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本中的隐喻翻译研究——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为例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in Political Texts—A Case Stud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China’s Experience and Contribution
DOI: 10.12677/ML.2022.104078, PDF, HTML, XML, 下载: 544  浏览: 4,147 
作者: 耿明瑶: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
关键词: 隐喻政治文本翻译策略Metaphor Political Tex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摘要: 政治文本中的隐喻起着表达政治立场、引导舆论方向的重要作用。因此,隐喻的准确翻译在政治文本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为研究材料,对其中隐喻表达的英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政治文本中的隐喻英译提供借鉴。研究发现,隐喻对等、再隐喻化、去隐喻化和隐喻化在白皮书英译本中都有着丰富的体现,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是基于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译者也会将源语中的非隐喻表达进行隐喻化,以增强语言的美感。
Abstract: Metaphors in political tex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ressing political stance and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 Therefore, the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political tex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metaphoric expressions in the bilingual vers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China’s Experience and Contribution, aiming to giv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in political text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metaphorical equivalence, re-metaphorization, de-metaphorization and metaphorization are all embodi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white paper;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y the translato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cceptability and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the non-metaphoric expression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will also be metaphorized by the translato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beauty of the language.
文章引用:耿明瑶. 政治文本中的隐喻翻译研究——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4): 621-62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4078

1. 引言

2020年在中国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街上的商铺相继关门,中国的经济活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2020年也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关键之年,新冠疫情的出现为中国实现全面脱贫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重重压力,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于2020年底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2021年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全面回顾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伟大历程,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外文出版社也推出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文版,旨在向海外读者展示中国的脱贫历程和脱贫成果,为人类脱贫贡献中国智慧。作为一类政治文本,《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蕴含着大量的隐喻表达,本文拟对这些隐喻表达的英译策略进行研究,了解人类语言背后的思维机制,为后续中国政治文本中的隐喻翻译提供借鉴。

2. 政治文本中的隐喻与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2.1. 政治文本中的隐喻

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隐喻的影子。正如Lakoff (莱考夫)所说,隐喻是语言的常态,隐喻表达是人类隐喻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类概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束定芳也指出,隐喻是必不可少的语言表达手段,甚至可以说是语言的一种普通状态,透过隐喻,人类的隐喻思维才得以呈现 [2]。从本质上看,隐喻是人们用具体、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抽象、陌生概念的一种方式。

政治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向大众传递信息和知识。具体来说,政治文本是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发布情报、表明立场、影响和调节社会舆论的一种媒介。政府工作报告、新闻发布会、白皮书等都属于政治文本。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手段,隐喻在政治文本中随处可见并且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宣传中。一方面,政治文本中的概念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用直白的语言进行阐释;另一方面,隐喻可以帮助政治家重建概念体系,影响人们的思维认知,进而影响人们的行动 [3]。《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是典型的政治文本,其中的隐喻表达不仅让晦涩难懂的政治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也透露着中国对自身减贫实践的立场和态度,洋溢着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愉悦和自豪之情。

2.2. 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隐喻翻译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传统的隐喻翻译研究将隐喻视为语言现象,围绕文学翻译提出翻译策略。如Schäffner (夏弗纳)将Newmark (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策略总结为直译、替代、意译和删除 [4] [5]。除上述四种策略外,Toury (图里)指出译员还可能将源语中的非隐喻译为隐喻或在译语中添加隐喻(即零对应) [6]。与传统的隐喻翻译研究不同,认知隐喻翻译研究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注重实现源语和译语在概念层面上的认知对应。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隐喻是源域概念到目标域概念的映射 [1]。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认知隐喻翻译研究多与描述性研究相结合。比如,Deignan (戴南)等人总结了四种翻译方法,即目的语使用与源语相同的概念隐喻及其隐喻表达、与源语相同的概念隐喻但不同的隐喻表达、与源语不同的概念隐喻及其隐喻表达,与源语具有相似字面意义但不同隐喻义的隐喻表达 [7]。Chesterman (切斯特曼)认为目的语可保留、替换或放弃源语的意象图式,或者使用非源语驱动的意象图式 [8]。Schäffner (夏弗纳)和Papadoudi还指出译语将源语隐喻蕴涵显化或细化,或凸显其他方面 [4] [9]。根据认知隐喻翻译研究路径,盛丹丹将Deignan (戴南)等人、Schäffner (夏弗纳)和Papadoudi的隐喻翻译策略概括为隐喻对等、再隐喻化、去隐喻化和隐喻化四种翻译策略 [7] [9] [10]。本研究基于盛丹丹对隐喻翻译策略的分类,探究四种翻译策略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后续中国政治文本中的隐喻外译提供借鉴。

3. 政治文本中的隐喻英译策略例析

基于盛丹丹总结的四类隐喻翻译策略,本研究通过考察发现,隐喻对等、再隐喻化、去隐喻化和隐喻化四种翻译策略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译本中都有着丰富的体现。下面将对这四种隐喻英译策略在文本中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例证分析。

3.1. 隐喻对等

当译语与源语有着相同的概念隐喻和对应的隐喻表达时,译者会将源语的概念隐喻及其隐喻表达移植到译语中,使源语中隐喻呈现的映射关系和意象得以保留 [7]。隐喻对等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直译方法,运用隐喻对等策略时,译者要确保直译过来的隐喻表达确实存在于译语中而且与源语中的隐喻表达具有相同的蕴涵。英汉两种语言隶属于不同的语系,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汉语者和英语者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同时也存在着共性,这种共性最直接地体现在一些隐喻表达中。《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汉英双语版本中就存在着诸多此类隐喻表达。

例(1)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 2012,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 the core, has fought a decisiv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that is unprecedented in scale and intensity, and has benefit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people in human history.

例(2)脱贫攻坚战不仅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而且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In the final stages of fighting poverty, China succeeded in raising all the rural poor out of extreme poverty and the impoverished areas achieved a big strid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aking on a brand-new look.

在例(1)中,中国人民的脱贫攻坚实践被比喻成一场战斗,从侧面反映出中国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以及中国人民为实现脱贫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英语中的“battle”一词与汉语中的“战斗”一词有着相同的蕴涵,都传达了“为实现某一目标或任务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意义。基于此,译者在处理“脱贫攻坚战”这一隐喻表达时,采用了隐喻对等的翻译策略,将源语中“战斗”的意象移植到了译语中,使源语和译语的隐喻使用实现了认知对等,译语读者也因此能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同时,译文也做到了忠实于原文。这种翻译策略也是Newmark (纽马克)所认为的优选策略 [5]。

例(2)中的“大踏步赶上来”也是汉语中典型的隐喻表达。“大踏步”的动作通常是由人来完成的,表示“迈着大步往前走”。在这里,“大踏步”动作的主语是“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抽象概念,用人的具体动作“大踏步”来描述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生动具体地向读者展现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快,利于读者理解。译文中使用了同样具有“大步前进”意义的“stride”一词,将源语中“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距离目标更加接近”的含义忠实地传递给了译语读者,源语中隐喻表达的意象和映射关系得以保留。

3.2. 再隐喻化

再隐喻化指的是译语使用了与源语不同的隐喻表达,即使用了不同的喻体来描述同一现象。再隐喻化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译语虽然使用了与源语不同的隐喻表达,但却保留了与源语相同的概念隐喻。第二种是译语将源语中的隐喻替换为其他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相当于替换的翻译方法。再隐喻化使隐喻表达在译语中再语境化,呈现与源语不同的映射关系、蕴涵和意象 [10]。下面将对《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隐喻表达的再隐喻化英译策略进行分析。

3.2.1. 源语和译语具有相同概念隐喻、不同隐喻表达

例(3)……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

He asked the whole Party to perform well in this “difficult test”, to apply more determination and more vigor, and to be confident of bringing the battle to a successful end.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出了一道加试题。在例(3)中,“加试题”喻指新冠疫情给中国脱贫任务所带来的附加考验,其中蕴含的概念隐喻是“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一场考试”。译者并没有将“加试题”直译为“the adding question”,而是将其译为了意义更为宽泛和概括的“difficult test”,但其中的概念隐喻并没有发生变化。译者这样处理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关照译语读者。虽然英汉语中都有“加试题”这个意象,但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蕴涵。在例(3)的语境中,要想真正理解“加试题”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而做出合理的推断,因此,如果将其直译,可能会增加译语读者的认知负荷,译文的可读性也会大打折扣。而译者将其译作意义更宽泛的“考试”也能将源语想要传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同时也维持了译文的可读性。

3.2.2. 源语和译语具有不同概念隐喻、不同隐喻表达

例(4)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Removing the label of extreme poverty is not the end, but the beginning of a new life and a new journey.

例(4)中的隐喻表达“脱贫摘帽”蕴涵的概念隐喻是“贫穷是贫困地区的一顶帽子”,摆脱贫困就相当于摘掉这顶帽子。“帽子”这一意象本身在汉语中不具有感情色彩,但与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搭配后,会沾染上搭配词的感情色彩,从而呈现出褒义或贬义的倾向。在例(4)的语境中,帽子与贫穷连用,则沾染上了贬义的感情色彩。英语中的“帽子”也不具有感情色彩,在大多数语境下呈现出中性的语义倾向,因此,若将“脱贫摘帽”直译为“removing the hat of extreme poverty”会让译语读者不知所云,影响译文的可读性。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源语隐喻中蕴含的意象不能直接移植到译语中,所以译文采用了替换的翻译方法,将源语中的“帽子”意象替换为译语中的“标签”意象。英语中的“label”一词通常喻指不好的称谓或绰号,因此意象替换后的译文同时也保留了源语中意象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例(4)中“脱贫摘帽”这一隐喻的英译处理是译者为增强译本可读性、复刻源语读者的阅读体验所做出的有效尝试。

3.3. 去隐喻化

去隐喻化是指将源语中的隐喻表达译为非隐喻表达或直接将其在译文中省略。其中译为非隐喻表达的方法相当于意译而在译文中省略隐喻表达的方法则相当于省译。去隐喻化的翻译策略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译本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3.3.1. 源语的隐喻表达译为译语的非隐喻表达

例(5)减贫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China’s battle against extreme poverty had entered the toughest stage.

例(6)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扶贫工作决策部署的战斗堡垒。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PC’s rural work, playing a key role in ensuring that decisions and plans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implemented.

在例(5)中,“啃硬骨头”喻指攻克减贫实践中最艰巨的任务。“攻坚拔寨”与“啃硬骨头”表达的含义相同。译者在处理这对隐喻表达时,将其意译为“the toughest stage (最艰难的阶段)”。虽然译文没有保留源语隐喻中的意象和映射关系,但却将隐喻表达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基本信息传达了出来。译者没有将源语隐喻中的意象直接移植到译语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隐喻使用的不对称性导致的。在汉语中,“啃硬骨头”是富有中国特色的隐喻表达,而英语中“gnaw the hard bone”这一表达却没有隐喻义。因此,如果将“啃硬骨头”直译成英文,看似保留了源语中的隐喻意象,做到了忠实于原文,实则削弱了译文的可读性,是不可取的翻译方法。

例(6)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被比喻成“战斗堡垒”,体现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决策部署中的关键作用。与例(5)中采用的隐喻翻译方法一致,译者将“战斗堡垒”意译为“playing a key role”,对源语中的隐喻表达进行了去隐喻化,只将其隐喻义表达了出来,没有保留源语中的隐喻意象和映射关系。译者的这种处理方式可能是为了避免“战斗堡垒”直译成英文后,译语读者会对中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产生负面印象,曲解源语文本想要传达的真实含义。“战斗堡垒”在英文中的对应表达是“battle fortress”,不了解中国实际的外语读者仅按照字面意思,可能会将中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理解成一个容易引发事端和冲突的团体,与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背道而驰。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战斗堡垒”进行了去隐喻化处理。

3.3.2. 源语的隐喻表达在译语中被省略

例(7)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has led to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lives of the impoverished.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喻指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覆盖地区之广。对于这一隐喻表达,译者采用了省译的翻译方法。究其原因,可能与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和译者的认知方式有关。汉语属于意合型语言,多使用小句;而英语属于形合型语言,多用长句和逻辑连接词。考虑到汉英两种语言间的这种差异,为了更贴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基于两小句之间蕴含的逻辑关系,对两个小句进行了合译。在合译的过程中,译者为了保证语言的简练,便省略掉了源语中的隐喻表达。此外,译者省译隐喻表达还可能与其自身的认知方式有关。译者可能认为例句(7)想侧重表达的是脱贫攻坚给贫困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不需提及脱贫攻坚实践的覆盖范围,所以在译文中省略了例句(7)中的隐喻表达。由此可见,隐喻翻译策略的选择还可能受到译者认知偏好的影响。

3.4. 隐喻化

隐喻化则指Toury (图里)提出的译语中存在非源语驱动的隐喻表达 [6],具体又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源语的非隐喻表达译为译语的隐喻表达;另一种是译语中添加隐喻表达,源语无对应。隐喻化实质上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源语中的概念以隐喻表达的形式进行重构的过程。

3.4.1. 源语的非隐喻表达译为译语的隐喻表达

例(8)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

It has borne in mind its founding mission to seek happiness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united and led the people in fighting poverty armed with firm convictions and a strong will.

例(8)中的非隐喻表达“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被译为英语中的隐喻表达“armed with firm convictions and a strong will”。译语中使用“armed with”不仅表达了与源语相同的语境义,而且激活了“中国共产党是战士”的概念隐喻。作为奋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战士,中国共产党需要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来武装自己,作为自己最有力的武器,以带领人民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源语中的非隐喻表达“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本可译为“with firm convictions and a strong will”,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英语中常见的隐喻表达“arm with”,将中国共产党塑造成一个战士的形象,与源语中的隐喻表达“与贫困作斗争”和译语中对应的隐喻表达“fight poverty”相吻合,共同构建了“中国的减贫实践是一场战斗”的概念隐喻。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联系上下文语境将源语中的非隐喻表达译为隐喻表达,以增强文本的连贯性和语言的感染力。

3.4.2. 译语中添加隐喻表达,源语无对应

例(9)……贫困治理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研判制约减贫和发展的瓶颈因素。

…a country must follow a path in line with its national conditions, identify and remove obstacles to poverty alleviation.

例(9)中,译语中的“follow a path”在源语中没有对应项,即零对应。“path (道路)”的使用激活了旅程隐喻,将中国的贫困治理过程视为一场旅途,贫困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被视为旅途中的必经之路。在源语中未出现任何隐喻驱动的情况下,译者在译文中添加隐喻体现了译者对源语中相关概念的认知重构,是译者为减轻译语读者的理解负担,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和美感所做出的有效尝试,是值得推崇的成功译法。例(9)中增添隐喻表达的译法,为广大译者开辟了一条新的翻译思路,即在翻译的过程中尝试添加隐喻表达,以增强译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4.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隐喻英译分析对政治文本外译研究的启示

综上所述,《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的隐喻英译策略研究能够为政治文本中隐喻的外译提供如下启示:

首先,对于源语和译语中共享的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译者可采取隐喻对等的翻译策略,将源语隐喻中的意象和映射关系直接移植到译语中,从而实现译出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之间的认知对等;对于源语中有而译语中无的隐喻表达,如果译语中有与源语隐喻义相近的可替换隐喻表达,则采取再隐喻化的翻译策略,如果译语中不存在可替换的隐喻表达,译者可考虑采用去隐喻化的翻译策略,将源语中的隐喻表达译为非隐喻表达,在不影响原文意义完整性的前提下,译者还可考虑将源语中的隐喻表达直接省去不译;对于源语中的非隐喻表达,译者可尝试在翻译过程中采取隐喻化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添加隐喻表达,以减轻译语读者的理解负担,增强译文的美感。

其次,译文要始终以目标语读者为依归。任何译文的好坏都要以译入语读者对文本的可接受性为检验标准。目标语读者能读懂的译文就是好译文。因此,在翻译政治文本中的隐喻表达时,译者切忌死板地套用前人总结的翻译策略,而是应该将译入语读者放在第一位,灵活选取翻译策略,以创造出易于读者理解、可接受性高的译文为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译者再考虑提升译文的美感。

最后,译者要考虑到译出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间的认知差异。隐喻语言能直接反映出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译者对政治文本中的隐喻表达进行再隐喻化或对文本中的非隐喻表达进行隐喻化时,一定要充分考察译文中的隐喻表达在目标语中的使用情况,避免使用了不恰当的隐喻致使译入语读者曲解源语文本的真正含义。

5. 结语

隐喻在政治文本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使抽象复杂的政治概念具体化和抽象化,还引导着舆论方向和意识形态。因此,隐喻的翻译在政治文本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类典型的政治文本,《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表达,生动展现了中国的脱贫历程,彰显了大国力量。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中的隐喻表达时,要充分理解隐喻表达背后的思维机制,灵活选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要始终做到以目标语读者为依归,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此外,译者在忠实、准确传递政治文本含义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保留源语隐喻中的生动意象,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达到“神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 束定芳.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6): 11-20.
[3] 卫明高, 余高峰, 乔俊凯. 政治文本中的隐喻翻译研究——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 120-124.
[4] Schäffner, C. (2004) Metaphor and Translation: Some Implications of a Cognitive Approach.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 1253-1269.
https://doi.org/10.1016/j.pragma.2003.10.012
[5] Newmark, P. (1982)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Pergamon Press, Oxford.
[6] Toury, G. (1995)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https://doi.org/10.1075/btl.4
[7] Deignan, A., Gabryś, D. and Solska, A. (1997) Teaching English Metaphors Using Cross-Linguistic Awareness- Raising Activities. ELT Journal, 51, 352-360.
https://doi.org/10.1093/elt/51.4.352
[8] Chesterman, A. (1997)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Philadelphia.
https://doi.org/10.1075/btl.22
[9] Papadoudi, D. (2010)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nglish Popular Technology and Greek Translatio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Manchester.
[10] 盛丹丹. 汉英会议口译中的旅程隐喻——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 上海翻译, 2021(1):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