的渴望,感受到想要拥有的欲望,所以也可表述为“眼馋、饿眼”。进一步引申为看到什么都想要占有,也就是贪得无厌、得陇望蜀。

c) 肤浅

15) 麝月道:“……怎么这么眼皮子浅。”

眼皮本来是没有深浅的,但是浅很多时候表贬义,指人肤浅,而形容人懂得多、聪明一般说此人“博大精深、深不可测、深谋远虑”,而且联系上文眼睛在一定程度上是智慧的来源,所以眼皮子浅可理解为见识浅、只顾当前利益、目光短浅,是为贬义。

② 褒义

a) 精明

16) 雨村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

17)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因为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和光线,所以“眼力不错”代表视觉敏锐,眼光敏锐,鉴别能力强,即能够辨别人的好坏,“巨眼英豪”表面是夸张人的眼睛大,实则说明人的眼界不狭窄,能从长远角度看问题,也能从整体角度看人,所以是都是夸赞人判断力、洞察力强、八面莹澈、洞察一切。

③ 中性

18) 宝钗道:“……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

“起眼”的“起”可用作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如“眯起眼来”。这里表示事物或人有在外表形态、动作状态上特别之处,较为醒目惹眼,所以引发了眼睛的动作,即引起了关注。

(四) 态度隐喻

a) 忽视

19) 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

20) “……把这眼睛里没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

眼能传情达意,表达对事或人的态度。因为眼睛会把看到的景象加工成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所以“眼里有某人或把某人放在眼里”并不仅仅表示看得见某人,还代表关注在意,会考虑某人的想法。而“不把某人放在眼里、眼里没有某人”则不是表明真的看不见某人,而是选择性忽视某人,因为看不到就不会传达给大脑,大脑在指导思维和行动的时候也不会把某人考虑进去,所以喻指不体谅某人的看法,也就是不把某人放在心上。

21) 你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人家来摆布死了我们娘儿两个不成?

眼睛睁开只是一个普通的状态,但是汉语的叠字往往表示强调,在这表示像个“路人”一样,虽然眼睛是睁开的,看得到一切发生的事,却选择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b) 重视

22) 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子,你就另眼照看他们些。

因为上文证实眼睛能隐喻人的态度,所以“另眼照看”指对待其他人用正常的“眼”,即普通的态度,而对待这个人要用另外的、特殊的眼,给予特别的关注和与众不同的待遇。

23) 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

上文所说“眼里没有某人”是忽视某人的看法,而“入眼”表示进入到考虑范围。而且眼睛一般是关注自己觉得顺眼的人或物,排斥觉得讨厌或是不感兴趣的事物,所以能“入眼”证明看着舒服、顺心,在这指看中、认可某人。而某物“不入眼”则表示因为不能理解、无法承认而采取反对措施,如下例:

24)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五) 时间隐喻

a) 现在

25) 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比说。

b) 未来

26) 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

27) 二则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

28) 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销了。

c) 时间飞逝

29) 展眼元宵在迩。

30)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Lakoff认为“时间流逝是运动”是英语时间隐喻概念化的根本,所以有“将来、过去、现在”之说 [3] 。要形容时间流逝之快,则可用眼睛眨动类比,“展眼、转眼”本是人们习以为常、耗时极短的眼睛运动,逐渐演化为时间飞逝的代名词。英语也有类似习惯表达,如“in the twinkling of an eye, in a blink, in a wink”.

而运动离不开空间,时间隐喻的源域往往是空间 [18] 。不少空间词也兼具描述时间的功能,如时间在“眼下”,就是当下的时间。“下”本用来表示空间状态,之后衍生时间意义的用法。汉语除了“现在”、“当前”等词,还有“身体部位词 + 方位词”的独特表达,如“面前、目前、眼下”等等,以强调时间与观察者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关系 [18] 。此外“眼”经常与其它词素组合描述未来不远的时间,如“眼见、眼看、眼前”都表示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表示相隔距离近、触手可及的未来。

(六) 本体隐喻

31) 斗了一回,鸳鸯见……便递了眼色与凤姐儿。

32) 那丫头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

本体隐喻是比较常见的认知手段,即人们常将无形、抽象的事物概念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可感知到的实体,以便将其命名、分类和定量分析 [1] 。眼神、眼色其实都是眼睛所传递出来的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暗示或者内心想法的表露,其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红楼梦》中,眼色成为可以被“递”的物品。“递眼色”也就成了暗示性动作的隐喻,或者眼神就像钉子能够“钉”住人,可以理解为用眼神“锁定”某人,也可以认为是眼神像钉子一样锐利。

(七) 情感隐喻

33) 宝玉的心内想的是:“……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

34) 甚至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约的。

因为眼睛潜藏着人的情绪,当爱恋一个人时,常用眼睛关注,在芸芸众生中能一眼锁定此人,即“眼里只有某人”。面对此人会眉目柔和,“暗送秋波”。互相爱慕则会彼此用眼神注视对方,也就时常会发生眼神的互动。所以眉目可传情,也就是“眉来眼去”。

(八) 情绪隐喻

35) 贾母一见了紫鹃,便眼内出火。

36) 也就不觉的碍眼了,且姑置之不究。

眼睛除了作为视觉器官之外,还能表达人的丰富情感,是情绪的“显示器”。高兴时眼里会充满光芒,伤心时会眼含泪水,惊吓时眼神呆滞,而愤怒时会眼睛瞪大,眼神凌厉。根据Kövecses [19] 的观点,“ANGER IS FIRE”是英语基本的情绪隐喻,而林书武 [20] 也论证了“火”是汉语的情绪隐喻的基础,如火冒三丈、七窍生烟、怒火中烧。所以“眼内出火”实际上是说人因为愤怒眼睛变红,像是有火焰燃烧一样,表达强烈的愤怒、厌恶之情。因为大脑操纵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所以如果喜欢、认可一个人就会觉得“顺眼”,“顺”是适合、不别扭,而厌恶一个人会觉得此人妨碍视线,即使看到这个人也觉得像是路障阻碍了视线移动,感到浑身不自在。

(九) 死亡隐喻

37)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死亡是个禁忌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委婉语间接表达,人死了会永久“瞑目”,所以用“眼闭了”暗示死亡易于理解,是中英文化背景的人都较为习惯的表达方式,如“death seal up his eyes, close his eyes forever”。

(十) 人际隐喻

38) 倘有不对眼的人看见了,又是一番口舌。

39) 拔出肉中刺,眼中钉。

40) “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至此!”

“对”在古汉语中有“投合、适合、使相合”的意思,如“对应,对劲”,“对上眼、看对眼”指合乎自己的眼缘,十分满意,“不对眼”即为两人之间互不对付,互相看不顺眼。眼中不能容钉子,所以“眼中钉”的存在妨碍了眼睛的正常功能,引起人心理不舒服,喻指两人敌对的关系,欲除对方而后快。“眼熟”是因为大脑有关于此人的记忆,所以看到此人会觉得熟悉,也就是“眼熟”。所以“眼”还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即眼的人际隐喻用法,形容两人是熟悉还是陌生,是敌对还是友好。

3.3. 转喻

41) 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

眼睛的主要作用是观察世界,其收集的信息会储存在大脑中。所以“眼目”用来代指收集信息、打听情报的人,眼目是人器官中的一部分,用来代指整个人,是转喻中的部分代替整体的用法。

42) 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

眼睛鼻子代指整个五官,体现了转喻的部分代替整体,因为眼睛鼻子在五官中最具有代表性,“略有个眼睛鼻子”代表五官周正,长相清秀。

4. 讨论

概念隐喻的产生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而跨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认知分歧是翻译的一大障碍。尤其是《红楼梦》这般的文学巨作,其间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正所谓“中华文化此中含,含笑悲欢味自耽”。概念隐喻便是翻译的难点,视觉隐喻最的认知本文的英文例句选自《红楼梦》平行语料库中前八十回杨宪益的译本,作为经典的版本,又是怎样巧妙地解决隐喻的翻译难题,实现中国古典文化“走出去”呢?通过检索和分析,隐喻的翻译技巧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4.1. 翻译技巧

4.1.1. 省略

43) 红玉闻听,在窗眼内望外一看,原来是本院的个小丫头名叫佳蕙的。

Peeping out she saw that it was Jiahui, another maid who belonged to the same court.

44)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While men with gold and silver by the chest turn beggars, they will be scorned by all the dispossessed.

有时候隐喻词无需逐字翻译,而是采取省略的手段,反而使行文更加精简。如第43例,窗眼实则为窗户的小孔,从“窗眼”往外看即为窥视,“peep”有从缝隙等中、从隐蔽处偷看之意,即表达了“从窗眼内看”的意思。如果译为see through the hole of the window反而不如该句简练。第44例“转眼”在译文中也没有体现,“转眼”在这并不是表时间短暂或是时光飞逝,而是更强调命运转变的突然感,动词“turn”体现了前后对比、家道中落、人生无常,已经实现了作者的意图。

4.1.2. 词汇转换

45) 麝月瞧时,果见有指顶大的烧眼,说:“这必定是手炉里的火迸上了。“

And Sheyue inspected the damage. There was a hole the size of a finger-tip. “This must have been done by a spark from a hand-stove,” She commented.

46) 那丫头听说,方知是本家的爷们,便不似先前那等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

On learning that Jia Yun belonged to her masters’ clan, the maid did not avoid him as she had before but shot him one or two penetrating glances.

“烧眼”是像眼孔形状的烧孔,应为“a hole left by spark”,然而前文已经提到了“damage”,指出是被损处。后文也说明造成损害的源于手炉的火,“hole”说明了“眼”,上下文表明了“烧”为“眼”的成因,所以用上义词“hole”即可。第46例运用了词性转换,“钉了两眼”在译文中由动词转变为形容词“penetrating”,同样表示眼神锐利的意思。

4.1.3. 直译

47) 奶奶宽洪大量,我却眼里揉不下沙子去。

Well, the mistress may be broad-minded, but I’m not going to put up with a mote in my eye.

48) 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

Once I’ve closed my eyes and breathed my last, they can quarrel and storm as much as they like.

49) 湘莲道:“我把你瞎了眼的,你认认柳大爷是谁!”

“You must be blind not to know your master,” cried Xinglian.

以上三例都为直译,即翻译与原文关键字词形式上一一对应。第46例保留了原文的修辞风格,以眼里容不得沙子比喻不容瑕疵。第47“close one’s eyes”本来只有闭眼的含义,与后文“断了这口气”连用就能消除歧义。第48例“瞎了眼”应是指责该人莽撞无礼、愚蠢至极,“blind”在这有一语双关的用途,既嘲笑此人视力不好,又告诫此人要睁大双眼看清身份,识时务者为俊杰。

4.1.4. 意译

50) “眼皮子又浅,手爪子又轻……”

“You with your avid eyes and itching palms!”

51) 宝钗道:“买的不知底里,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

“A girl bought outside is a dark horse,” objected Baochai. “If she turns out badly the money will be wasted, but that’s a small matter compared with the trouble she may cause.”

52) 果然眼力不错。

Yes, she’s made a good choice.

以上三例为意译的例子,即译者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将原文经过解析后用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第49例“眼皮子浅”并非真的谈论眼皮的深浅程度,而是讽刺此人肤浅,只看到眼前利益,译文用“avid”表现了它的含义,表明其贪婪无耻。第50例“走了眼”为地道中式口语,较难理解,所以译文直接讲述了其含义,即因为看错人而事与愿违。第51例“眼力不错”意译为选择做的不错,展现了其深层含义。

4.1.5. 同等替换

53) 展眼元宵在迩。

In a twinkling the Feast of Lanterns would arrive.

54) 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

I’ve seen for myself these years the airs you give yourselves and the tricks you play.

有时候英文有该隐喻词或词组的同等表达方式。如“in a twinkling”即为转瞬之间、刹那间,等同于中文的“展眼”,第53例因为“眼里没人”在英文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表达,划线处改编自英语俗语“put on airs”,为摆架子,装腔作势之意,与原文含义类似,都是带有贬义,讽刺此人过分高傲,目中无人,所以适用。

4.1.6. 增补

55) 你是最肯济困扶危的人,难道就眼睁睁的看人家来摆布死了我们娘儿两个不成?

Are you going to stand by and watch that woman trample us, mother and child, to death?

原文“眼睁睁”翻译成“watch”即可,但在之前译者还加了“stand by”,该词在英语中有袖手旁观之意,更加突出其谴责意味和此人作为旁观者置身事外的冷漠程度。

4.1.7. 解释说明

56) 王夫人又满屋里搜检一遍宝玉之物,凡略有眼生之物,一并命人收的收,卷的卷,着人拿到自己房内去了。

Then Lady Wang had the whole house searched. Any of Baoyu’s things which looked suspicious were to be confiscated and taken to her quarters.

57) 善姐道:“二奶奶,你怎么不知好歹没眼色!”

“Madam Lian has to look after the old lady every day, as well as the mistresses of both mansions and all the young ladies.”

解释说明是将原文中没有明确说出的潜在含义说出来,需要文章的背景知识。如第56例,“眼生之物”本意是陌生、不熟悉之物,但在文中根据对王夫人性格的解析以及结合上文知识,可知并非为了陌生之物而大动干戈,而是为了搜寻可疑之物。第57例的译文与原文形式上完全不对应,译文是解释了善姐说这番话的含义,为什么指责二奶奶没眼色,从而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前后过渡更为自然,也更加方便不用文化背景的人的理解。

4.2. 翻译启示

此外,在对待隐喻词的翻译上,杨宪益的版本还有很多指的借鉴之处,尤其是在处理多义词、同义词的翻译之时。

4.2.1. 同一词汇

58) 二奶奶跟前你也这么没眼色来着?

Would you be so impertinent to the Second Mistress?

59) 过后他没悄悄的告诉咱们说:“姐姐不知道,我并不是没眼色。”

but later didn’t he tell us in confidence, “You know, sisters, it’s not that I had no sense of respect.”

60) 人说他不知礼,又说没眼色。

People said he had no manners and should know better.

“没眼色”在以上三例中都为不懂人情世故,愚钝不开窍的意思。但是采取的翻译技巧不一。第一句非常直截了当,直言其鲁莽;第二句用稍微间接一些,说明他缺乏尊敬;最后一句最为委婉,说应该指导更多,而不是所知太少。

4.2.2. 多义词

61) 宝玉念道:“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悄影红灯里。”

Baoyu went on: “No dust was seen to rise by watching eyes, and by the red lantern stood the general fair.”

62) 眼前又不能去一望,真令人凄惶迫切之至。

He found it thoroughly exasperating being unable to go and see them now.

虽然都是“眼前”,但是第一句和第二句意思不一致。第一句是描写空间,尘沙在眼睛前面飘起,而第二句是时间隐喻,“眼前”是现在,当下的意思,体现在翻译中区别更加明显。

此外,笔者有注意到有句子翻译稍有瑕疵,故提出改进意见,如下例:

63) 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转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转眼便不见了。

The kite drifted away until soon it seemed no bigger than an egg, then it dwindled to a speck like a black star and the next minute vanished from sight.

“转眼”体现的是在短时间内,风筝便成了一点,译文用“then”只能表面动作先后,不能很好地体现该词的“时间隐喻”概念,建议改为“immediately, soon, in no time, in a flash”,或者更能体现其隐喻含义。

5. 结语

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为检索工具,以“眼”为关键词对《红楼梦》前八十回进行检索以分析其中包含的隐喻或转喻现象,发现包含“眼”例句中有三分之一的句子都体现了概念隐喻,这说明概念隐喻不只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文学作品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概念化手段。随后文章将包含概念隐喻的句子分成了十个类别,说明隐喻的种类繁多,体现在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其中以时间隐喻最多,这是因为时间是最常见的抽象概念,所以更常运用隐喻对其进行描述。最后文章对《红楼梦》杨宪益翻译的版本进行了分析,以检测隐喻词的翻译技巧,从中发现意译是最普遍的技巧,因为隐喻基于各民族的日常体验,由于文化差异造成隐喻基础不同,所以选择意译更有助于译入语读者理解。而直译则是基于人们普遍的、共同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思维,由于两种文化存在共通之处,才能保留原文形式而不失其隐喻含义,此外还有多种翻译技巧,如省略、增补、释义等。杨宪益的译本在多义词和同一个词的不同翻译上体现了一定的优点,值得借鉴学习。

基金项目

本文为项目“英汉多模态隐喻会话蕴含对比研究——以《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为例”(项目编号:WYXY2016111601)的阶段性成果,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and Mark, J.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 王寅. 认知语义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18(2): 58-62.
[3] La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1139173865.013
[4] Wilk, P. (2015) Some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Learners’ Figurative Language Competence Across Modalities: Metaphor, Metonymy and Blending in the Picture Modality.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10, 169-187.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07686-7_10
[5] Goossens, L. (1990) Metaphtonymy: The Interaction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xpr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1, 323-340.
https://doi.org/10.1515/cogl.1990.1.3.323
[6] 徐盛桓, 何爱晶. 转喻隐喻机理新论——心智哲学视域下修辞研究之一[J]. 外语教学, 2014, 35(1): 1-6.
[7] Lakoff, G. and Mark, J.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Basic Books, New York.
[8] Sweetser, 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620904
[9] Ibarretxe-Antuňano, I. (1997) Metaphorical Mappings in the Sense of Smell. In: Gibbs, R.W. and Steen, G.J., Eds.,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29-45.
[10] Yu, N. (2000) Figurative Uses of Finger and Palm i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 and Symbol, 15, 159-175.
https://doi.org/10.1207/S15327868MS1503_3
[11] 殷融, 苏得权, 叶浩生.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2): 220-234.
[12] 韩玉国. 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构拟[J]. 外国语言文学, 2003(4): 10-13.
[13] 陈佳. 英汉视觉常规隐喻比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6(1): 20-22.
[14] 覃修桂. “眼”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5): 37-43.
[15] 刘士聪. 红楼译评[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16] 叶嘉莹.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17]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8] 张建理, 丁展平. 时间隐喻在英汉词汇中的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9): 31-34.
[19] Kövecses, Z. (1990) Emotion Concept.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https://doi.org/10.1007/978-1-4612-3312-1
[20] 林书武. “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2):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