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影响个体学习行为的内部状态 [1]。教育学家认为学习态度是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其当前的学习效果,而且对其以后的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 [2]。国内研究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对较为消极被动,逃课、迟到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 [4]。张云涵等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目前有关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研究较少,从2008~2017年这10年,相关年均发表文献数量仅为2篇,说明护生学习态度研究未受到护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5]。本科护生作为未来护理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学习态度不仅有利于增强护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稳定性 [6]。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3月至12月对山东省和广东省六所院校的护理本科大二和大三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入选标准:1) 全日制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2) 学历为本科;3) 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 中途休学或退学者;2) 有精神疾患。
2.2. 方法
2.2.1. 调查工具
1) 护生的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护生的性别、生源、报考意愿、是否为独生子女、对护理工作是否有兴趣、父母是否支持护生做一名护士。
2) 学习态度问卷
本研究采用国内学者张云涵等 [2] 编制的护生学习态度调查问卷,共有23个条目,包括3个维度:学习兴趣(6个条目),学习体验(6个条目),个人学习习惯(7个条目)和对护理专业的认识(4个条目)。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赋值1~5分,其中4个条目需要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生学习态度越好。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0.93,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0.73~0.87。问卷的内容效度:0.96,因子分析中,提取公因子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2.55% [2]。
3) 学习态度影响因素问卷
该问卷包括21个条目,共4个维度:自身因素(3个条目)、教师因素(4个条目)、学校因素(7个条目)和社会因素(7个条目),由国内学者张云涵等 [2] 编制。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没影响”到“非常有影响”,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表示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程度越大。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0.93,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0.76~0.89。问卷的内容效度为1.00;因子分析中,提取公因子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4.11% [2]。
2.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取得学院同意后,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学生说明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所需时间,在征得其同意后,现场发放纸质版或手机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完毕后提交问卷,要求学生对各个项目如实填写。共发放纸质或电子问卷900份,回收860份,其中有效问卷8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78%。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不同特征护生学习态度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护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844名本科在校护生的一般资料见表1。

Table 1. Social-demographic data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n = 844)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 = 844)
3.2. 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及各维度的平均得分
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平均得分为2.73 ± 0.52,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学习体验(3.66 ± 0.86),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对护理专业的认识(2.28 ± 0.72) (见表2)。

Table 2. The average scores of learning attitude and its four dimensions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n = 844)
表2. 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及各维度的平均得分(X ± SD) (n = 844)
3.3. 不同特征护生学习态度的比较
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特征的护生,如是否为独生子女、报考志愿、是否对护理工作感兴趣、学习成绩、父母是否支持护生做一名护士,其学习态度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其他特征如性别、生源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able 3. Comparison of learning attitudes among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n = 844)
表3. 不同特征护生学习态度的比较(n = 844)
3.4. 护生学习态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以护生学习态度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的全部变量以及学习态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中的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为自变量,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学校因素、报考志愿、对护理工作是否有兴趣和社会因素是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见表4)。

Table 4.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learning attitude among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n = 844)
表4. 护生学习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 = 844)
注:R2 = 0.803,F = 606.653,P = 0000。
4. 讨论
4.1. 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现状
本研究中,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平均得分为2.71 ± 0.52,得分低于张云涵等 [2] 对本、专科护生的研究结果(3.42 ± 0.61),表明目前本科护生的学习态度不容乐观。张姝娜等 [7] 的研究也显示,仅有26.6%的护生学习态度是正向积极的。其中得分最低的维度是对护理专业的认识(2.31 ± 0.76)和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2.31 ± 0.80)。研究发现,目前许多护理本科生因被调剂进入护理专业 [8],如本研究中被调剂进入护理专业的学生占76.1%,其学习态度的得分低于自愿报考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这些学生并不了解护理,更谈不上对护理的认可和热爱,甚至带有一些抵触或厌恶心理,认为护理工作机械、重复、琐碎,没有挑战性,不能体现自身价值,发展前景不好;因而学习态度相对较为消极,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9]。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推动人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内在动力 [10]。因此尽早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和学习兴趣是改善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4.2. 本科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
学习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在本科护生学习态度影响因素的排序中,学校因素排首位。表明学校或班级的学习氛围、周围同学的学习态度和相关护理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等对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很大。学风是高校治学理念、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的集中体现,更是一种氛围和群体行为,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护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并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 [2]。因而,高校应以护生为本,尽其所能帮助其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其次,高校应针对目前一些护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弱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护生的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此外,在学校因素中,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也影响着本科在校护生的学习态度,表明了教师潜移默化榜样力量的重要性,与胡秀锦等 [11] 的研究结果一致。我国著名护理教育家沈宁曾指出,护理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利用其对护生的影响力,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达到帮助护生树立积极专业态度和端正学习态度的目的 [12]。因此,护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在教学中学生因喜爱某教师而喜欢其所教课程的爱屋及乌现象,努力提升和丰富自己,注重在传授护理知识的同时,更要将对学科的深入探索精神传递给护生,培养护生学习、科研兴趣,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12]。
本研究中,护生对护理专业是否有兴趣和报考志愿也影响其对学习的态度,与张云涵等 [2] 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了护生的内因对学习态度影响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目前有些学生进入护理院校,纯粹为了大学文凭,毕业后改行,根本不了解和不愿意从事护理专业,因而在学习上漫不经心,得过且过。因而,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防止护理人员流失,应从学校抓起,从学生入手 [13],应让护生尽早接触职业规划的学习,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护理的发展,端正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 [14]。
另外,护生认为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家人、医院及患者等对护士工作的尊重和认可程度是其学习态度重要的影响因素,与陆静钰等 [10] 的质性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护理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生学习态度的建立。目前,护理工作较低的社会认可度对护生的专业认识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因而产生悲观、失落等情绪,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 [9]。在过去几十年里,护理专业在国内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护士在医院中的工作范围几乎覆盖了从日常起居的照顾到专业技能的操作,工作琐碎且辛苦,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其社会地位并不乐观 [9] [15] [16]。同时,民众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媒体对护士宣传片面也是影响护士社会地位的负面因素 [17]。因此,提高护理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管理者、医务工作者与大众媒体等的密切配合。
5. 小结
结果表明,本科在校护生的学习态度不容乐观,这一问题应引起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建议教育者根据在校护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来进一步端正本科在校护生的学习态度,为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证。如敦促护理专业社会认可度的提高、重视护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护生自身对护理专业和未来就业前景的信心,创立优良学风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等。
基金项目
广东省医学基金(A2018335)和深圳市基础研究自由探索项目(JCYJ20180305163459491)提供支持。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