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毒品一直是当今社会三大公害之一,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国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也逐年递增,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安全稳定。据2019年6月国家禁毒办发布的《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40.4万名。其中,35周岁以上114.5万名,占47.6%;18岁到35岁125万名,占52%;18岁以下1万名,占0.4%。按照国际惯例,一名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背后有5至6名“隐形”未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换算可以得出,目前我国一百多人里面有1人是吸毒人员,数量之大,比例之重,令人触目惊心。“一朝吸毒,终生戒毒”,毒品的危害远不在第一次吸食,而是可怕的复吸率,吸毒成瘾者戒毒后复吸比例始终高居不下,因此如何降低毒品复吸率,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过往研究表明影响复吸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陆叶,高菁菁,倪敏,2011;钱伯建,2011;杨朝阳,李灿东,李陵军,黄世庚,吕京和,2009),其中以心理因素的作用最为突出(高志勤,余海鹰,赵汉清,陈洪生,2010)。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作为主体对外界变化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其水平的高低意味着个体抗压能力、抗击打能力的高低,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席居哲,桑标,左志宏,2008)。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能够感受到的支持,许多研究者认为相对于实际的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更符合个体的心理感受,更可能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蒋文波,2015;张善芹,2017;杨玲,曹华,耿银凤,张燕,徐景,苏波波,2016)。虽然过往研究已经发现吸毒人员的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普遍较低(殷瑛,2013);且心理复原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与复吸倾向,领悟社会支持与复吸倾向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但是,缺乏对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复吸倾向三者之间关系的探究。因此本文旨在探索戒毒人员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以及复吸倾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为戒毒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也为有针对性地向戒毒者提供帮助和支持,降低其复吸率提供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南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325人发放问卷并进行测试,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08份,其中男性236人,女性72人。被试平均年龄为35.63,其中最大年龄为58岁,最小年龄为21岁。
2.2. 方法
2.2.1. 戒毒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
该问卷基于经验法编写,共包含9个封闭式选择题,用于了解戒毒人员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吸毒种类、戒毒次数等。
2.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
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最初是由Zimet等编制,1987年经Blumenthal等介绍至国内。本研究采用的是我国学者姜乾金修订的版本,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维度,共12题组成,采用七级记分法,分数越高,表示个体感受到的被支持度越高。本次研究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96。
2.2.3. 心理复原力量表(CD-RISC)
该量表由Connor和Davidson于2003年编制,有5个维度,25题。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张建新、余肖楠2007年修订的心理复原力量表中文版,其Cronbach’s a值为0.87,包括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3个维度,25题,采用五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复原力状况越好高。本次研究施测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87。
2.2.4. 复吸倾向问卷
本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耿文秀教授编制的《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该量表包括18个题目,采用六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复吸倾向越高。本次研究施测的Cronbach’s a系数为0.813。
2.2.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以及Hayes (2012)的SPSS宏程序PROCESS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以P < 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另外借鉴Harman的单因子检验(周浩,龙立荣,2004)发现,共有18个因子特征根大于1,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为18.43%,小于40%的标准。因此,本研究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并不严重。
3. 结果
3.1. 被试人口学信息
参与调研被试的人口学信息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被试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81.6%的被试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下水平,只有2.08%的被试文化程度为本科水平。此外,在家庭状况上,家庭完整的被试为多数,达到73.96%;在职业方面,无业与个体户占比最高,共61.81%;吸毒年限上五年以上者占比最多,高达46.18%;吸毒类型上,吸食新型毒品者占比95.83,远超传统毒品吸食者数量。

Table 1.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of subjects
表1. 被试人口学信息表
3.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
本研究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对人口学信息差异对被试的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与复吸倾向是否存在显著性统计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被试的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和复吸倾向得分只在性别、是否HIV及吸毒年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戒毒人员的复吸自评分数明显高于男性戒毒人员(t = −2.77, P < 0.01, d = 0.38)。患有HIV戒毒人员在其他支持(t = −2.14, P < 0.05,d = 0.71)、领悟社会支持总分(t = 2.22, P < 0.05, d = 0.71)、心理复原力总分(t = 1.98, P < 0.05, d = 0.55)上均明显高于非HIV患者戒毒人员,且在复吸自评总分(t = −2.15, P < 0.05, d = 0.79)上显著低于非HIV患者戒毒人员。不同吸毒年限戒毒人员在朋友支持(F = −2.77, P < 0.05)以及复吸自评总分(F = −10.09, P < 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续后分析的结果表明:吸毒一年内的戒毒人员获得的朋友支持显著高于吸毒3~5年(P = 0.04, d = 0.73)、和吸毒5年以上(P < 0.03, d = 0.73)的戒毒人员;吸毒五年以上戒毒人员的复吸自评得分显著高于吸毒1年内(t = −2.15, P < 0.05, d = 0.99)、吸毒1~3年(t = −2.15, P < 0.05, d = 0.60)、吸毒3~5年(t = −2.15, P < 0.05, d = 0.43)的戒毒人员。

Table 2. ANOVA of Gender and HIV
表2. 研究变量在性别和HIV上的差异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
本研究使用皮尔逊系数方法对被试的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与复吸倾向得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和复吸倾向三者之间的两两相关均显著(P < 0.01)。具体而言,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及其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其总分呈正相关;心理复原力各维度及其总分与复吸倾向均呈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其总分与复吸倾向均呈负相关。

Table 3.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rrelation matrix of variables
表3. 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矩阵
注:*P < 0.05,**P < 0.01。
3.3. 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根据方杰、张敏强和邱浩政等2012年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并对在人口学变量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性别、是否HIV、吸毒年限进行控制(方杰,温忠麟,张敏强,2017),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见表4),领悟社会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复吸倾向(t = −3.90, P < 0.001),且正向预测心理复原力(t = 8.91, P < 0.001)。放入中介变量心理复原力后,领悟社会支持仍然显著负向预测复吸倾向(t = −1.99, P < 0.05),且心理复原力显著负向预测复吸倾向(t = −3.37, P < 0.001)。

Table 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ables
表4. 研究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
注:*P < 0.05,**P < 0.01,***P < 0.001。
采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发现(见表5)心理复原力对复吸倾向的间接效应显著(SE = 0.08,95%置信区间从−0.40到−0.08,不包含0),心理复原力在领悟社会支持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3%。这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既能够对复吸倾向产生直接影响,又能够通过心理复原力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影响。

Table 5. Test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esilience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relapse tendency
表5. 心理复原力在领悟社会支持对复吸倾向影像中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注:*P < 0.05,**P < 0.01,***P < 0.001。
4. 讨论
4.1. 领悟社会支持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该结果支持领悟社会支持作为影响复吸心理因素的组成部分,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过往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与人格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林初锐,李永鑫,胡瑜,2004;徐浩岚,戴艳,雷鸣,2009)。姚维2017年关于毒品成瘾者复吸的研究显示,大多数毒品成瘾者在戒毒过程中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及利用率都是比较匮乏且单一的,并且普遍感觉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排斥、歧视(姚维,2017)。而这些污名化和歧视的经历无疑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也成为吸毒者复吸难以戒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冯怡,胡惠萍,杨金娣,2002;漆文烨,葛明贵,董玉昆,2009)。考虑到吸毒行为巨大的社会危害,以及戒毒人员群体的特殊性,政府、医疗机构、家人、朋友、用人单位等应对戒毒人员提供更积极的支持,帮助其减缓、甚至消除毒品成瘾行为。
4.2. 心理复原力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复原力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戒毒人员复吸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对复吸倾向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这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既直接影响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又能够通过心理复原力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该结果与过往关于心理复原力与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关系的研究结论一致,表明了心理复原力作为个体面对压力或逆境过程中保持健康功能能力对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作为心理因素对复吸倾向的负向预测作用(钟伟芳,郭永兴,2018;吕玥,李彦章,2019;Goldstein, Faulkner, & Wekerle, 2013)。近期的研究则表明,心理复原力在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过程中扮演了调节/中介作用:曾晓青等2019年的研究指出,心理复原力在戒毒动机对复吸倾向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增强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复吸倾向的影响(曾晓青等,2019)。韩琦等(2020)关于男性强戒自我控制与复吸倾向的研究表明,心理复原力在自我控制对复吸倾向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戒毒人员自我控制能力越强,心理弹性越大,则其复吸倾向越低(韩琦,渠馨方,徐勇,2020)。虽然过往研究对心理复原力及领悟社会支持对复吸倾向的影响早已明确,且也有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心理复原力在其他因素对复吸倾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但是关于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复吸倾向三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仍是空白。本研究将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整合于戒毒人员复吸倾向问题的研究,丰富了关于复吸倾向影响的理论框架,提示毒品成瘾干预工作者可以对心理复原力及领悟社会支持等方面同时进行干预,进而降低戒毒人员的复吸率。
4.3. 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在性别、吸毒年限、是否患有HIV上的差异
本研究还发现,女性戒毒人员、患有HIV戒毒人员、及吸毒年限一年内的戒毒人员相较于男性戒毒人员、非患有HIV戒毒人员、及吸毒年更长的戒毒人员,具有明显更低的复吸倾向。研究中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戒毒人员、患有HIV戒毒人员相较于男性戒毒人员、无HIV戒毒人员、吸毒年限长的戒毒人员,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爱。过往研究表明,女性戒毒人员在社会支持利用及心理健康状况上明显优于男性戒毒人员(刘新民等,2012;韦克诚等,2011);而患有HIV戒毒人员相对于未患HIV戒毒人员则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冯怡,胡惠萍,杨金娣,2002;张皓,易静,2011;姜国学,陈晓芳,2010);在吸毒年限方面,随着罪犯刑期的增长,其心理健康水平会下降,更易产生抑郁、悲观的心理(王大丽,王广新,贺小芸,2010)。后两点也与本研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数据结果一致:患有HIV戒毒人员的、吸毒一年内的戒毒人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均明显高于非HIV戒毒人员、吸毒3年以上的戒毒人员。因而,对于不同性别、吸毒年限、以及是否患有HIV戒毒人员,有必要采取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支持。
4.4. 研究局限和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统计方法上,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但是对于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缺乏数据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拓展研究深度。第二,研究设计上,受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设计,该设计虽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但是对因果关系的揭示是有限的。未来研究可以选择纵向研究的设计方法,以更全面的了解戒毒人员的复吸情景,厘清变量间的因果作用。
5. 结论
1) 戒毒人员的心理复原力、领悟社会支持和复吸倾向在性别、是否患有HIV及吸毒年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2) 领悟社会支持既显著负向预测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又能够通过心理复原力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预测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
附录1:戒毒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
1、性别:
①男 ②女
2、年龄:
① 18~20 ② 21~30 ③ 31~40 ④ 41~50 ⑤ 50以上
3、职业:
①无业 ②工人 ③个体户 ④企业 ⑤经商 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⑦军人 ⑧其他
4、文化程度:
①文盲 ②小学 ③初中或中专 ④高中或职高 ⑤大专 ⑥本科 ⑦本科以上
5、家庭状况:
①家庭完整 ②孤儿 ③单亲家庭(母亲) ④单亲家庭(父亲) ⑤其他
6、婚姻状况:
①未婚 ②已婚 ③离异
7、子女状况:
①无 ②独子 ③两个以上子女
8、吸毒种类:
①传统型毒品 ②新型毒品
9、强戒次数:
①一次 ②两次及以上
附录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ASS)
指导语:以下有12个句子,每个句子后面各有7个答案,请您评价对下列陈述的同意程度:①是极不同意,②是很不同意,③是稍不同意,④是中立,⑤是稍同意,⑥是很同意,⑦是极同意。从中选出最合适的并打“√”。
1、在我遇到问题时有些人(家人、亲戚、同学)会出现在我的身旁。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2、我能够与有些人(家人、亲戚、同学)共享快乐与忧伤。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3、我的家庭能够切实具体地给我帮助。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4、在需要时我能够从家庭获得感情上的帮助和支持。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5、当我有困难时有些人(家人、亲戚、同学)是安慰我的真正源泉。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6、我的朋友能够真正的帮助我。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7、在发生困难时我可以依靠我的朋友们。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8、我能与自己的家庭谈论我的难题。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9、我的朋友们能与我分享快乐。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10、在我的生活中有某些人(家人、亲戚、同学)关心着我的感情。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11、我的家庭能心甘情愿协助我做出各种决定。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12、我能与朋友们讨论自己的难题。
①极不同意 ②很不同意 ③稍不同意 ④中立 ⑤稍同意 ⑥很同意 ⑦极同意
附录3:心理韧性量表(CD-RISC)
指导语:以下25项是您在面对压力时,可能会出现的心理感受。请指出最近一个月以来您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在最能描述您的感觉的数字上画上“√”。
1、我能适应变化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2、我有亲密、安全的关系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3、有时,命运或上帝能帮忙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4、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应付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5、过去的成功让我有信心面对挑战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6、我能看到事情幽默的一面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7、应对压力使我感到有力量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8、经历艰难或疾病后,我往往会很快恢复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9、事情发生总是有原因的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0、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1、我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2、当事情看起来没什么希望时,我不会轻易放弃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3、我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4、在压力下,我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清晰思考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5、我喜欢在解决问题时起带头作用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6、我不会因失败而气馁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7、我认为自己是个强有力的人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8、我能做出不寻常的或艰难的决定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19、我能处理不快乐的事情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20、我不得不按照预感行事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21、我有强烈的目的感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22、我感觉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23、我喜欢挑战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24、我努力工作以达到目的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25、我对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
①从来不 ②很少 ③有时 ④经常 ⑤一直如此
附录4: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
指导语: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回答时在相应选项下的数字上打“√。回答没有对错之分。
1、解教之后我将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困难,对此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①非常充分 ②很充分 ③比较充分 ④充分 ⑤很不充分 ⑥完全没准备
2、我相信毒瘾是可以戒掉的
①完全可能 ②很可能 ③可能 ④不太可能 ⑤几乎不可能 ⑥绝对不可能
3、我对不再复吸的决心
①决心很大 ②很大 ③较小 ④很小 ⑤极小 ⑥没决心
4、我现在对毒品的态度
①强烈痛恨厌恶 ②痛恨 ③无所谓 ④渴望 ⑤非常渴望 ⑥强烈渴望
5、我对自己出所后不再碰毒品的把握
①完全有把握 ②很有把握 ③有点把握 ④有点没把握 ⑤很没把握 ⑥完全没把握
6、我相信自己解教后至少可以保证在多少时间内不碰毒品
① 3、5年 ② 1年 ③半年 ④两个月 ⑤ 1个月 ⑥ 1周
7、出所后我将会渴望毒品的程度
①不渴望 ②渴望 ③比较渴望 ④很渴望 ⑤非常渴望 ⑥极其渴望
8、解教后面对毒友的诱惑,我会采取的态度
①非常坚决地抵制 ②坚决抵制 ③有所抵制 ④抵制 ⑤有所动摇 ⑥复吸
9、我对自己意志力的评价
①非常坚强 ②很坚强 ③比较坚强 ④比较软弱 ⑤很软弱 ⑥非常软弱
10、长期吸毒对“我”身体健康的影响
①非常好 ②很好 ③比较好 ④比较差 ⑤很差 ⑥非常槽糕
11、我的家庭和亲友对我戒毒的支持和鼓励的程度
①强烈支持 ②积极支持 ③比较支持 ④支持 ⑤不太支持 ⑥完全支持
12、与过去吸毒有关的情景在“我脑海中浮现的频率
①从无 ②曾有过1、2次 ③ l、2次/月 ④ 1次/周 ⑤ 2、3次/周 ⑥ 1、2次/天
13、解教后我对毒品的态度
①永远不碰 ②基本不碰 ③可能少量尝尝 ④比过去吸得少 ⑤与过去差不多 ⑥非常容易
14、出所后得到毒品的困难程度
①几乎不可能 ②极其困难 ③很困难 ④不困难 ⑤很容易 ⑥非常容易
15、解教后毒友引诱“我”复吸的可能性
①绝对不可能 ②几乎不可能 ③不太可能 ④有可能 ⑤很大可能 ⑥绝对可能
16、解教后“我”换一个新环境以远离毒品的可能性
①绝对可能 ②很大可能 ③有可能 ④不太可能 ⑤几乎不可能 ⑥绝对不可能
17、长期吸毒对我的精神和意志力的影响
①完全没有影响 ②几乎没什么伤害 ③有伤害 ④严重伤害 ⑤几乎弄垮 ⑥彻底摧毁
18、解教后,摆脱毒贩诱惑的可能性
①绝无可能 ②几乎不可能 ③可能性很小 ④有可能 ⑤很大可能 ⑥绝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