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影响抑郁易感儿童的撒谎行为
Self-Control Affects Lying Behavior in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DOI: 10.12677/ASS.2021.101010, PDF, HTML, XML, 下载: 287  浏览: 2,096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戴红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科,湖南 长沙;任梦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关键词: 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资源撒谎行为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Self-Control Ability Self-Control Resources Lying Behavior
摘要: 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正确认识二者有助于了解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行为实验从不同的视角考察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上的差异。本研究的实验1采用一个量表选择抑郁易感的儿童完成一个任务考察自我控制对撒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正常儿童,拥有较低自我控制能力的抑郁易感儿童将会出现更多的撒谎行为。实验2采用Stroop范式探索抑郁易感的儿童在衰竭下条件的自我控制资源对撒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正常儿童,处于衰竭条件下的抑郁易感儿童出现更多的撒谎行为。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添加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的条件考察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影响。结果发现抑郁易感儿童在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的条件下减少撒谎行为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和在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条件下,抑郁易感儿童都有较大的可能会出现撒谎行为。当自我控制资源得到恢复时,抑郁易感儿童的撒谎行为反而会减少。这样的结论说明了抑郁易感儿童的自我控制比较低,在需要克制不道德行为出现的意志比较弱。但是若他们的自我控制资源得到恢复,这些撒谎行为也会得到减少。
Abstract: Self-control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resources hav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ur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self-control ability and self-control resources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ying behavior of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This study mainly uses behavioral experiments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lying behavior among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Experiment 1 uses a scale to screen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for visual-perceptual task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control on lying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with lower self-control ability will show more lying behaviors than normal children. Experiment 2 uses the Stroop task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on lying behavi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haustion of self-control resourc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normal children,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under exhaustion have more lying behaviors. Experiment 3 adds self-control resource recovery conditions based on Experiment 2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depressive susceptible children in lying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children susceptible to depressio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lying behaviors when self-control resources are restored.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nder conditions of lower self-control ability and under conditions of exhaustion of self-control resources,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lying behaviors. When self-control resources are restored, the lying behavior of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will decrease. This conclusion shows that depression-susceptible children have relatively low self-control and are weaker in the need to restrain immoral behaviors. If their self-control resources are restored, these lying behaviors will also be reduced.
文章引用:戴红梅, 任梦梦. 自我控制影响抑郁易感儿童的撒谎行为[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1): 55-6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1010

1. 引言

一直以来,由于儿童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成长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关注始终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和使命。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常见心理疾病其中包括抑郁症 [1]。最近的研究比较多关注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心境持久低落,意志消沉明显。严重影响个人情感、思考、自我觉察和社会交往。有研究表示100个人中有16个人,在他们一生中某个时候可能患抑郁 [2]。郭兰婷学者认为,儿童早期(2~4岁)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得不到父母的称赞后,过度沮丧、纠缠和压抑自己的意愿等;童年中期(5~8岁)的儿童抑郁症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拒绝,他们常表现为悲伤,不开心等;在童年的后期(9~12岁),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经常会产生抑郁感,表现为自卑、对人不热情、快感丧失和注意力的集中困难 [3]。一些学者将抑郁症视为致残和失去劳动力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4]。但目前还不清楚抑郁症的原因、发病机制等。所以,探索与抑郁有关的易感因素,是非常必要的。2000年,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名为“易感性压力模型”的模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病危险,这就是所谓的抑郁易感性,有些人更容易得病,但是有些甚至一生都不会得病,因此抑郁症患者主要由易感、人格和外部压力引起(应激)启程。由于抑郁的易感性会增加患抑郁症的几率,从而促进了抑郁症的发展。本研究使用了的概念是:抑郁容易感受到,人们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更容易感受抑郁,或者说人们更易患抑郁。抑郁易感的儿童主要表现在与正常孩子相比,他们容易由于内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患抑郁症。本研究以量表的方式对抑郁易感儿童和正常孩子进行了测试,对其在某些问题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抑郁易感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正常行为的表现上没有差异 [5]。但是在不道德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这个是目前研究比较少的内容。本研究采用撒谎行为进行探索,了解撒谎情况的问题。而“撒谎行为”这一普遍、古老却鲜少探究的现象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撒谎行为,目前国内外大多是聚焦于成年人,立足心理学或错误信念理解研究的领域,其研究内涵主要包括撒谎的含义、撒谎年龄的阶段、表现特征和撒谎的原因,但对孩子们关注较少 [5] [6] [7] [8]。刘倩学者进行的一个调查发现,超过52%的儿童从3岁起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撒谎,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幼儿撒谎的频率也会增加 [9]。有研究统计的数据表明,幼儿撒谎行为的产生超过了30%,这些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长的行为等因素 [9] [10]。有研究表明,若有父母具有较高的马基维利主义,那么他们的儿童具有比较高的欺骗行为,这样的结果表示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1]。另外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下成长的儿童,那么他们要比生活在完整家庭中的儿童具有更多的反社会行为 [12] [13]。

但是影响儿童撒谎的因素也有幼儿自身的原因,有学者发现自我控制在识别人们的撒谎行为具有很大的作用 [14]。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会控制不让欺骗行为出现 [15] [16]。有学者认为撒谎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17]。所以,这样自私自利的撒谎行为是不被社会所包容的,为了公平的社会规范,人们会减少撒谎行为的出现。有研究发现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比较好的研究成果 [18],他们在社会中也会出现比较少的冲动行为 [19] [20],最后一门也会出现比较多的积极健康行为 [21]。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自我控制能力在控制他们的暴力行动,满足他们获得长远利益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16]。自我控制能力是属于内在特质,有研究发现人们在完成需要消耗他们的自我控制资源,他们本身的自我进行控制心理资源将会受到影响,如果在这之后让人们完成需要他们自我控制资源的任务,那么他们的完成质量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1] [22]。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和Tice (1998)等学者认为自己控制可以使个人放弃立即的不合适反应,而选择更合适的回应 [23]。但当人们处于自我衰竭状态时,他们的撒谎行为更有可能会出现。他们对自己的 [24] [25]。

自我自觉控制的个人资源使用会直接影响任何个人一些撒谎者的行为,因此与自我自觉控制的个人资源使用有关的其他因素也可能会直接影响一些撒谎者的行为。有研究发现人们损耗后的自我控制资源能够在其他方式的作用下得到恢复 [26]。年在两个具有调节性的任务之间需要加上一个时间隔阂或一种诱导性的放松平衡状态,也就是可部分有效抵消由于自我平衡衰竭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效,从而可以促进工作个体自我平衡控制并使任务完成水平大幅提高 [27]。因此,研究儿童撒谎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 问题提出

综上,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对撒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行为实施过程中,自我控制所起的监督作用,其心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对撒谎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且这些心理机制还没有被完全解除。自我控制能力较稳定,但是自我控制的资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否会对撒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间接的还是直接地造成?在实行撒谎的角度下,与正常孩子相比,抑郁容易感觉到的儿童自我控制力是否较差?抑郁容易感的儿童自我控制是怎样影响撒谎的呢?谎言?我们对正常儿童和抑郁易感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进行了分别考虑,抑郁易感的儿童对撒谎资源的自我控制影响,以及抑郁易感的儿童对撒谎影响。以及抑郁易感儿童的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因素对撒谎的影响。这些都是重要但是至今还没有足够清楚的科学问题。为了解答这些疑惑,我们拟采用行为实验的研究方法来考察儿童撒谎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

本研究包括3个实验,采用行为实验方法分别考察在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资源及其影响因素对撒谎的影响。实验1考察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撒谎的影响,我们预期对比正常儿童,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中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更差;相比于具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抑郁易感儿童,其他的抑郁易感儿童会有更多的撒谎行为和倾向。实验2探索了具有较低的自我控制资源抑郁易感儿童对撒谎的影响,本研究预期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抑郁易感儿童会有更多撒谎的行为和倾向。实验3对抑郁易感儿童恢复自我控制资源对撒谎影响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我们认为对比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的个体来说,抑郁易感的儿童更容易撒谎,倾向于自我控制资源的衰竭。

3. 研究构想

基于以上关于撒谎与抑郁易感儿童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将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展开:1) 抑郁易感儿童与正常儿童由于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撒谎行为的差异。自我控制能力方面是内在特质,这些都是无法因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外在因素可以影响自我控制资源的差异,所以实验2将进行抑郁易感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对比。2) 前两个实验探索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抑郁易感儿童方面的差异,因为内在特质的自我控制能力无法改变,故实验3选择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进行探索。研究将考察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对抑郁易感儿童的影响。

3.1. 探索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在抑郁易感儿童上的差异

采用行为实验考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对抑郁易感儿童和正常在撒谎行为的差异。这一部分分两个实验分别考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控制资源对儿童的不同影响。

3.1.1. 实验1抑郁易感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对撒谎的影响

1) 实验目的:考察正常儿童与抑郁易感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撒谎行为上的差异。

2) 实验假设:对比正常儿童,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中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差;对比高自我控制能力抑郁易感儿童,低自我控制能力的抑郁易感儿童会有更多的撒谎行为和倾向。

3) 研究方法

被试

在某小学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中,采用临床访谈和量表调查,筛查抑郁易感儿童和正常儿童各300名,然后使用自我控制量表采用前后27%的方式对儿童进行筛选高低自我控制能力被试各60名。分为抑郁易感和正常对照两组,两组在年龄(6~14岁)、男女比例一致,以及其他人口学(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做到匹配一致。要求被试视力和智力正常,没有疾病,在完成实验前本研究需要获得被试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书,在完成本研究之后支付被试一定的金额。

实验设计

试间室和实验室的实验设计采用双相位因素实验设计。自试的变量通常是属于被试的一种类型(正常少年儿童被试vs.抑郁易感的少年儿童) * 自我行为控制(低被试vs.高),因此自变量可能是被试行为的直接结果(例如撒谎话的次数,倾向等)。

实验材料

本研究采用张灵聪和黄希庭学者所编制的自我控制量表,自我控制量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自我控制倾向、自我控制的策略和控制感 [28]。抑郁易感的人群诊断应采用符合我国民众的心理检查方法,并已被证实有很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一种叫做流调中心的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1977年由美国精神卫生学院radloff编制,这个量表主要测试被试儿童的抑郁症状。根据上述量表,确定抑郁易感儿童及正常对照的儿童,同时将抑郁病患者排除在外。

4) 实验程序

本研究的实验选择在一个安静的房间进行,然后让被试在电脑前面完成主试告诉的任务,包括指导语和实验操作。在这个研究中,主要采用一种叫做视觉–感知任务来测试被试的撒谎行为 [29]。正式实验时之前,被试首先完成10个练习测试。首先在电脑屏幕中间出现一个300 ms的“+”,然后电脑随机出现800~1200 ms的黑屏,在之后电脑上出现500 ms的目标刺激,最后电脑出现1000 ms的黑屏。这样的过程算是被试完成一次的测试。本研究的目标刺激共有3种情况,第一种是“左边红圆点更多”,第二种情况是“右边红圆点更多”,最后一种情况是“左右两边红圆点数目大约是相等”。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被试对“目标刺激”的反应与选择。本研究告诉被试的指导语为“您判断右边红点数多,则会得0.2元;您判断左边红点数多,则会得0.01元”。本研究主要测试在第三种情况下(左右两边红圆点数大约相等),被试是否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奖励而进行判断“右边”多,并进行“1”键的选择。本研究的正式实验,被试主要完成200个这样的测试,而被试的任务主要对这三种情况进行按键反应,若是被试认为左侧的红点数多,则按“1”键,若是被试认为右边的红点数多,则按“2”键(见图1)。

Figure 1. Flow chart of a trial in Experiment 1

图1. 实验1中一个试次的流程图

5) 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的方差预期

对数据实验结果预期进行方差分析。预期结果与正常学龄儿童预期相比,如下:抑郁的易感儿童会更多地撒谎。与高自我控制能力被试相比,低自我控制能力被试的撒谎更多。与正常自我控制能力低的儿童相比,抑郁易感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撒谎。

3.1.2. 实验2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资源衰竭对撒谎的影响

1) 实验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在自我控制资源衰竭下抑郁易感儿童的撒谎情况。

2) 实验假设:对比正常儿童,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中的自我控制资源更差;对比低衰竭抑郁易感儿童,高衰竭的抑郁易感儿童会有更多的撒谎行为和倾向。

3) 研究方法

被试

抑郁易感儿童的筛选方法同实验1。预期选取60名抑郁易感儿童(6~14岁)被试,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低衰竭组(30人)或者高衰竭组(30人)任务。男女比例一致,以及其他人口学(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做到匹配一致。要求被试视力和智力正常,没有疾病,在完成实验前本研究需要获得被试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书,在完成本研究之后支付被试一定的金额。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两因素被试间的实验设计。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低衰竭vs.高衰竭) * 被试类型(正常儿童vs.抑郁易感儿童),自变量为自我控制资源损耗,被试类型;因变量是行为结果(撒谎的次数,撒谎倾向次数等)。

4) 实验材料与实验程序

在这个研究中,随机将被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试完成一个15分钟的颜色辨别Stroop任务。在这个任务中,被试需要对不同颜色的“字”进行判断,比如识别红颜色的“红”字,蓝颜色的“蓝”字,这个组别被称之为“高损耗自我控制资源组”(见图2(A))。而另一半的被试,他们需要完成一个不同的字体颜色辨别任务,比如是红颜色的“国”字,蓝颜色的“回”等(见图2(B))。在被试完成这些任务之后,本研究需要对他们进行操作性的检验,主要目的是检查不同被试之间的自我控制资源情况。这个操作性检验主要是使用一种七点量表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对被试进行三个问题的提问:第一,您认为这个任务难吗?让被试从1“很容易”到7“非常难”的选择;第二个问题,您对这个任务付出多大的努力呢?让被试从“1”“不需要付出努力”到“7”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机械能选择。在被试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后,所所有被试需要完成实验一的视觉–感知任务,在这个过程测试被试的撒谎行为。

Figure 2. Flow chart of a trial in Experiment 1

图2. 实验1中一个试次的流程图

5) 数据的分析和预期

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检测。预期结果与低衰竭儿童相比,高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低抑郁儿童有更多撒谎和倾向。与低自我控制资源衰竭被试相比,高自我控制资源衰竭被试更多地撒谎。与低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正常儿童相比,高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的低自我抑制儿童更容易撒谎。

3.2. 探索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对抑郁易感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差异

研究一完成了自我控制能力与资源对抑郁易感儿童和正常儿童在撒谎行为上的影响,但自我控制资源的衰竭可以因外在因素的存在而发生恢复。所以在实验3进行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进行探索抑郁易感儿童和正常在撒谎行为的差异。

实验3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对撒谎的影响

1) 实验目的:考察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后撒谎行为的特性。对比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资源的被试,抑郁易感儿童恢复自我控制的资源个体,撒谎倾向较少。抑郁易感的儿童恢复自我控制资源被试和控制小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2) 研究方法

被试

筛选与实验相同,预计会有90名抑郁易感的儿童,被随机划分为三个组,其中包括高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30名)、自我控制资源恢复组(30名)和低自我控制资源衰竭组(30名)。男女之比一致,以及人口学(教育水平、智力等)的匹配。要求被试视力和智力正常,没有疾病,在完成实验前本研究需要获得被试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书,在完成本研究之后支付被试一定的金额。

实验设计

本研究的实验3采用一种单因素被试间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水平,主要分有三种水平:第一种是高衰竭,第二种是恢复,第三种是低衰竭,因变量主要测试被试的撒谎的次数和撒谎倾向次数等。

3) 实验材料与实验程序

本研究的实验程序与前面的实验程序一致,需要被试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完成实验操作。在这个实验中,三种实验操作下的被试需要完成不同实验操作。高衰竭和恢复组的被试需要被试完成同辨别类似红颜色书写的“红”字等任务,而低衰竭组的被试需要完成辨别类似红颜色的书写的“国”字等任务。在三组被试完成任务之后,他们需要完成“自我控制资源”状态的测试,类同与实验二,完成三个问题的测试。在这之后,高衰竭组和低衰竭组的被试需要立刻完成视觉–感知任务,而恢复组的被试需要观看30分钟的喜剧片 [30],之后完成视觉–感知任务。

4) 数据的处理和预期

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检查。预计结果是,高自我控制资源衰竭和自我控制资源复兴组在撒谎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自我控制资源复兴组与低自我控制资源并无明显差异。对于抑制撒谎的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积极的作用。

4. 小结与展望

本研究运用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室试验),对抑郁易感儿童撒谎的自我控制进行理论梳理,对抑郁易感儿童撒谎的自我控制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对抑郁易感儿童撒谎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阐释其心理含义。从实验角度出发,试图用实验方法来探究抑郁易感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撒谎资源的自我控制作用,从而探究撒谎。揭开影响这些过程的神经机制,为更好地理解青少年在撒谎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基础。一方面,为深入发展抑郁易感儿童心理和行为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关于撒谎的行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个体特征,成长环境,教育方式等。自我控制是个体行为中的重要调节机制,探索其撒谎行为发生的机制,有助于对抑郁易感的儿童行为进一步理解和诠释。另一方面,本研究还将为抑郁易感儿童自我控制和撒谎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同时对行为偏见和自我损失模型进行检验。自我控制认识是撒谎认别中的一条重要动机线索,它能够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对抑郁易感的儿童社会认识发展和社交的发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探索对撒谎行为的形成机制,有助于对抑郁容易感知的儿童社会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实施教育与指导,使得抑郁易感儿童更好地适应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

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撒谎行为是不被人们所喜欢的一种行为,所以这样的问题行为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那么在儿童身心的发展中,若是出现更多的撒谎行为,那么是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是发现儿童有撒谎行为,及时干预儿童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有关儿童撒谎行为上,需要关注一些有关儿童撒谎的内容。首先,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幼儿会出现撒谎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心理发展程度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儿童撒谎是学习的必然结果,因为撒谎具有多样性。这也是抑郁易感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的一点,这反映出儿童不断增长的认知能力。第二,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教师和家长作为儿童的成长监护人需要努力致力于建立比较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督促儿童正确认识撒谎行为,一方面也需要给予撒谎儿童一定的惩罚机制,这样他们就知道撒谎行为只会带给他们惩罚等行为。这样会督促儿童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进行成长。第三,教师、家长都必须言传身教,为儿童树立一个模仿的榜样,树立一个不撒谎的行为。最后,因为谎言毕竟属于欺骗性的言论行为,教师和家长不应该无视儿童的撒谎行为,不能放纵儿童撒谎行为的发展等,需要指导儿童以真实的态度看待儿童撒谎背后的机制原因等,需要从诚信的教育角度出发,鼓励儿童在犯错误后主动承担错误,引导孩子尽量不要撒谎等。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6YBQ073)。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Maughan, B., Collishaw, S. and Stringaris, A. (2013) Depress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the Canadi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22, 35-40.
[2] Kessler, R.C. and Ustun, T.B. (2004)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WMH) Survey Initiative Vers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ID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13, 93-112.
https://doi.org/10.1002/mpr.168
[3] 郭兰婷, 张志群. 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7): 458-461.
[4] Nestler, E.J., Gould, E. and Manji, H. (2002) Preclinical Models: Status of Basic Research in Depress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52, 503-528.
https://doi.org/10.1016/S0006-3223(02)01405-1
[5] Lee, K., Xu, F., Fu, G., Cameron, C.A. and Chen, S. (2011)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ese and Canadian Children’s Catego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Lie- and Truth-Telling: A Modesty Effect.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 525-542.
https://doi.org/10.1348/026151001166236
[6] 徐芬, 包雪华. “儿童心理理论”及其有关欺骗研究的新进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2): 54-57+65.
[7] 王益文, 张文新. 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1): 11.
[8] 刘明, 邓赐平, 桑标. 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18(2): 39-43.
[9] 刘倩. 幼儿撒谎的一般特点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 谭文思. 幼儿撒谎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科教导刊, 2015(2): 127-128.
[11] Kraut, R.E. and Price, J.D. (1976) Machiavellianism i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3, 782-78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33.6.782
[12] Willie, C.V. (1967)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Family Status in Juvenile Delinquency. Social Problems, 14, 326-334.
https://doi.org/10.1525/sp.1967.14.3.03a00090
[13] Gregory, J. (1965) Anterospective Data Following Child-hood Loss of a Parent. I. Delinquency and High School Dropout.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3, 99-109.
https://doi.org/10.1001/archpsyc.1965.01730020001001
[14] Hofmann, W., Friese, M. and Strack, F. (2009) Impulse and Self-Control from a Dual-Systems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162-176.
https://doi.org/10.1111/j.1745-6924.2009.01116.x
[15] 范伟, 钟毅平, 李慧云, 孟楚熠, 游畅, 傅小兰. 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6, 48(7): 845-856.
[16] Righetti, F. and Finkenauer, C. (2011) If You Are Able to Control Yourself, I Will Trust You: The Role of Perceived Self-Control in Interpersonal Tru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874-886.
https://doi.org/10.1037/a0021827
[17] DePaulo, B.M. and Bell, K.L. (1996) Truth and Investment: Lies Are Told to Those Who Ca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703-71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1.4.703
[18] Duckworth, A.L. and Kern, M.L. (2011) A Meta-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Self-Control Measur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 259-268.
https://doi.org/10.1016/j.jrp.2011.02.004
[19] Peluso, T., Ricciardelli, L.A. and Williams, R.J. (1999) Brief Report Self-Control in Relation to Problem Drinking and Symptoms of Disordered Eating. Addictive Behaviors, 24, 439-442.
https://doi.org/10.1016/S0306-4603(98)00056-2
[20] Wills, T.A., et al. (1995) Activity and Mood Temperament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Use: Test of a Self-Regulation Mediational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8, 901-91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8.5.901
[21] Kuijer, R., Ridder, D.D., Ouwehand, C., Houx, B. and Bos, R.V.D. (2008) Dieting as a Case of Behavioural Decision Making. Does Self-Control Matter? Appetite, 51, 506-511.
https://doi.org/10.1016/j.appet.2008.03.014
[22] Muraven, M., et al. (2000) Self-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247-259.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6.2.247
[23] Baumeister, R.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and Tice, D.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252-1265.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4.5.1252
[24] Gino, F., Schweitzer, M.E., Mead, N.L. and Ariely, D. (2011) Unable to Resist Temptation: How Self-Control Depletion Promotes Unethical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15, 191-203.
https://doi.org/10.1016/j.obhdp.2011.03.001
[25] Mead, N.L., Baumeister, R.F., Gino, F., Schweitzer, M.E. and Ariely, D. (2009) Too Tired to Tell the Truth: Self-Control Resource Depletion and Dishones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594-597.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09.02.004
[26] Tyler, J.M. and Burns, K.C. (2008) After Depletion: The Replenishment of the Self’s Regulatory Resources. Self & Identity, 7, 305-321.
https://doi.org/10.1080/15298860701799997
[27] Ren, J., Hu, L., Zhang, H. and Huang, Z. (2010) Implicit Positive Emotion Counteracts Ego Deple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8, 919-928.
https://doi.org/10.2224/sbp.2010.38.7.919
[28] 张灵聪, 黄希庭. 初中学生学习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 1(3): 125-128.
[29] Kouchaki, M. and Smith, I.H. (2014) The Morning Morality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Time of Day on Unethical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 95-102.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3498099
[30] Tice, D.M., et al. (2007) Restoring the Self: Positive Affect Helps Improve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Ego Deple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379-384.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06.0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