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学术英语:现象学访谈研究》述评
A Review of University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n China: A Phenomenological Interview Study
DOI: 10.12677/ML.2022.105131, PDF, HTML, XML, 下载: 259  浏览: 39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宇晴, 惠良虹: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关键词: 《中国大学学术英语:现象学访谈研究》述评学术英语University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n China: A Phenomenological Interview Study Review EAP
摘要: 《中国大学学术英语:现象学访谈研究》一书使用现象学研究法,描述了四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独特经历,旨在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代际特征,以及影响其英语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同时,书中记录的大量访谈数据及教学反思,为优化大学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寄托了作者对学术英语发展前景的美好展望。
Abstract: The book University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n China: A Phenomenological Interview Study describes the unique academic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 of fou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explore gen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oday’s Chinese university youth and the indispensable dispositions affecting their English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e methods used are Seidman’s phenomenological in-depth interviewing. Meanwhile, a large amount of interview data and teaching reflection recorded in the book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academic English teaching model and express Dr. Rao’s bright vi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English.
文章引用:陈宇晴, 惠良虹. 《中国大学学术英语:现象学访谈研究》述评[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5): 983-98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5131

1. 引言

近年来,学术英语教学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学生国际竞争力的有力媒介在我国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尽管千禧一代个性鲜明,但他们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相似之处。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心路历程,能够弥补已有文献在使用质性方法研究学术英语学习经历方面的不足。出版于2018年的《University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in China: A Phenomenological Interview Study (中国大学学术英语:现象学访谈研究)》是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饶小飞博士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博士研究基础上整理的成果,以英文形式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她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和课程规划,对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思考。本文首先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介绍,然后对其贡献和局限性进行简要评价。

2. 内容简介

《中国大学学术英语:现象学访谈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进行理论和概念阐释,共四章。第二部分侧重研究实践的汇报,围绕访谈数据展开分析,共两章。第三部分总结了该研究对学术英语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共两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伴随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熟悉电子技术,擅长数字环境中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1],呈现出“友谊信息驱动”的新媒体参与模式 [2],这些学习者特征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该研究以学习学术英语课程的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英语学习经历。基于定性视角,作者使用了现象学研究的深度访谈法,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访谈引导学习者回顾并反思他们的英语学习经历,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宝贵建议。

在第二章中,作者指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全球性学术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术英语课程的普及已成为趋势。本章结合历史事件回顾了我国外语政策的变迁,指出自2013年引入大学学术英语课程至今,“以考施教”和“费时低效”已经成为国内大学英语课堂的常见标签。作者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解读、分析和分享当代大学生在各自社会政治和历史背景下的独特生活经历,能够改善大学英语教学在新世纪面临的窘迫困境。然而,国内学术英语研究大多着眼于教学视角,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经历的细致描绘则比较缺乏。这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第三章前半部分系统地回顾了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传统的英语课堂受行为主义理论影响,以教师为中心,教科书为主要知识来源。教师通常依据考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成果,运用表扬和奖励等正面强化手段刺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此后的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口语是语言的主要媒介,强调在情景中学习结构知识,课堂活动以对话和练习为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乔姆斯基 [3] [4] 对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教学观提出质疑,认为语言是具有创造性的,语言学习不应该被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这样一个反复模仿、操练、巩固的习惯形成过程,削弱了基于以上假设的情境教学法和听说教学法的影响。其后,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开始盛行。前者强调学习者在个人知识发展中的作用,后者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者认知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在本章的后半部分,作者探讨了影响英语学习成效的几方面因素:学习动机、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基本人际交往技能、学术语言认知能力、教材、教师态度、以及测试与评估。

在第四章中,作者介绍了批判教育学视阈下的学术英语理论基础:需求分析理论和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求分析包括“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能够将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有利于把握教学目标,规范课程设计;社会文化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经验在个体知识和认知过程发展中的作用,提倡将社会文化活动融入学术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作者还探讨了“灌输式”教育和批判教育学对学术英语的影响,揭示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探析了我国英语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将学生看作是储存知识的“容器”,是非人性化的,扼杀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压迫性的教学模式遭到了批判教育学者的强烈抨击。批判教育学旨在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反思、质疑习以为常的理念和现象,解构教师的绝对权威,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推动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的有力工具。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书的第二部分,侧重研究实践的汇报,围绕访谈数据展开分析。其中第五章分为平行的四小节,分别讲述了丹丹、梅梅、小波、小刚四位学习者(均为化名)在小初高以及大学时期学习英语的真实经历,涵盖不同阶段的课程任务、学习态度及态度转变的契机、是否选择课外辅导、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家庭的影响、对考试的看法和老师的教学风格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的大部分高校中,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才有机会选修学术英语课程,因此作者能够从四位访谈对象身上发现一些成功学习者的共同特质。本章描述了四位大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探寻和反思,他们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对英语学习的深刻洞见可以作为激励性的阅读材料,为当代大学生寻找有效的学习策略提供参考。他们在访谈中所透露出对于英语学习的焦虑和不安,也反映了中国大学生在漫长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在第六章中,作者基于以上访谈总结了影响英语学习的九点因素。其中前两点反映了中小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四位被试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但都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比较枯燥,课堂活动过于程式化,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受挫,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在大学阶段,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学习者维持学业优势的关键因素和内在条件。此外,作者客观的指出:“在大学阶段进入实验班并不一定意味着享受了最佳教育”,因为学习者在获得了教师资源和优质设施的同时,也面临着学习强度日益增加、同伴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使学习者陷入消极学习的恶性循环。在谈及教师素质时,一位学习者提到,她能学多少、学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如何指导。教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不以考试成绩为教学目标的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术引路人的好教师能够点燃学生的科研热情;而唯成绩是举,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只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阻碍学生进步。此外,对于受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者来说,学习不是一种负担,对英语的热爱往往促使他们主动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而外在动机也同样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推动学习者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大学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不仅如此,作者强调了科研驱动力的重要性。学术英语学习需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精神和领导意识,以及学术交流能力,脱离死记硬背,发展批判性思维。最后,作者提出当代大学生应该坚信自己有无限可能,对未来充满希望。有意识地将现阶段的学科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规划联系起来,避免陷入信息化时代的旋涡。本章节的研究成果回答了本书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以及影响其英语学术成就的重要因素。

本书的第三部分总结了该研究对学术英语的启示和遗留问题。第七章提到了作者关于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首先,学术英语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学术交流或实践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实现自我提升,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此外,中国大学生还面临着教材理解难,成绩评估难,需求回应难等问题,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需要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

第八章,作者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挑战和学术英语教学本土化的美好愿景。作者指出,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空间广阔,许多相关的学术领域尚未开垦,中国大学学术英语教学需要扎根于本土实践,以应对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从而焕发出时代的活力、造福当代青年。

3. 简评

本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内近十年内探索英语学习者学习经历的教学文献中,未见针对学术英语学习经历的质性描摹。书中对四位学习者过去和现在生活经历以及未来学术规划的详细描述,是作者耗时数月对近300页访谈数据进行翻译整理,并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展开深入分析所取得的实证研究成果。该现象学研究不仅向读者呈现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学术英语的独特经历,补充了现有的定量研究,同时推动着更多研究者继续关注中国高校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在已有发现的基础上,开展更大规模的质性访谈,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国内研究进行补充。

第二,研究结果表明,当学生达到高等教育水平时,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也在变化。教师应摒弃过去的哑巴英语和模板化教学,引导学生接触更高层次的新知识,包括增强学术诚信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学术写作和语言交流能力等。因此,作者对高校学术英语教师提出以下四点建议。首先,放弃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计划真正服务于学习者需求。其次,教师必须认识到当代学习者的多样性给大学课堂带来的挑战,创造与学生相互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教学环境。第三,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最后,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授人以渔,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前文提到的成绩评估为例,假如教师更关心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对课程的反馈,那么学生也不会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是关注更加对于知识的掌握。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作品也都有其相对局限性。

文中提到,该研究的四名学习者都就读于上海高校,成绩优异,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清晰的目标规划。这些特质虽然保证了该访谈数据和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也揭示了研究对象覆盖面相对不足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拥有了选修学术英语课程的机会。在他们之中,可能有人学习动机较弱,有人认知能力较低,有人家庭条件困难。因此该研究的访谈数据可能无法涵盖学术英语教学中遇到的所有典型问题,也无法解释导致目前教学现状的所有归因。瑕不掩瑜,该书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当前学术英语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开展进一步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21年校级教改项目“大学生在线非正式外语学习模式研究及干预策略”(2021JG-B0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惠良虹, 冯晓丽. 中国大学生数字公民素养实证研究[J]. 教育评论, 2021(9): 46-53.
[2] 惠良虹, 程赟, 李晓燕.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字身份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2): 57-63.
[3] Chomsky, N. (1957) Syntactic Structures. Mouton, Hague.
https://doi.org/10.1515/9783112316009
[4]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a Theory of Syntax. MIT Press, Cambridge, MA, USA.
https://doi.org/10.21236/AD061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