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全员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All-Staf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Qinghai University
DOI: 10.12677/CES.2021.94187, PDF, HTML, XML, 下载: 282  浏览: 379 
作者: 杨 卓: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关键词: 民族地区三全育人全员化育人模式Ethnic Regions Three Wide Education All-Staff-Participation Education Mode
摘要: 目前,针对价值观念多元化的“00”后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深思。本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着重探讨青海大学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如何充分发挥“全员化”育人模式,同“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联动效应,提高思政工作质量,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
Abstract: At present, it is worth pondering to develop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ost-00s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versified valu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ree wid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Qinghai University, as a university in ethnic region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ll-staff-participation” education model, form a linkage effect with “whole 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quality and build a complete work system.
文章引用:杨卓. 青海大学全员思政育人模式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9(4): 1138-114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4187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全面落实思政育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1]。在全国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青海大学作为西北高原民族地区的高校,育人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全员协同合作效应是青海大学面对新时代“00”后大学生做好思政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全员思政育人模式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开始形成并推广应用,“全员”着重强调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全方位”重在说明以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形成良好的育人空间;“全过程”指明育人工作要从学生踏入校门开始直至走出校门为止。

全员化育人离不开全方位育人营造的良好氛围,亦不可脱离育人工作的整个过程。全员思政育人模式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而构建,使得高校全体教职工在各自岗位上各尽其能,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党政管理干部、思政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图书馆工作人员、后勤保卫人员等学校工作者要结合各自岗位职责积极参与学校思政育人工作;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家长做好思政育人的得力帮手;学校层面要适时邀请校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良好互动,丰富育人主体;校团委、学生会要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着重培养使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19年7月14日青海大学印发《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重视全员育人工作,提出育人主体的重要性,强调创新学校思政工作实施体系。

3. 全员思政育人的必要性

一是,“0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接收信息呈碎片化,其思想观念和行为在多种信息影响下,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 [2]。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较弱,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容易滋生思想和心理问题。全员育人模式明确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中所有参与者、存在者的责任,除了课堂以外,将更多在学生生活环境中帮助、关心学生,更加注重思想教育。

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做好团结少数民族同学的必然要求。青海大学地处西北高原民族地区,学校招收全国各地考生以及本地各民族考生,学生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难免有差异,班主任、辅导员、宿管人员、家长、优秀学生代表无疑是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求同存异,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的主力军。

三是,合力育人机制建立的必然要求 [2]。资源的整合利用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党政管理干部、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后勤保卫人员等工作人员并未形成合力,全员育人模式要求全体在校教职工加强沟通,互通有无,形成思政育人的有效整体 [3]。

4. 构建全员思政育人模式的举措

4.1. 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校党委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核心 [4],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全面领导,负有主体责任,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院系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确保全员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修定《青海大学辅导员管理办法》《青海大学班主任管理办法》和《青海大学辅导员考核办法》等制度,制定《青海大学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青海大学班主任考核办法》,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准入条件、培养与提高,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的政策保障,做出具体规定 [5]。

4.2. 构建全员联动模式,形成育人合力

高校全员化育人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6],需要围绕思政育人目标打造联动育人队伍,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第一,实施多级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党政干部、专业教师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干部联系学生工作,即每名校领导至少联系1个二级院系,每名校领导、处级干部、高级职称教师联系1名“待关爱学生”,倡导领导班子成员、高级职称教师每人联系1个班级或1个宿舍或1个社团;通过定期面对面接触学生,给联系的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形势政策课,走访联系学生宿舍,检查卫生及安全隐患,随堂听课等方式,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5]。

第二,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制定《青海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以“三导”(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为核心内容,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相对固定和连续的导学关系,导师们全程参与育人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采取两种模式推行导师制,一是“一对多形式”,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一位导师指导10名以内学生;二是“多对多形式”,两位以上导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一个学生项目团队,导师组组长由我校知名教授、院系领导、博士、管理干部等担任,由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导师任务。学校通过设立“导师工作室”等形式,为导师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5]。

第三,不断完善密切联系师生制度。进一步加强校领导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沟通联系,畅通言路,广泛听取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两周一次的校领导接待日和网上书记校长留言板,畅通联系师生渠道,切实解决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师生员工共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不断改进学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5]。

第四,启动“先锋育人”引领计划。着力发掘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先锋育人队伍,充分发挥退休领导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校友等的协同育人功能,以亲历者和践行者的角度,通过进校园、进班级、讲党课、作报告等多种形式,为全校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特色、树立品牌,以榜样的力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5]。

第五,构筑“朋辈示范”教育平台。通过朋辈教育活动,打造朋辈学习共同体,形成以学生学习帮扶小组、心理互助团队、老生带新生、读书会等形式的朋辈示范中心,经常性邀请优秀学子开展经验分享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学生交流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勤奋学习,提高自己,顺利地成长成才 [5]。

总之,高校在开展思政育人的工作中,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全员育人机制有效运行,打造优良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 郑晓娜, 翟文豹. 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10): 59-63.
[2] 刘会亭. 新形势下高校全员化与全方位育人模式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 6(67): 19-20.
[3] 毛剑, 岳金霞, 赵放辉.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体系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20): 73-74+77.
[4] 吕晓娟, 倪桂杰, 梁东义.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24): 190.
[5] 青海大学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青大党办字[2019] 32号[Z].
[6] 王典. 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运作管理研究[J]. 决策探索(下), 2020(20):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