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和作用
The Application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Class Management and Its Effect
DOI: 10.12677/AE.2021.113138, PDF, HTML, XML, 下载: 467  浏览: 800 
作者: 伏运新: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广东 中山
关键词: 赏识教育班级管理Appreciation Education Class Management
摘要: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予以充分肯定,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学会运用赏识教育法,让学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对于构建一个充满向心力的集体十分重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班级管理经验,浅析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适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将赏识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心田。班主任可以运用善于发现、及时肯定进行赏识教育,创造和借助恰当的情境进行赏识教育,发自内心、顺其自然地进行赏识教育以及适度地进行赏识教育等四种赏识教育的办法进行班级管理。
Abstrac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the personality of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acknowledging and respecting students’ differences, it finds out students’ preciousness with appreciation vision, and fully affirms them so as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reinforcement of students’ effective incentive effect.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learn to use the Appreciation Education Method to allow students to realize their self-worth for building a collective full of centripetal for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class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alyzes the role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class management and how to carry ou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appropriately, just like spring breeze and rain moistening the heart. The head teacher can use four methods to carry ou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class management, namely, carrying ou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a timely and positive way; carrying ou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appropriate situations; carrying ou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from the heart without obvious trace; carrying ou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criticism.
文章引用:伏运新. 浅谈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和作用[J]. 教育进展, 2021, 11(3): 868-87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3138

1. 引言

世界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1]。笔者近些年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有不断进行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赏识教育作为世界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是教育过程中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是现代教育管理中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通的。赏识教育特别提倡尊重生命规律,凸显了其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它在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和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的教育目标感召下,身为教师,不是要高高在上,而是应努力去欣赏和激励学生。赏识教育就是要真心理解、用心欣赏学生,适时表扬、精心引导学生,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进行。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们把这个教育理念运用到班级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善于发现,及时肯定,进行赏识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要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尊重和欣赏受教育者,使其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 [3]。赏识教育是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值之上的。教师需独具慧眼,多与学生谈心,建档立卡,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真诚地赞扬学生。教师在进行赏识时,内容不能老套,要注重标新立异,去挖掘寻找学生身上鲜为人知的优点,细心观察学生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关注点 [4]。

作为班级的引领者,班主任应该善于用“伯乐”的眼光观察并发现学生们各具特色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根据不同学生的优缺点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例如,对于文化课成绩较普通,但具备优秀体能的学生,可针对其体能方面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虽不能争“文状元”,但可取“武状元”,从而培养其体育方面的技能。在奖赏方面,注意学生的需求。通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得到班主任的鼓励和肯定,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已经厌倦了赞美的说辞,甚至将其视为压力。因此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需要肯定的“学困生”不吝鼓励,引导其认识自身优势、肯定自身能力的思想建设;对不需要肯定的“学优生”不吝交流,让其通过师生交流突破内心压力,从而使自我能力得到更多提升。

作为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学困生”是一大挑战。“学困生”通常学习习惯不好,纪律观念淡薄,有些甚至人际关系紧张。为帮助某“学困生”走出困境,我尝试过多种教育方法,并多次上门家访,欲借家长之力,但收效甚微;后来在一次年级组织的书画比赛中,我惊喜地发现该生擅长书法。于是抓住此次机会,我给她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诚挚邀请她为班级写一副关于高考的对联,并张贴在教室门口。从此以后,该生自信心大增,同学也对其刮目相看;后来该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改正了一些学习上的陋习,成绩突飞猛进;在期末考试总评中,同学们投票评给她“腾飞奖”。

正如世界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赞赏与鼓励是使一个人成功的催化剂” [5]。赏识教育正是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使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无限潜能,激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3. 创设教育情境,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让每个学生都绽放出生命的灵光异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最广为人知的动机理论,他认为每个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动机方面,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活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换句话说,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层次就会成为主导需要。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赏识教育。赞赏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来说是零成本的投资 [6]。

赏识教育必须遵循真诚的原则。赏识一个人,必须要有道理,并且赏识的内容要具体、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无限正能量。因此,教师要针对该学生的特点,有意设计特定的情境,量身定做一个有利于该生展示自己优点的教育情景,为对该生的赏识教育搭好台、助好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联合科任老师、班团干部营造赏识的氛围,对于问题生的过错多一分宽容和理解。

班主任一定要搭建平台,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为班级做贡献的机会。班主任可以赋予班上一些问题生简单的班务活,为他们给班级做贡献创造机会,使他们在班上赢得存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存在感是一种比美貌更持久,比财富更具魅力的力量。平时很少受关注的学生希望通过为班级做贡献,获得成就感,体现自我价值,感觉受到班主任的重视,这符合受关注的心理需求。成就感是一股幸福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人们都在寻找存在的价值和被需要的感觉。例如,班主任可以指定某学生专门负责教室的走道卫生、某学生负责给教室里的花花草草浇水。通过做这些简单的班务,学生们可以获得成就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和我们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是在不断改正缺点向完美靠近的人。因此,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尽可能多的表扬。表扬是学生渴望得到的礼物,学会表扬是老师的必修课。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案例证明,班主任具备容人之过和容人之短的气度。在对每个学生的了解、包容的基础上,积极营造赏识教育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班级管理中的赏识力量不仅源自老师,也来自其他学生的共鸣。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 [7]。一些缺点毛病较多的特殊学生尤其需要被赏识。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到欣赏一个优等生,而能够赏识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也更是一门艺术。

4. 发自内心、顺其自然地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方式要发自内心,不要刻意,而且要迎合学生的需要。微笑就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赞扬。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可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且常成为学生笔下描绘老师的素材,能给学生心里留下持久的影响。作为教师,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不妨轻轻一展笑容,就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赏识教育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激励效果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类型,顺其自然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对于纪律观念淡薄、性格暴躁、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当众表扬,多赞扬他们的优点,并进行持续赞扬,帮助他们慢慢恢复声誉,改变他们在同学们心中的刻板印象;对性格孤僻、成绩后进的学生,可以采用谈心的形式,找准他们的痛点,并借科任老师之力,课堂上多给与关注,多给发言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温暖。

著名法国作家安德列·莫洛亚说过:“赞美的语言胜过最美的礼物。”。赞美满足了个人较高层次的心理的需要,所以对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激发人前进的动能。赞美既是一门技术,亦是一门艺术。赞美的艺术要强调赞美的真诚性与针对性。比如,班主任如果赞美一个体型很胖的女学生苗条,就会显得虚伪,达不到赏识教育的效果。又或者,赞美一个成绩好的女学生鞋子漂亮,不如赞美她有智慧更有针对性。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抓住一切机会去赏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为了更好地普及赏识教育,让每个学生受惠,班主任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展示自我、放飞自我的机会,从而得到班主任或同伴的赏识,体验到被赏识的快乐;同时,班主任也要教育学生学会赏识同伴,让赏识蔚然成风,从而使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融洽,良好的班级管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5. 适度地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是要掌握好度的。批评也是赏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起到防止学生被赏识过头而沾沾自喜。赏识教育,除了表扬、鼓励、欣赏,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如果只表扬和鼓励,学生可能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而影响到班级管理。所以,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巧妙而有策略地适时指出,进行恰当的批评教育,帮他们及时纠错,以维护班级管理的持久性。

赏识教育应当遵循适度的原则。“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应两育并举,双管齐下,没有惩戒教育是欠执行力的教育” [8]。对班主任来说,对学生的惩戒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赏识理念的辐射下,惩戒教育也能产生具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例如,某学生对课堂上看小说沉迷上瘾,班主任可以赏识性地惩戒他:看小说是文豪们的共同爱好之一,比如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喜欢看小说。同学们都说你文笔很好,你能否用事实来证明你的文笔功底不错呢?文笔好的学生,语文成绩一般都较好,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英语成绩应该也不错,因为语文和英语有很多相通之处。结果,在班主任的这种睿智的赏识性批评激励下,该生的弱势科目语文、英语成绩进步显著。

推行赏识教育,要求班主任有包容之心。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与胸怀;要能容学生之过,能忍学生之短。班主任要深谙学生的成长规律,学会等待;处理好快与慢、急与缓的关系。教育转化一个学生,要文火煲汤慢慢来,不得有半点急躁 [9]。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赏识教育不但能使学生学会体会到激励的驱动作用,助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而且也能让学生学会抓住机会去赏识别人,传递赏识的积极正能量。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学生本质里最深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肯定与赏识。因此,班主任要借赏识之力,架起一座师生之间的桥梁,从而管理好班集体。

参考文献

[1] 卡耐基. 沟通的艺术[M].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7.
[2] 洪少翠. 在赏识中共同成长——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4(1): 595.
[3] 苏霍姆林斯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4] 沈慧. 赏识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方法[J]. 思想理论教育, 2003(10): 60-62.
[5] 卡耐基. 人性的优点[M].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6.
[6] 李奎.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6).
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606/3692752.shtml
[7] 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 宋丽娣. 理解、尊重、赏识孩子[C]//教育教学研究: 德育工作研究(2016年版)第二辑, 北京: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 2017: 38-39.
[9] 赵锁玲. 赞美和赏识: 学困生转化的关键[J]. 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2011(22): 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