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早期,国外便开始建立双语语料库,目前已建立涉及10多个欧洲语种的10多个语料库,较著名的有法–英对应语料库、英语–挪威语对应语料库、英语–意大利语双语语料库等 [1] [2]。
1993年,Mona Baker等(Baker et al., 1993)发表“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一文。一般来说,此文被认为是开启运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领域研究的标志性作品。此后,国外关于语料库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便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3]。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国内翻译教学,其中,语料库的运用与发展更是为国内翻译教学领域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内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语料库技术在翻译教学领域的应用,并对此做出了不少的研究,然而目前大部分综述或是述评都只是将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作为语料库翻译学领域研究综述的一小部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春艳等在国内语料库翻译学动态图谱中对语料库翻译学领域下研究热点作出综述,其对机器翻译、译学理论、译者风格分析、翻译教学等方向的研究均有涉猎,而关于语料库翻译研究,其着墨比例不大 [4]。
本文将回顾过去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综述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旨在为未来研究理清思路、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文献库选定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注释1:它们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教学》、《外国语》、《外语学刊》、《外语界》、《外语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国语文》),以语料库并含翻译教学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可以检索到50篇CSSCI和北大核心的文章,然后通过可视化分析和指数检索对这50篇文章进行分析,得出更为明确的图表数据,从而梳理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发展历程、总结研究现状和热点。
3.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现状
3.1. 研究成果发表趋势
见图1,研究成果发表时间阶段为2002~2020年。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1998~2006年间处于其研究的低缓期 [4]。而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则起步于2002年,柯飞提出了双语语料库是翻译研究新途径的观点,将翻译教学划入了双语语料库的应用范围之中,并讨论了双语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比较分析 [5]。可以看出,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基本起步于平行语料库在语料库翻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而相较于国外,国内关于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内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制起步较晚。

Figure 1. Diagram of the annual trend of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图1.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发文年度趋势
二十年来,作为语料库翻译学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发文趋势起起伏伏、很不稳定,但是几乎每年都有新的相关论文得以发表,由此可见该领域研究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3.2. 学科分布特点
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知识元检索中搜索“语料库翻译教学”进行指数检索,可知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相关文献学科分布(见图2)。

Figure 2. Diagram of the disciplinary distribution of these research papers
图2.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相关文献学科分布
从该饼图来看,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绝大部分都与外国语言文字、中国语言文字有关,反映了明显的学科特点。与此同时,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的特点,语料库建设的语料内容来源较为广泛。
3.3.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3.3.1. 基金分布
基金分布基金的支持能够保障研究的开展,基金分布也可以反映出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50篇文献的基金分布情况见图3。

Figure 3. Diagram of the fu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research papers
图3.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文献基金分布
50篇文献之中有16篇文献的研究成果获得基金支持,占比为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于体现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获得基金支持的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之中,近七成研究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可见该领域研究已经具开始受到重视。
3.3.2. 指标分析

Table 1. Index analysis on the 15 core journals
表1. 15种核心期刊指标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中的指标分析(见表1),在这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50篇文献学术影响力很大,其总被引数达到2115次,篇均被引42.3次;其总下载数达到108,192次,篇均下载2163.84次。
若取消文献来源限制,只是以语料库并含翻译教学为关键词搜索,文献总数虽然有大幅提升,达到了481篇,但其篇均被引数和篇均下载数明显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文章在精不在多,本文研究所选取的50篇文献是该研究领域的典型,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3.3.3. 关注度
在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知识元检索中搜索“语料库翻译教学”进行指数检索,可得关于语料库翻译教学的学术关注度分析(见图4)和学术传播度分析(见图5)。

Figure 4. Diagram of the academic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corpus-based study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hina
图4.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学术关注度

Figure 5. Diagram of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degree in the field of corpus-based study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hina
图5.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学术传播度
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呈缓慢的上升趋势,这与该阶段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刚刚起步有关。此后10年,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和学术传播力明显稳步提升,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热点与成就
4.1. 研究发展阶段及研究热点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为2002年至2010年;第二阶段大约为2010年至今 [6]。
前十年属于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起步发展阶段,该阶段国内学者更多地是在理论层面进行探索,研究也基本集中在教学应用研究和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国内的学者们主要介绍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建立语料库的原则与方法,如王克非从词语、结构、语句语篇三个角度给出双语对译检索例证,探讨语料库的用途及其如何应用于翻译教学,展示了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广阔应用前景;于连江指出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有:利用索引软件,共现动态语境;进行文本等值概率分析;实现译文风格特点量化分析;辅助翻译者进行多个译本对比研究 [1] [7]。又如倪传斌等介绍了自建小型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库技术及步骤,对语料库技术对科技翻译教学的影响做出了综合分析;赵宏展重点展示了自建小型翻译语料库过程中的语料赋码和整合环节,旨在帮助消除对语料库这一先进工具的技术恐惧 [8] [9]。同时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夯实了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较为规范的实施原则,也指出了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尚未解决平行语库与微观翻译教学环节的衔接问题,在语料处理、检索方法以及与翻译课授课内容的结合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10]。这一阶段也有一部分学者对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做出了实践性研究与探讨,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应用效果的探索,如王克非等通过语料呈现实验发现“在翻译课堂教学中使用语料资源有助于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的创建,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稳定的翻译技巧” [2]。
后十年,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更加注重实证研究,研究的实践性逐渐增强,研究将教学实践与语料库建设有机结合,旨在探索出合适的学习模式。针对秦洪武、王克非提出的“平行语库与微观翻译教学环节的衔接问题”,后续研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香港城市大学开发了“英汉汉英翻译远程教学系统”,对语料做了系统的手工标注,特别注重文本中的语言现象解释,并使这个精加工语料库与教学细节有效结合,使得语料库的作用贯穿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之中,在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本功、提升英语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0] [11] [12]。又如余军、王朝晖以比较翻译法为例,“从微观翻译教学环节具体探讨了语料库构建的类型、选材、标注以及应用等问题”,提出要结合翻译课程及具体的翻译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翻译教学型语料库,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翻译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13]。
同时,这一阶段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也有所深入,教学应用研究和翻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仍然是主流研究方向,而语料库在课程建设、教学系统开发以及译者培养、教材建设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开始得到关注。如王立非将商务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与机辅商务翻译教学系统融入高校《机辅商务翻译》课程建设、教材框架设想之中,以推动机辅翻译教学 [14]。又如朱一凡等对语料库运用于译者培养方面做出了一些设想,设想指出,一个面向未来的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及翻译教学平台需有翻译质量评估、教学过程检测等三大类十一个功能模块 [15]。
虽然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起步较晚,发文年度趋势也仍然不稳定,但是总体来说,当前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广度与研究深度。纵观这二十年来国内关于语料库翻译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教学应用研究和翻译教学语料库始终是研究热点,这也反映了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对于顺应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以及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翻译能力的思考。
4.2. 未来趋势
通过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知识元检索中的指数搜索“语料库翻译教学”,并添加对比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可以得到学术关注度、学术传播度对比图(见图6、图7)。可以看出,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虽然目前在学术关注度上高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但是当前的学术传播度仍然有所欠缺,由此可见,虽然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是当前语料库翻译学领域研究热点,但是其相比于语料库翻译学领域其他老牌研究热点(如机器翻译、译者风格、翻译共性、翻译理论研究)在研究深度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

Figure 6. Diagram of the academic attention’s contrast between corpus-based study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on translation
图6. 语料库翻译教学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对比

Figure 7. Diagram of th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degree’s contrast between corpus-based study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on translation
图7. 语料库翻译教学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学术传播度对比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应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测,未来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会更多地进行跨学科融合,使得研究往纵深发展。
另外,在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之下,未来研究会更多地探索学习者在建立语料库及后续应用上的作用,使学习者参与度得到提升,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研究会更多地探索解决语料库参与翻译教学使学生翻译创造性不足的问题。有关语料库辅助译者培养的领域研究会更受关注,尤其是会有更多研究关注语料库在培养译者的职业化意识,以满足市场对于高水平外语人才的需求方面的作用和应用。同时,语料库与教材(此处所指的教材包括笔译及口译教学所需教材)设计相融合的微观衔接方面可能也会涌现出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可能会结合院校特色,建立针对性的翻译教学语料库,如关注理工、法律、医药、商务、旅游等专业领域的翻译教学;语料库及相应的教学系统、平台的共享性研究也可能有所提升。
5.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1. 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成就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语料库翻译学领域研究的迅猛发展,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也日渐趋热,总体来说,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从理论研究层面来说,研究的广度不断拓展,并形成一些共性认识
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一经发表,便引发了翻译教学领域的思考与轰动。
国内学者基于国内翻译教学现状,对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做出了可行性分析,认为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形式具有文本电子化、学习直观化、分析多元化、结论科学化、成果有机化等五大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3]。
国内学者也普遍认可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及局限,并对其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中起到的作用做出了研究,认为其推动了教师、学生思维模式及人们意识的转变。
当前,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广度不断扩展,理论研究层面上也已经不再拘泥于语料库的建设方法、原则与语料库的教学应用探索,研究也开始对译者培养、教学过程检测等方面有所涉猎。
· 研究关注实践性,将语料库与翻译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当前不少研究针对国内当前翻译教学痛难点问题,将语料库数据驱动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动开发以语料库为支撑的教学平台,如王克非(2017)研究“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检索平台”的应用,也有不少学者自建小型语料库,并将之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6]。
5.2. 当前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不足
目前,国内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对于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效果的定量评价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当前研究针对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效果的评价基本都是定性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a) 学生的主观感受,如王惠在研究中对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b) 翻译比赛的获奖情况,如王朝晖、余军研制了韩素音大赛语料库,并将其应用于翻译教学,在评估其对于提升翻译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时,以厦门理工学院三年来赛事得奖的数据为支撑;c) 有经验的教师的评估。这些质量评价主观性较强;而关于未来语料库参与翻译教学平台建设形成需有翻译质量评估、教学过程检测等功能模块的设想也尚未落到实处 [12] [15] [17]。
· 研究对国内汉语单语语料库资源关注度不足
国内当前关于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上。目前较少有研究关注国内汉语单语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应用,但其实,翻译学习者的母语语言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如翻译学习者可能会在英汉翻译中出现翻译用语“欧化”等现象 [18]。与此同时,国内汉语单语语料库资源相对充足,其在翻译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仍有发展空间。
· 研究的共享性有所欠缺
国内目前也有一些大规模且初具成效的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以及一些小规模的翻译教学语料库,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只适用于本校及合作高校及机构,研究的共享性有所欠缺。
· 教学语料库建设在口笔译教学上的应用未能实现均衡发展
基于目前翻译教学教材现状,一些院校已经建立了小型教学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实践,然而,口译教学语料库受限于语料获取、对齐、批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至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11]。此外,在“互联网+”的时代,基于语料库的多模态翻译教学研究仍然非常少见。国内多模态口译语料库建设与研究才刚起步,黄立鹤等介绍了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口译教学基本模式,并借以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其适用性,但也提出了关于多模态口译教学语料库的建设与利用、虚拟仿真口译教学模式与训练技术研发的不足与展望,指出当前对多模态口译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尚需增强,且语料库的类型较为单一,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多模态口译教学效度仍需实证研究 [19] [20]。
6. 结语
21世纪以来,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了语料库翻译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其研究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外语研究、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学术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国内语料库翻译教学研究的历程,综述了其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认为未来国内该领域研究仍可进一步发展,可以在语料库应用于译者培养、教材设计、质量评估等理论及实践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与探索。