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路径分析
Analysis of the Two-Way Circulation Path of Urban and Rural Commerce in Guizho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问题,导致城乡一体化进程受阻。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能够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能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有效平衡城乡之间的市场、产业、资源的均衡分布,进而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壁垒。所以,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分析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业现状,依据分析结果,为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提出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 new urbanization is a new strategic goal put forward by the state,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goa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However, a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faced with the outstanding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which has hindered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rade and circulation industry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can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at is, effectively balance the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markets,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us break down the barriers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refore, the realization of two-way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trad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trade and circul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wo-way circul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merce in Guizhou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文章引用:王红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路径分析[J]. 现代管理, 2021, 11(9): 929-939. https://doi.org/10.12677/MM.2021.119117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3月16日主持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和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要求,并且明确了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以及战略任务,要求各地区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如今,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这种不同步直接或间接导致我国出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根基不稳等问题的出现。要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必须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城镇化发展趋势必须要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稳步转型。

当前城乡发展不均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不均衡,总的来说就是城乡商贸不流通,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城乡一体化目标难以实现,所以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

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传统城镇化建设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以城乡一体、产业互动、和谐发展等现代化特征为基本目标的城镇化,是城镇、社区、乡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2019年3月5日,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同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了改革户籍制度,创新协调发展等任务。文件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现代化、高水平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5月22日全国第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县域公共服务保障,努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2.1.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在国外,最先完整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学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刘易斯(W. A. Lewis)。二元经济结构(Dual Sector Model)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后来经过古斯塔夫·拉尼斯和费景汗等人的补充,形成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汗模型。该模型认为,加快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效率是促进工业进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平衡增长”,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原则把有限的可投资资金合理配置在两个部门使之相协调,就能够促进工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汗模式做了修改,提出了“乔根森模型”,强调了发展农业经济的意义,突出了市场机制在促进二元经济解体中的作用。随后,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表达了跟乔根森相似的观点,建立了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指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严重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认为只要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改善了,城乡差距才会逐步缩小,“二元经济”结构被极大地削弱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他的这一模型后来被广泛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问题。

无论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还是“乔根森模型”或者“托达罗模型”都一致认可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且认为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差异。所不同的是刘易斯把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放在了发展城市经济上,认为只要城市经济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带动农村经济一起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而乔根森与托达罗则认为,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也非常重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同时得到发展,而不仅仅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就必须要同时发展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打破城乡商贸流通壁垒,真正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

2.2. 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农民为核心,范围广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乡人口公共服务平等,实现城乡平等,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由于如今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实现城乡“一盘棋”,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成为了首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资源配置合理,市场经济均衡,真正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

3. 文献综述

3.1. 商贸流通促进经济增长

商贸流通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范虎城(2021) [1] 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愈加完善,人民消费需求日益扩张,商贸流通业发展面临新的要求。基于此背景,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2005年至2019年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从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回归模型市政考察了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在不同区域的显著性存在差异。张合振(2021) [2] 通过理论研究,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并指出要从信息技术、流通方式、空间融合、保障民生、深度改革五个方面,创新发展商贸流通业,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变方式,有助于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高燕,徐政(2021) [3] 基于经济发展、城镇发展、商贸流通发展的相互关系,采用聚类分析法研究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性。

张文军(2021) [4]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区域之间,商贸流通业经济效应的差异性,得出结论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促进作用明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方,促进作用较弱。这也说明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李加奎,郭昊(2021) [5] 基于2008年至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权指数法测算中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并选用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商贸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3.2. 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梅兰兰(2021) [6] 根据2005年至2019年省际相关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模型深入刻画了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消费流向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差异化结果。研究表明,商贸流通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均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余萍(2017) [7] 指出,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社会矛盾,不仅限制了城乡统筹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而商贸流通有助于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互促进,统筹发展。楼前飞(2017) [8] 指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城市与农村市场发展极度不平衡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制约因素。并通过理论研究,分析探讨了商贸流通业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认为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能够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路艳娜(2017) [9] 以城乡双向流通商贸流通体系的具体特征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构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物流体系、市场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的战略目标及主要内容。认为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3.3. 城乡一体化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李存华,王智庆(2019) [10] 从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发展潜力三个层面构建了商贸流通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层次分析法,根据我国2000年以来的面板数据,分区域测算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研究表明,经济水平较高及较低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呈正向影响;经济水平适中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不明显。孙妍(2017) [11] 从农业发展、城乡资源配置、社会公共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应i想商贸流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3.4. 商贸流通业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张金玲(2020) [12] 从城乡经济、城乡居民生活、城乡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入手,根据2012年到2018年相关国家面板数据进行说明,指出商贸流通业是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能够有效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能够有效实现城市与乡镇之间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现代化生产要素辐射到社会全体公民,从而在刺激消费并及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进一步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范力军(2017) [13] 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探讨城乡一体化与商贸流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市场链接和消费有着关键性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城乡间的联系互动,有效实现城乡互动双向流动,反之,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够有更多创造性与多元化的发展选择,能给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路径带来更多可能性。曹颖,田甜,李安平(2021) [14] 认为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实现区域产业互动和市场对接的重要驱动。文章基于对商贸流通业的评估体系文献研究,发现城乡商贸流通业并非均衡发展,基于此发现,对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非均衡态势进行测度,建立了城乡商贸流通业非均衡发展的形成和破解机制,采用CMM模型实证考察影响城乡商贸流通业非均衡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协同发展的路径建议。认为实现城乡商贸流通业均衡增长为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即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提供了可能。

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基于文献梳理研究发现,国内大多学者,关于商贸流通业现状水平测度研究及城乡差异水平现状研究,大多采用省际面板数据,结合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分析指标因素,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法,结合2006年到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研究分析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根据数据研究结果,分析现存问题,为贵州省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提出政策建议,促进贵州省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5. 贵州省商贸流通业现状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多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时,因子分析方法可以将多个指标归类为少数因子,可客观赋权进行指标评价并排名,因此,本文选用因子分析法开展研究。数据来源于2006~2019年《贵州省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截止到选取数据之日,2020年统计数据未出,故数据只截取到2019年。)

本文从宏观经济发展类型、社会发展类型及基础设施建设类型3个维度,选取14个指标,构建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circulation industry

表1. 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2. 数据分析

5.2.1. 数据标准化

通过SPSS 22.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用均值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及适用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639,大于0.5;Bartlett的近似卡方值为275.42,Sig = 0,小于0.05.适用性检验表明,所选取的变量指标相关性较强,可以运用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结果见表2

Table 2. KMO and Bartlett’s inspection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5.2.2. 提出公因子

运用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将标准化后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提取方法得到公因子方差表及解释的总方差,运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后,解释的总方差显示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方差的累计百分比达到90.954%,可描述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确定选取三个公因子,详见表3

Table 3. Total variance of interpretation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5.2.3. 确定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更好的明确公因子的经济含义,使用方差最大发旋转,可得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

Table 4. Factor load matrix

表4. 因子载荷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a. 提取3个成分。

表4显示,第一个公因子F1在因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 (X1)、常住人口城乡比(X5)、就业人数城乡比(X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9)、公路线路里程(X11)、邮路网路总长度(X12)、电信业务总量(X13)、邮政业务总量(X14)上的载荷较大,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基础,可将F1命名为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保障因子。

第二个公因子F2在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比(X2)、常驻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乡比(X3)、私营企业数城乡比(X7)、个体工商户城乡比(X8)上的载荷较大,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潜力,可将F2命名为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发展动力因子。

第三个公因子F3在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乡比(X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X10)上的载荷较大,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潜力,可将F3命名为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发展潜力因子。

5.2.4. 各公因子得分测算

Table 5.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a. 提取3个成分。

根据表5中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到各因子得分的计算公式。

F 1 = 0.104 X 1 0.103 X 2 0.097 X 3 + 0.053 X 4 + 0.102 X 5 + 0.112 X 6 + 0.038 X 7 + 0.032 X 8 + 0.099 X 9 0.137 X 10 + 0.074 X 11 + 0.051 X 12 + 0.121 X 13 + 0.115 X 14 ;

F 2 = 0.003 X 1 + 0.066 X 2 + 0.067 X 3 0.030 X 4 0.012 X 5 + 0.051 X 6 + 0.350 X 7 + 0.387 X 8 0.026 X 9 0.091 X 10 0.102 X 11 0.220 X 12 + 0.268 X 13 + 0.081 X 14 ;

F 3 = 0.046 X 1 + 0.082 X 2 0.014 X 3 + 0.809 X 4 + 0.055 X 5 + 0.023 X 6 + 0.008 X 7 0.131 X 8 + 0.065 X 9 + 0.403 X 10 + 0.183 X 11 0.147 X 12 0.076 X 13 + 0.005 X 14 .

5.2.5. 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测算

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得到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综合发展水平的测算公式: F = 64.651 F 1 + 17.703 F 2 + 8.601 F 3 。将相关数据带入上述公式,可得到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见表6

Table 6.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score of two-way circul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merce and trade in Guizhou Province

表6. 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

表6可知,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综合发展水平从2006年开始,处于不断上升趋势。贵州省城乡商贸双向流通的综合发展水平虽不断上升,但在2014年以前处于负发展水平,到2015年才达到正发展水平。说明贵州省近年在商贸流通业发展方面的投入有的显著成效。

5.3. 原因分析

针对贵州省城乡商贸流通的发展现状水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如下原因。

一是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态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市场被严重分割,形成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城市市场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从而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据2019年商务部门的调查显示,我国80%以上的乡村美誉连锁型的新型生态超市,在产品质量方面,全国60%以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和侵害消费者事件都发生在农村消费市场中。在这种形式下,由于城乡消费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中的消费制度、消费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市场居民的购买力普遍高于乡村居民。城乡之间市场的差异反映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很多弊端。不利用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贵州省处于这样一个大的国内形势之下,没有办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壁垒,需要循序渐进。

二是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商贸流通体系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的市场体制与流通体系。产业之间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城市产业大多具有聚集型单一型的特点,有一定的规模性,但农村产业多以个体经营为主,分散且单一,且不能形成规模性的生产经营体系。并且部分企业呈现过度扩张发展的状态,导致企业后劲不足,在资源、资金和发展技术方面缺少信息交流和沟通。贵州省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落后,流通效率低,缺少组织化和规模化,流通信息化程度不高,相应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服务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市场占有率低。并且商贸流通产业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市场营销方面缺少长远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这些都对贵州省的商贸流通发展造成阻碍。

三是城乡生产消费不平衡。在生产方面,贵州省农村市场主要靠农业发展,但并不能形成规模化组织化的生产体系,并且不能有效流通进城市市场;城市市场依靠旅游业及少数工业,很难流通进农村市场。在消费方面,农村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十分有限,并且可供消费的网点较少,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落后也制约着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是商贸流通业的壮大,导致城乡消费极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

四是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在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商品分布等方面,城乡资源配置都呈现不平衡的现象。城市资金投入较大,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分布全面,商品品种齐全。与之相反,农村资金投入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单一且不能系统化,商品品种不全,且假冒伪劣产品很多。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制约城乡之间商贸流通的发展,双向流通难以实现,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

6. 政策建议

为加速贵州省城乡商贸实现双向流通,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贵州省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乡商贸物流流通的关键。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秉持城乡同等重要,积极进行农村交通设施、农产品加工配送、物流园区及网络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规划物流园区,合理布局物流节点,保证物流环节的顺畅。

二是鼓励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鼓励贵州省农业产业创新发展,鼓励生产加工类型企业交流合作,实现规模化生产,流水线式加工,达到产品标准化。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所以政府应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与高校加强合作,使高校与产业之间定专业定向扶持,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是带动农村消费能力提升。农村地区消费能力弱是导致城乡商贸流通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措施力度,鼓励高校人才进入农村帮扶就业,放宽农村创业条件,增加农村就业岗位,提高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通过电商平台、消费券等形式拓宽农村消费渠道,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及能力。

四是整合城乡物流体系,完善城乡商贸流通对接路径。创新城乡物流对接体系,使得各环节主体之间协作密切,确保城乡物流体系各环节正常、顺畅运行。首先是鼓励当地物流企业创新创业,促进现有物流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引导物流企业与电商平台的合作,鼓励创新技术的研发,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的对接路径。

五是完善信息技术,发挥电子商务平台作用。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以及无限的可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更新。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连接城市与农村市场,推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信息交流。

六是明确政府职责,完善法律保障。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完善的发展规划和对未来发展的战略部署。贵州省各级政府应当针对当前的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好详细的战略规划。并通过相关的书面文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蓝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严防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造成社会及公民的损失。政府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

最后,新型城镇化是国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问题,并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导致城乡一体化进程受阻。商贸流通业能够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能有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即有效平衡城乡之间的市场、产业、生产、消费、资源的均衡分布,进而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壁垒。所以,实现城乡商贸双向流通,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范虎城. 新发展格局下商贸流通业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商业经济研究, 2021(9): 5-9.
[2] 张合振.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 2021(7): 31-34.
[3] 高燕, 徐政.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区域差异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1(12): 9-12.
[4] 张文军. 商贸流通业经济效应区域差异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1(13): 5-8.
[5] 李加奎, 郭昊. 中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评价[J]. 宏观经济研究, 2021(5): 69-80.
[6] 梅兰兰. 商贸流通业效率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消费流向的影响[J]. 商业经济研究, 2021(13): 17-21.
[7] 余萍. 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路径[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7): 29-30.
[8] 楼前飞. 论商贸流通业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5): 14-16.
[9] 路艳娜.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价值与战略思考[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1): 17-18.
[10] 李存华, 王智庆. 我国城乡一体化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非线性效应[J]. 商业经济研究, 2019(1): 9-11.
[11] 孙妍.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商贸流通的发展战略[J]. 改革与战略, 2017, 33(7): 65-67.
[12] 张金玲. 谈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16): 20-23.
[13] 范力军. 城乡一体化下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向前瞻[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4): 5-7.
[14] 曹颖, 田甜, 李安平. 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非均衡态势及协同路径[J]. 商业经济研究, 2021(12):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