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革命精神进课堂的教学创新——以“红岩精神”为例
On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Spirit into Classroom—Taking “Hongyan Spirit”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CES.2022.105178, PDF, HTML, XML, 下载: 338  浏览: 1,93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清兆, 杜俊华: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关键词: 中国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教学创新Chinese Revolutionary Spirit Hongyan Spirit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摘要: 中国革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推动革命精神进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使命具有高度一致性。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凝结的标识性精神成果,推动红岩精神进课堂有三重价值维度需要遵循:首先是从历史出发,遵循历史的逻辑;其次是史论结合,遵循理论的逻辑;最后是以人为本,遵循教育的逻辑,构建起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红岩精神的长效育人机制。教育者推动红岩精神进课堂中要突破传统课程的局限性,以“吟、辩、游”为路径展开教学实践增强教育实效性,这既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红岩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Abstract: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spirit contains rich historical value a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Pro-moting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into the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 The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s highly consistent. The Hongyan spirit is the symbolic spiritual achievement of Chinese Communists in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There are three value dimensions to promote the Hongyan spirit into the classroom. Firstly, starting from history and following the logic of history. Secondly,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y follows the logic of theory. Finally, the long-term education mechanism of Hongyan spiri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people and follows the logic of education. Educators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ourses to promote the spirit of Hongyan in the classroom, and carry out 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the path of “reciting, arguing, visiting”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spirit of Hongyan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文章引用:杨清兆, 杜俊华. 论中国革命精神进课堂的教学创新——以“红岩精神”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2, 10(5): 1105-111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2.105178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多次发表讲话阐述其重要性,并对思政课程和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高要求,而对大学生加强中国革命精神的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1] 因此,推动中国革命精神进课堂,既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活性的机遇,也是弘扬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路径。

2. 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与“思政课”育人使命具有一致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2]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进程在精神价值层面的揭示,高度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品格。弘扬革命精神是对国家意志的传递输送与社会主流意识的塑造,注入到个体层面就是对时代新人的培育,蕴含着引领方向、感召理想、塑造人格的教育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铸魂育人的教育使命,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3],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重任。在教育目标层面,弘扬革命精神与思政课教学目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教育资源层面,中国革命精神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此可见,中国革命精神进课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文化育人使命的共振点,与思政课的育人使命在本质上是同向同行的发展方向,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既是中国革命精神理论升华的必由之路,也是思政课增强生命力与实效性的切实举措。

3. 红岩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创新的三重逻辑

红岩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有着自身的价值体系。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与实践中建构了完备的教育逻辑。推动红岩精神进课堂既是弘扬红岩精神、增强政治认同感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和亲和力的重要途径。政党认同的实现需要从情感认同、组织认同、价值认同再到行为认同这样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 [4],为此,红岩精神进课堂要遵循历史、理论和现实三重维度的逻辑,做到用史育人、说理服人、以情动人。

3.1. 遵循历史逻辑:讲史实、讲事实,用真实的历史感召人

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凝结的标识性精神成果,具有鲜明的政治引导、价值指向和历史标记功能。因此,推动红岩精神进课堂必须以史实为依据,遵循历史的逻辑。

首先要尊重历史,坚定政治立场是第一要义。教育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立足政治性、人民性和真实性的高度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把红岩精神的基本脉络讲清楚、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性讲透彻、把历史走向的必然性讲明白,并实事求是地评价红岩历史人物,秉持对历史的敬畏感还原历史真相,用真实的红岩革命历史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例如在带领学生把握南方局的艰苦斗争时,教育者需把握历史大势,既要看到南方局艰苦卓绝的凛然斗志,又要看到南方局身处逆境的现实环境;既要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又要看到国统区的妥协风气。不割裂历史、不歪曲历史,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用最全面的真相拉近受教育者与红岩精神的距离;其次,宏大的历史叙述需要微观细节承载,历史的感召力在于历史细节的深度扩展。历史是宏大、厚重且严肃的,细节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立足历史细节的深度剖析才是入情入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从微观细小处赢得受教育者的感性认可与理性认识。教育者在讲授红岩精神时,要贴近受教育者心理趋向采取微观视角,区别于自上而下的宏大叙述,选取红岩精神中的特定人物、事件、环境等要素展开详尽讲解和深度刻画,达到入情、入理、入微的效果。例如在刻画红岩革命烈士具体形态时,描述罗广斌的人物形象就可以将他在黑暗牢狱中,冒着生命危险制作“五星红旗”的故事进行重点描绘,加强革命烈士内心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其身陷危机的残酷现实之间的对冲色彩,从而强化教学活动对受教育者的情感渲染和价值感召。

3.2. 遵循理论逻辑:史论结合,用深刻的理论说服人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5] 红岩精神进课堂是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举措之一,政治性是教育的底色,理论性则是教育的亮色,红岩精神要扎根课堂既要遵循历史用史实说话,更要有学理深度,讲理论逻辑,用深刻的理论说服人。

首先是学史明理,用红岩精神诠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红岩精神是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实践的成果,借助红岩精神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红岩精神进课堂的应有之义,也是弘扬红岩精神的价值旨归。红岩精神内涵丰富,史海浩瀚史料厚重,这就要求教育者对繁杂厚重的史料素材进行挖掘、整理,从中选取适当的史料作为教育素材融合进课堂教学,或是作为教育具体活动的主题与系统化教学过程衔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通过解读红岩精神的经典案例带领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度把握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以红岩精神的形成发展脉络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次是史论结合,借助红岩精神提升受教育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革命精神与社会思想文化紧密相关,能够为思想文化的前进与发展提供价值支撑、信仰动力与理论内容等重要因素 [6]。红岩精神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扎根于现实基础,是从党和人民的实践中萃取出来的思想精华,教育者必须从理想信念的高度去解读红岩精神的教育价值。红岩精神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共中央南方局的艰苦斗争之中,具有炙热的党性;升华于重庆谈判的战略纵深之中,蕴含着真理性;淬炼于革命烈士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滚烫的鲜血中,具有坚定的人民性;教育者通过讲好红岩精神的党性、人民性、真理性,解读好红岩精神中承载的革命品格、家国情怀以及牺牲精神,建构起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功效的教学范式,打造出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从而在思想层面凝聚起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识,增进受教育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从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以及各类社会思潮的涌动交锋,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趋向中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3. 遵循教育逻辑:以人为本,用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领人

推动红岩精神进课堂的这一教育实践过程始终是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最终落脚点的对象化活动,因此必须遵循教育逻辑,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概念,用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领受教育者,由此实现红岩精神对受教育者的引领作用。

遵循教育逻辑重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红岩精神进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教育者一直是教学信息的接收者,对红岩精神的学习状态处于文化感受阶段,停留在单一性的体验水平层次,对此教育者需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能动性作用,积极调动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培育学生的自主文化建构能力。首先就形式层面而言,红岩精神进课堂的方式要贴近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其次就内容而言,进入课堂的“红岩精神”要注意紧贴教学各章节内容,服务于新时期教学目标的完成。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语境,新的时代条件下,革命精神的历史因素需用现代话语体系进行解读,才能符合社会心理贴近社会认同,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当下受教育者的心理趋向为导向,促进红岩精神历史要素与时代因素的有效结合以提升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一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将授课形式丰富化、多元化,将红岩革命故事、革命人物通过影音视频等方式呈现在课堂中,通过立体化形式的呈现拉近受教育者与历史要素的距离;二是采取演示、讨论等多样化的互动性教学方法,选取红岩精神中可供学生自主深入探讨的议题开展课堂讨论、辩论以及主题演讲活动,调动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学习红岩精神相关内容。在此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探究红岩精神的内涵及价值,并肯定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成果,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引导模式,落实红岩精神的长效育人机制。

4. 红岩精神进课堂的“吟、辩、游”实践路径创新

思政课集政治属性、科学属性和教育属性为一体,是一门兼具政治性与学理性的课程,施教内容、施教手段有着“严肃”的内生性特征。红岩精神要真正进课堂、进头脑、进人心,就要突破传统思政课的局限,探索具有创新性、能带来教育实效性的教学路径。

4.1. 以“吟”传情,用红色诗歌传递革命精神内涵

红色诗词与歌曲作为红色文化的集中表现,具有鲜活的表达形式、明确的政治指向以及独特的价值引领功能,集中体现着中国革命精神的核心与内涵,有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吟诵经典诗词与吟唱经典红色歌曲教学方法传输红岩精神内涵,能够以“吟”传情,突破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中“呆板”、“严肃”的局限性,达到红岩精神深入人心的效果。

“红色诗词”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集体意志,蕴含着民族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教育者应根据教学实际,在授课中组织学生吟诵《沁园春·雪》《囚歌》《我的“自白书”》《在烈火中永生》等经典红岩诗词,在解读诗词中感悟革命斗士与红岩烈士的精神品格,以鲜活的形式重现红岩斗士的革命姿态;另一方面,“红色歌曲”有着鼓舞斗志、启迪思想、交流情感、纯洁队伍的价值和功能 [7],教育者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吟唱《红梅赞》《绣红旗》等经典红岩革命歌曲,通过集体传唱、人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红岩革命历史,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形式增进学生对历史事件以及革命人物的理解力与记忆点,由此扩散红岩精神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从教学效果而言,以红色诗歌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能够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以及受教育者与教学信息的互动,既丰富了红岩精神的具体呈现形态,又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潜移默化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红岩精神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引领和政治认同。

4.2. 以“辩”明理,展开启发式教学领悟革命精神内核

课堂辩论是启发学生的重要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历史事件展开主题辩论活动,同时也是推进革命精神进课堂的重要途径。在开展红岩精神的教学活动中,针对一些较难理解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设置问题情景展开课堂辩论,在注重教师引导的同时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红岩精神的相关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应把控好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辩论活动的前期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总结三个阶段。例如就“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南方局是继续驻守重庆展开斗争还是保存力量返回延安”等问题设置具有复杂性、可探讨性的辩论主题,鼓励学生在前期准备阶段广泛收集红岩精神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简要分析整理,做好基础性理论准备;辩论过程中让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仅对辩论活动稍加引导,让学生作为革命人物主体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下,设身处地感受既定历史事件的演进过程,以主人翁的立场深刻感悟革命的曲折发展,由此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辩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辩论内容作简要总结,将学生对于红岩精神相关内容的探讨加以理论升华。

通过辩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观念的互动、交流、碰撞中深入剖析红岩精神的内核,形成体系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同时让红岩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在学生的相互辩论、相互补充以及相互启发中厚植于心,实现教育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同步传输,推动个体建构和社会建构的双轨并行,逐渐将红岩精神这一社会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文化 [8]。

4.3. 以“观”促学,通过沉浸式体验挖掘革命精神价值

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宝库,承载着革命精神的物质因素,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参观革命纪念馆,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 [9],发挥纪念馆对参观者的感召作用,增强革命精神的说服力,是推动中国革命精神进课堂的重要契机。

教育者要创新红岩精神进课堂的方式方法,便要充分调动红色因素为学生创设革命精神教育情境,通过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景区、近距离观察革命文物,沉浸式体验红岩精神的诞生过程,以此加强红岩精神深进课堂的教学效果。如组织学生定期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以及红岩魂陈列馆等红岩革命景点,将学生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中,跟随讲解员按照特定的时间逻辑、人物逻辑、事件逻辑线索去探寻历史的细节,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回顾革命经典场景以及见证重大事件的演进,让学生在沉浸式教学中接收革命信息的灌输,在体验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文物是“活的”历史,学生可以从周公馆和红岩村一砖一瓦的堆砌中追寻南方局英勇斗争的岁月;从渣滓洞、白公馆两口“活棺材”里考究红岩烈士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从罗广斌制作的五星红旗与江姐的托孤信等革命文物里感悟革命党人坚贞不屈的理想信念。

以“观”促学,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增强红岩精神教育的活性空间和教学活动的张力;同时突破原有“听”课模式中单一性的信息接受渠道,带动“视”“听”等多重感官同时接收信息传递,建构起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信息接收模式和多重信息的综合处理模式,由此实现红岩精神对青少年的精神激励、政治引领和价值感召。

5. 结论

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与增强思政课实效性具有高度一致性,推动红岩精神进课堂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是中国革命精神与思政课教学联动的具体演示。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教育逻辑,展开“吟、辩、游”等创新教学路径将红岩精神引入课堂,引导受教育者将把握历史大势、领悟理论真谛与融入教学活动相结合,由此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可见,搭建中国革命精神与思政课教学实践的互动机制,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必然举措。

基金项目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改项目《中国革命精神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2021MY06)。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0701/c1024-32146259.html, 2021-07-0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47.
[3]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9(001).
[4] 王岩, 赵爱霞. 讲好“红色故事”应遵循的五重逻辑[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6): 179-185.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1.
[6] 陶利江.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思想文化引领功能[J]. 探索, 2021(3): 179-188.
[7] 郑茂平.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歌曲的情感体验方式[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7(3): 15-26+219.
[8] 黄鹏红. 基于课堂辩论的文化内化过程——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为例[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9): 272-273.
[9] 张亚娟, 张焰. 以革命纪念馆为视角的青少年革命文化认同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2):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